小学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合集下载

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一、教学课题:二年级上册第1课《会变的线条》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

2、让学生欣赏乐曲的节奏变化美,体验音乐与美术的共通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让学生在乐曲的感受、体验中,尝试用不同线条表现线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与美术的互通中学习线的变化。

难点:初步掌握线的变化。

四、任务分析:1.终点目标属于结合生活,在“玩”线与“找”线的基础上大胆的把音乐、美术进行整合,需要达到让学生在玩中动起来,在音乐中舞起来,充分体验线条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使能目标分析:让学生结合生活用单色版画把变化的线条给表现出来。

3.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基本线条并能自己表现。

五、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法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铝丝、彩纸、勾线笔学具准备:彩纸、勾线笔七、教学时间:二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备注第一课时一、认识与体验(玩一玩)让学生学生通过玩一玩铅丝,认识、体验已学过的一些线条。

来,可爱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玩一玩桌面上这根铝丝,设计意图:用铝线激发学生的你能把它变成不同的线条吗?好,动手变一变,变好了吗?拿起来给老师看一看。

哇!你们真象一位小小的魔术师,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变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线条,有弯的、曲的、旋转的等等,出示学生不同的线条,其实小朋友们会变的线条还有很多,今天呀,我们就来跟(多媒体出示):会变的线条交朋友。

让我们大声的喊出新朋友的名字吧!二、审美与欣赏(找一找)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及自然、生活中的直线、曲线、折线、弧线等,感受、欣赏自然中线变化组合的美感。

这些会变的线条就在我们身边,它们无处不在。

同学们,找一找看(教师四处张望)你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哪里还有呀?除了我们身边的这些线条外,自然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的线条,就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中去瞧一瞧,找一找,好吗?多媒体出示,自然生活中的线:直线(建筑)、曲线(雪景)、折线(建筑、斜线、连起来是什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动手试一试。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学会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及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表现手法:用线条描绘物体轮廓、表现物体质感、创造抽象画等。

3. 线条的变化: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颜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学会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变化。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变化及如何运用线条来创造有趣的画面。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条图片、范画作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线条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线条的概念、分类和表现手法,示范如何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变化。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变化,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6.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线条的变化,创作更多有趣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线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学生的作品,看其是否能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变化,且富有创意。

3. 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审美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竞争力。

3. 开展美术主题班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的历史、文化和内涵。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取得进步。

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特征和变化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变化:长短、曲直、粗细、颜色等。

3. 线条在画面中的应用:勾勒、填充、描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特征和变化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变化和运用,如何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动态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条变化的图片、范画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线条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线条的特点和变化。

2. 讲解: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特征和变化方法,示范线条的运用。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线条的变化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可以是单独的线条作品,也可以是线条与其他元素的结合。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7. 作业:学生完成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下周上课时展示。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线条来创作不同的画面效果,如立体感、透视感等。

2. 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条来表达情感和气氛,如欢快、压抑等。

3. 学生可以进行线条的组合和搭配,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线条的变化和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掌握程度等。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知道线条可以表达情感和描绘物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发现线条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直线、曲线、折线等。

2. 线条的情感表达:快乐、愤怒、温柔等。

3. 线条描绘物体:树木、花朵、人物等。

4. 创意画: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描绘物体。

四、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图片、范作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线条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线条的种类和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线条的定义、情感表达和描绘物体的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并展示线条的情感表达。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线条描绘,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5. 创意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并用线条描绘一幅画面。

8. 板书设计:会变的线条直线、曲线、折线情感表达:快乐、愤怒、温柔等描绘物体:树木、花朵、人物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的定义和运用能力的掌握。

2. 学生对线条情感表达和描绘物体的能力。

3. 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线条美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尝试其他绘画形式,如色彩画、素描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提高审美意识。

3. 开展线条创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3. 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九、教学参考1. 《小学美术教材》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集》十、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线条,用线条描绘一幅画面。

1 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 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案:会变的线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2. 线条的运用3. 线条的表现力4. 生活中的线条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线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中有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有直的、弯的、粗的、细的等等,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感。

”2. 学习线条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画各种线条,体会不同线条的特点。

3. 学习线条的运用(1)教师出示一些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中的线条是如何运用的?它们表现了哪些事物的特征?”(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条可以用来表现事物的轮廓、纹理、动态等,不同的线条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3)学生练习运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线条的表现力(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表现力的线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它们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感觉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条可以通过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等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感觉,如力量、轻盈、优雅等。

”(3)学生练习运用线条表现不同的感觉,教师巡回指导。

5.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美,如建筑、风景、人物等。

(2)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线条美,并与同学交流。

6. 总结评价(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课会变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以“会变的线条”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线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包括:1. 线条的分类与特点:直线、曲线、粗细线、长短线等;2. 线条的表现形式:用线条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3. 线条的创意运用: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条的分类与特点,学会用线条表现物体、场景、情感等;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表现生活中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表现力:如何运用线条生动地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2. 线条的创意运用:如何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2. 学具:铅笔、橡皮、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条,发现生活中的线条;b. 介绍线条的分类与特点,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2. 新课学习a. 讲解线条的表现形式,展示示范作品;b.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c.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

3. 练习与指导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b.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b.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第1课会变的线条一、线条的分类与特点1. 直线、曲线、粗细线、长短线等二、线条的表现形式1. 用线条描绘物体、场景、情感等三、线条的创意运用1. 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作业设计:1. 用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物体、场景或情感,要求创意新颖、表现力强;2. 尝试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装饰、构图等,创作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

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和特点: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在画面中的运用:表现物体形态、分隔空间、营造氛围等。

3. 线条的变化:长短、曲直、粗细、色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变化和组合,以及如何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线条画作,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线条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教师讲解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以及线条的变化和组合。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线条的绘画练习。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运用线条来创作作品。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应用,如书法、版画、雕塑等。

2. 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条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线条绘画技巧,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注重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八、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练习线条的绘画技巧,尝试创作更具挑战性的作品。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线条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十、教学资源:1. 教师可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和整理与线条相关的艺术作品和教学案例。

用线条表现情感——《会变的线条》小学美术教案

用线条表现情感——《会变的线条》小学美术教案

用线条表现情感——《会变的线条》小学美术教案引言美术是一门能够表现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

通过创造出美丽的图像和线条,艺术家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情感。

而本文所介绍的《会变的线条》小学美术教案,让我们学生不仅仅能了解线条怎样表现情感,还能够动手实践,体验到线条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二、教案分析1、教案概述《会变的线条》小学美术教案,主要介绍如何用线条来表现情感。

教案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画线条感受情感,然后是线条表现情感,最后是线条变幻表情。

这三个环节无论是顺序还是内容,都是由深到浅,由易到难的,让学生在所有的环节中都能够有所收获,而且也能够逐步实践出自己的画画方式和风格。

2、教案内容分析①画线条感受情感在这个环节中,教案要求学生依照情感来画线条。

在教室里播放音乐,学生需要留心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不同的心情画线条。

如果听到快乐或欢快的音乐,学生可以画出一些动感的线条,而在听到伤心或悲哀的音乐时,则可以画出一些悲伤的线条。

这种方式将情感和线条的表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理解线条与情感的关系。

②线条表现情感在这个环节,教案开始着重强调线条与情感的互动关系。

学生通过画线条的方式,把某些情感转化成线条。

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具体深入的了解到线条表现情感的本质。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这个环节中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事物,然后利用线条来表现对人物或者事物的感受。

③线条变幻表情在这个环节,教案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前两个环节所学到的特点加以运用,具体表现在线条变幻的状态,即在一条线条中运用不同程度的粗细、曲直、长短等特点,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这个环节具体看实际情况,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调整内容的难度。

三、实践总结用线条表现情感,是美术的基础,但是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实践,却是我们教师们的一项艰巨任务。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所介绍的《会变的线条》小学美术教案,通过使用实例和具体操作等要素,让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画画的重要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人美版美术教案(小学):会变的线条
显性《会变的线条》内容与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会变的线条》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会变的线条》能力。

人美版美术教案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人美版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

人美版美术教案:会变的线条
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几个线条,提出问题(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谁能到黑板上画几条不同的线条?说一说这些会变的线条不同的名称。

学生观察、感受这些线条变化带来的美感。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毕加索的作品,介绍其创作背景。

小结:在画面上,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又要有一定的秩序,才能给人以美感。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

提问:作品中是怎样体现出线条不同种类的变化和秩序的?(利用课件加以分析)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可以用线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件花衣服。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