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对标学习课件--采煤部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对标学习课件--采煤部分

图表、避灾路线图等)清晰规范
害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
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
`

3分

1.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有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有支护质
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有变化管理制度;
3.有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

贯彻、实施制度;
4.有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文明生产管理
岗位规范
1、建立并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 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行为; 3、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采煤工作面作业 规程,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 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相关内容; 4、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质量与安全
1、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 要求; 2、工作面出口畅通,进、回风巷支护完好,无 失修巷道,巷道净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 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3、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 4、工作面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
一、评分方法
1.采煤工 作面评分
2.采 煤部 分评 分
总分为100分。 按照所检查存在 的问题进行扣分, 各小项分数扣完 为止。
项目内容中有缺项时按下进行折算:
式中:
Ai
100
100 Bi
Ci
Ai——采煤工作面实得分数;
Bi——采煤工作面缺项标准分数;
Ci——采煤工作面检查得分数。
按照所检查各采煤工作面的平均考核得分作为采煤部分标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第6部分 采 煤
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
基 础 管理 (15)

采煤系列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采煤系列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采煤系列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第一部分考核评级办法实施细则一、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采煤工作面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系指采煤工作面不得随意丢煤柱,不得随意留顶煤和底煤及超过规定的浮煤量。

采煤工作面回收率达到规定,即薄煤层≥97%、中厚煤层≥95%、厚煤层≥93%。

二、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考核标准中“优良品率”系指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

一级“优良品率100%”,一年中有十个月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100%达到优良品,无不合格品,可视为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100%”。

二级“优良品率80%”,一年中有十个月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80%达到优良品,无不合格品,可视为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80%”。

三级“优良品率50%”,一年中有十个月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50%达到优良品,无不合格品,可视为全年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50%”。

三、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按川煤标准公式计算。

第3款“采煤工作面因采煤责任事故每死亡一人,矿井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扣5分,得分不得超过下一级的最高分,按降级后得分输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分。

”发生事故的当月及年终考核时,要降一级,扣5分。

第二部分考核评分办法实施细则一、质量管理工作(1)支护质量主要是新设支柱(新移支架)是否进行初撑力监测和支柱(支架)性能是否稳定完好。

(2)开展顶板动态监测,综采工作面设5条线,对顶板压力、顶底板移近量等进行监测。

(3)有现场监测原始记录、顶板动态曲线,支柱(支架)(4)班评估的主要内容为:①队领导跟班指挥生产记录;②新设支护初撑力检查情况;③液压系统运转、漏液情况及乳化液配比记录;④按作业规程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情况,制止“三违”作业情况;⑤查出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处理和交接情况;⑥顶板事故及顶板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以上4小项每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2.第2项“开展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每月至少有一次预报,并有详细的分析材料向有关部门报告。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范本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范本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采煤作业中的安全质量管理,确保采煤过程安全高效,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安全生产责任1. 煤矿企业在采煤作业中,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员,包括煤矿企业负责人、矿长、生产班组长等,履行相关安全生产职责。

2. 安全生产责任应层层压实,各级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确保采煤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3. 煤矿企业应开展相关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作业安全规范1. 在采煤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操作方法。

2. 起重机械、运输设备等应定期进行安全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3. 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各类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四、风险控制措施1. 采煤作业中应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

如发现危险源,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

2. 要加强对煤与瓦斯突出、顶板移动等特殊灾害的预防和防控,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3. 所有设备、仪器仪表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必要时还应进行性能测试。

五、应急救援措施1. 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级救援组织、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定期组织相关救援演练。

2. 煤矿企业应配备齐全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援和紧急处理。

3. 采煤作业中,每个工作面应配置专职安全监测人员,负责监测瓦斯浓度、防火防爆等情况,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六、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1. 发生安全事故后,煤矿企业应立即启动事故报告程序,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损失等情况,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 对于较大的安全事故,应组织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

七、安全教育和培训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采煤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科2017年目录第一章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第一节生产技术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一、生产技术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1)二、生产技术科科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三、技术科副科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四、技术科主管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五、技术科管理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六、技术科工作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5)第二节综采队安全生产责任制 (6)一、综采队安全生产责任制 (6)二、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7)三、党支部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8)四、工会主席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9)五、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0)六、副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0)七、机电副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1)八、值班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2)九、生产班班组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2)十、检修班班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3)十一、质量验收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4)十二、维修替棚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4)十三、端头支护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5)十四、小绞车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6)十五、液压支架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7)十六、生产班电钳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8)十七、采煤机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8)十八、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9)十九、乳化液泵站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9)二十、电气检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0)二十一、液压支架检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0)二十二、刮板输送机检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1)二十三、采煤机检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1)二十四、矿压监测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2)二十五、防尘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3)二十六、机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3)二十七、材料、库管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4)二十八、办事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5)二十九、运输下料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6)三十、背药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7)三十一、团支部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8)三十二、信号工、把钩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8)三十三、打眼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0)三十四、泵站检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0)三十五、小水泵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1)三十六、煤层注水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1)三十七、联网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1)三十八、无极绳绞车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2)三十九、带式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32)四十、带式输送机机尾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33)第三节维修队安全生产责任制 (34)一、维修队安全生产责任制 (34)二、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5)三、党支部书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7)四、工会主席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8)五、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9)六、副队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0)七、班组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1)八、验收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3)九、巷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4)十、机电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4)十一、绞车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5)十二、运料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6)十三、打眼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7)第二章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48)第三章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49)第四章采煤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 (53)第五章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培训、实施制度 (58)第六章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60)第七章采煤工作面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 (63)第八章采煤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64)第九章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制度 (68)第十章采煤工作面开工前安全确认制度 (69)第十一章安全检查制度 (70)第十二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72)第十三章采煤工作面班评估制度 (77)第一章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一节生产技术科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生产技术科安全生产责任制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在采煤副矿长领导下,对全矿采煤煤工作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要点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要点

采煤专业精细化管理标准一、采煤工艺标准①、根据工作面长度、两端头标高等确定动态下的调采数据,严格控制溜子上窜下滑,以确保面溜子与转载机答茬合理、不拉回头炭,技术员负责;②、煤机司机根据两巷及工作面顶底板变化及时飘刀刹底。

掌握好飘刀刹底的幅度控制好工作面采高,确保最低过机高度;③、层位:煤机司机控制好工作面采高,底煤?④、严禁留伞檐或割底(地质构造或工区安排除外);⑤、直线度:支架、煤壁、面运输机各一条线,偏差不超过±50mm;⑥、煤机端头进刀距离不小于25米。

二、煤机管理标准①:检修前的生产班收工后必须按规程要求使煤机停在顶板较好、高度、位置适合检修的地方,停放煤机处的支架前梁用单体做可靠的支护,造好检修条件。

②、收工后必须将煤机滚筒离合器及隔离开关打开或至于停电位置。

收工前将煤机机身上的浮煤清理干净,同时配合面溜司机开空面溜。

③、检修后煤机确保:截齿齐全完好,固定牢固各部位油质、油位符合要求;无漏油煤机对口螺栓及底盘固定螺栓齐全、完好;固定牢固煤机内外喷雾齐全、完好、无缺损,雾化效果好;煤机牵引、跳高及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管路齐全完好,敷设规范,无破损,严禁用铁丝捆扎;④、煤机的拖移装置、电缆及电缆夹保持完好;⑤、煤机必须安设能停止面溜子的闭锁装置。

⑥、煤机的操作手把按钮应完好,动作灵敏可靠,位置正确。

⑦、水压、油压表应按要求安装齐全、完好。

三、支架管理标准①、支架排列整齐,拉线移架,偏差不大于±50mm。

支架支设正直,中间距为1500mm,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5°,顶梁与推拉杆中心线垂直面溜,最大偏差不超过±100mm;②、支架不咬、不挤,支架间隙小于100mm,相临支架高低错茬不超过2/3侧护板高度;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③、支架架脚严禁钻底。

支架顶梁接顶严实,无浮煤、浮矸;④、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否则必须及时用料接实顶板。

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

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

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在采煤工作面施工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工作质量。

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采煤工作面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从而保护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保证采煤作业的顺利进行。

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煤工作面安全标准化,主要涉及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设施,如通风、排水、防尘等设施的设置和运行管理标准;二是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化,主要涉及采煤工作面的煤层开采、支护、装载、运输等作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化操作规程;三是采煤工作面现场管理标准化,主要涉及采煤工作面的组织管理、文明施工、安全检查等管理流程和标准化要求。

首先,采煤工作面安全标准化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中,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种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和运行管理标准。

例如,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确保煤矿内部空气流通良好,排出有害气体和煤尘,保持工作面的良好工作环境。

此外,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工作面的排水畅通,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应建立有效的防尘措施,控制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保护工人的健康。

其次,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化是提高采煤工作面开采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采煤工作面的各项作业中,应制定详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例如,煤层开采的标准化要求包括合理的开采方法、切割参数和采高,确保煤层开采的效果和顺利进行。

支护的标准化要求包括支架的选择和布置,以及锚杆的使用等,确保工作面的支护结构牢固可靠。

装载和运输的标准化要求包括运输机械的选择和操作,确保煤炭的装载和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最后,采煤工作面现场管理标准化是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应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各个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和完善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矿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煤矿事故频发,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以规范矿井的运营,降低事故风险。

首先,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应急演练等。

矿方要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其次,煤矿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

在矿井的出入口、通风、采煤作业等关键部位,要设置合理的安全设施,如矿前检修通道、防尘设备、防火设施等。

这些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

此外,开展培训和教育是提高矿工安全意识的关键。

矿方应组织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包括矿井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教育等。

同时,要定期组织矿工参加安全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另外,煤矿应建立健全的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

通过统计、分析事故数据,矿方可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同时,任何发生的事故都必须及时上报,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第一时间得知事故信息并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确保矿工安全的必要手段。

矿方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开展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的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

只有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才能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知安全生产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知安全生产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知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区别是什么从定义上就容易区分开来。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版。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在煤炭行业多年煤炭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吸收国内外安全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发展形权成的安全质量体系。

2、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的分级标准是什么?分为三级,具体如下:1、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及以上,且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露天煤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

2、二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80分及以上,且井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露天煤矿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露天煤矿穿孔、煤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

3、三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70分以上,且百万吨死亡率低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60分;露天煤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专业不低于60分。

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验收质量标准化所需单项工程,由分管专业科室会同有关单位列出计划,计划要列出专业、工程名称、责任单位、完成时间、大概所需要资金等内容,并列入矿生产计划组织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管理
液压支架接顶严实, 相邻支架顶梁平整,
无明显错茬(不超过 顶梁侧护板的2/3), 支架不挤不咬;采高 大于3.0m或片帮严重 时,应有防片帮措施;
支架前梁梁端至煤壁
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 300mm。
顶梁与顶板为面接触, 严禁出现点、线接触。
顶板管理
❖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 最大仰俯角不大于 7°;支架垂直顶底 板,歪斜角度不大于 5°;支柱垂直顶底 板,仰俯角符合作业 规程规定。
的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 ❖ 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 乳化液管理制度 ❖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 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制度
支护材料
❖ 支护材料有管理台帐 ❖ 单体支柱完好,使用超过8个月应进行检修和压力
试验,记录齐全(有检修和试压记录) ❖ 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现场备用的支护材料和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等 技术参数应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一、工作要求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符合规定; 《
工具、材料等摆放整齐、管线吊挂规 范,图牌板内容齐全、准确、清晰。
二、工作要求
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10%的,或者矿 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0%的;
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的最短时间组 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
❖ 11.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落实情况的 班评估工作,记录齐全,并放置在井下指定地点。
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 1.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高 度不低于1.8m,其他工作面不低于1.6m。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 护间距不大于0.5m,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三、评分方法
采煤工作面评分
按照评分表进行,总分100分。按照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 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水力采煤、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台阶式采煤、房 柱式采煤、充填开采等本部分未涉及的工艺方法,其评分参照 工艺相近或相似工作面的评分标准执行。
项目内容有缺项时按下公式进行折算:
一、工作要求
建立并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 为;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作业 人员熟知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内容;(各级岗位上岗要求)
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一、工作要求
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 2.条件适宜时,使用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两巷超前支架(满足端头和两巷的特 殊支护要求:空顶面积大、应力集中)
❖ 3.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间排距允许最大偏差不大于 100mm,支柱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进、回风巷与工作面切顶线放齐 (沿空留巷除外),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挡矸有效
前进式采煤法优点:巷道掘进量小,费用低;准备时间段,有利于缓 解矿井采掘接替矛盾;回采巷道服务时间短,维修次数少,维护费用 低等;
缺点:回采巷道维护条件差、漏风大,容易造成工作面风量不足,引 起采空区煤炭发火;对工作面前方地质条件变化预测性差;不利于煤 矿瓦斯抽采;掘进与回采互相影响。
后退式采煤法优点:巷道维护条件好,漏风小;可以预测地质条件变化, 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掌握生产的主动权;尤其是高瓦斯抽采治理 效果较好。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本节全部为新增加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一、工作要求
有批准的采(盘)区设计,采(盘)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 作面个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规定编制采煤工 作面作业规程;
持续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有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 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 防灭火、防水等灾害 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并按规定进行审 批验收。(不涉及)
管理制度
❖ 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有实 施文件)
❖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 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有完善
顶板管理
6.工作面内液压支架(支柱) 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 过渡支架、超前架棚、 超前支护等。
7.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 注意:悬顶面积为10㎡,不是5×2 局部悬顶和冒落面积小于10 ㎡。采空区悬顶或冒落不充分是采煤 ㎡时应采取措施,悬顶面积 工作面重大安全隐患,强制放顶时必 大于10㎡时应进行强制放顶。 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作要求
图纸作假、隐瞒采煤工作面的;
《煤矿安全规程》14条: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填绘反映实际情 况的下列图纸:矿井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 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
对图纸造价、图实不符的,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煤矿图纸管理和 监察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行查处,对弄虚作假、情节恶 劣的要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提请地方政府 予以关闭,并公开处理结果。
Ai=
100 100
Ci Bi
A——采煤工作面实得分数; B——采煤工作面缺项标准分数; C——采煤工作面检查得分数。
三、评分方法
采煤部分评分。Biblioteka 按照所检查个采煤工作面平均考核得分作为采煤部分标准 化得分,按下公式进行计算:
1 n
A=
Ai
n i 1
A——煤矿采煤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 n——检查的采煤工作面个数; Ai——检查的采煤工作面得分。 检查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为零。
顶板管理
❖ 工作面中心距(支柱 间排距)误差不超过 100mm,侧护板正常 使用,架间间隙不超 过100mm(单体间距 不超过100mm);支 架(支柱)不超高使 用,支架(支柱)高 度与采高相匹配,控 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 范围内,支架的活柱 行程量不小于200mm (企业特殊定制的支 架、支柱以其技术指 标为准)
❖ 2.设备转动外露部位、溜煤眼及煤仓上口等人员通过的地 点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防止人员靠近转动部位受伤 或坠入煤仓)
❖ 3.单体液压支柱有防倒措施;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液 压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时,有防止煤矸窜 出伤人的措施。(《规程》114条规定)
安全设施
❖ 4.行人通过的输送机机尾设盖板;输送机行人跨越处有 过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型号闭锁符合要求; 人员出入工作面通常会跨越输送机,设盖板是为了防止
未配备分管生产的副矿长以及负责采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的。
《煤矿安全规程》37条:煤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设置项目管理机构, 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安全人员、技术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
对拒不配备聘用采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配备采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 不到位的煤矿要停止其生产,从严从重追煤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作业规程复审是确保作业 规程能否有效指导采煤工 作面安全生产,决定作业 规程是否需要及时增补安 全技术措施的关键;当采 煤工作面开采条件出现重 大变化时,应及时复审, 且有复审意见,并根据复 审情况决定是否编写补充 安全技术措施。
规程措施
作业规程支护方式选 择、支护强度的计算 有依据。
作业规程各种附图完 整规范。
二、工作要求
前进式采煤法:在掘好必要的开拓、准备及相关联络巷后,不预掘采 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就直接掘好开切眼,并从开切眼起进行采煤前进 式采煤。
后退式采煤法:在掘好必要的开拓、准备及相关联络巷基础上,预掘 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到采区边界后,开切眼,并从采区边界向 采区中央逐步推进的一种采煤方法。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 是为了防止支架接顶不 实,不能有效支护顶板, 造成冒顶事故,支架不 垂直顶底板造成,易造 成支架顶梁由面接触变 成线接触,影响支护效 果。
顶板管理
伞檐即采煤工作面伞檐,是 指当采煤机通过后其原煤壁 上方 也就是顶板煤炭没有切 割下来发生的小块煤恋顶现 象。
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端 面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工 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 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 其偏差不超过150mm。工作 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 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 150mm,中厚煤层不超过 200mm;工作面伞檐长度在 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 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 煤层不超过250mm。
采煤机械化
采煤工作面采 用机械化开采
采用机械化开采, 可以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工人劳 动强度,改善作 业环境,有利于 实现安全生产。
顶板管理
❖ 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有现场检测手段;单 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 《煤矿安全规程》101条规定: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 100mm额不得小于90kN,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60kN。
采煤
基础管理
岗位规范
质量与安全
机电设备
文明生产
一、基础管理
规程措施
作业规程符合《煤 矿安全规程要求》。 采煤工作面地质条 件发生变化时,及 时修改作业规程或 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矿总工程师组织人 员定期对作业规程 贯彻落实情况进行 复审,且有复审意 见。
应根据本矿区开采条件 和工艺水平制定适合本 矿区技术管理特点的作 业规程编制细则,知道 基层作业规程的编制工 作。
二、工作要求
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 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 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工作面不能保证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煤矿安全规
程》97条规定)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