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法的间架结构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清末书法家,实业家,他的书法是一种实用书法。
他所编写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内容: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8,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13,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书法口诀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汉字书法之精髓,需慢慢体会,熟记于心。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
(12)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
(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
颜真卿楷书间架结构92法

颜真卿楷书间架结构92法颜真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尤以楷书著称。
他的楷书笔法威严刚健,构图疏密有致。
其中,颜真卿楷书间架结构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92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颜真卿楷书间架结构的92法。
一、行间高低法颜真卿楷书中,行内的字高低相对平衡,间距适中。
每个字所占的行间高度都严格控制,使得整个行的视觉效果和谐统一。
这种高低法的运用使得颜真卿楷书在视觉上具有均衡美与秩序感。
二、整字占面法颜真卿的楷书在整体布局上,采用整字占面的方法,即每个字所占的空间大小相对一致。
无论字体大小如何,都能够平衡地填充整个作品的面积,给人以整体完整感和美观感。
三、笔画宽度法颜真卿经过长期积累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笔画宽度法。
他注重用笔流畅自然,横平竖直的笔画线条宽度均匀一致,既有章法有规则,也要注重变化多样,以呈现出楷书的独到魅力。
四、神韵流转法颜真卿的楷书充满了独特的神韵,通过笔画起伏和间架结构的安排,使得每个字之间的神态流转得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既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又要保持笔画的独立性,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五、间隔对称法颜真卿的楷书中,间隙的大小和位置都考究得十分精致。
他通过巧妙地安排每个字之间的间隔大小和对称位置,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和谐、平衡的美感。
间隔对称法的运用使得颜真卿的楷书显得庄重而又富有艺术感。
六、宽状一致法颜真卿的楷书中,宽状一致是其独特的特点。
他注重字形宽度的统一,使得每个字的笔画宽度基本保持一致。
无论是横笔还是竖笔,都能够保持宽状相当,给人以整体平衡和谐的感觉。
七、用字间隔法颜真卿楷书中,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大小是十分考究的。
他注重用字之间的空隙,使得每个字的位置与周围字的关系都精确到位。
通过适当的用字间隔,既保持了字与字之间的独立性,又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感觉。
八、避让均衡法颜真卿的楷书在布局时,注重每个字的位置和间架结构的均衡分布。
他避免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压挤,尽量保持每个字的空间舒展,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PDF版

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天覆者凡画皆帽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画短直长,撇捺宜伸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完整word版)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带图解释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带图解释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
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
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别让宝贝跑了哈~!~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
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3、让左者左昂右低。
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4、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
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暂时介绍到这里.附图:《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之二5、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
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
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
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解释:拏的意思是“拿”。
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
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
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
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附【小资料】: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
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
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见赏,但博采众家之长,也卓然自成一家。
庞中华硬笔书法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目录
CONTENTS
• 基本笔画 • 偏旁部首 • 间架结构
01 基本笔画
CHAPTER
横的写法
总结词
起笔轻,行笔渐重,至末端稍顿,再向右轻轻收笔。
详细描述
横画是硬笔书法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其书写要点是起笔时轻,行笔时逐渐加 重力度,至末端时稍微停顿,再向右轻轻收笔。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 定的倾斜角度,不可过于平直或过于倾斜。谢谢THANKS
竖的写法
总结词
起笔稍重,行笔逐渐减轻力度,至末端轻提笔。
详细描述
竖画在硬笔书法中也是非常基础的一笔,其书写要点是起笔时稍重,行笔时逐渐 减轻力度,至末端时轻提笔。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竖直,不可过于倾斜或 弯曲。
撇的写法
总结词
起笔重,行笔渐轻,至末端迅速撇出。
详细描述
撇画在硬笔书法中常用于字的左侧或上方,其书写要点是起笔时重,行笔时逐渐减轻力度,至末端时迅速撇出。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弧度,不可过于直或弯曲。
突出主笔
独体字中通常有一笔作为 主笔,这一笔往往是字中 最具表现力的笔画,需要 特别突出。
合体字结构
比例协调
合体字由两个或多个部分 组成,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需要协调,避免出现过大 或过小的情况。
分合得当
在合体字中,各部分之间 需要分合得当,既要保持 整体的美观,又要使各部 分能够相互呼应。
主次分明
捺的写法
总结词
起笔轻,行笔逐渐加重力度,至末端向右下方延伸。
详细描述
捺画在硬笔书法中常用于字的右侧或下方,其书写要点是起笔时轻,行笔时逐渐加重力度,至末端时 向右下方延伸。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弧度,不可过于直或弯曲。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新版]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88edbec281e53a5902ff78.png)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新版]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原文及注释黄自元(1837-1916)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字敬舆,号澹叟,安化龙塘人。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
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
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
黄被调北上,随军参战,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府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黄自元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字帖之先河。
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黄自元《临九成官》、《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两种,为学书者所珍爱。
于民国七年(1918)在长沙病逝。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的八大规律是:
1. 横竖结构:笔画的横竖方向应该清晰可辨,划分出明确的上下结构。
2. 左右对称:书法间架结构应保持左右对称,左右方向的笔画长度、厚薄应相互呼应。
3. 内外结构:书法间架内外结构应相对鲜明,内部的笔画长度和密度应较大,外部的笔画应较小。
4. 重心稳定: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重心应稳定,不应出现左右倾斜或前后倾斜的情况。
5. 重心连贯:书法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的重心应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平衡。
6. 动静对比: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应有动静对比,既有疾如骏马奔腾的感觉,也有从容稳定的感觉。
7. 虚实结合:书法作品中的虚实关系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虚与实的对比。
8. 节奏感: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应有节奏感,既有疾如雷霆的感觉,也有慢如流水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的间架结构,如何布局?
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我们可以找到的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李淳的八十四法,邵瑛、黄自元的九二法,还有二十八法等等。
这些方法可供记忆的量还是有点大,我综合起来,大致有这几点,无外乎统一、对称、均衡、连贯、揖让、小变之类,共有六点。
下面说说总结的这六点结构间架布局方法。
1、统一
统一的对面是怪异,突兀。
统一给人以安定的感觉。
丑是美的对面,反常的东西多有丑的意味。
统一的解释是大家一样,从整体到局部,从单字到整篇,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由于要注意统一,那么在字的大小、方正,笔划的方向、长短,起笔收笔的形态等方面,都要一致。
2、对称
在绘画中,对称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对称本身就是一种美。
我们谈到了笔划的重力作用,对称是满足重力要求的一种方法。
对称有多种,一是轴对称,对一条线对称。
一是平面对称,对某个平面对称。
一是中心对称,对某个点对称,到某个点的距离相对等。
3、均衡
古人说计白当黑,美术字的写法中强调均匀,都是说明要注重笔划的位置长短。
连续的横或者是竖,彼此的间距大致要相当,比如"真、川"。
要注意笔划之间的力矩的平衡关系,数值要差不多。
"真"字的最底横,承载着上面的笔划,所以最长。
而且在竖的两面长短差不多。
这又反映了对称。
中国字是方块字,各个方向都有一个参考线,有个限制,所谓字有八面,就是要注意这点。
换句话说,字要天覆地载,上面要能盖得住下面,下面要能承得住上面,要天庭饱满,地角方圆。
均匀加上力矩的平衡,就是均衡。
平行等距,这是从均衡来的。
4、连贯
连贯的目的是避免突兀、龃龉、支吾、生涩,造成一种流畅的感觉,使人感觉顺利自然。
在行书草书,可以利用连笔来反映连贯的意思,在楷书,就要注意笔划的意味,形成连贯的形态。
比如长笔不能有很多的曲折,尤其是锐角折角之类。
笔划之间的连接要干净利落,不要有犹疑的意味。
连贯还有一个呼应的关系,各个笔划之间有种无形的连系。
在起笔和收笔之间,各个笔划的相互关系之间,要能此开彼合,前呼后应。
高明者能够以断为连,以连为断。
5、揖让
揖让是指笔划相互之间的处理。
一个字由许多的笔划组成,或者分成小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笔划或部分,可以分出主次。
次要的就要顾及主要的,在空间大小、长短等方面,要以主要的为主。
总而称之,名为揖让。
比如"汉"字,三点水虽是偏旁,占位要小,又字有个交叉,显然要占多点位置。
过去有穿插谦让的说法,大意是主笔可以穿插于次笔之中,次笔要对主笔谦让,笔者的意思和它们类似。
6、小变
虽然我们讲统一均衡,但凡事不是绝对的。
如果一味追求统一,那就是等线体,虽然也是美的,但会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古人反对状如算子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要能够变通,允许有点小的变化。
只是这种变化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名之为小。
比如"三"字,按照均匀的说法,三个横应该一样长,任哪种美术字都找不出这样写的,这样写就太死板了。
还有,兰亭的"之"字形态都不一样,也是追求这种效果。
此法是个性的天堂,各种字体都是借助此法才出现的。
这六法是同时存在同时使用的,能够达到满足这六点,就能使字好看起来。
由于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推出一些次一级的原理,暂列如下:
1、平行等距,这是从均衡来的。
笔划之间的距离要基本相等,即留白要差不多;类似的笔划之间要平行,比如许多的横,许多的竖,许多的撇。
2、注意比例。
如果不能等距,就可能是成比例的。
这是均衡和对称的要求。
达到均衡的方法是先确定重心。
由于有统一的法则,所以每个字的重心位置是差不多的。
在重心确定之后,从重心向外做虚拟的放射线,尤如画"米"字,在每条过重心的直线上,重心两边的重量乘以到重心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或者成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比例。
这就是均衡的含义。
我们可以给每个局部定重心,或者是每个笔划定重心,再由各个次级的局部的重心对整个字的总重心求力矩,这样来达到均衡。
这里所说的字的重量就是笔划在虚拟的直线上所占的面积,或者是长度。
3、向背反势,如果不平行,那么就有相背相向之说。
为了达到对称均衡,笔划之间要么相背要么相向,一横向右下斜,下一横大概要向右上斜了。
这个观点发展开去,就有反势的概念,即长令短,短令长,正令斜,斜令正,大令小,小令大。
这个"令",是使人感觉上的,不是真的要把长变短,是利用周围笔划的布置,造成这种感觉。
这种反势是在应用其它的原理的基础之上的,不能超越其它的原理。
4、松紧相对,字必成方。
字的某些部分笔划多,布置起来就会紧密一些,但同一个字必然的其它的地方就会疏松一些,总体要成为一个方块。
每个局部都要运用这六个大法,再结合起来。
在这里要注意,常见的布置是重心偏左上,偏左重上,左收右放,上紧下松。
如果重心偏下,会有稳重的感觉,偏上,就略有不稳定的意味,在具体的间架安排时,就要使之安稳。
人群之中,以右撇子为多,右撇子写字时,以从左向右写方便。
左收右放,就有了继续前进的空间。
如果右边特别厚重,好象有堵墙,挡住了去路。
如此,重心偏左上,会给人以动感。
注意,此处是略,不能过,过犹不及也。
5、要有韵律。
忌讳忽大忽小,大小不一,忽正忽斜,东倒西歪,无章可循。
绝对的一致是做不到的,我们着重的地方还会随着具体的字发生变化。
在统一的原则下,结合小变,就产生了韵律一说。
这是在大的层面上来看的,我们的小变也要有规律,这就形成了韵律。
艺术都是相通的,跳舞能和书法相通,还可以和写诗相通。
跳舞、写诗和音乐中都有的韵律,同样可以在书法中找到它的位置。
6、笔笔合规。
多余的东西一律舍去。
不要随意添加臆造笔划、写法,随便加长、缩短笔划,改变笔划的方向。
可以在笔划之间想象一些连线,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一些笔划的起始或者是收结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之类,这样来运用相对坐标或者是参照物,可能有助记忆好看的字形。
7、错落有致。
我外公常说,学字先学篆。
当时不理解,因为篆字平常很少使用,学来何用,徒耗时间精力。
现在以为,要写篆非但要使用毛笔,而且要横平竖直,对笔划就有了映象。
再者,篆的笔划需要布置得当,需要做到空白均匀。
在篆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成了其它字体的结构了。
现在无需特地的去学篆,可以看等线
体,或者叫黑体。
黑体加上小变,可以转成其它的字体的结构了。
这样,要和黑体有区别,就是错落有致。
我们的反势,也是相对黑体而言。
横可以不平,竖可以不直,但要有致,要符合六个要点,就可以减少呆板的态度。
8、有算胜无算。
写字要做到字形在纸,笔法在手,笔意在心。
要能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兰亭序据说是在醉后作,祭侄稿是在悲愤中草,都是出自作者的肌肉记忆,也就是作者的本性,即使聪明绝顶,本性不同,也写不出这些东西来。
本性是可以修饰的,无礼的人可以学会礼貌,书法之类也可以往美的方面行进。
说书法是创作,就是把作者对美的感受表现出来。
天性之类,只是一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