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师传》阅读练习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三)(含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笔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但“笔记”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史官传统。
先秦诸子散文中许多征引神话传说、轶事传闻来阐明政治主张的论辩素材,也是笔记的源头。
我们熟知的《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也有“笔记”之意。
章太炎说:“《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斯曰《论语》……亦犹古言方策,汉言尺牍,今言札记矣。
”中国历代笔记浩如烟海,体系非常庞杂。
近人刘叶秋先生撰有《历代笔记概述》,将笔记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三类。
前一种近似于古人所称的“说部”“小说”。
而历史琐闻类笔记,也有人视为历史笔记,有着补正史之缺的重要史料价值。
“考据、辩证类”则是比较狭义一些的学术笔记,以随笔等形式记录作者的学术见解和思想观点。
中国古代学术笔记源远流长,两汉经注、章句训诂实已开学术笔记之先路。
大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笔记史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以大量的志怪笔记为特色,唐代笔记以历史补逸、轶事、琐闻为大端。
考辨类笔记从杂史琐记中真正分化出来,是到了宋代的时候。
学术笔记随着宋代考据与辨证之学的发展而兴起,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洪迈的《容斋随笔》等是古代学术笔记中举足轻重的作品,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出入百家,考辨色彩浓厚。
学术笔记在元代得以继承,刘埙《隐居通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分别为元代初年和末年学术笔记的代表作,记叙、考证、议论兼具。
明代虽有学风空疏之讥,但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尚为可观。
清代学术笔记蔚为大观,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论及清代学术说:“大抵当时好学之士,每人必置一‘札记册子’,每读书有心得则记之。
《新唐书·杜中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杜中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新唐书·杜中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杜中立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
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
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
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
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
迁司农卿。
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
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信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
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
”帝许之。
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
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
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
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
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
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
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
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
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译文:杜中立,字无为,因祖先的功勋历任太子通事舍人。
开成初年,文宗打算把公主下嫁士族,对宰相说:“民间谈婚论嫁,不计较官位品秩而崇尚世家门第。
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反而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
杜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被授予著作郎之职。
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娶真源长公主为妻。
杜中立多次请求自我尝试,闷闷不乐,因此说:“朝廷法令详备,我如果不称职,为什么要依靠贵戚扰乱天下法令呢?”皇帝听后很惊讶,改任杜中立为太仆、卫尉二少卿,历任左右金吾大将军。
上海徐泾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海徐泾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20分)伞汤学春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
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
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
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
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
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
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
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
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如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
”徒儿起来,拱手。
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
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别怨徒儿放心不下。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②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答案】C【解析】C.第二处的“守仁”属于后句的主语整体为“守仁因俗化导” 排除A、B 是“伐木为屋”的状语意思为“纷纷伐木造屋” 句子翻译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夷人欢喜让王守仁居住【答案】B【解析】B.“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错文中指征调福建【答案】C【解析】C.“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错误尽出金宝犒士”指王守仁拿出全部金宝犒劳将士正确表述应为“趁宁王正在晨朝他的群臣时【答案】①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②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参考译文王守仁余姚人因而取名云有个不寻常的人抚摩他于是他就能说话了王守仁访游山海关二十岁乡试中举更加喜好谈论军事考中弘治十二年进士王守仁条列八件事奏上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刘瑾发怒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纷纷伐木造屋正德十一年前巡抚托病避去知道左右多有贼寇的耳目仆隶不敢隐瞒令他暗中侦察贼寇于是传檄令福建讨伐贼寇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平定为患数十年的大寇贼正德十四年王守仁急往吉安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再次战斗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叛贼又大败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朱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焚毁朱宸濠的副船仓促换船逃跑叛贼被平定众大臣震惊担心被王守仁知道强迫王守仁射箭三发三中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日晏时坐在僧寺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王守仁后来病得很重走到南安就去世了灵柩经过江西王守仁天资十分聪明在阳明洞中建筑房屋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专以培养良知为主世上于是有“阳明学”的说法率领众书生扫除多年的贼寇文臣用兵【解析】①佯假装捣进攻句子翻译为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出其不意发起进攻②胶浅搁浅仓卒仓促句子翻译为朱宸濠的船搁浅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A. 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内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B. 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C. 下阙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 皆因词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D.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答案】A【解析】(1)A项“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词人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自己孤寂的情怀【答案】(2)①运用拟人(衬托、用典)手法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此情此景词人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②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③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情感变得悲凉与伤感【解析】(2)辛弃疾的这篇词作感情充沛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最后两句中“入”“听读”赋予青山、明月人的情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画面在这幽静、和谐的情境中词人的内心无比平和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正所谓“敛雄心” 作者诵读《离骚》寂静的夜晚似乎只有月亮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他画面温婉柔和正是“变温婉” 宋孝宗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此后他长期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西岩是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首词作便是辛弃疾闲居西岩时的纪游之作词人巧用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所以“成悲凉”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B. 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C. 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了答案D. 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1)D项“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无中生有叶永烈只是强调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没有说科普读物内容可以虚构编造【答案】C【解析】(2)C项叶永烈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 并不是因为他谦逊而是因为他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答案】(3)①舒晋瑜首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而引出科幻小说的话题②接着回顾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③然后引出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力的话题④最后引出了在教科书中选入科普作品的话题所提问题是步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领域【解析】(3)在访谈中舒晋瑜的提问步步深入刚开始是一个宽泛的问题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这个简单问题引入到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接着舒晋瑜聚焦中国当今科幻小说影响力的提高引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从而联系到科普作品引入教科书的问题舒晋瑜的采访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的领域体现了一位优秀记者的提问技巧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今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而需要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了B. 工匠精神包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等多个内涵其中创新精神是其核心C. 庖丁精神蕴藏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D. 只要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就能深刻把握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答案】B【解析】(1)A项“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 把原文中不确定的内容理解成确定的原文为“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C项“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有误应是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D项表述绝对化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先阐述新工匠的种类”分析不正确应是先阐述形势的发展需要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第一段的重点是第二句【答案】C【解析】(3)C项原因分析不合文意原文是“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5.(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第一空“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而“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应选“凝望”第二空“吊”有悬挂之意“挂”指借助于绳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即将脱离枝条飘落到地上的形态第三空“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兴高采烈”更能写出春天万木争相吐绿第四空“转化”“变化”都有“改变”之意但“转化”只能作动词可作名词故选B【答案】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解析】先看改写后的句子是直接描写了幼芽也没有在词语上有突出的特点使用比喻的修辞、晶莹从而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幼芽既多、密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解析】本题中能作为基准句的句子是第一句“寒风猛吹然后分析另外两个句子可知“地冻三尺” 则是地冻三尺大雪纷纷因此可得答案答案(1)B(2)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3)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下面这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对应语句序号并给出修改意见亲爱的校友你好!①2020年是母校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年②在这一年我们将迎来母校三十诞辰③为了弘扬××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总结办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④学校决定于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建校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昔日你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你为傲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届时莅临⑥你将荣幸地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学校2020年9月6日【答案】②修改将“诞辰”改为“华诞”④修改删去“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修改将“莅临”改为“光临”⑥修改删去“荣幸地”【解析】②诞辰一般用于所尊敬的人这里指学校应用“华诞”④这是邀请函不能说“请你务必准时参加” 并且与后面的“邀请你届时莅临”的语意重复所以删除⑤莅临一般用于长辈、上级的光临这里是回母校用“莅临”不恰当应用“光临”⑥荣幸谦辞用于自己表示谦虚不能用于他人所以删除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答案】④将“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在“文学审美”后加上“能力”【解析】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应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上宾语“能力”。
2021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三)(浙江版)-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三)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月,雪落山径.(jìn),寒梅数点,我忙着去走一走,心境澹澹.(dàn),每一个落下的脚印,都是轻轻的叩门声,叩响泥土里温暖的种子的梦,叩响一场花事的门扉。
B.第一缕曙.(shǔ)色远远未降临,宋嫂就开始剔.(tī)鱼骨,打鱼茸。
白鱼就是这点好,鱼肉没有一丝暗淡,茸泥剁细后雪白粉嫩,一转眼便已收拾妥帖。
C.从表象看,契诃夫温和圆融,没有棱.(lénɡ)角,和任何人都不会发生激烈冲突,迥异于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烈性与好斗。
受到屈辱时,他从不出恶言,而是隐于人群,独自慢慢消化和吞咽.(yè)。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概叹如名刹.(chà)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
这一声长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kuān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答案】B【详解】A.“山径”的“径”不读“jìn”,应该读“jìnɡ”。
C.“吞咽”的“咽”不读“yè”,应该读“yàn。
D.“概叹”书写错误,应该写成“慨叹”。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通观当前工业网络小说,可以发现,无论什么体裁..,人永远是文学的核心。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有几亿产业工人,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工业教育,更.需要符合国情的工业文明。
(甲)齐橙在写作《工业霸主》的过程中,一直纠结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人与人之间细节上的矛盾冲突?这无疑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自觉意识。
(乙)“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工业本身,”蒋子龙说,“是人的故事——生命之谜构成了小说的魅力。
”不积累丰厚的生活底蕴,不形成对时代发展规律性的认知,要想借助贴近现实的叙事方法,将虚拟现实演绎..成有温度的人生经历,进而给读者带来真切的感动,只能是缘木求鱼....。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2019-2020学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匠吴晓画匠已经三年没上铜山了。
画匠没了铜山就没有了生计,没有了生计眼看就要失了手艺,画匠心里焦急。
闺女全看在了眼里。
这天,她哄画匠说,“爹,今天正月十六,我陪你上山吧,去看看木雕,檀香的,好闻着呢。
”画匠动心了。
换上中山装,带上礼帽,跟闺女上山了。
临行,他又带上了最近塑的几十件小玩意。
到了山门,画匠看到了一个相熟的朋友在景区门口卖香火。
画匠上去和朋友打招呼,周遭的老商户都和画匠有些交情,看见了不约而同围上来,说,“这不是画匠吗?多日子没见了?咋不来铜山了?” 画匠的朋友就上来打圆场,说,“来啥呢?泥爷泥奶都换成了木头爷木头奶了,咱庄稼人还拜个啥劲?木头里能长出麦穗来?”众人附和,画匠的脸愁苦得能拧出水来。
进得山门,画匠直奔东大殿。
东大殿里供着如来佛,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
画匠记得当年塑文殊菩萨的坐骑时,他还管闺女要了俩玻璃球,给青狮当眼珠子,这是多年前的事了。
闺女说,“爹,你闻闻,香吧,檀香木。
”画匠正神游呢,一下子被闺女拉回到了现实,他抬头看,眼前是一排披红挂绿的木雕神像,素白的脸,傲着呢。
他的眼睛猛然被木雕脸上的白光给刺伤了,一低头,眼泪落到了大殿的青砖地面上。
“走,走。
”他扯扯闺女的袖子,悻悻地往滴水崖去。
那个原本立在崖下,朴素得像个邻家婆婆的滴水奶奶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个菩萨样的木雕神像。
画匠的心里又疼了一下。
“你带我去看看他们。
”闺女知道爹说的是谁,便带着画匠绕过一片茶园,来到几株竹子下,指着远处黑咕隆咚的山罅隙说,“诺,在那呢。
”闺女说,“爹,你别难过,出顶的泥塑还留着呢,上去看看?画匠说,“不看了不看了,早晚也要……唉!我管不了他们,看了净心疼,去人多的地方卖小玩意吧。
”闺女就把画匠带到戏台子那,摊开红绒布,把画匠塑的小玩意摆摆好,等人买。
高二语文杜牧古诗练习+答案

杜牧练习学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
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谓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
”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
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
”曰:“不得,即请第五人。
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
郾日:“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后又举贤良方正科。
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
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
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
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选自《唐才子传•杜牧》,有删改)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少与李甘等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
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
卒,年五十。
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
”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
俄而炊甑裂,曰:“不祥也。
”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选自《新唐书•杜牧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偶见文士十数辈向:刚才,从前B.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扺掌:击掌,搓手C.辞容激厉辞容:言辞,面容D.以考功郎中知制浩知:认识,了解(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明君选才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B.请公与.状头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C.牧亦以.疏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而.牧困踬不自振吾尝跂而.望矣(《劝学》)(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传师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传师,字子言。
材行有馀,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
少为杜佑所器。
贞元末,举进士。
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
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
”遂擢第。
德舆门生七十人,推为颜子。
复登制科,授太子校书郎,以鄠尉直史馆,转右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迁司门员外郎,知制诰。
召入翰林为学士,改中书舍人。
翰林缺承旨,次当传师,穆宗欲面命,辞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
”因称疾出。
帝遣中使敦召。
李德裕素与善,开晓谆切,终不出。
遂以本官兼史职。
俄出为湖南观察使。
方传师与修《宪宗实录》,未成,监修杜元颖因建言:“张说、令狐峘在外官论次国书,今藁史残课,请付传师即官下成之。
”诏可。
宝历二年,入拜尚书右丞。
复出江西观察使,徙宣州。
传师于吏治明,吏不敢罔。
慎重刑法,每断狱,召幕府平处,轻重尽合乃论决。
尝择邸吏尹伦,迟鲁不及事,官属屡白易之,传师曰:“始吾出长安,诫伦曰‘可阙事,不可多事’,伦如是足矣。
”故所莅以廉靖闻。
入为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九,赠尚书。
传师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入权家。
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传师固拒曰:“诚尔,愿罢所授。
”治家不威严,闺门自化。
兄弟子姓,属无亲疏,衣服饮食如一。
问饷姻家故人,帑无储钱,鬻宅以葬。
(节选自《新唐书·沈传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
B.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
C.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 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
D.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挽毂,意为拉车前进,比喻选拔人才。
毂,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轮或车。
B.制科,即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考试时间有随机性。
C.制诰,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的命令。
制,帝者制度之命也,诰,是以上告下之意。
D.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来三公、权臣、疆吏等也设立幕府,招募亲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师才德有余,受人赏识。
他年少被杜佑器重,应举时拜见许孟容,又受到孟容的赏识,后来成为权德舆的门生。
B.传师谦逊退让,坚辞重职。
翰林学士承旨空缺,穆宗想任命传师,他以不能胜任推辞,并称病请求到地方去任职。
C.传师善治史书,多任史职。
他早年研究《春秋》,入仕曾担任直史馆、史馆修撰,任地方官仍接受命令完成史稿。
D.传师平和纯正,不事钻营。
他任地方官多年,没有向豪门贵族请托;宰相想安排姻亲去他的幕府,他也严词拒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遣中使敦召。
李德裕素与善,开晓谆切,终不出。
(2)慎重刑法,每断狱,召幕府平处,轻重尽合乃论决。
答案:
10.B
11.A (“选拔”错误,应为“推荐”)
12.B(“称病请求到地方任职”曲解文意)
13.(1)皇帝派遣宦官敦促召回。
李德裕一向和传师交好,真诚、恳切地开导启发他,他始终不赴任。
(敦召、素、开晓、谆切各1分,句意1分)
(2)他慎重使用刑法,每次审理裁决案件,召集幕僚评判,量刑轻重都符合才判决。
(断狱、平处、乃、论决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沈传师,字子言。
才智德行有余,能研究《春秋》,擅长书法,楷书有法度。
年少时被杜佑器重。
贞元末年,考取进士。
当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于举荐士人,号称“权、许”。
德舆在孟容面前称赞传师,孟容说:“他是我老朋友的孩子,为什么不来拜访我?”传师前往拜见,道歉说:“长辈教导我,如果考中,再劳烦您举荐,所以不敢进见。
”孟容说:“像你这样的人才,可以让我急于求贤去见你,不能让你因为旧交来见我。
”最终及第。
德舆门生七十人,把他当成颜回那样的弟子来推重。
又考取制科,被授予太子校书郎,凭鄠尉的身份担任直史馆,转任右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升任司门员外郎、知制诰。
被召入翰林院担任学士,改任中书舍人。
翰林院缺少承旨,按位次应由传师担任,穆宗想要当面任命,传师推辞说:“学士、院长参与天子机密谋议,其次是宰相,我自己知道一定无法胜任,希望管理一方之民,为陛下抚育培养他们。
”于是称病出宫。
皇帝派遣中使敦促召回。
李德裕一向和传师交好,真诚、恳切地开导启发他,他始终不赴任。
于是凭借本官兼任史职。
不久出京担任湖南观察使。
当时传师参与撰写《宪宗实录》,还没有完成,监修杜元颖趁机提出建议:“张说、令狐峘在地方官任上论定编次国史,现在史稿剩余的内容,请交给传师拿到任所完成。
”皇帝下诏允许。
宝历二年,入朝担任尚书右丞。
又出京担任江西观察使,调任宣州。
传师对官吏管理严明,官吏们不敢欺骗他。
他慎重使用刑法,每次审理裁决案件,召集幕僚评判,量刑轻重都符合才判决。
曾经选任邸吏尹伦,迟钝完不成任务,下属屡次上报替换他,传师说:“当初我离开长安时,告诫尹伦说‘可以少做事,但不能做不该做的事。
’尹伦像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任职期间以逊让谦恭闻名。
入朝担任吏部侍郎,去世,年龄五十九岁,追赠尚书。
传师性情平和纯正,不逐权利,历任两镇十年,没有私信书、钱财送入豪门贵族。
起初被授予官职时,宰相想把姻亲私下托付他安排在幕府里,传师坚决拒绝说:“如果真这样,希望辞去所授官职。
”治家不严厉,家人自然得到教化。
兄弟子孙,家属无论亲近疏远,衣服饮食都一样。
把钱财赠送给姻亲旧友,库房没有储蓄的钱财,家人只好卖掉宅子来安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