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巧填算式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巧填竖式练习

(完整word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巧填竖式练习

巧填竖式 姓名 例1
里,各填入一个合
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例2、用
0—
9这
10个数字各一个,可组成
一个正确的加法竖式。

现在已写出
3个数字,那么这个竖式可以怎么填?
代表一个数字。

这 6
个里的数字
- 例4
里填入合适的
练一练
1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使竖式成立。

×
2

一个三位数,用它的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
大的三位数,再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这两个数的差正好是原来的三位数。

求原来的三位数。

3
、下面竖式中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

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每个汉字代表多少? 好 啊 好
+

家 好

家 好

4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竖式的91相邻(即里填2,再在与2
相邻的里填39,使得加法竖式成立。

+
5、下面题中的字母都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它们个代表什么数字时,等式成立?
A B C D
- A B C
D C D C
6、下面的竖式中,4张小纸片各盖住了一个数字。

那么被盖住的4个数字总和是多少?
+
1 4 9
7、右面竖式由1、2、
3、4、5、6、7、8中
的7个数字组成请将空缺的数字填上。

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好的,以下是一题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的问题:
题目:在算式12345 × 5 × 8 × 17 ×□的□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数字
_______,可使算式成立。

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数学题,需要我们找出填入□的数字。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谜题吧!
根据题目,我们知道算式是:12345 × 5 × 8 × 17 ×□。

首先,我们可以先计算出12345 × 5 × 8 × 17的结果。

12345 × 5 × 8 × 17 =
接下来,我们要找出填入□的数字,使得算式成立。

假设填入□的数字是 x,那么算式变为:× x。

为了使算式成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字 x,使得× x是一个整数。

由于已经是一个整数,所以x应该是的约数。

现在我们要找出的所有约数。

的约数有: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20, 25, 30, ...
我们发现,x可以取值为:2, 3, 4, 5, 6, 8, 9, 10, ...
因此,填入□的数字可以是:2、3、4、5、6、8、9、10中的任何一个。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六(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六(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六(含答案)第一讲速算与巧算1.用简便方法求和:①536+(541+464)+459 ②588+264+148③ 8996+3458+7546 ④567+558+562+555+563解答:① 536+(541+464)+459=(536+464)+(541+459)=2000② 588+264+148=588+(12+252)+148=(588+12)+(252+148)=600+400=1000③ 8996+3458+7546=(8996+4 +(3454+7546=9000+11000(把3458分成4和=9000+110003454)=20000④ 567+558+562+555+563=560×5+(7-2+2-5+3)(以560为基准数)=2800+5=28052.用简便方法求差:① 1870-280-520 ② 4995-(995-480)③ 4250-294+94 ④ 1272-995解答:① 1870-280-520=1870-(280+520)=1870-800=1070②4995-(995-480)=4995-995+480=4000+480=4480③4250-294+94=4250-(294-94)=4250-200=4050④ 1272-995=1272-1000+5=277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 478-128+122-72 ② 464-545+99+345③ 537-(543-163)-57 ④ 947+(372-447)-572解答:① 478-128+122-72=(478+122)-(128+72)=600-200=400② 464-545+99+345=464-(545-345)+100-1=464-200+100-1=363③ 537-(543-163)-57=537-543+163-57=(537+163)-(543+57)=100④ 947+(372-447)-572=947+372-447-572=(947-447)-(572-372)=3004.计算下面各题:①23×1010101 ②4568×100010001③72×125 ④45×99 ⑤75×36解答:①23232323 ②456845684568 ③9000 ④4455 ⑤27005.计算下面各题:①77×83 ②56×64③134×73 ④9×11×101解答:①6391 ②3584 ③9782 ④99996.计算:9×17+91÷17-5×17+45÷17.解答:9×17+91÷17-5×17+45÷17=9×17-5×17+91÷17+45÷17=(9-5)×17+(91+45)÷17=4×17+136÷17=68+8=76第二讲数列求和1.求首项是5,末项是93,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经典题目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经典题目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经典题目一、加法中的速算巧算1. 凑整法题目:计算199 + 298+397 + 496。

解析:把199看作200 1,298看作300 2,397看作400 3,496看作500 4。

原式=(200 1)+(300 2)+(400 3)+(500 4)去括号得:200 1+300 2 + 400 3+500 4重新组合:(200+300 + 400+500)-(1 + 2+3+4)先计算括号里的数,200+300+400 + 500 = 1400,1+2+3+4 = 10。

所以结果为1400 10 = 1390。

2. 带符号搬家题目:计算134 + 297 34。

解析:根据带符号搬家的原则,把+297和 34的位置交换。

原式=134 34+297先计算134 34 = 100,再计算100+297 = 397。

二、减法中的速算巧算1. 凑整法题目:计算472 97。

解析:把97看作100 3。

原式=472-(100 3)去括号得:472 100+3先计算472 100 = 372,再计算372+3 = 375。

2.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题目:计算568 123 77。

解析:根据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原式=568-(123 + 77)先计算123+77 = 200,再计算568 200 = 368。

三、乘法中的速算巧算1. 乘法分配律题目:计算25×(40 + 4)。

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 + c)=a×b+a×c。

这里a = 25,b = 40,c = 4。

原式=25×40+25×425×40 = 1000,25×4 = 100。

所以结果为1000+100 = 1100。

2. 乘法结合律题目:计算25×125×4×8。

解析:根据乘法结合律(a×b)×(c×d)=(a×c)×(b×d)。

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三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最新版】
目录
1.题目背景和要求
2.解决方法一:试除法
3.解决方法二:代入法
4.解决方法三:逻辑推理法
5.总结和扩展
正文
【题目背景和要求】
三年级奥数题目中有一道填数字的题目,要求在一个三位数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得这个三位数满足特定的条件。

这道题目需要运用一些数学方法和技巧来解决,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以及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一:试除法】
试除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观察题目条件,找出可以利用的信息。

2.尝试用 9、8、7 等数字去除这个三位数,看是否有余数。

3.如果有余数,那么这个余数就是可以填入空格的数字。

【解决方法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另一种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观察题目条件,找出可以利用的信息。

2.尝试将 1-9 中的数字代入空格,看看是否满足题目条件。

3.如果满足题目条件,那么这个数字就是可以填入空格的数字。

【解决方法三:逻辑推理法】
逻辑推理法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观察题目条件,找出可以利用的信息。

2.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找出可以填入空格的数字。

【总结和扩展】
这道题目虽然简单,但是考察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技巧,同时也需要对数字的敏感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年级奥数.计算综合.巧填算符与加减数字谜(B级).学生版

三年级奥数.计算综合.巧填算符与加减数字谜(B级).学生版

1、 掌握凑数法与逆推法并能灵活运用其解决数字谜问题;2、 能运用奇偶性、加减进位退位等进行分析加减竖式谜。

一、 基本概念数字谜定义:一般是指那些含有未知数字或未知运算符号的算式.填算符:指在一些数之间的适当地方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包括括号),从而使这些数和运算符号构成的算式成为一个等式。

算符:指 +、-、×、÷、()、[]、{}。

二、 数字谜分类 1、 竖式谜 2、 横式谜 3、 填空谜 4、 幻方 5、 数阵三、 解题技巧与方法 竖式数字谜 知识框架考试要求巧填算符与加减竖式谜(1)从首位或者末尾找突破口(突破口:指在做数字谜问题开始时的入口,一般在算式的首位或者末尾,可以确定其数字或者范围然后通过推理很快可以确定其值为后面的推理做好铺垫);(2)要根据算式性质逐步缩小范围,并进行适当的估算逐步排除不符合的数字;(3)题目中涉及多个字母或汉字时,要注意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数字这一条件来排除若干可能性;(4)注意结合进位及退位来考虑;(5)数字谜中的文字,字母或其它符号,只取0~9中的某个数字。

(6)数字谜解出之后,最好验算一遍.2、数字迷加减法(1)个位数字分析法;(2)加减法中的进位与退位;(3)乘除法中的进位与退位;(4)奇偶性分析法。

横式数字谜解决巧填算符的基本方法(1)凑数法:根据所给的数,凑出一个与结果比较接近的数,再对算式中剩下的数字作适当的增加或减少,从而使等式成立。

(2)逆推法:常是从算式的最后一个数字开始,逐步向前推想,从而得到等式。

四、奇数和偶数的简单性质1、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1)我们把1,3,5,7,9和个位数字是1,3,5,7,9的数叫奇数.(2)把0,2,4,6,8和个位数是0,2,4,6,8的数叫偶数.2、性质:(1)奇数≠偶数.(2)整数的加法有以下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3) 整数的减法有以下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4) 整数的乘法有以下性质: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1、 凑数法与逆推法的掌握与运用;2、 奇偶性分析的灵活运用;3、 加减进位与退位的灵活运用。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

三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例1、在合适的地方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1 2 3 4 5=1 (2) 1 2 3 4 5=0 练习1在合适的地方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 3 3 3 3=3 (2) 3 3 3 3=9例2、下面两道算式需要填四个运算符号,每个符号只用一次,该怎样填呢?(1) 9 3 7=20 (2)14 2 5=12练习2、下面算式等号两边分别用什么运算符号,两边才能相等。

(1)2 5 6=13 (2)5 13=9 2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练习3、⑴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例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 44 7 1+ 3648 0 34 +5 9 53 - 27 5689 -1练习4课后练习1、在相同的图形里填上相同的整十数,使等式成立。

×3=1 ×6=2 ×6=42、在下面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横看成为两道算式,竖看成为五个成语。

3、把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正好组成一道算式。

4、把494、495、496、497、498、499、501、502、503、504、505、506这十二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3 5476 84□÷□×□ + □=□(□+□-□)×□=□上 下面 方生 死花 门 拿 稳2 7× 931 8×C D4 A B 6 A=( ) B=( ) C=( ) D=( )65+3146+=++ ++=+仔细观察这些数!5、在同样的图形中填入同样的数字。

6、在数字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或括号,使等式成立。

(1)1 2 3 4=1 (2)1 1 1 1=1 (3)5 5 5 5=15 (4)5 5 5 5=25(5)1 2 3 4 5 6 =127、算式8×5-42÷7+25,计算时( )可以同时计算。

三年级奥数(巧填算符)题及答案-巧填数字

三年级奥数(巧填算符)题及答案-巧填数字

三年级奥数(巧填算符)题及答案-巧填数字
编者小语:小编特整理了三年级奥数(巧填算符)每日一题及答案:巧填数字,奥数习题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同学们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

【答案解析】
提示:中心数是重叠数,并且重叠4次。

所以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等于
[(1+2+…+11)+重叠数×4]÷5
=(66+重叠数×4)÷5。

为使上式能整除,重叠数只能是1,6或11。

显然,重叠数越大,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越大。

所以重叠数是11,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是22。

填法见右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