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

合集下载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
2023Biblioteka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 因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相关概述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危害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预防措施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老年患者往往需要留 置尿管来缓解尿失禁、尿潴留等问题。
03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因素
膀胱收缩无力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膀胱逼尿肌功能下降,导致膀胱收缩 无力,无法有效排尿,引起漏尿。
尿道括约肌松弛
老年患者尿道括约肌松弛,导致尿失禁,从而引起漏尿。
尿管相关因素
尿管型号不当
如果尿管型号过小或过大,容易造成尿管与膀胱壁之间的缝隙,导致漏尿。
焦虑和抑郁
漏尿问题可能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抗拒治疗
漏尿问题可能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治疗依从性。
治疗中断
由于漏尿问题导致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使患者选择中断治疗。
05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预防措施
强化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尿管留置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 认知度和配合度。
针对漏尿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讲 解,提高预防意识。
定期检查并更换尿管
定期检查尿管的固定情况,防止尿管脱落或移位。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医嘱及时更换尿管,避免因尿管老化而引起的漏尿问题 。
规范临床操作流程
在进行尿管留置时,要确保操作规范、准确,避免因操作不 当导致尿管漏尿。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掌握 正确的尿管留置方法和护理流程。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1. 引言1.1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危害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危害可谓是多方面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导尿管漏尿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潮湿、红肿、瘙痒等皮肤损伤,甚至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褥疮等并发症。

漏尿还会加重患者的尿液外渗,导致尿液残留在体表,易导致细菌繁殖、感染等问题。

长期漏尿不仅造成床单、衣物的污染,还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自尊心,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给患者带来诸多问题和困扰,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加强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护理工作,预防和减少漏尿的发生至关重要。

1.2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

导尿管本身的质量和材料选择可能不合适,导致漏尿的发生。

导尿管的选择不当,导致导尿管与尿道之间不密合,导致尿液无法完全通过导尿管排出体外。

导尿管留置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移动频繁或姿势改变不当等原因引起导尿管位置不稳,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患者可能存在尿液过多或尿液浓度过高的情况,导致导尿管无法完全排除尿液,从而发生漏尿情况。

导尿管周围皮肤不洁或护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导尿管漏尿。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和导尿管护理的细节。

只有找准漏尿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导尿管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护理对策一:定期更换导尿管定期更换导尿管是预防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重要措施之一。

长期留置的导尿管容易导致管腔积聚结晶、细菌、尿道异物等,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进而导致导尿管漏尿。

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有效减少导尿管积聚有害物质的机会,降低感染的风险,提高导尿管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导尿管更换时,护士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导管规格、材质和长度,确保导尿管与尿道的贴合度,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漏尿或尿潴留。

更换导尿管的频率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导尿管使用时间来确定,一般建议每2-4周更换一次。

老年患者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导尿管选择不合理临床上,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发生漏尿,常选用较大型号的导尿管来克服漏尿现象。

但有研究发现,单纯地选择较大型号导尿管,漏尿情况并未改善,反而增加患者的不适。

过大型号的导尿管易引起尿道刺激症状,患者出现尿道口刺痛及频繁尿意等不适,致使患者不时用力排尿。

此外,型号大的导尿管,硬度相对较大,气囊注水量较多,易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括约肌、逼尿肌等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运动,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很好贴紧,尿液从尿管旁流出,产生漏尿现象。

而导尿管过细时,尿管与尿道不能完全吻合,留有空腔,易导致尿液外渗。

对策:老年女性应选择16~20F的导尿管为宜,可有效解决因尿管粗细、年老体弱、尿道括约肌松弛和失控尿液外溢的问题。

尿管型号的选择与病人的性别、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

年龄段相同的男女病人,男性病人使用的产品规格略大,特别是老年男性病人使用的规格更大。

2、尿管质量差对策:留置尿管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尿管质量,并向气囊内注入气或水,观察有无外漏,还要试气囊的大小、形状、囊壁厚薄、有无畸形。

置入尿管后,用注射器将气囊固定液反复注入再回抽,使整个气囊充盈后再拉出导尿管所需长度,阻断漏尿的发生。

3、气囊注水量不当对策:使用气囊导尿管时,气囊注水量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规定,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

气囊注水量过多则气囊内压力过大,压迫尿管致引流不畅,气囊内压力对膀胱颈、尿道内口压力过大,易致膀胱痉挛,患者有想排尿的感觉,不时用力排尿。

另外,膀胱中的尿液比密参考值为1.015~1.025,一般大于1.020。

而气囊内注入的溶液为生理盐水,由于比密不同,气囊因浮力作用易飘离尿道内口,气囊越大,浮力越大,加上增加注水量后的气囊形态改变,并不能使气囊与尿道口嵌合而减少漏尿的发生。

而气囊内所注液体过少时,气囊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易导致尿道外口溢尿。

4、尿管引流不畅对策:多因体位不当及引流袋放置不当引起尿管受压、扭曲、反折,及时排除这些不良因素后尿管引流通畅。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导尿管是一种用于排尿的医疗器械,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患者排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常常会出现导尿管漏尿的情况。

导尿管漏尿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对于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尿液排出受阻导尿管留置时,尿液排出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果导尿管被不慎移位或者出现了结石、血块等情况,都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最终导致导尿管漏尿的情况发生。

2. 导尿管固定不当导尿管的固定位置不正确也是导致导尿管漏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导尿管被固定得太松或者太紧,都会导致尿液在导尿管周围溢出,最终导致漏尿。

3. 尿液急迫感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尿液急迫感,导致尿液在导管未排干净的情况下就直接溢出,造成漏尿的情况。

4. 导尿管损坏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导致导尿管功能减弱,造成漏尿情况。

1. 导尿管定时清理定时清理导尿管是防止尿液排出受阻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用生理盐水或者药物溶液进行导尿管冲洗,保持导尿管通畅。

3. 防治尿液急迫感对于患者尿液急迫感的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缓解尿液急迫感,减少漏尿的发生。

4. 定期更换导尿管导尿管作为长期留置的医疗器械,其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避免导尿管老化、损坏,减少漏尿的风险。

除以上护理对策外,患者自身也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保持身体清洁,预防尿道感染,减少导尿管漏尿的发生。

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治疗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患者本身也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在生活和饮食上要有规律,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运动,有效预防导尿管漏尿的发生。

希望通过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

老年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老年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老年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病人漏尿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对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71例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71例老年患者,发生漏尿39例,发生率为22.81%。

其中患者自身因素占53.85%,导尿管引流不畅漏尿占33.33%,护理人员因素占12.82%。

结论:导致老年病人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很多,仔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少漏尿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原因;对策留置导尿管是临床常用导尿措施,但容易刺激尿道、膀胱使之产生痉挛、尿路出血、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气囊导尿管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留置导尿管仍容易产生漏尿现象,进而导致局部组织溃烂、感染、压疮等[1],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本文对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71例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78例,年龄63~87岁,平均(73.58±3.39)岁。

其中发生漏尿39例,发生率为22.81%。

留置导尿管时间19~77d,平均(51.26±2.39)d;漏尿发生时间在置管后2~21 d ,平均(4.18士 1.09) d。

1.2方法对71例患者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漏尿产生原因。

2结果39例发生漏尿的患者中,原因为患者自身因素21例(占53.85%),其中尿道括约肌松弛4例、膀胱痉挛5例、心理因素6例、膀胱容量减小4例、前列腺增生 2 例;导尿管引流不畅漏尿13例(占33.33%),其中尿路感染5例,尿道组织损伤坏死3例,导尿管受压5例;护理人员因素5例(12.82%)。

3讨论3.1漏尿产生原因分析(1)患者自身因素:老年患者存在生理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尤其是长期卧床者,会阴部肌肉弹性降低,尿道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差,使用导尿管时导致漏尿。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患者在医疗体系中的比例逐渐增加。

在老年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变得尤为常见。

然而,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现,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漏尿。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甚至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深入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相关原因,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患者自身身体条件的影响,也有护理操作和医疗器材选择的因素。

从患者身体条件来看,老年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衰退,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这使得他们在尿液排出时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力,从而导致漏尿现象。

老年患者往往伴随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和血管功能,进一步加剧膀胱功能的衰退。

护理操作也是导致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重要原因。

在导尿管的插入、固定和更换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导尿管的位置移动,使其无法紧密贴合膀胱颈口,从而导致漏尿。

护理人员在执行导尿管护理时,如果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未及时更换导尿管、未定期清洁尿道口等,也可能导致漏尿现象的发生。

医疗器材的选择也是影响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重要因素。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导尿管,其材质、尺寸和形状都有所不同,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导尿管与膀胱颈口的贴合度不足,从而引起漏尿。

例如,如果选择的导尿管尺寸过大,可能会刺激膀胱颈口,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从而影响尿液的排出;如果选择的导尿管材质过硬,可能会压迫膀胱颈口,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探讨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我科老年患者留置尿管出现30例漏尿的原因。

结果老年患者发生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腹壓过大;膀胱痉挛;选用的导尿管型号不相符;尿管气囊破损;气囊内注液体不足;气囊漂移;尿管堵塞;导尿管插入过深或过浅;生理因素等有关。

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我科留置尿管发生漏尿的老年患者减少至12例。

结论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老年患者的漏尿发生。

标签: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护理干预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由于操作简单,固定稳妥、方便,引流通畅而广泛应用于尿潴留、尿失禁、手术前后、泌尿系统等疾病。

同时也是保障患者舒适及预防压疮较重要的措施,是掌握患者尿量的重要依据。

但由于各种因素,留置尿管的患者漏尿的现象时有发生。

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更容易发生留置尿管漏尿的现象。

通过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留置尿管发生漏尿的现象。

探讨其发生原因,总结预防处理方法,以期减少患者漏尿情况,提高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1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泌尿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的有30例患者,根据临床观察与分析,留置尿管漏尿主要以下几个因素:(1)管理因素(4例);(2)护士因素(8例);(3)家属因素(6例);(4)患者因素(12例)。

2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2.1管理因素①购进的尿管质量不合格:导尿管质量不合格,气囊漏气。

②留置尿管患者的管理措施不到位:留置尿管后未进行管道评估,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引起泌尿系感染导致多种并发症,从而引起尿液外溢。

2.2护士因素①技术不娴熟,护理操作不当:尿管插入过深或过浅均会不同程度的引起漏尿;气囊内注水量过大压迫膀胱三角区,以致膀胱痉挛,而发生漏尿。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王丽萍(重庆江陵医院外一科,重庆400021)【摘要】目得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得原因及解决得办法。

方法分析38例长期留置导尿管得老年患者发生漏尿得原因,找出相应得对策进行护理、结果38例患者中28例漏尿得到控制,8例漏尿得到好转,2例漏尿无法控制、结论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得原因主要与尿管引流不畅、老年患者生理退行性变化、膀胱废用性萎缩、膀胱痉挛、尿管质量等因素有关。

采取得护理措施有保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膀胱痉挛、严把尿管质量、克服生理因素影响。

同时,给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时要与患者有良好得沟通,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

在减轻留置导尿患者因漏尿带来一系列痛苦得同时也减少了护士得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节约了医疗资源。

关键词:老年患者;气囊导尿管;漏尿;护理留置导尿就是临床解决尿潴留与观察记录尿量,保持昏迷、尿失禁患者局部干燥、清洁。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得基本治疗方法。

三腔气囊尿管因操作简便,固定稳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漏尿,尤其就是老年患者,该现象更加严重。

漏尿及渗尿就是指患者留置尿管后,在安静状态下、膀胱充盈时,无论就是否夹管,尿液从尿道口渗出[1],常常造成患者骶尾部及臀部皮肤出现湿疹及褥疮等,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延长住院、康复时间;也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困难,加大医护人员得工作量、我科2011年10月~2014年5月留置导尿得老年患者中发生漏尿38例,现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得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0~92岁,平均76岁,均选用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得一次性三腔气囊导尿管导尿,型号16~22号,球囊注水为15~20毫升,留置时间为7~20天、漏尿出现得时间不一,最早2天,最迟20天。

2 漏尿原因分析2、1尿管引流不畅尿液流出不畅时,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量就会出现漏尿现象。

本组中因尿管引流不畅发生漏尿得有8例,占2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王丽萍(重庆江陵医院外一科,400021)【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方法分析38例长期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护理。

结果38例患者中28例漏尿得到控制,8例漏尿得到好转,2例漏尿无法控制。

结论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主要与尿管引流不畅、老年患者生理退行性变化、膀胱废用性萎缩、膀胱痉挛、尿管质量等因素有关。

采取的护理措施有保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膀胱痉挛、严把尿管质量、克服生理因素影响。

同时,给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时要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

在减轻留置导尿患者因漏尿带来一系列痛苦的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节约了医疗资源。

关键词:老年患者;气囊导尿管;漏尿;护理留置导尿是临床解决尿潴留和观察记录尿量,保持昏迷、尿失禁患者局部干燥、清洁。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基本治疗方法。

三腔气囊尿管因操作简便,固定稳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漏尿,尤其是老年患者,该现象更加严重。

漏尿及渗尿是指患者留置尿管后,在安静状态下、膀胱充盈时,无论是否夹管,尿液从尿道口渗出[1],常常造成患者骶尾部及臀部皮肤出现湿疹及褥疮等,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延长住院、康复时间;也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困难,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我科2011年10月~2014年5月留置导尿的老年患者中发生漏尿38例,现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0~92岁,平均76岁,均选用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三腔气囊导尿管导尿,型号16~22号,球囊注水为15~20毫升,留置时间为7~20天。

漏尿出现的时间不一,最早2天,最迟20天。

2 漏尿原因分析2.1尿管引流不畅尿液流出不畅时,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量就会出现漏尿现象。

本组中因尿管引流不畅发生漏尿的有8例,占21.05%。

分析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为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定时翻身及在床上活动,翻身时及其容易拉扯、折叠或受压尿管;老年患者饮水少,尤其是昏迷的病人,不能自主饮水,饮水量减少,更易钙质沉积形成膀胱结石堵塞尿管,当发生尿路感染时微生物易可堵塞尿管;60岁以上的男性常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在导尿的时候可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尿道;如果导尿时动作粗暴,润滑不够,球囊嵌顿在尿道,过度牵拉,膀胱本身的疾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甘露醇时出现血尿等导致出血,凝血块堵塞尿管导致漏尿;导管内孔贴近膀胱粘膜时,引流袋和尿管均成了一个封闭系统,低于膀胱水平的尿袋对尿液有一个持续性的负压吸引力,膀胱粘膜随着压力堵塞尿管的侧孔时,尿液不能从尿管引流出就会从尿管旁边流出,且尿袋与膀胱的落差越大,堵塞的可能性就越大;以上均会导致尿液流出不畅。

因此,留置导尿患者,导尿时要动作轻柔,留置过程中要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防止尿管堵塞,避免尿管扭曲、折叠、压迫等。

[2]2.2 老年生理退行性变化本组因生理退行性变化导致漏尿现象有13例,占34.21%。

分析原因:老年患者因激素下降发生尿道口萎缩,尿道括约肌松弛,特别是长期卧床和昏迷者,会阴部肌肉弹性差,尿道紧张度降低,当尿管夹闭时易发生漏尿;伴前列腺肥大或部分女性患者因生产原因导致尿道口狭小,只能选择型号较小的导尿管,此时发生尿液外溢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生理性衰老,50岁以上的人群膀胱容量较20岁减少40%左右;老年患者大多有习惯性便秘,排便费力时易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膀胱内压增高而使逼尿肌收缩,尿液沿尿管溢出。

[4]2.3 膀胱废用性萎缩本组因膀胱废用性萎缩发生漏尿有3例,占7.89%。

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尤其是泌尿外科的病人,为防止或者减少尿路感染,常常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增多,采用开放引流和定时间间歇排尿方法排尿,使膀胱处于非正常排尿模式。

特别是开放引流排尿,使本应间歇的排尿活动变成了连续的过程,膀胱的贮存功能废用,膀胱成空虚及惰性废用状态,一旦夹闭尿管就会导致尿液外渗。

2.4 膀胱痉挛本组因为膀胱痉挛发生渗尿者有11例,占28.94%。

膀胱痉挛是因为气囊与膀胱壁自解接触,嵌顿在膀胱颈部,刺激膀胱肌肉引起强烈收缩,尿道内括约肌全膀胱颈开放引起漏尿。

分析原因:神志清醒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初次置入尿管的患者大多不适应已置入尿管的角色,不时的用力排尿,使膀胱括约肌和逼尿肌等肌肉发生主动收缩和舒展运动,气囊与膀胱壁直接接触,使膀胱肌肉强烈收缩,引起漏尿。

行膀胱冲洗时,冲洗量一次过多或者冲洗速度过快,使病人有强烈的尿意,或者冲洗液的温度与体温相差太大,刺激膀胱,引起膀胱强烈的收缩,发生漏尿。

2.5 尿管质量问题本组因尿管质量问题发生漏尿1例,占2.63%。

尿管气囊上有细小的破损,护理人员在插入尿管之前没有认真检查尿管的完整性,插完尿管后,由于气囊小破损的存在,气囊内的水慢慢的减少,最后使导尿管部分滑脱,出现漏尿现象。

2.6 注液量不足或者过多本组因注液量不恰当发生漏尿2例,占5.26%。

尿管气囊注水量过少使气囊不能与尿道内口紧密相崁,容易出现尿道外口溢尿或者尿管脱出;注水量过多,尿管前端的引流口抬起,悬于膀胱内,不能充分的与尿道内口嵌顿,当膀胱内的尿液较少时,尿液平面低于尿管引流口,尿液无法经尿管引流出而出现漏尿。

3 护理对策3.1 保持引流管通畅留置尿管患者,应经常检查导尿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尤其是在患者更换体位时,妥善固定尿袋,其位置必须位于膀胱下50cm。

鼓励患者多饮水,昏迷等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增加尿量,达到稀释尿液,生理性冲洗膀胱,有利于引流的目的。

每天的尿量应维持在2000ml以上,如无禁忌,每天饮水量2000ml~2500ml,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每天2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同时用生理盐水250ml被动冲洗膀胱,每周定期用碳酸氢钠溶液100ml~200ml冲洗膀胱,保留30min以上,冲洗尿管,防止堵塞。

大便后及时清洗肛门,会阴部及尿道口周围的皮肤,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这样可以预防尿路感染及钙盐沉积,碱化尿液防止尿垢形成阻塞尿管。

使用甘露醇的病人要注意观察有无血尿,一旦发现血尿应立即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定期更换导尿管及尿袋,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一次,每周更换尿管一次以避免尿路感染,这样可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节约卫生资源,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

如有尿管堵塞或者凝固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尿管。

积极治疗膀胱本身疾病。

怀疑膀胱前端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从尿管接引流袋的开口注入20ml无菌生理盐水,并交换体位可防止尿管前端被堵塞。

[3]3.2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尿管老年患者尿道口肌肉松弛,紧张度下降,尤其是脑卒中病人年龄偏大,本身疾病致神经调节障碍。

因此,对于老年女性患者选择型号较大的尿管,年轻人一般选择16-18号,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的宜选择型号较小的导尿管。

部分只能选择型号较小的患者,可垫一次性中单,勤擦洗,勤更换,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发生褥疮。

对已流出的尿液应及时清洗处理并加强臀部护理,温开水清洗臀部2-3次每日。

另外,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从而减少尿液外流。

本组病例中有13例患者在使用不适合的尿管发生漏尿后,经过更换尿管的型号后,有11例漏尿得到控制,2例漏尿现象得到好转。

老年患者由于饮食量、活动量减少,胃肠道功能减弱等因素常有便秘的情况发生,在用力排便时会增大腹内压,导致膀胱内压力增大引起漏尿,嘱患者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饮水,情况允许时多运动锻炼身体,解大便费力时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吸烟者戒烟,以防因咳嗽导致腹内压增高而加大膀胱内压引起漏尿现象的发生。

3.3 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采取个体放尿方法进行锻炼夹管预防膀胱失用性挛缩,对于清醒的病人,当其感到尿液时,开防尿管排尿,至尿液排尽再夹闭尿管,基本遵照生理排尿反射进行排尿,意识不清者夹闭尿管,刚开始1h~2h放尿一次,然后逐渐延长至2h~3h放尿一次,用利尿剂或大量输液时可适当缩短放尿时间,但必须保证膀胱有一定容量后再进行排尿,防治膀胱萎缩。

临床有研究用物理治疗仪来刺激训练膀胱的收缩舒张功能,但效果不太明显。

3.4 避免膀胱痉挛留置导尿前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介绍此操作的目的、过程及导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让其从心理上熟悉、接受留置导尿带来的不适,尽早适应留置尿管的角色;告知患者尿管成功导入后,会有排尿的感觉,膀胱里有尿液,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以抑制膀胱收缩,减少漏尿的发生。

膀胱冲洗时一次输入液体量不宜过多,应少量多次,以150ml~200ml为宜,冲洗的速度勿过快,一般为每分钟60~80滴,冲洗膀胱的液体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cm,保持冲洗通畅,以免引起患者强烈尿液,迫使冲洗液从导尿管侧溢出。

冲洗液的稳定应接近体温,尤其是冬天,减少对膀胱的冷刺激,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

发生膀胱痉挛时严格遵医嘱给予解痉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5认真检查尿管质量插管前应用注射器注射生理盐水或空气进行导管气囊的检查,检查气囊有无漏水、破裂等,确认气囊无破损,气囊形状为椭圆形,尿管通畅后方可使用。

许多护理人员忽视了这一环节而导致气囊缓慢漏水,最后导致漏尿和尿管滑脱。

本组有1例因气囊漏水而发生漏尿最后尿管脱出,经过更换完好的尿管后漏尿得到控制。

3.6注入液体量适当气囊形状、大小的差异因气囊导尿管制造工艺的缺陷而有不同,注入液少于10ml时囊壁受力不均匀,球体偏向一侧,时球囊与尿道内口不能充分嵌和,出现漏尿或尿管滑出;注入液多余20ml时,球囊悬起也不易与尿道内口紧密的贴合,而且液体抽出后囊壁回缩不良,拔管时易损伤尿道粘膜,出现肉眼血尿。

一般认为注液量以15ml—20ml为最佳,且插入尿管球囊注液后,回拉尿管至球囊与尿道内口嵌顿为止。

4 结果本次38例出现漏尿的老年患者漏尿中28例漏尿得到控制,8例漏尿得到好转,2例漏尿无法控制。

5 护理体会老年患者留置导尿过程中引起漏尿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与尿管引流不畅、老年患者生理退行性变化、膀胱废用性萎缩、膀胱痉挛、尿管质量等因素有关,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痛苦的同时也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困难。

我们为病人进行留置导尿时,在导尿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及时解答病人的疑惑,及时宣教留置导尿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与担心;掌握好老年患者尿道的生理特点及气囊导尿管的特性,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并认真检查尿管质量,遵守导尿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置入尿管长度合适,尿管气囊注入液体量适当,导尿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掌握好夹管时间、避免膀胱痉挛;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尿管引流的颜色、性质、量等,做好尿道口的护理,及时询问患者主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