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科学育儿小知识

合集下载

促进自然分娩科普知识

促进自然分娩科普知识

促进自然分娩科普知识
促进自然分娩的科普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分娩过程:自然分娩是指胎儿通过母体的产道自然娩出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应对分娩,孕妇需要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包括分娩的阶段、胎儿的位置变化以及母体的生理变化等。

2. 保持良好心态:孕妇在分娩前要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温水浴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

同时,孕妇也要充分信任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分娩。

3. 合理饮食:孕妇在孕期应该保持合理的饮食,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食或营养不良,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分娩。

4. 适当运动:孕妇在孕期应该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应对分娩,缩短产程。

5. 定期产检:定期产检可以帮助孕妇了解胎儿和自身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

如果有异常情况,医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6. 分娩镇痛:分娩镇痛是减轻分娩疼痛的有效方法。

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镇痛方式,如药物镇痛、按摩、水中分娩等。

7. 产后恢复:自然分娩后,产妇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

在此期间,产妇需要注意休息、饮食、运动等方面,以便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总之,促进自然分娩需要孕妇在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产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镇痛方式。

同时,产妇在产后也要注意恢复身体健康。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正常分娩是指在孕妇身体状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的情况下,通过自然分娩方式将胎儿顺利送出母体的过程。

为了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提供正确的分娩知识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常分娩的相关内容,包括分娩前的准备、分娩过程、分娩后的护理等。

一、分娩前的准备1. 孕妇需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确保孕妇身体状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的重要环节。

产前检查包括孕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B超检查等,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2. 孕妇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分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孕妇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分娩时的紧张和恐惧感。

3. 孕妇需进行产前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孕妇的体力和耐力,有助于分娩时的顺利进行。

二、分娩过程1. 孕妇进入分娩室:孕妇分娩前需进入分娩室,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护和协助分娩。

2. 孕妇进行宫颈扩张:宫颈扩张是分娩的第一阶段,宫颈逐渐扩张以便胎儿通过产道。

3. 孕妇进行宫缩和排胎儿:宫缩是分娩的主要过程,通过宫缩,胎儿逐渐向下移动并通过产道,最终出生。

4. 孕妇进行胎盘排出:胎盘是胎儿在子宫内的营养来源,胎儿出生后,胎盘需排出。

三、分娩后的护理1. 孕妇进行产后休息:分娩后,孕妇需要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2. 孕妇进行产后清洁:产后,孕妇需要进行私密部位的清洁,保持个人卫生。

3. 孕妇进行产后饮食:产后饮食需注意均衡营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4. 孕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产后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子宫和盆底肌肉的功能,预防盆底脱垂等问题。

四、正常分娩的优势1. 自然分娩有助于促进母婴情感的交流和建立亲子关系。

2. 自然分娩对孕妇的身体恢复较快,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3. 自然分娩对胎儿的发育和呼吸系统的成熟有积极的影响。

五、正常分娩的注意事项1. 孕妇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护。

2. 孕妇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分娩时的紧张和恐惧感。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正常分娩是指母亲在孕期经过正常发育和生理变化,最终通过自然分娩方式将胎儿顺利地从子宫中产出的过程。

为了确保母婴的健康,提供正常分娩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包括分娩前的准备、分娩过程、分娩后的护理等内容。

一、分娩前的准备1. 孕期保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饮食营养,合理安排歇息和运动,避免过度劳苦和情绪波动。

同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的健康状况。

2. 学习分娩知识:准妈妈可以通过参加产前教育课程或者与医生、护士交流来学习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分娩时的疼痛缓解方法等,以准备好分娩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3. 准备分娩包:包括产妇衣物、卫生用品、产婴用品等,确保在分娩时有一切必要的物品。

二、分娩过程1. 产前期:产前期普通从宫缩开始到宫颈扩张彻底为止,这个阶段通常持续6到18小时。

产妇可能会感到宫缩疼痛,但宫缩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增加。

2. 产中期:产中期是指从宫颈扩张彻底到胎儿娩出的过程,普通持续2到3小时。

产妇会感到强烈的宫缩疼痛,需要进行呼吸控制和疼痛缓解措施。

3. 产后期:产后期是指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胎盘娩出和伤口愈合的过程。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30分钟到1小时。

医生和护士会对产妇进行检查,确保子宫收缩正常,并赋予必要的护理。

三、分娩后的护理1. 产后歇息:产妇在分娩后需要充分歇息,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家人应赋予关心和支持,匡助产妇照应新生儿。

2.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产妇应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3. 伤口护理:如果分娩过程中有产妇会阴或者剖宫产切口,需要进行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4. 心理疏导:分娩后,产妇可能会浮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家人和医护人员应赋予产妇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匡助她们渡过产后的难点时期。

总结:正常分娩健康教育对于准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育儿知识:准妈妈做足功课,轻松待产

育儿知识:准妈妈做足功课,轻松待产

准妈妈做足功课,轻松待产
临产前,准妈妈要储存足够的分娩知识,做好分娩的功课,让自己轻松生产。

一、多了解有关分娩的知识。

从书本、网络、孕妇学校、身边有生过小孩经历的亲戚朋友那儿设法先熟悉医院,熟悉分娩的环境及分娩的过程,减少紧张和恐惧。

二、事先学习拉玛泽分娩呼吸减痛技巧。

其原理是依据心理预防理论,给予初产妇适宜的神经肌肉控制运动与呼吸运动训练,掌握分娩技巧,在分娩时辅助初产妇主动控制子宫收缩以减轻所引起的疼痛,借助呼吸促胎娩出,孕妇学校可学。

三、事先准备好待产包。

待产包要包括产妇用的护垫、BB纸尿裤、湿纸巾、奶瓶等。

四、事先了解正常分娩过程。

自然分娩经历三个产程,孕妈要了解各产程特点,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充满信心并积极地与医护人员配合。

家人给予的支持少不了。

尽量让其丈夫或其他人陪伴在产妇的床前,若不允许,可帮产妇准备好巧克力、蛋糕、饮料等高热量的食物,增加生产力。

育儿知识:准爸准妈都需要了解的分娩10大过程

育儿知识:准爸准妈都需要了解的分娩10大过程

准爸准妈都需要了解的分娩10大过程
分娩对于准爸爸和准妈妈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会有很多临时状况,等着考验准爸和准妈,所以,在进入到分娩期之后,准爸和准妈必选要掌握分娩的10大过程,这样才能全面应对准妈妈的分娩。

1.出现临产征兆:烦躁、腹痛、有规律的痉挛或后背疼。

产道变软,子宫开始缓缓收缩……
2.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3.由护士进行必要的检查:血压、脉搏、体重、内诊、听胎心、测量子宫高度……
4.随时向医生汇报身体状况,以便突然出现分娩症状时可及时应对。

5.如果感到要临产,可以通知医护人员用推车送入产房手术室。

6.当子宫颈全开,羊水破裂,胎头慢慢往下降,妈咪会感觉胎头压迫到骨盆,而不由自主地想用力,阵痛时会有排便的感觉。

此时,医护人员会安排妈妈上产台。

7.阵痛时如果非常难受,可以自己寻找使身体感觉舒服的呼吸法或按摩腹部以缓解疼痛。

8.上产台后妈咪也不是马上就会生产,通常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用力,在医师及护士的指导下开始吸气、吐气、吸气、憋气、用力(类似解便的动作)。

阵痛时,应根据医生的口令,进行呼吸和用力。

9.“老公陪产真的管用。

如果没有他陪着我,我可能就生不下来了!……”(在一些医院,爱人可以随程陪同整个分娩过程。

)
10.如果允许陪产,父亲可以亲手用钳剪断剪断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生命线——宝宝的脐带,宝宝终于降临啦!
上面的这些10大分娩过程,是不是让你看得惊心动魄,生宝宝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事情,所以,提早掌握上面的这些小知识,就可以为最后的一战做好全面的准备。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正常分娩是指孕妇在孕期正常发育、胎儿在子宫内正常生长,并在预产期附近自然分娩的过程。

为了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了解正常分娩过程,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顺利性,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一、分娩前的准备1. 孕期保健:孕妇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和酒精。

2. 孕期锻炼:合理的孕期锻炼可以增强孕妇的体力和耐力,有助于分娩时的顺利进行。

3. 学习分娩知识:准妈妈们可以参加分娩准备课程,学习分娩过程、呼吸技巧和放松方法等,以增加自信心和减轻紧张情绪。

二、分娩过程1. 早期分娩:早期分娩通常是指宫缩开始到宫口扩张到4厘米的阶段。

在此期间,准妈妈们可以尝试各种舒缓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按摩和热敷等。

2. 主动分娩:主动分娩是指宫口扩张到10厘米,胎儿通过产道顺利出生的过程。

在此期间,准妈妈们需要按照医生或助产士的指导进行用力,保持正确的呼吸和姿势。

3. 胎盘娩出: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需要娩出。

准妈妈们需要继续用力,但不需要像分娩时那样强烈。

三、分娩后的护理1. 早期护理:分娩后,医护人员会对产妇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产妇可以进行清洗和更换干净的衣物,休息一段时间来恢复体力。

2.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产妇可以咨询医生或护士,学习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技巧。

3. 心理支持:分娩后,产妇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和产后抑郁等问题。

家人和医疗团队应该给予产妇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四、分娩风险与预防1. 分娩风险:正常分娩虽然是自然过程,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如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等。

准妈妈们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监护和处理。

2. 预防措施:准妈妈们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孕期锻炼和定期产前检查等方式,降低分娩风险。

此外,遵循医生或助产士的指导,正确分娩和产后护理也是预防措施的重要部分。

总结:正常分娩是一项自然而重要的生理过程,对于准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正常分娩是指母体和胎儿在生理上都没有明显异常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的生产过程将胎儿顺利地从母体中安全地送出。

正常分娩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进行正常分娩的健康教育对于准妈妈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正常分娩的健康教育。

一、合理的饮食和营养1.1 了解合理的饮食要求: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需要增加营养摄入,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进食。

合理的饮食要求包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并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添加剂。

1.2 均衡饮食:准妈妈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奶类和蛋类等,以确保胎儿获得全面的营养。

1.3 饮食禁忌:准妈妈们需要避免食用生肉、生鱼、生蛋等易感染细菌的食物,同时也应该限制过多的盐分和油脂摄入。

二、适当的锻炼和体力活动2.1 健康的体力活动:准妈妈们可以适当参预适合孕妇的体力活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以增加体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2.2 避免过度劳苦:虽然适当的锻炼对于正常分娩非常重要,但准妈妈们需要避免过度劳苦,以免对胎儿和自身造成伤害。

2.3 注意姿式和呼吸:准妈妈们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式和呼吸方法,以减轻腰背疼痛和呼吸难点等不适症状。

三、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3.1 寻求支持:准妈妈们可以和家人、朋友或者专业人士交流,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3.2 学习放松技巧:准妈妈们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3.3 积极的心态:准妈妈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顺利度过分娩过程,并有信心迎接新生儿的到来。

四、了解分娩过程和产前准备4.1 学习分娩知识:准妈妈们可以通过参加产前教育课程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分娩过程和产前准备知识,以增加对分娩的了解和信心。

4.2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准妈妈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自然分娩或者剖腹产等。

4.3 准备分娩包和必备物品:准妈妈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分娩包和必备物品,如产妇内衣、卫生巾、婴儿衣物等,以备分娩时使用。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

正常分娩健康教育正常分娩是指孕妇在孕期正常发育、胎儿在子宫内正常成长,并在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然分娩方式将胎儿顺利地送到世界上的过程。

为了保障母婴的健康,提前进行正常分娩的健康教育对于准父母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常分娩的相关知识,包括分娩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分娩后的护理等内容。

一、正常分娩的过程正常分娩普通分为三个阶段:宫颈扩张期、胎儿下降期和胎盘娩出期。

1. 宫颈扩张期:这个阶段是指宫颈逐渐扩张以便胎儿通过产道。

宫颈扩张期的特点是宫缩逐渐增强,宫颈逐渐变薄并扩张。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2. 胎儿下降期:宫颈彻底扩张后,胎儿开始从子宫向产道下降。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宫缩会更加频繁而有力,孕妇会感到腹部的压力和疼痛。

胎儿下降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小时。

3. 胎盘娩出期:胎儿出生后,子宫会继续收缩,并将胎盘娩出。

这个过程普通在分娩后的几分钟内完成。

二、正常分娩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正常分娩时,准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孕期保健:在孕期,准妈妈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苦和情绪波动。

此外,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2. 准备分娩包:在分娩前,准父母需要准备好分娩包,包括洗漱用品、换洗衣物、产妇用品等。

同时,还需准备好孕妇护理用品,如产妇垫、卫生巾等。

3. 分娩环境:为了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分娩环境需要保持肃静、温暖和干净。

准父母可以在分娩前提前到医院熟悉环境,了解分娩室的设施和用品。

4. 分娩伴侣支持:准父亲作为分娩伴侣,可以在分娩过程中赋予准妈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匡助她缓解疼痛和紧张情绪。

5. 分娩姿式选择:在分娩时,准妈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姿式,如躺卧位、蹲位、侧卧位等。

选择合适的姿式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胎儿的顺利下降。

三、分娩后的护理分娩后,准妈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母婴的健康。

1. 歇息调养:分娩后的准妈妈需要充分歇息,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科学育儿小知识
分娩科学育儿小知识
特指胎儿脱离母体作为独自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

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

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

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到
胎盘排出的过程。

国外有研究表明,产妇分娩方式与其妊娠后期饮
食中锌的含量有关,每天摄锌越多,其自然分娩的机会越大,反之,则只能借助产钳或剖宫产了。

女性从开始感觉到子宫规律的阵痛收缩,以及子宫颈扩张起开始分娩。

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分娩很痛苦,有些女性表示自己有过无痛分娩。

分娩通常分为三个连续的过程。

1.第一产程
又称宫口扩张期。

是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起,
至宫颈口完全扩张达10厘米为至。

这一过程对于初产妇来说需要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第一产程的配合:
(1)消除惧怕心理,保持镇静乐观;
(2)按时进食,补充足够的营养;
(3)按时排尿,每2~4小时一次,使膀胱空虚,以免阻碍胎头下降;
(4)如果胎膜未破,经医生同意,可在待产室内行走活动;
(5)宫缩时也可做一些辅助的减痛动作。

2.第二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

是从宫颈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为至。

初产妇需1~2小时的时间,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

分娩的高峰到来,婴儿即将出生。

胎头移动到接近阴道口,外阴和肛门部位由于胎头压迫骨盆底而显得膨出。

不久就会看见胎头,胎头随着每次宫缩向前移动,当宫缩消失时,可能又会稍向后滑进少许。

当胎头的顶部可以看见时,助产士常会告诉孕妇不要用力过猛,因为如果胎头娩出太快,孕妇会阴处的皮肤可能会撕裂,所以孕妇要放松,用几秒钟的时间喘喘气。

如有严重撕裂的危险,或者胎儿处于危难时,孕妇将要接受会阴切开术。

当胎头扩张阴道口时,孕妇会有刺痛感,随之而来的是麻木感,这是因为阴道组织扩张得很薄时,阻滞了神经的传导所造成的。

头部娩出时,婴儿的面部朝下。

助产士可能要检查一下脐带,以确保婴儿的颈部没有被脐带缠住(当胎头娩出时,脐带常会套住头部)。

然后,婴儿头部转向一侧,使得头与两肩保持在一条线上。

助产士清洁婴儿的鼻以及口腔,如果需要时,要把婴儿呼吸道中的液体吸出。

在随后的两次宫缩期间,婴儿的身体就会滑出母体,这时婴儿还连着脐带,助产士会处理剪断脐带。

此外,助产士会再次清洁婴儿的呼吸道,必要时给予氧气。

3.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

是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胎儿娩出后,仍会有宫缩促使胎盘娩出,只是这时的宫缩相对来说是无疼痛的。

随后,医生会替孕妇收拾整洁,如外阴有裂口,则会做局部的缝合。

1.自然阴道分娩
(1)自然分娩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胎儿经过产道自然挤压,可以排出积存在肺间质里的羊水,避免新生儿患“湿肺”症等。

②可以减少产妇手术并发症,还能减少创伤。

⑤还有利于产后恶露排除,子宫复原,产后恢复快,而且完全不会影响以后的生育,另外,出奶也比较快。

2)缺点
①对阴道有一定的损伤。

②宫缩疼痛比较严重。

③遇到难产的话,可能需要转成剖腹产,从而造成双重伤害。

(2)自然分娩(顺产)的条件
首先产妇的年龄在25~29岁生育,顺产的'可能较大。

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因此剖宫产
的几率也增高。

其次就是产妇的营养是否合理,体重是否合格,最理想的怀孕体重是: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孕中期怀孕(3~6个月)和孕晚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

即前后共增加12千克
左右为宜。

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

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这时不宜选择顺产。

除此之外还要看产妇是否具备分娩力量,一般产程在14个小时
左右,需要有足够的体力才能完成,系统的锻炼对保证分娩时的体
力会有很大帮助。

最后要看产妇是否有承受分娩疼痛的心理准备了,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顺产不利。

01、产后子宫需要很长的一段恢复时间——按摩子宫
按摩子宫的目的是帮助子宫的复原及恶露的排出,亦可预防因收缩不良而引起产后出血。

02、产后也有“月经”——观察恶露
女性在生产分娩后阴道会有和子宫一起脱落的子宫膜、坏死蜕膜等组织排除称为恶露。

一般在产后三天内,恶露会大量排出,量多、颜色较红。

此后恶露颜色逐渐减淡、量少。

恶露一般在产后10天变
成淡黄色,产后一个月左右会完全消失。

03、术后——及时排便
由于会阴伤口疼痛及生产时膀胱和尿道受损及压迫,产后2小时内在排小便时可能会出现疼痛,这是正常现象。

若无法下床,可在
床上利用尿壶排便。

04、尽早活动——下床活动
新妈第一次下床,最好能有家人或医护人员协助,下床时动作要慢,先坐于床缘,若无头晕现象再行下床。

若刚进行过剖腹产手术,可以用收腹带托举腹部,以减轻伤口疼痛。

05、产后情绪管理好——调整情绪
产后新妈易引起情绪紧张,再加上身体疼痛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因此,家人必须保证让新妈妈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照顾宝宝。

06、产后初乳很珍贵——及早开奶
新妈妈在分娩后一定要及早和宝宝接触,让宝宝吸吮乳头,刺激乳腺排乳;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时可坐着或躺着,把宝
宝抱在胸前或是让宝宝睡在自己身边,宝宝的整个身体都应该面向
妈妈。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买哺乳衣穿,既方便喂奶又美观大方。

07、新生儿哺乳后不要忘记——拍嗝
宝宝吃完之后,新妈要用手扶起宝宝,让宝宝稍稍直起身子。

手掌合拢弯曲,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嗝为止。

08、术后伤部恢复——掌握伤口护理技巧
(1)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洁伤口并用消毒棉球
擦干;也可温水坐浴。

(2)注重营养摄取,多吃一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对淡化疤痕、促进伤口恢复很有好处。

09、认真调养身体
产后1个月,新妈主要以调养身体为主。

这时最好不要过于记挂工作,应该专心休养,合理调整心态,多和家人沟通,协助照顾宝宝,利用产假难得的休息时间来享受亲情。

10、预防便秘
分娩后一个月的营养重点是进食高营养和高热量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体力。

此外,饮食要尽量做到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膳食
纤维的食物,如谷类、新鲜蔬果等,这有助于新妈肠胃蠕动,预防
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