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农耕课程课件

加强课程宣传与推广
建议加强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提高 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谢聆听
农耕课程课件
目录
• 农耕文化概述 • 农耕技术基础知识 • 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机械 • 农作物种植与管理实践 • 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 农耕课程的总结与展望
01
农耕文化概述
农耕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 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 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 心。
油菜的种植与管理
讲解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品种选择、播种技术、 肥料运筹及病虫害防治等,实现油菜的高产优质 栽培。
大豆的种植与管理
探讨大豆的合理轮作、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 间管理及收获贮藏等环节,促进大豆生产的可持 续发展。
果树和蔬菜的种植与管理
果树的种植与管理
概述果树的种类与分布、生长结果习性、育苗技术、建园规 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提高果树 产量和品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业生产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
农耕文化遗址游
02
参观古代农耕遗址、农具博物馆等,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发展脉络。
节气旅游
03
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旅游活动,如春耕体
验、秋收观赏等。
农耕文化在餐饮业的应用
农家菜
以农家自产食材和独特烹饪技艺为卖点,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 家风味。
防治。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
涵盖选地、整地、施肥、播种、 田间管理等步骤,详细介绍小麦 的生长特点、水肥管理及病虫害
防治策略。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
阐述选种、播种、施肥、除草、 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分析玉 米的生长环境要求及高产栽培措
建议加强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提高 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谢聆听
农耕课程课件
目录
• 农耕文化概述 • 农耕技术基础知识 • 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机械 • 农作物种植与管理实践 • 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 农耕课程的总结与展望
01
农耕文化概述
农耕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 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 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 心。
油菜的种植与管理
讲解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品种选择、播种技术、 肥料运筹及病虫害防治等,实现油菜的高产优质 栽培。
大豆的种植与管理
探讨大豆的合理轮作、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 间管理及收获贮藏等环节,促进大豆生产的可持 续发展。
果树和蔬菜的种植与管理
果树的种植与管理
概述果树的种类与分布、生长结果习性、育苗技术、建园规 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提高果树 产量和品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业生产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
农耕文化遗址游
02
参观古代农耕遗址、农具博物馆等,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发展脉络。
节气旅游
03
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旅游活动,如春耕体
验、秋收观赏等。
农耕文化在餐饮业的应用
农家菜
以农家自产食材和独特烹饪技艺为卖点,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 家风味。
防治。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
涵盖选地、整地、施肥、播种、 田间管理等步骤,详细介绍小麦 的生长特点、水肥管理及病虫害
防治策略。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
阐述选种、播种、施肥、除草、 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分析玉 米的生长环境要求及高产栽培措
《农耕文化》课件

驱除害虫的传统。
六月二十四祭五谷神
祭水神
自然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在人们的观念中,水神是水的 源泉,保住了水神就保住了生命的源泉。民间祭祀水神表 现在两个方面:
正月初一祭水井神
农耕栽秧祭水神
在自来水没有接进农家前,百姓的生活用水都是去水井里挑。因 此,村村寨寨都有水井,每年的正月初一早上都要祭水井神。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 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和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
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
活动等。
“男耕女织”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
础。
探索与思考
正月初一早上挑水是吉利的,去的人比较多。
在澄江和江川,栽秧这项农活是由女人承担的,而女人在下田前 要先祭水神。 祭祀的目的是保佑栽下的秧不干水,谷子饱满,丰产丰收。 另外是保佑女人的脚不要被尖石头或者碎玻璃之类的东西戳了, 不疼不开裂,平平安安把今年的秧栽完。
插秧女人
现在还常用的传统农业生产用具有哪些?
插秧为什么要祭水神?
农耕文化
农耕用具
传承下来的几种农业耕作用具:犁、铲、镢、镐、锄、多 齿锄、铚(刀)、镰刀、磨盘、圆磨、杵臼、碾碓等。 犁、耙进行旱地配套耕作。 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
祭祀活动
立夏节祭龙求雨
澄江历史上就在西龙潭过立夏节,举行祭龙求雨活动,祈
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西龙潭是澄江坝子灌溉农田和农民生活用水的水源,水是
龙给的,有龙的地方才有水,人们为感谢龙王的恩赐,就
产生了“祭龙”的习俗。
彝族祭龙活动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课件

想一想
这是什么样的房子,是南方 的还是北方的?为什么? ------半地穴式
总结
西安半坡遗址 浙江河姆渡遗址
所住地区 黄河流域(北方) 黍、粟、猪狗 长江流域(南方) 水稻、猪狗
主要动植物 房屋建筑 日常生活用具 生产工具
半地穴式
陶器
干栏式磨Βιβλιοθήκη 石器抢答看谁做得快
一、填空
1、半坡遗址是 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人种 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之一。 2、河姆渡遗址是 农耕文化的代表,河姆渡人 种植 ,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的国家 之一。 3、半坡人所居住的是 的房屋,河姆渡人所 居住的是 的房屋。这种建筑对后世 和 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4、南、北方居民都已会制作 和 。考古 学上称使用 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课前复习
1、人类是从一种
古猿
进化而来的。
2、目前所知我国生存最早的是
年前的
170 万
元谋 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 北京 打制
人。
的是
3、北京人过着 使用
群居 生活;
石器;懂得使用
天然火 。4、
山顶洞人的生活集体是 群居 ,会人工取 火。
猜谜语
粟
水稻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南方的农耕文化:
河姆渡原始聚落
二、简答题 找一找: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 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答: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 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 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 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选择题 1.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你认为半坡人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 ) A.生活在黄河流域 B. 学会了种旱地作物 C.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 D .这些先民生活的 地方气候比较温暖 3.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C.这些先民最 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 C.最早栽培了水稻 D. 还能够饲养家畜 4.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特点为( ) A.地穴式 B.半地穴式 C.砖瓦结构 D.干栏式
《农耕文化》课件

价值与意义
然而,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 生机和活力。
02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特征
地理环境决定农耕方式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 壤质量等因素决定了当地的农耕方式,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
起源
农耕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 成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走向繁 荣。
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耕文化在 历朝历代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 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 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
传承与保护
在现代社会中,农耕文化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耕 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形式创新
传承与发展
打破传统艺术形式,将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 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
在保留农耕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注入现 代审美元素,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6
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农耕文化的生态价值
1 2
保护生物多样性 传统农耕方式有助于维护农作物和周边环境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单一作物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 一,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 庆祝活动,祈求新的一年平安、
吉祥、丰收。
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节,俗称 “春龙节”,人们会祈求神龙保
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 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庆。人们 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庆祝
然而,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 生机和活力。
02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特征
地理环境决定农耕方式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 壤质量等因素决定了当地的农耕方式,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
起源
农耕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 成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走向繁 荣。
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耕文化在 历朝历代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 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 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
传承与保护
在现代社会中,农耕文化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耕 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形式创新
传承与发展
打破传统艺术形式,将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 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
在保留农耕文化艺术精髓的基础上,注入现 代审美元素,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6
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农耕文化的生态价值
1 2
保护生物多样性 传统农耕方式有助于维护农作物和周边环境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单一作物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 一,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 庆祝活动,祈求新的一年平安、
吉祥、丰收。
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节,俗称 “春龙节”,人们会祈求神龙保
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 是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庆。人们 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庆祝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之农耕文化PPT课件[1]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之农耕文化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33bd1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f.png)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对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紧张、邻里冷漠的现象具有改善作 用。
21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农耕文化
加强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
举办农耕文化活动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农耕 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耕文化的认 知度和认同感。
定期举办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春耕节、 秋收节等,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 力。
13
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观念
01 02
家庭和睦与团结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与团结,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 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这种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 业发展。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普遍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这种传统美德体现了对 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珍视。
尊重劳动成果
农耕文化强调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尊 重,认为浪费粮食和物品是对劳动的 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提倡节俭和精打细算
在农耕社会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 们必须学会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这 种节俭观念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
2024/1/30
1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2024/1/30
景。
田园风光
诗词中常出现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农耕情感
古代诗词中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 和庄稼的深厚情感,如"但愿苍 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等。
2024/1/30
16
民间故事与传说中的农耕元素
神农尝百草
传说中神农氏亲自品尝百草,教会人们耕种和医药知识。
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遗产
21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农耕文化
加强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
举办农耕文化活动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农耕 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耕文化的认 知度和认同感。
定期举办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春耕节、 秋收节等,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 力。
13
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观念
01 02
家庭和睦与团结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与团结,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 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这种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 业发展。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普遍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这种传统美德体现了对 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珍视。
尊重劳动成果
农耕文化强调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尊 重,认为浪费粮食和物品是对劳动的 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提倡节俭和精打细算
在农耕社会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 们必须学会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这 种节俭观念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
2024/1/30
1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2024/1/30
景。
田园风光
诗词中常出现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农耕情感
古代诗词中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 和庄稼的深厚情感,如"但愿苍 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等。
2024/1/30
16
民间故事与传说中的农耕元素
神农尝百草
传说中神农氏亲自品尝百草,教会人们耕种和医药知识。
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遗产
农耕文化ppt课件文档资料

02 这种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 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4/1/30
13
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乡村伦理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强调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团 结协作,共同维护家庭利益。
2024/1/30
邻里和谐是农耕文化的社会基 础,倡导邻里之间守望相助、 和睦相处,共同营造和谐的乡 村氛围。
2024/1/30
经济作物
棉花、茶叶、桑蚕等,丰 富了农耕文化的内涵。
特色农产品
各地的名优特产,如龙井 茶、普洱茶、茅台酒等, 彰显了农耕文化的多样性 和地域特色。
9
农业景观与生态环境
田园风光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丰收的田野等 ,构成了美丽的农业景观。
文化遗产
农业景观中包含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如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等,是 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乡村建筑
传统乡村建筑是农耕文化 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格 、布局和装饰都体现了农 耕文化的特点和精髓。
16
现代农耕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农业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 推进,农耕文化在保持传统特色 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技元
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24/1/30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耕文化的 创新,通过生态种植、有机农业等 方式,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挖掘农耕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文化内涵,为乡村旅游 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创新乡村旅游产品
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相结合,创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 村旅游产品。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和吸引力。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耕ppt课件

培养勤劳品质
传统农耕需要辛勤的劳动 和付出,有助于培养农民 的勤劳品质和责任感。
传统农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村经济多样化
传统农耕的经验和技术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是相对成熟的,有助于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
传统农耕不仅局限于粮食生产,还涉 及到许多副业和手工业,有助于促进 农村经济的多样化。
传统农耕文化具有敬天畏命、顺应自然、实用主义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 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
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方式,对于现代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02
传统农耕的生产方式与技 术
传统农耕的生产工具
犁
用于翻土、松土,是传 统农耕中最重要的生产
技术更新
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 得传统农耕方式逐渐被淘汰,传统 农业知识和技能面临失传风险。
传统农耕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非遗传承
将传统农耕技艺申报非物质文 化遗产,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
进行保护和传承。
农业教育
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知识和技 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 水平,促进传统农耕技艺的传 承。
建立保护区
划定传统农耕保护区,限制现代农业 技术的过度使用,保护传统农耕方式 的生态环境。
科研支持
鼓励科研机构对传统农耕进行研究, 挖掘其潜在价值和优势,为保护和传 承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传统农耕的保护工 作,形成政府、学术界、企业和公众 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05
传统农耕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传统农耕中的智慧和经验可以 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供灵感和借鉴 ,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农耕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现代农 业的绿色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版原始农耕文化PPT课件

展示彩陶的丰富器型和独特纹饰,如人面鱼 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等。
彩陶的制作工艺
彩陶的文化内涵
阐述彩陶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成型、装 饰和烧制等环节。
探讨彩陶在原始农耕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生 活等方面的信息。
2024/1/25
18
岩画艺术
2024/1/25
岩画的发现与分布
木杵
用于捣碎谷物,制作食品。 9
骨器工具
骨针
用于缝制衣物、兽皮。
骨铲
用于挖掘、采集。
2024/1/25
骨锥
用于钻孔、刻划。
骨笛
用于娱乐、祭祀等活动。
10
耕作技术与方法
刀耕火种
通过砍伐树木、焚烧草木灰作为肥料, 简单耕作后播种。
轮作休耕
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作物, 以保持土壤肥力。
2024/1/25
特奥蒂瓦坎遗址
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部,是拉丁美 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代表性遗址 之一,揭示了当时人类已经开始 使用灌溉系统进行农业生产。
2024/1/25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31
音乐舞蹈的社会功能 阐述音乐舞蹈在原始农耕文化中 的社会功能,如祭祀、庆典、娱 乐等场合中的作用和意义。
20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的起源与内容
介绍神话传说的起源和内容, 包括创世神话、英雄神话和神 祇故事等,反映原始人类对自 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想象。
民间故事的类型与特点
展示民间故事的丰富类型和独 特特点,如生活故事、爱情故 事和机智人物故事等,体现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耕文化
2020/10/21
农耕文化
•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 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 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和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 祭祀活动等。
• “男耕女织”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 基础。
• 西龙潭是澄江坝子灌溉农田和农民生活用水的水源,水 是龙给的,有龙的地方才有水,人们为感谢龙王的恩赐, 就产生了“祭龙”的习俗。
2020/10/21
•仪式由三个部分:
• 一是龙洞插龙牌 • 二是龙王祭祀拜龙王 • 三是龙王寺门前唱大戏庆祝
2020/10/21
六月二十四祭五谷神
•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云南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火把节, 抚仙湖畔的一些汉族地区也过火把节,但主要内容是祭 祀五谷神,驱除害虫,气球丰产丰收。
2020/10/耕用具
• 传承下来的几种农业耕作用具:犁、铲、镢、镐、锄、 多齿锄、铚(刀)、镰刀、磨盘、圆磨、杵臼、碾碓等。
• 犁、耙进行旱地配套耕作。 • 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
2020/10/21
祭祀活动
• 立夏节祭龙求雨
• 澄江历史上就在西龙潭过立夏节,举行祭龙求雨活动,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正月初一早上挑水是吉利的,去的人比较多。
2020/10/21
• 在澄江和江川,栽秧这项农活是由女人承担的,而女人在下田 前要先祭水神。
• 祭祀的目的是保佑栽下的秧不干水,谷子饱满,丰产丰收。 • 另外是保佑女人的脚不要被尖石头或者碎玻璃之类的东西戳了,
不疼不开裂,平平安安把今年的秧栽完。
2020/10/21
• 这种习俗,较多地保留了中国古代星回节祭火神、祭田 神、驱除害虫的传统。
2020/10/21
祭水神
• 自然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在人们的观念中,水神是水 的源泉,保住了水神就保住了生命的源泉。民间祭祀水 神表现在两个方面:
• 正月初一祭水井神 • 农耕栽秧祭水神
2020/10/21
• 在自来水没有接进农家前,百姓的生活用水都是去水井里挑。 因此,村村寨寨都有水井,每年的正月初一早上都要祭水井神。
2020/10/21
农耕文化
•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 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 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和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 祭祀活动等。
• “男耕女织”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 基础。
• 西龙潭是澄江坝子灌溉农田和农民生活用水的水源,水 是龙给的,有龙的地方才有水,人们为感谢龙王的恩赐, 就产生了“祭龙”的习俗。
2020/10/21
•仪式由三个部分:
• 一是龙洞插龙牌 • 二是龙王祭祀拜龙王 • 三是龙王寺门前唱大戏庆祝
2020/10/21
六月二十四祭五谷神
•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云南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火把节, 抚仙湖畔的一些汉族地区也过火把节,但主要内容是祭 祀五谷神,驱除害虫,气球丰产丰收。
2020/10/耕用具
• 传承下来的几种农业耕作用具:犁、铲、镢、镐、锄、 多齿锄、铚(刀)、镰刀、磨盘、圆磨、杵臼、碾碓等。
• 犁、耙进行旱地配套耕作。 • 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
2020/10/21
祭祀活动
• 立夏节祭龙求雨
• 澄江历史上就在西龙潭过立夏节,举行祭龙求雨活动,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正月初一早上挑水是吉利的,去的人比较多。
2020/10/21
• 在澄江和江川,栽秧这项农活是由女人承担的,而女人在下田 前要先祭水神。
• 祭祀的目的是保佑栽下的秧不干水,谷子饱满,丰产丰收。 • 另外是保佑女人的脚不要被尖石头或者碎玻璃之类的东西戳了,
不疼不开裂,平平安安把今年的秧栽完。
2020/10/21
• 这种习俗,较多地保留了中国古代星回节祭火神、祭田 神、驱除害虫的传统。
2020/10/21
祭水神
• 自然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在人们的观念中,水神是水 的源泉,保住了水神就保住了生命的源泉。民间祭祀水 神表现在两个方面:
• 正月初一祭水井神 • 农耕栽秧祭水神
2020/10/21
• 在自来水没有接进农家前,百姓的生活用水都是去水井里挑。 因此,村村寨寨都有水井,每年的正月初一早上都要祭水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