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课程大纲(中文版)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预期学习成果 (能力) 教学方式 评分体系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司治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体现本课程的实务特色,课堂教学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 文研讨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考试(50%-60%);案例讨论、论文研讨课堂表现及考勤(50%-40%)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2.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 3.董事会与监事会:单层制还是双层制 4.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 5.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 6.证券市场与控制全配置:走向成熟

难点:





MPAcc 教育中心
1.公司治理内部治理结构的特征 2.公司治理的本质 3.董事会的作用 4.独立董事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中的作用 5.如何进行高管激励
教学内容 按章、节具体列出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 (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基本要求 具体列出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了解、理 解、掌握及应用等。
(1)了解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与公司制企业的特 征; (2)明确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






MPAcc 教育中心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MPAcc 学员 中文:公司治理 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 学分 2 学分
《公司治理》是会计专业硕士选修课程之一。该课程探讨公司治理实践 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代理 问题、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公司控制全市场、信息披露、集团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等专题,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

武汉大学MBA《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武汉大学MBA《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武汉大学MBA《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中文:公司治理
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
2.开课时间:2013年6月14日至6月18日
3.学时:36
4.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严若森教授
5.教师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为MBA学员胜任中高管理层角色与职能而培养其构建公司治理结构与组织制度体系的理论与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1.公司治理基本理论(4课堂学时)
2.董事会治理(4课堂学时)
3.经理层治理(4课堂学时)
4.股东会治理(4课堂学时)
5.国有企业治理(4课堂学时)
6.民营企业治理(4课堂学时)
7.跨国公司治理(4课堂学时)
8.公司兼并与重组(4课堂学时)
四、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专题介绍、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任课教师会提出若干公司治理经典著作与文献,供MBA学员在课前、课后阅读,并留给MBA学员相当数量的思考题,让MBA学员充分复习、思考和讨论。

五、课程考核方法
个人作业、小组作业30%
考试55%
考勤15%
六、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不指定教材,推荐参考书:
1、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宁向东:《公司治理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公司治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之一,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研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

本课程将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剖析,目的是让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公司治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融会贯通,整体、高效地把握我国公司治理和资本运营环境,熟知公司治理涉及的法律、规则、程序等,掌握公司治理的方式与方法。

使学生在对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拓展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短期就业能力和长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司治理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两方面:1.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职能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能够学习和认识公司治理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为学生认识公司组织的运作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2. 运用案例教学法,力图将现实问题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突出公司治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

三、教学内容1.公司治理基本理论(1)公司治理的内涵、动因(2)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3)我国公司治理演变重点与难点:公司治理的内涵、动因;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2.公司治理模式(1)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2)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3)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4)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重点与难点: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3.董事会理论与运作实务(1)董事会制度的起源、特征与职能(2)董事会的模式与运行(3)监事会的设置与运行重点与难点:董事会的功能与形式;董事会结构与运行;董事会权利与义务4.独立董事制度(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独立董事的“独立性”(3)独立董事的作用和设计机制(4)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5)独立董事制度的国际比较重点与难点: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职责、作用;独立董事制度的国际比较5.经营者激励(1)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与主要内容(2)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3)各种激励机制的内涵及现状(4)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的形式及现状重点与难点:激励问题的产生;各种激励机制的内涵及现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演进6.外部治理(1)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2)银行治理(3)机构投资者治理重点与难点: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银行治理;机构投资者治理7.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治理(1)企业集团治理(2)跨国公司治理重点与难点:企业集团治理的内外边界;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治理形式;跨国公司治理的组织边界;跨国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8.公司治理评价(1)公司治理评价的意义(2)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及其优化(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重点与难点:中国公司治理的意义、指标体系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四、学时分配。

040132007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040132007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132007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金融学、物流管理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公司治理狭义地讲是协调公司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公司治理是当前国内外理论和实业界面临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是金融学业、物流管理专业基础选修课之一。

本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体系和模式;2.对各国公司治理实践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公司治理的内涵,掌握公司治理主体和客体、边界和范围、结构和机制等一般知识;掌握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新兴治理、治理模式等公司治理学科体系。

2.基本理论:掌握公司治理的实质,掌握委托-代理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企业所有权理论等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掌握代理问题、剥夺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机制。

3.基本技能: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公司治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原理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所用教材可选择南开大学及北京大学等最新出版的教材,并可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

其主要内容详见教学大纲内容部分。

1.教学方法:课堂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治理实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公司治理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学时数:32 学时授课对象:会计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西方经济学》、《公司法》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根基。

本课程介绍公司治理的概念、内容与主要模式,分析公司股权的安排、董事会的构成和运作、监事会的组成与运作、经理层的责权利等内容,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公司治理现状,介绍具体公司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梳理公司治理的思路,避免公司治理的风险。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一)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3.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二)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1.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

2.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3.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

(三)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1.股东权益及其特征。

2.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3.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

(四)董事会和监事会:设置与运作1.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2.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五)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3.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

(六)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1.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3.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七)证劵市场与控制权配置:走向成熟1.股票市场、资本结构域控制权配置。

2.公司并购与公司剥离。

3.证劵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

(八)银行治理: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1.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

2.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分析。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及其改进。

(九)机构投资者治理:从幕后到台前1.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和特点。

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理分析。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中文版)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中文版)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Your contribu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is course!”教师:唐宗明2012年春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金融学专业的深化课程。

课程围绕公司目标层层展开。

学完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把握一个结构完整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体系。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专题研究了解公司治理体系中不同参与主体、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的法律法规制度乃至道德标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这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理论的解析和中国公司治理情况调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个,越多代表贡献程度越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本学期共16次课,11次课堂教授,2次测验(每次45分钟),3次小组调研报告(20个小组,每个小组5三、教学方法Learning activities为达到本课程的预定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将按照如下方式来教学All the contents will be taught in the following for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goals:1.课堂讲授Classroom lectures2.案例教学Case study3.小组调研报告4.对公司的力量每一集的观后感(共十集)5.公司治理论文阅读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Assessment & Grading1.考勤(签到)Participation,3%(5次缺席不论是病假或市假考勤为0分,3~4次缺席1分,1~2次2分,全勤3分);公司的力量录像观后评价2%,学期结束交。

2.期中考试(第6 和11周各一次)examination, 30%3.期末考试Final Examination,30%期中和期末考试90%的内容都是课堂讲授、讨论的内容,某些重要的平时课堂活课外都加以练习。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第三版)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第三版)

安徽财经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公司治理》课程名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SAJ2221606课程学时:36学时与其他课程关系:先修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是对企业组织开展经营活动,进行价值创造日益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欧美国家的商学院普遍开设独立的公司治理课程,教育部也推荐在全国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和管理类本科生中开设专门的公司治理课程。

随着国内以南开大学为龙头对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深入以及一批有关专著、教材的问世,本课程的体系已经开始趋于成熟。

在财经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公司治理课程,无论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开阔视野都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有关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及外部治理的原理及运作机制2.熟悉三种治理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3.了解公司治理在西方及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课程学时安排四、课程考核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70%(案例分析或课程论文)五、教材《公司治理学》(第三版),李维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六、参考书目1. 《公司治理》罗伯特·蒙克斯/尼尔·米诺著李维安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现代公司治理研究》李维安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公司治理教程》李维安武立东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公司治理》席酉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理论篇第一章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教学重点:§1.1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1.2 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一、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二、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1.3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司治理学产生的必然性二、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公司治理学的特点四、公司治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基本问题§2.1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一、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2.2 公司治理的边界及其原理一、现代公司及其边界二、专用性资产及公司治理边界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主要类型§2.3 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一、三类公司治理机制二、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三、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部治理篇第三章股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3.1 股东权益及其特征一、股东权益的概念二、股东权益的种类三、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3.2 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股东大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二、中小股东及其权益三、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3.3 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一、股东利益至上论及其局限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三、公司治理的主体第四章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4.1 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一、董事会的结构二、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三、董事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与免责四、董事会的运作§4.2 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一、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二、监事会制度的生成与演进三、中国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第五章独立董事制度§5.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独立董事备受关注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三、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5.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一、独立性的不同层次二、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三、各国公司法对“独立性”的界定§5.3 独立董事的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一、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因素二、独立董事作用评价三、独立董事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第六章高层管理者激励§6.1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一、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二、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6.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一、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二、当前我国国企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我国高层管理者行为约束机制的设计§6.3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一、西方国家在高管激励与约束方面的经验二、高管股票期权三、我国培养高管长效机制的建议*外部治理篇第七章外部治理机制§7.1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一、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二、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三、兼并与收购四、公司防御与应变五、公司剥离§7.2 机构投资者的战略选择一、股东的二重性二、法人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三、金融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7.3 银行的控制机制一、公司融资结构与银企关系二、主银行制与相机治理三、“距离型”银行及其监督机制*治理模式与治理评价篇第八章英美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8.1 发展历程和产生原因一、英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二、美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三、英美模式的产生原因§8.2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一、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二、英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8.3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一、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二、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第九章德日债权主导型公司治理§9.1 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一、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二、德日模式的发展历程§9.2 德日模式的本质特征一、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二、日本公司的法人相互持股三、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9.3 德日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一、德日治理模式的优点二、德日治理模式的缺陷第10章东亚与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10.1 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家族治理模式的含义二、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三、家族治理模式形成原因§10.2 家族治理模式的特征一、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共性二、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差别§10.3 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发展趋势一、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二、家族治理模式的负面作用三、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第11章公司治理评价§11.1 公司治理评价的产生§11.2 公司治理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司治理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编号:X4061501学时数:32其中实验(实训I)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公司治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通过介绍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新型治理以及各种治理模式的评价,使学生们能够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获取扎实的公司治理知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具备开展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企业的存续与成长了解企业形态的演进与制度创新,了解公司治理问题的起源、内涵及与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的框架体系及治理模式。

重点:公司治理的框架体系及治理模式。

(二)股东与股东大会了解所有权与股东之间的核心关系,熟悉股东大会的运作机制,熟悉中西方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特点,掌握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重点:中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难点: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三)董事与董事会运作了解董事会的起源、职能与特征,熟悉董事制度及董事的权利义务,熟悉董事会的专业委员会,掌握董事会的运作机制。

重点: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构成及其职责,董事会运作机制的中西方比拟。

(四)独立董事制度了解独立董事制度的演进与内涵,熟悉独立董事的作用及在治理结构中的定位掌握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义务及权利,掌握独立董事有效参与的条件和作用评价。

重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义务。

难点:独立董事有效参与的条件和作用评价。

(五)董事的战略参与了解董事会与公司战略,熟悉董事战略参与的要素,掌握董事的能力及其平衡,熟悉董事和董事会培训。

重点:董事的能力及其平衡。

(六)监事会的运作: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了解监事会制度的国际比拟:德国和日本的经验,了解监事会制度的生成和演进:中国的实践,熟悉我国监事会的运行机制,掌握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如何协调重点: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Your contribu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is course!”
教师:唐宗明
2012年春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金融学专业的深化课程。

课程围绕公司目标层层展开。

学完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把握一个结构完整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体系。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专题研究了解公司治理体系中不同参与主体、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的法律法规制度乃至道德标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这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理论的解析和中国公司治理情况调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个,越多代表贡献程度越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
本学期共16次课,11次课堂教授,2次测验(每次45分钟),3次小组调研报告(20个小组,每个小组5
三、教学方法Learning activities
为达到本课程的预定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将按照如下方式来教学All the contents will be taught in the following for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goals:
1.课堂讲授Classroom lectures
2.案例教学Case study
3.小组调研报告
4.对公司的力量每一集的观后感(共十集)
5.公司治理论文阅读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Assessment & Grading
1.考勤(签到)Participation,3%(5次缺席不论是病假或市假考勤为0分,3~4次缺席1分,1~2次2分,全勤3分);公司的力量录像观后评价2%,学期结束交。

2.期中考试(第6 和11周各一次)examination, 30%
3.期末考试Final Examination,30%
期中和期末考试90%的内容都是课堂讲授、讨论的内容,某些重要的平时课堂活课外都加以练习。

.
4.小组作业Group project35%,最后请组长将成员综合表现评价排序交老师成绩评定使用。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The text book
✓,


撰写人:唐宗明
时间:2009年4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