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言语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言语
三、言语的作用 (3)言语的交流功能
四、言语的种类 言语活动可分为以下两类语言。
1 外部言语
2
内部言语
1.外部言语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 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即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
2. 书面言语
第一节 言语概述
四、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 :情境性
独白 :连贯性、 缺乏支持性
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 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 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词汇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 2.词类范围的扩大; 3.词义理解逐渐准确和深化
1. 词 汇 数 量 的 增 加
词汇
幼儿掌握的词汇的数量和质量 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
(1)词汇量迅速增加
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
(2)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 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
三、言语发展阶段(3—6岁)
语音
3—4岁是语音发展关键期
3岁 幼儿掌握1000至1100个词 4岁 幼儿可掌握1600至2000个词 5岁 幼儿可掌握到2200至3000个词 6岁 幼儿可掌握 3000到4000个词
名词、 动词
副词、 数词、 量词、 连接词
• 2.自然成熟说 • 勒纳伯格
• (三)相互作用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言语准备期(0—1岁)


发 展
言语形成期(1—3岁)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模仿发音
儿童通过模仿周围人的发 音,逐渐学会发出更多的 音节和单词。
理解语言
儿童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 指令,并能够根据指令做 出相应的动作或反应。
言语发生阶段和使用更多的单 词和短语。
简单句子
儿童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 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和 需求。
语法结构
儿童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法 结构,如主语、谓语、宾 语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结 构进行简单的交流。
提出促进学前儿童言 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言 语发展的因素
言语发展的重要性
言语是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言语发展是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重要 指标之一
言语发展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 有重要影响
PART 02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
REPORTING
前言语阶段
01
02
03
简单发音
儿童开始发出简单的元音 和辅音,如“啊”、“咿” 等。
语音的发展
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
01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辨别不同的语音,包括音素、音调和语音组
合等。
发音能力的发展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成熟,发音能力不
断提高,能够发出更加清晰、准确的语音。
语音意识的形成
03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语音的存在,能够理解和运用语音规则,
如押韵、音节等。
词汇的发展
进儿童言语发展。
同伴交往
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有助于儿童 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
高他们的言语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环境对 儿童言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包括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
PART 05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

8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8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获得的理论
三、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茨基
幼儿是一个主动建构语言的交流者。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语言与社会规范语言辩证统一 的过程。
语言学习和通过语言进行学习有机统一。 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完整的语言。P136-137
第三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趋势及阶段
言语是操作性的行为,是自发的,要靠强化才能获得。 言语的学习依赖成人或社会的强化,以逐渐形成操作 性条件反射系统。p135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获得的理论
二、先天论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决定人类幼儿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 遗传的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功能说是当前影响最大的言语获 得理论。p136
第五节 学前儿童言语形式的发展
三、书面言语
(一)儿童书面言语发展的趋势
从接受性言语活动发展到表达性言语活动。
(二)儿童识字的阶段和特点
1.泛化阶段 2.识字阶段 3.再现阶段 p148
第五节 学前儿童言语形式的发展
三、书面言语
(三)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
1.最初的阅读活动——看书
第五节 学前儿童言语形式的发展
一、口头言语
(四)言语表情技巧的掌握
1.语气的掌握。p145
2.口吃。
口吃的原因: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二 是模仿。 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 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 矫正口吃的方法:消除紧张
第五节 学前儿童言语形式的发展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两三岁到六七岁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的阶段。 p139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儿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夸张等特征,并且具 有强烈的起伏。(背) • 3)与其他人的语言相比,婴儿更喜欢倾听自己母亲的声音。
2.范畴知觉
• 成人对语音的知觉通常是间断或者范畴性的。 • 婴儿早在一个月的时候便会出现这样的能力。
(二)语音 的产生
• 婴儿发音的规律:单音 节—双音节—多音节—有 意义语音
1.反射性发音
2.呀呀语 (1)特点
毫无意义,以发声 做游戏而得到快感
不同种族和生长在 不同社会文化环境 下的所有婴儿发出 的声音都很相似。
(2)呀呀语 的发展过程
1 语音扩充,即逐步增加符 合母语的声音。
2 儿童在这一阶段又呈现出 语言紧缩的现象,即逐步淘 汰环境中用不着的声音。
呀呀语
二、言语阶段的发展
• (一)语音的知觉 • 1.音位知觉的发生和发展 • 儿童对于语音的感知开始跟一定的意义、一定的语言系
统结合起来。
胡建人 HF
• 如闽方言大多是没有“f”这 一辅音的,只能用“h”代替 (其实很多应当发f的字在 闽方言中就是以h打头 的),因此就有了“胡州” 这一全国皆知的“胡建”的 梗了
2 词的语音表现的建立
• 儿童在言语阶段语音感知特点还表现为建立词的语音表象。 • 儿童能够识别他们自己还不能够发音的词,这种现象被称
为“fis”现象。
(二)语音的产生
• 1 单词句和双词句阶段(12-24个月) • (1)发音收缩现象 • 儿童的发音基本上属于母语的范畴 • (2)使用发音策略Biblioteka 2 后期的发展(2岁以后)
语言和言语 的关系
• 语言(language)是由语音、语义、 词汇等要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 社会现象
• 言语(speech)是个人使用语言的 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与教育
模仿获得语言的,称为机械模仿说。
(三) 相互作用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 提出了认知相互作用理论,该理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 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儿童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发展 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语言能力的获得亦然。
(一) 学前儿童言语内容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言语知(言语听觉、言语动觉)的 精确化,儿童的发音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3—4岁期间发展最为迅速。 儿童发音的正确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 3—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儿童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 儿童语音的正确率与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语音意识的出现
(二)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内部言语的发展: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言语的高级形式, 它不是用来和人交际的言语,而是自己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种言语形式,具 有调节自身心理活动的功能。它的发音隐蔽,而且比外部言语更概括和压缩。 游戏言语 问题言语
(二)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书面言语的发展:书面言语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言 语。幼儿期书面言语的学习涉及的主要是识字和早期阅读。。 儿童识字 早期阅读
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 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连续发音阶段(4-8个月):在这一阶段,当儿童吃饱、睡醒、感到舒 适时,常常自动发音。这个阶段的声音不具有任何符号意义。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在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连续音节不只是 同一音节的重复,而且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 多样化。同时,儿童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
(二)语音理解的准备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管理PPT)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管理PPT)

注意孩子的语言障碍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语言流畅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有些学前儿童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口吃、语言组织能 力差等。家长和教师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表达情况,及 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帮助,如进行语言治疗等,以帮助孩子 克服语言障碍。
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
总结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心理压力,如自卑、焦虑等。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孩子的情 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强调言语表达,以免给孩子造 成不必要的压力。
教育因素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如教师素质、教材质量等,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重 要影响。
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是否注重口语表达、阅读和写作等,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直接影响。
03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评估 方法
观察法
总结词:直接观察
详细描述: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学前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言语表现,记录和分 析他们的发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种方法能够获取到儿童 真实、自然的表现,但需要观察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测验法
总结词
标准化测验
详细描述
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对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进行评估。这些测验通常根据年龄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 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测验法的优点是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儿童的发展水 平,但需要保证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追踪研究法
总结词
长期跟踪研究
详细描述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社区、文化背景等,对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语言环境
儿童接触的语言环境,如家庭用语、电视、广播等,对语言发展有直接影响。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代优的于优其点 他。 儿研 童究 ,显 这示 也, 是入 从园 另早 一的 个儿 侧童 面语 反言 映发 了展 学好 龄,前园的岭语长言的发儿展童受语幼言儿发园展教也育
的影响。
言语训练从0岁开始
年龄 1-2个月 4 个月 6 个月 10 个 月 1岁 1岁3个月 1岁6个月
1岁9个月
2岁
• 表现: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理 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直觉和对语词的理解。
勒纳伯格的关键期理论中0-1岁儿童语言发展
实足年龄
4周 12 周
16 周 20 周
6个月 8个月 10 个 月
12 个 月
会辨认照顾着的声音
语言发展
比8周时啼哭显著减少;向他说话和点头是微笑,睡者发出通常称为喔 啊声的长而尖的声音,其性质与原因相似,音调又抑扬;这种喔啊声可 持续15-20秒。 对人说话声音反应更明确了;转动头;眼睛似乎哉寻找说话声者;有时 发出一些笑声。
汇量几乎达到成人的水平,为2583;
• 3~5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当重视语言 能力的早期培养;
• 二、词类的扩大
• (一)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最先掌握实词,然后是虚词; 其中实词掌握的顺序为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对于其它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掌握较晚,儿童对虚词如连词、介 词、语气词等等掌握也较晚
2岁3个月 2岁6个月
语言发展 会辨认照顾着的声音 会看说话者的嘴形 发出声音 懂得词语有含义 说出有意图的词语 会说儿语、拟声词 知道东西都有名字
给妈妈的建议 辨别哭声,给予充满爱意的悉心照顾 说话时让孩子看到嘴形,每次照料时多对孩子说话。 多说应答性的话,缓慢地重复常用的词句。 让孩子多听大人说话,边看图画边对孩子讲。 补充孩子想要表达的语词。 慢慢地扩充语词 仔细听孩子想说的话,用浅显易懂的语词对幼儿说话。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8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8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二) 语句结构的变化
(四) 语法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
四、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展 (二)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三)讲述逻辑性发展 (四)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
五、 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这种工具是 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儿童要 学习社会上通用的语言。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概述
二、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趋势
(一)语音知 觉发展在前,
正确语音发 展在后
(二)理解语 言发生发展 在先,语言 表达发生发
(一)
3. 出现喃喃语声( 4~8个月) 4. 开始发出语音( 8~1 2个月)
(二) 语音模仿的阶段
语音发展的顺序 (三)
1. 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 同的普遍规律 2. 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3. 元音和辅音发展顺序
(四) 学前儿童掌握语音的
特点和难点
1. 幼儿期( 3~6岁) 是能够掌握本 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 2. 发音错误的集中点 3. 发音的难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概述
一、 言语的概念
言语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 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 人们 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 交流思想。在言语活动过程中, 可以用汉语, 也可以用英语或其 他各种语言。儿童“ 言语” 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他们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能够越 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实践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引起婴儿反应的不是词的内容,而是说话者的语 调和说话时的整个情景。
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
(二) 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
从1岁起,儿童进入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 ,在短短两三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民族 的基本语言。
幼儿口语发展分为:
1.不完整句 阶段
(1-1.5岁)
2.完整句阶 段
(2岁后)
• 言语活动为人类所特有,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是一 种心理现语
区 是交际、思维的工具 别
是对这种工具的运 用
是社会现象,每种语言在发音、 心理物理现象,是
语法、句法方面都有确定的规 一种心理交流的过
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程,具有个体性和
多变性。
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
1.不完整句阶段
(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 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说由双词和三词组合起来的句子。
言语活动则是心理 学的研究对象
联 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 系 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 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一、 言语概述
(二)种类
• 言语活动可分为以下类型。
口头言语 对话式
外部言语
独白式


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思维的主要工具
一、 言语概述
(一)概念 1.语言 • 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 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
汇、语法等要素。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概述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
被人感知
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标示事物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
反映人类逻辑思维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交际工具。
• 看图讲述时,前者能说: “这是春天的一个睛朗的早晨,蓝蓝的天上飘着云。”“在 公园的中央,有一个大花坛,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有红的、有黄的、有白 的、有粉的,多美丽!”
• 而后者,绝大多数只能说:“这是早晨,天上有云 彩。”“公园里种着各种颜色的花,真好看。”
将这两句话进行比较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概述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 习 目标
1.理解言语的概念,了解言语和语言 的区别与联系、言语的种类;
2.掌握言语发展规律和特点,懂得 运用言语发展的规律组织教育活动的原 理;
一、言语概述 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谈“孩子大了,自然会说话”
孩子出生后,只要他的大脑和言语发音器官、 听 觉器官都健全、完善,并且是生活在人类社会 之中。可以经常与成人交往,那么即使没人有意 识地教他们,他们也能学会说话。古代的孩子是 这样,现代的孩子也是这样;城市的 孩子是这样, 农村、山区的孩子也是这样,这是事实。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事例: 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
皮皮说:“公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一、 言语概述
(一)概念 2.言语
是个体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来进行交际的过程。
• 人为了交际,会使用作为交际工具的各种语言,他所有的 听说读写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活动。
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
(一) 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1 发音的准备
婴儿的发音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哭是幼儿最初的发声。
2.连续重 复同一音
节阶段
(4-8个月)
1.简单发 音阶段
(0-3个月)
3.模仿发音 与学话萌发
阶段
(9-12个月)
在成人的教育下,引导幼儿将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语音开始 有一定意义。
十一个月左右才算是真正理 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2.语词理解
“老虎”和“兔子”
【研究分析】 给9个月的婴儿看“老虎”和“兔子”的画片。每当 出示“兔子”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兔子,兔子,这 是兔子”,而出示“老虎”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老 虎,老虎,这是老虎”。 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兔子呢? 兔子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兔子的图片,反之亦然。 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 说“兔子呢?兔子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 老虎的图片。这说明了什么?
2.自言自语
幼儿内部言语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介于外部语言和内部 语言之间的言语形式——自言自语。
1.游戏言语
幼儿在游戏和活动 中出现的言语。
2. 问题言语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 困难或问题时产生 的言语。
3-5岁的儿童“游戏言语”占多数,5-7岁的儿童则“问题言语增多。”
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
(一) 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二) 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
思考:自言自语是属于那种类型呢?
1.口头言语 :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
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 • 对话言语:一问一答 • 独白言语:自己独立讲述
• 3岁以前儿童的言语基本都采用对话形式。 • 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性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发展
后,儿童能够清楚的讲述自己的经验 。
一、 言语概述
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
(一) 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2.理解语言的准备 婴儿理解语言的准备包括以下两个个阶段:
1.语音 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 常敏感的。 新生儿就能区分语音 和其他声音,且偏爱 语音。
提供必要前提
2.语词 理解
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 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 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
谈“孩子大了,自然会说话”
• 但是,孩子生活在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时代、地 区,生活在给予他们语言训练多少不同的家庭、 幼儿园,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也是 事实。
• 有研究者曾对城市和农村幼儿园的中、 大班幼儿, 进行过言语发展水平的小测查,结果表明:从词 汇看,城市幼儿园的幼儿,远较农村幼儿园的幼 儿丰富、生动。
单词句 双词句
能说完整的简单句
词汇量迅速增加
3岁:1000个词
1.不完整句阶段
• (1)单词句阶段(1~1.5岁) 1.单音重叠 • 往往发出单个的、重叠的音,如饭饭、蛋蛋等。
2.一词多义
一个词代表多种意思。 3.以词代句,以音代物 • 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 对于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儿童总是首先抓住物体所具有声 音的特征,而且模仿物体的声音,物体的声音成为物体的 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