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提取物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葛根提取物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葛根提取物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葛根提取物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严格保健食品原料管理,加强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提高保健食品准入门槛,做好保健食品许可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保健食品原料标准的研究工作。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的要求,我院承担了保健食品原料-葛根提取物技术要求的研究工作。

现将编制情况说明如下:一、编制情况简介1、通过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了全国已有的生产样品,参照已收集的企业生产工艺、制法,经试验确定产品制法并自制部分样品。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制定产品的技术要求:1 真伪方面。

感官与鉴别。

从感官、薄层、特征图谱及所含功效成分等方面鉴别产品的真伪;2 安全方面。

按《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制定技术要求(国家药典委员会)中的规定,注重中药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农药、残留溶剂、残留二氧化硫、微生物、真菌毒素等外源污染物的检测。

3 产品质量方面。

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及相关文献资料,根据产品的实际功效,选定相应的功效成分控制产品的质量。

4 根据稳定性研究结果提供产品的贮藏条件。

于2010年7月完成了保健食品葛根提取物原料技术要求的试验研究工作。

2、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2010年7月份,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

对保健食品葛根提取物原料技术要求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3、委托三家检测单位进行了技术复核2010年9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召开了保健食品原料技术要求制订汇报工作会议。

会上对保健食品葛根提取物原料技术要求提出了有关要求。

按要求于9月下旬,委托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湖北省疾病控制中心及武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三家单位进行了复核。

三家检测单位复核结果基本一致,均认为所订葛根提取物原料技术要求整体可行、重现性好。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审评2010年11月份和2011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先后两次在北京召开了《保健食品原料葛根提取物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专家论证会。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文章标题: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导言】葛根,又称葛藤、葛蔓,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中,葛根有效成分是人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葛根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一、葛根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现状】1.1 葛根有效成分的定义葛根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异黄酮类、黄酮丙素和植物甾醇等。

这些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1.2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等,而近年来,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萃取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提取率和有效成分的纯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二、葛根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研究现状】2.1 葛根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重要性葛根中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含量不一,因此需要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得单一成分或高纯度的成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药用效果。

2.2 葛根有效成分分离技术的发展目前,常用的葛根有效成分分离技术包括硅胶柱色谱、逆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葛根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在纯度和分离效率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对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的个人观点】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让我对这一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我的看来,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应用于葛根的提取及分离纯化过程中。

【总结】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对于发掘和利用葛根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葛根素的提取简述

葛根素的提取简述

葛根素的分离与鉴定综述摘要:根是豆科葛属植物野葛的块根的干燥品,为国家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葛根主要活性成分是以葛根素为代表的异黄嗣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扩张血管、治疗心血管疾病、降血糖、降血脂等显著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六种葛根素的提取方法,并且提供了多种鉴定方法。

关键词:葛根素、分离、鉴定1前言葛根素(Puerarin)存在于豆科葛属植物中在野葛根(Pueraria lobata)中含量较高[1]。

野葛根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祛风解表药,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野葛根中主要含有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

葛根素已作为原料药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梗和视网膜阻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用于畜牧业的报道[2-3]。

研究发现,异黄酮类物质能显著促进动物生长减少腹脂沉积改善繁殖泌乳性能,提高免疫力。

目前关于葛根中提取分离坚定葛根素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葛根素的提取分离的方法。

2 葛根的介绍葛根是豆科藤本植物野葛的块根的干燥产品。

据中国药典记载,葛根性甘、辛、凉、无毒,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和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等功效在我国,葛根一直是一种传统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含有淀粉、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黄酮类、三萜类和甾体类多种活性成分。

野葛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植株被覆褐色粗毛,具圆柱形肥大块根。

块根外皮为褐色,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经过简单处理后会变得十分强初,常作为编织物纤维使用。

块根内淀粉含量丰富,可制成美味的葛粉及其制品。

野葛植株茎基部粗壮,植株上面部分分枝很多,生长高度可达10米以上。

野葛叶片为三出复叶,主叶叶柄部分略圆而相对一端渐尖,整体呈菱状卵形状;一对小叶侧生,较主叶小,呈不对称卵形。

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盾状大托叶和针形小托叶。

叶片两面都被覆细软白毛,背面呈灰白色。

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甘葛根中的葛根素是一种多醣类的植物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抗炎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为了获取高品质的葛根素,需要进行提取工艺研究。

本文介绍了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首先,对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萃取法,配以反复温弱碱解、硫酸铵沉淀和抗结晶等技术,可以提取有效的葛根素。

其次,采用改良的提取方法研究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结果表明,与硫酸铵沉淀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提取更多的有效葛根素。

接下来,对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该研究表明,提取条件(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物料比等)对葛根素提取效果有很大影响。

另外,由于不同种植物中含量不同,决定了甘葛根中葛根素提取效果的不同。

最后,为了获得高品质的葛根素,需对现有的葛根素提取技术进行改进、优化,以达到葛根素的最优提取。

同时,葛根素的抗氧化性能也应经常进行测试,以确保提取的葛根素有较高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高品质的葛根素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开发新型葛根素及其相关产品。

因此,有必要对甘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特性、影响因素和抗氧化性能等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以为葛根素提取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1 -。

生化制药大实验-葛根素的提取、分离和精制

生化制药大实验-葛根素的提取、分离和精制

葛根素的提取、分离和精制一、实验目的1. 建立对生化物质提取、分离及精制过程的认识2. 了解溶剂萃取法、吸附分离法、柱层析法及结晶的基本原理3. 掌握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和基本操作4. 掌握葛根素的提取、分离和精制方法二、实验原理葛根(Radix Puerariae)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的根,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功效。

葛根中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其主要成分为葛根素,即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

葛根素具有扩张冠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图1 葛根1. 萃取萃取(extraction)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项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

萃取是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提取的方法之一。

如果含有目标产物的原料为固体,则称此操作为液固萃取或浸取;如果含有目标产物的原料为液体,则称此操作为液液萃取。

(1)液固萃取液固萃取通称浸取(leaching),是用液体提取固体原料中的有用成分的扩散分离操作。

生物分离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液固萃取法从细胞或生物体中提取目标产物或除去有害成分。

例如,从咖啡豆中脱咖啡因,从草莓中提取花色苷色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等。

为了使固体原料中的溶质能够很快的接触溶剂,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一般包括粉碎、研磨、切片等。

固液萃取操作主要包括不溶性固体中所含的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过程和分离残渣和浸取液的过程。

(2)液液萃取用溶剂从溶液中抽提物质叫液液萃取,也叫溶剂萃取。

根据所用萃取剂性质不同或萃取机制的不同,液液萃取可分为多种类型。

中药葛根的提取研究

中药葛根的提取研究

中药葛根的提取研究【摘要】本文首先随本实验的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进行简单的介绍,阐述了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进而引入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的实验部分进行了详细而紧密的探讨,探讨内容包括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葛根提取工艺葛根在我过分分布单位较广,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天然药物主要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天然提取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一、仪器与药品(一)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提取仪,B204-S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HG-9075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二)药品:葛根、无水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焦性没食子酸、氧化钙(块状)、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粒)、氯化钠铁、石油醚、乙醇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称取5g葛根至于一定量的圆底烧瓶中,添加4倍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提取的时间均为3h,将溶剂蒸干,得到膏状物。

称取30mg的膏状样品置于量瓶中,量瓶的含量约为50mL,添加25mL乙醇,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将膏状物进行溶解,将乙醇添加到25mL刻度线处。

采用吸量管吸收其中的1.0mL的溶液进行实验。

采用去离子水、乙醇作为溶剂提取葛根素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溶剂。

粉碎一定量的葛根至于提取瓶中,分别采用4倍、2倍的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的时间分别为1.5 h和1 h,将两次回流提取所得的提取液进行混合,浓缩成膏状物质,测量其中葛根素的含量,进而计算其中葛根素的提取率。

三、提取方法的选择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予以比较,具体实验步骤为:采用去回流提取、超声提取作为溶剂提取葛根素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法。

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四、葛根素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在整个实验的过程当中以葛根素的提取率为主要参考指标。

具体的实验步骤及方法是:称取10.0g的葛根粉末,加入乙醇200mL,实验过程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2h,每个样品提取5次,在1000mL的乙醇中溶解,过滤后测量其中葛根素的含量,发现葛根素的含量为39.9mg/g。

葛粉提取技术

葛粉提取技术

葛粉提取技术天然葛根的淀粉含量高达40%,是营养独特、药食兼优的绿色保健食品。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

纯天然葛粉的提取技术如下。

1.适时采收提取葛粉在立冬后至次年4月进行。

以采挖2-4年生的葛根为佳。

入冬后,葛根地上藤叶的养分转入地下根茎贮存,此时淀粉含量最高。

采回的葛根在3~5天内尽快提取淀粉,以免霉变影响质量和出粉率下降。

2.刮皮粉蔡将葛根削去藤蒂、尾须、侧根和破损部分,加水浸泡1~2小时,洗去泥沙杂物后刮除外皮,冲净后沥干。

用特制的磨浆机磨成浆状,或切成长10厘米、直径5厘米的小段,放进打浆机碎浆,边碎边加水。

粉浆内加入适量清水稀搅匀后,先后用80目和100目铜丝网筛过滤去筋渣。

若无磨浆机械和铜丝筛,也可放入木槽内用木槌将葛根捶碎,或用石臼捣烂。

装入过滤布袋,放人盛有清水的缸中反复搓揉,洗尽淀粉。

用纱布将缸中粉浆液过滤去渣。

3.自然沉淀筛滤后的粉浆迅速放入沉淀池或水缸内,加入微量明矾溶液,用干净竹竿插入粉浆中沿同一方向搅动,使杂质沉于底部。

停止搅拌后葛粉自然沉淀,排掉上层水液,分离部分黄粉。

加入适量清水,搅匀后静置12小时,排掉上层水液,在湿葛粉上覆盖3~4层白布,吸干剩余水分。

4.通风干燥吸湿后,揭去白布,用铲刀分离上层黄粉,将沉淀池或缸内的湿粉取出,削除底层渣末,把纯净的葛粉送入烘房用文火烘干,或用电烤箱、微波炉烘干。

也可置于干净的竹盘或晒垫内,在通风、向阳、无污染处晒干,即得纯天然葛粉。

5.包装、贮藏葛粉干燥后,自然冷却24小时,当含水率低于3%时,用无毒聚乙烯塑料包装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贮藏或上市。

葛根汤合剂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葛根汤合剂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1 产品名称:葛根汤合剂提取物1.1 成分: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1.2 性状:葛根汤合剂提取液:应为棕色至棕红色液体;有特异香气,味甘;葛根汤合剂馏出液: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1.3 包装规格:25L/桶1.4 葛根汤合剂提取液代码:Z011;葛根汤合剂馏出液代码:Z012二、葛根汤合剂提取物生产工艺流程图桂枝、生姜白芍、甘草、大枣葛根、麻黄加水蒸馏加入加水先提2h 85-90℃母液及药渣合并后再提2h过滤三、处方和依据3.1 合剂处方:原料:葛根 133.3g 麻黄 100.0g 桂枝66.7g 白芍 66.7g生姜100.0g 大枣 66.7g 炙甘草66.7g聚山梨酯-80 10.0ml 苯甲酸钠2.0g 羟苯乙酯0.5g制成葛根汤合剂:1000ml3.2 提取处方:原料:葛根 40kg 麻黄 30kg 桂枝20kg 白芍 20kg生姜30kg 大枣 20kg 炙甘草20kg制成葛根汤提取液180L(约192kg)馏出液(75L,约75kg)+聚山梨酯-80(3L,约3.2kg)制成78L折合合剂2500瓶,120ml/瓶3.3 标准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07532004-2011Z3.4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87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 领料4.1.1操作过程4.1.1.1根据生技部下达的计划生产指令,物料员至仓库办理中药材、辅料的领用手续。

4.1.1.2物料交接时,需认真复核物料品名、批号、编码、规格、数量,检查外包装应无破损、污染、霉变、虫蛀等异常现象,及时填写收料记录。

4.2 物料进入生产区4.2.1 物料员按物流路线将中药饮片运转至中药材存放间(编号:2011)分类存放,做好相应的状态标识;辅料置净药材存放间(编号:2013)并与班组进行物料交接。

交接时核对物料的品名、批号、编码、规格、数量等信息无误,饮片外观无霉变、虫蛀等异常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提取物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的编写格式是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编辑。

本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GB/T 5009.11;GB 5009.12;GB/T 5009.13;GB/T 5009.15;GB/T 5009.17;GB/T 5009.19等国家标准,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1 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的干燥根(习称野葛)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要求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卫生徽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3 技术要求3.1 制法取葛根,粉碎成粗粉,加3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滤液于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室温)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干燥,即得。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

3.3 功效成分:应符合表2规定。

3.4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3.5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

4 检验方法4.1 感观检验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瓷板上,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性状、杂质,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尝其滋味。

4.2 功效成分检验按规范性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4.3 理化检验4.3.1 薄层鉴别取本品0.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葛根对照药材0.8g,加甲醇10ml,放置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葛根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4.3.2 水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5.0%。

4.3.3 炽灼残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J测定,不得过5.0%。

4.3.4 铅:按GB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5 镉:按GB/T 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6 砷:按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7 汞:按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8 铜:按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9 六六六及滴滴涕:按GB/T 5009.19《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10 特征图谱按规范性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

4.4 微生物检验4.4.1 菌落总数:按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4.2 大肠菌群:按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4.3 霉菌和酵母菌:按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规定的方法测定。

4.4.4 沙门氏菌:按GB 4789.4 《食品卫生徽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4.4.5 志贺氏菌:按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4.4.6 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4.4.7 溶血性链球菌:按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5 贮藏密封,置凉暗干燥处。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功效成分的检验葛根素、其它异黄酮总量(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葛根素与其它异黄酮总量(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的比值的测定A.1 原理用60%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提取试样中的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经高效液相色谱柱(C18)分离,紫外检测器(UV)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试样中葛根素、其它异黄酮(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并计算葛根素与其它异黄酮总量(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的比值。

A.2 试剂A.2.1水:纯化水。

A.2.2甲醇、色谱纯。

A.2.3乙腈:色谱纯。

A.2.4乙酸铵:分析纯。

A.2.5冰乙酸:分析纯。

A.2.6乙醇:分析纯。

A.2.7 0.02mol/L乙酸铵(pH 4.6):称取乙酸铵1.54g,加水约900ml,搅拌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6,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A.2.8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A.3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超声波清洗器。

A.4 分析步骤A.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ichromBond-AQ C18 4.6×250mm 5μ,或相当者);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mol/L 乙酸铵溶液(用冰乙酸调pH值至4.6)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

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min)A(%)B(%)0.0~9.09.0~10.010.0~12.0 12.0~18.0 18.0~18.5 18.5~26.020~303030~484848~202080~707070~525252~8080A.4.2 色谱图A.4.3 溶液的制备A.4.3.1 对照品混合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葛根素1mg、大豆苷0.2mg、染料木苷0.1mg、大豆素0.1mg和染料木素0.1mg的混合溶液,摇匀,即得对照品混合溶液。

A.4.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至室温,加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A.4.4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混合溶液0.05、0.1、0.5、2.0、5.0ml,置10ml量瓶中,加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系列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系列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对照品溶液浓度(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4.5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标准曲线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A.4.6 计算C×25X=W×(1-M)式中:X-试样中单一成分的含量,mg/g;C-从标准曲线上求得供试品溶液中相应成分的浓度,μg/ml;W-取样量,mg;M-水分,%。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A.4.7 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5.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特征图谱B.1 原理用60%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提取试样中的特征成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柱(C18)分离,紫外检测器(UV)检测,根据参照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计算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B.2 试剂B.2.1水:纯化水。

B.2.2甲醇、色谱纯。

B.2.3乙腈:色谱纯。

B.2.4乙酸铵:分析纯。

B.2.5冰乙酸:分析纯。

B.2.6乙醇:分析纯。

B.2.7 0.02mol/L乙酸铵(pH 4.6):称取乙酸铵1.54g,加水约900ml,搅拌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6,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B.2.8葛根素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B.3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超声波清洗器B.4 分析步骤B.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ichromBond-AQ C18 4.6×250mm 5μ,或相当者);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mol/L 乙酸铵溶液(用冰乙酸调pH值至4.6)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

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min)A(%)B(%)0.0~9.09.0~10.010.0~12.0 12.0~18.0 18.0~18.5 18.5~26.020~303030~484848~202080~707070~525252~8080B.4.2 溶液的制备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葛根素1mg 的溶液,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至室温,加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B.4.3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B.4.4 结果判断: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有5个特征峰,与参照物峰相应的峰为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5%之内。

规定值为:1.00(峰S)、1.06(峰2)、1.35(峰3)、1.99(峰4)、3.20(峰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