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社交礼仪

合集下载

关于印度的商务礼仪

关于印度的商务礼仪

关于印度的商务礼仪
印度交际应酬礼节繁多:合十礼、拥抱礼、贴面礼、摸脚礼、举手礼等。

也流行握手礼。

印度人迎接嘉宾往往要向对方敬献用鲜花编织而成的花环。

印度人以往对等级、地位、身份极其关注。

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其一,“婆罗门”,即僧侣;其二,是“刹帝利”,即名门、贵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罗”,即贱民。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的贱民”,叫作“哈里真”。

传统的种姓制度广遭非议,但影响犹在。

印度人着装朴素、清洁,但各民族各异。

印度斯坦族男子一般着装:上身“吉尔达”,即宽松圆领长衫,下身穿“陀地”,即以一块白布缠绕在下身、垂至脚面的围裤。

在正式活动中,则在“吉尔达”之外再加外套。

妇女着纱丽。

由一大块丝制长巾披在内衣之外。

印度教徒戴白色船形帽,伊斯兰教徒戴伊斯兰小帽,锡克教徒包裹头巾。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面食,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

印度食素者特别多,而且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

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

印度的国花为荷花,国鸟为蓝孔雀,国树为菩提树,国石为珍珠印度人崇拜蓝孔雀和黄牛,举国敬牛、爱牛,不打牛、不杀牛、不使用牛皮制品虔诚的印度教教徒有早睡早起的习惯。

每年封斋三天,白天不可进食。

印度教教徒还认为“入河沐浴,可消罪过”。

在印度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惯于以摇头表示同意。

印度人忌讳白色,忌讳弯月图案,忌讳送人百合花。

印度的就餐礼仪

印度的就餐礼仪

印度的就餐礼仪印度的就餐礼仪印度的就餐礼仪1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

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

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

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

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

在印度做客就餐,也有很多礼仪需要注意,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

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就餐。

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

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

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

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

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

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人不吃菇类、笋类、木耳。

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

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

但有喝茶的习惯,但是他们喜欢用舌头舔着喝。

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

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

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

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印度的就餐礼仪2羊肉的“巨无霸”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对饮食有着很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极为神圣。

尽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荡,但在餐馆里,在任何招待会上,你是决不会吃到牛肉的。

在印度去吃麦当劳,别忘了不要点牛肉的“巨无霸”,因为那里只有羊肉的。

外国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专门店铺去买,拿回家自己做。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别多。

请印度人吃饭,先要搞清楚对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则会很尴尬。

严格的素食者,是连鸡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

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吃饭前还要做祷告。

涉外礼仪之印度礼仪

涉外礼仪之印度礼仪

印度商务礼仪(一)基本概况正式国名: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总面积为297.47万平方公里。

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超10.2亿,由印度斯坦族、旁遮普族等10大民族和其他几个小民族组成,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46%。

宗教: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

语言:共有179种,国语为印地语,官方语为英语。

首都:新德里,源自“德里”,意为“山岗”、“高地”等多种含意,为纪念公元前100年重建该城的古印度王公拉贾·德里命名。

国庆日:1月26日。

1950年4月1日,印度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1)见面礼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

合十礼:印度教徒见面和告别多施双手合十礼,并互相问好祝安。

对长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

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

(注意:切莫在双手合十的时候,同时点头。

)摸脚礼: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

(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

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

一些独特的行礼方式:印度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与客人相见时,总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用力地吸气,嘴里还要叨念着:“嗅一嗅我!”,以示其对客人的崇敬。

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森蒂耐尔人,在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

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

(现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应双手合十,轻轻鞠躬。

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要和女人单独说话,妇女很少在公共场所露面。

印度的禁忌有哪些

印度的禁忌有哪些

印度的禁忌有哪些如果你是准备去印度,那么你就要知道印度的礼仪以及禁忌哦。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印度的禁忌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礼仪文化,是礼貌,是文明,是禁忌,也是独到。

无论你认可也好,觉得不可思议也罢,入乡随俗,你都必须遵循它。

下面介绍一些与我们不一样的印度的独到的禁忌、礼仪文化和习惯。

其一,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

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

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其二,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

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其三,以右为尊,左手被视为不干净的象征。

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身由两部分组成,右半边是男性的象征,左边是女性的象征,所以左手无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单用右手致意。

此外,印度人便后用水冲洗,使用左手,而绝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若送人东西,大都用双手捧着,或一手为主,另一只手稍微接触另一手臂,象征双手。

否则认为不礼貌。

其四,吃饭过程中,若给对方(印度人)加饭加菜,不可用还在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加饭加菜,若是这样,被认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东西,因那只手正被用来吃饭,已接触了食物。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换一双未用过的筷子,给客人加饭加菜。

若对方已经吃饱,不再需要,而你出于客气,仍坚持再给,这时,你会发现对方可能把双手捧着的碗筷(或吃饭用的盘子)一同伸到桌下,这表示不要了,见此情景,主人应当明白:不能再给客人加饭加菜。

其五,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

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

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

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

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

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

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印度人的社交礼仪

印度人的社交礼仪

印度人的社交礼仪导读:本文是关于印度人的社交礼仪,希望能帮助到您!印度人的社交礼仪传统的见面礼印度人在见到熟人和客人时都双手合十,举于胸前,并面带微笑地道一句"纳玛斯戴"(Namaste)。

这是印度的传统见面礼。

"纳玛斯戴"在印度语中是一个表示吉祥和尊敬的词语。

印度人在见到自己最敬重的人时则要行触脚礼,即见面后俯下身去触对方的脚,然后再摸一下自己的额头。

这是表示对尊敬者的最高礼节。

现代的城市居民见面时更多地是行握手礼。

但千万要注意的是,决不能伸出左手和别人握手,因为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不洁的(上厕所时用左手掬水清理排泄物),用左手握手被视为是对人的不敬和污辱。

印度人的家里一般都铺有一块地毯,客人和主人均席地盘膝而坐,即"结跏趺坐",将两脚交叉叠放于两腿之上,双手放在双膝上。

现在城市居民更多地使用沙发和椅子,但仍有不少人爱在沙发上盘膝而坐。

剃发礼按照传统的习惯,印度教徒的家庭在男孩满三岁时要举行剃发礼。

剃发仪式要请祭司、理发师和亲友参加。

父母把孩子抱进搭起的彩棚里,放在父母身旁。

仪式由祭司主持,祭司在男孩身边画一个正方形,用红砂土画上图案,并撒上大米。

然后让男孩坐在图的旁边,由理发师剃发。

印度教徒的剃发礼并不将头发全部剃掉,要保留一缕头发。

婴儿命名礼婴儿出生后,父母经过仔细推敲、斟酌,会给婴儿起一个美好、吉祥、动听的名字。

名字起好后,父母将在孩子出生后第十天举行命名仪式。

举行仪式前,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和婴儿也要沐浴洁身。

举行完宗教仪式后,婴儿的母亲用洁净的布将婴儿包好,交给婴儿的父亲。

父亲将婴儿贴在胸前,告诉孩子,父亲在给他起名。

母亲则向着太阳祈祷。

然后父亲附在婴儿的耳朵边:“你是神的信徒,你的名字是×××。

”这时,在场的祭司和亲友则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名字。

"然后祭司为婴儿祝福。

各国社交礼仪知识

各国社交礼仪知识

各国社交礼仪知识社交礼仪是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互动的关键。

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交礼仪,尊重他们的传统和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和跨文化交流。

以下是一些国家的社交礼仪知识的概述。

1.中国-在中国,尊重长辈和尊重上级是常见的社交礼仪。

握手是最常见的问候方式,但是在特殊场合,如见到长辈或重要客人时,鞠躬是一种示敬的方式。

在宴会上,中国人喜欢一起品尝多道菜,而不是个人点单。

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遵循一些禁忌是很重要的,如不要用筷子直接指向他人。

2.日本-在日本,社交礼仪非常注重细节。

握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普遍,而是以鞠躬相互致意。

在日本,拜访他人的家时,脱鞋是必须的。

在用餐时,注意用纸巾擦嘴,不要直接用手。

在日本,宴会上的礼仪也非常重要,如预定座位、不吃完每一道菜等。

3.印度-在印度,家庭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长辈的尊重。

当与印度人见面时,握手和问候是常见的礼仪。

在印度,吃饭时通常使用右手,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

此外,要尊重印度人的信仰和文化,不要触碰他人的头部,因为这被视为侮辱。

4.美国-在美国,握手是常见的问候方式。

美国的商务活动也注重时间效率,所以准时到达非常重要。

美国人之间在公共场合更注重个人空间,不喜欢身体接触。

当与美国人交流时,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是被认为是积极的。

5.法国-在法国,对于社交礼仪非常注重,特别是在正式场合。

握手和亲吻脸颊是常见的问候方式,但数量和次序有所不同。

在宴会上,法国人喜欢品尝多种美食,并注重与他人的良好对话和互动。

6.英国-在英国,握手是最常见的问候方式。

英国人有一些固定的礼仪规范,如不要提到政治、宗教或个人收入。

在英国,喝茶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活动,尤其是下午茶。

7.巴西-在巴西,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是常见的,如亲吻脸颊和拥抱。

握手也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

在巴西文化中,放松和享受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8.韩国-在韩国,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年龄比自己大的人需要给予更多的尊重。

印度见面礼仪

印度见面礼仪

印度见面礼仪在印度,见面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用于展示尊重和关怀。

它是印度文化中的传统,人们在各种场合和情况下都会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

以下是一些关于印度见面礼仪的重要方面。

1. 礼仪前奏在印度,人们见面前通常会准备一份小礼物或礼品,以示关心和友好。

这个礼物可以是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或一份小小的纪念品。

此外,在准备见面礼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电话与对方预约见面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确保见面礼仪的顺利进行。

2. 身着在印度,人们首先会考虑他们出席的场合以及对方的文化背景,然后选择适当的服装。

在大多数情况下,男性会选择西装或传统的印度服装,例如印度前裙。

女性则会选择适当的礼服,以示庄严和尊重。

3. 问候当你和印度人见面时,最常见的问候方式是合掌并向对方致意。

这个动作被称为“纳姆斯卡尔”或“纳姆斯特”。

随着这个动作,可以说“纳姆斯卡尔”或“纳姆斯特”,表示问候和尊重。

在见面之后,你可以用正式的方式称呼对方,比如先生、女士或夫人。

4. 交谈礼仪印度人非常重视交谈礼仪。

在交谈过程中,保持尊重和耐心是关键。

避免过于直接和直接地提出问题,而是使用温和和尊重的方式开展对话。

同时,当对方讲话时,要给予足够的倾听和关注,以示尊重和重视。

5. 礼物赠予在印度,赠送礼物是一种常见的活动。

当你接受到印度人的礼物时,应当表示谢意,并稍后予以回赠。

在选择礼物时,可以考虑对方的喜好和文化,以确保礼物的合适性和意义。

6. 宴会礼仪在参加印度人的宴会时,应该遵循一些特定的礼仪规范。

首先是进餐礼仪,使用右手进食,并用左手将食物送入嘴里被视为不礼貌。

其次是食物的选择,注意避免食用豚肉和牛肉,因为它们在印度文化中被视为不纯洁。

7. 离别礼仪当你告别印度朋友时,你应该表达谢意和尊重。

你可以再次使用合掌的姿势,说一句“纳姆斯卡尔”或“纳姆斯特”,然后表示再见。

此外,你还可以写一封感谢信,在几天内将其送达,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关心和感激之情。

【最新】印度的礼仪及禁忌-范文模板 (5页)

【最新】印度的礼仪及禁忌-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印度的礼仪及禁忌你知道印度的礼仪和禁忌吗?如果你准备去印度,就让小编为您推荐印度的礼仪和禁忌文章,给您提供参考!印度的礼仪及禁忌1握手寒暄印度是亚洲文明古国,相互交往十分注重礼节。

印度人与友人见面时,通常是双手合掌或举手,口念一句“纳马斯卡拉”(Namaskara)意为“向你致意”。

但合掌或举手的姿势、高低大有讲究,对长辈宜高,以示尊敬;对平辈宜平,以示对等;对幼辈则低,以示关怀。

有时也相互拥护,两手互搭对方肩膀,以示亲热。

如遇迎候嘉宾,则往往敬献花环,并套挂在客人脖子上,表示由衷的欢迎。

如你的脖子上被戴上了一个花环,这是印度人对你的尊敬。

你应马上取下来,以此表示你的谦虚。

当被介绍时,习惯上都应握手,并在告辞时再次握手。

当一个男人被介绍给女士时,男的不可与之握手,而必须向女士行印度教的“合十礼”。

2姓名称呼与印度人交往,除非关系极好,否则不要以名字相称,而应该称为:某先生、某夫人、某小姐。

印度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印度男子一般称呼姓氏,女士一般称呼名字3吸烟须知印度人特别是上年纪的老人和锡克教的人,讨厌吸烟,不要在他们周围或家里吸烟或敬烟,更不要向妇女敬烟,几乎印度妇女吸烟4交谈忌讳与印度人谈话,话题应以家庭、教育、电影、美术,美食和文化为好,应回避:宗教斗争、邻国关系、工资、两性等话题。

印度人表示肯定或者同意的动作是摇头,表示否定不同意则是点头。

这与我国习惯完全相反5家中做客印度人十分的好客,他们对于应邀的或突然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饭前饭后要洗手,在传统的家庭或农村,客人一般与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妇女则在客人用过之后再吃。

不同相别的人同时进餐,不能同异性谈话。

就餐时主人将为客人布菜,,千万不要自取,不要拒绝敬给你的食物与饮料,吃不了的盘中食物不要给其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的社交礼仪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印度的社交礼仪》的内容,具体内容: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礼仪方面也是很注重的。

那么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知识。

印度社交礼仪传统的见面礼印度人在见到熟人和客人时都双手合十,举于胸前...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礼仪方面也是很注重的。

那么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知识。

印度社交礼仪传统的见面礼印度人在见到熟人和客人时都双手合十,举于胸前,并面带微笑地道一句"纳玛斯戴"(Namaste)。

这是印度的传统见面礼。

"纳玛斯戴"在印度语中是一个表示吉祥和尊敬的词语。

印度人在见到自己最敬重的人时则要行触脚礼,即见面后俯下身去触对方的脚,然后再摸一下自己的额头。

这是表示对尊敬者的最高礼节。

印度礼仪现代的城市居民见面时更多地是行握手礼。

但千万要注意的是,决不能伸出左手和别人握手,因为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不洁的(上厕所时用左手掬水清理排泄物),用左手握手被视为是对人的不敬和污辱。

印度人的家里一般都铺有一块地毯,客人和主人均席地盘膝而坐,即"结跏趺坐",将两脚交叉叠放于两腿之上,双手放在双膝上。

现在城市居民更多地使用沙发和椅子,但仍有不少人爱在沙发上盘膝而坐。

印度人基本社交礼仪1、双手合十:是伴随"那摩斯戴"的身体语言。

一般是双手合十于胸前,或举手示意。

两手空着时,则合十问候;若一手持物,则举右手施礼,切不可举左手。

合十的高低也有讲究。

对长者宜高,两手至少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颔之间。

2、拥抱:也是常见之礼。

若久别重逢,或将远行,或有大事发生等,则要拥抱。

拥抱时,彼此将双手搭在肩上,先是把头偏向左边,胸膛紧贴一下,然后把头偏向右边,再把胸紧贴一下,有时,彼此用手抚背并紧抱,以示特别亲热。

3、摸足:是行大礼。

在很重要的场合,对于特别尊敬的长者用额头触其脚,吻其足,或摸其足。

现在多用的是摸足礼,即先屈身下蹲,伸手摸一下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额头,以示头脚已碰。

4、献花环:在印度是欢迎客人常见的礼节,主人要献上一个花环,戴到客人的脖子上。

客人越高贵,所串的花环也越粗。

点吉祥痣也是印度人欢迎宾客的礼数。

每逢喜庆节日,印度人爱用朱砂在前额两眉中间涂上一个圆点。

他们认为,吉祥痣可以驱邪避灾。

有时,印度人为了表示隆重欢迎,不仅向宾客献上花环,而且还给客人点上"吉祥痣"。

在姑娘出嫁之前,父母要选吉日,请僧侣专门给姑娘点吉祥痣,祝愿她终身幸福。

现在,吉祥痣实际上也成为印度妇女日常打扮和美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5、盘腿而坐:是印度人常见的坐姿,这种习惯在城乡都很普遍。

农民在田间休息或在家吃饭爱盘腿席地而坐。

在老式的铺子里,工匠干活,伙计售货,都是盘腿而坐。

民间的说唱艺人和琴鼓乐手演出时也是盘腿而坐。

6、送礼:一份糖果或是一束鲜花是印度人访朋问友经常送的礼物。

一般来说礼物有糖果、鲜花以及主人可能会喜欢的东西。

因为印度人爱吃甜食,所以送糖果的居多。

糖果有的是从商店中购买的,有的是自家做的。

印度人自家做的糖果又甜又腻,如果不习惯,很难受用。

印度礼仪禁忌1.不可骑在佛像上摄影在西北亚的释教国家,搭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草率的举措,被视为罪行滔天。

有些不明好坏的旅客,曾因为跨坐在佛像上大拍怀念照而被科罚,对想带归去的佛像怀念品,也不可安排地上,由于在信仰释教的国家采办的佛像固然归本身所有,但必需对它有一份敬意,如当它是一玩物,随意安排或粗手粗脚地震它,这类举动,会引发该国人的烦懑。

2.被邀去用饭没必要客套在印度人的看法中,吃工具时要大师一块儿分享,独食是吝啬而不规矩的举动,所以印度人约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恳诚意的约请,拒人于千里以外的拒绝固然令人不欢快。

3.不要摸小孩的头,印度等地的人们不但愿他人摸本身头上的任何一部门,他们也不喜好去摸他人他们以为,头部是人体最高的部门,也是人体中最崇高无比的部门,特别是孩子的头,被视为神明停顿的地方,所以,在任何环境之下绝不容许触摸。

4.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本地最崇高不可侵犯的动物。

在路上驾车时,万万细致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成品进入古刹,同时最佳也尽可能防止以牛为摄影工具印度另有一项特别分歧的风俗,答复对方问题时若将头歪一边或摇头,那是必定的暗示,可万万别会错了意,造成不该有的贫苦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履行种姓轨制,打听本地人的种姓阶层也是一件极不规矩的事。

5.不跟身份迥异的人进餐印度、僧泊尔人很器重身份。

在印度若身份分歧或所属阶层有异,就不能同席共桌,一块儿用饭,僧泊尔人也一样有雷同的阶层分别,在其海内,对身份的器重,跨越了一切。

6.买酒偶然间限定,在印度新德里,礼拜2、礼拜5、公休日和每个月第一天为禁酒日,在这些天便是法术泛博的人也休想买到酒。

印度风俗和禁忌其一,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

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

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其二,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

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其三,以右为尊,左手被视为不干净的象征。

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身由两部分组成,右半边是男性的象征,左边是女性的象征,所以左手无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单用右手致意。

此外,印度人便后用水冲洗,使用左手,而绝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若送人东西,大都用双手捧着,或一手为主,另一只手稍微接触另一手臂,象征双手。

否则认为不礼貌。

其四,吃饭过程中,若给对方(印度人)加饭加菜,不可用还在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加饭加菜,若是这样,被认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东西,因那只手正被用来吃饭,已接触了食物。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换一双未用过的筷子,给客人加饭加菜。

若对方已经吃饱,不再需要,而你出于客气,仍坚持再给,这时,你会发现对方可能把双手捧着的碗筷(或吃饭用的盘子)一同伸到桌下,这表示不要了,见此情景,主人应当明白:不能再给客人加饭加菜。

其五,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

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

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

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

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

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

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其六,印度饮食习惯和文化。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

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

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

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

不吃菇类、笋类、木耳。

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

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

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

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

其七,印度的颜色、数字、谈话忌讳。

印度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

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其八,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

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

其九,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印度就餐礼仪1、用餐时需要掌握好时间。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8点以后,第二餐基本在晚上8点以后。

但是习惯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2、用餐时吃饭速度与对方相同。

印度菜用餐时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而且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

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3、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残留下剩菜。

4、印度人"手抓饭"其中的乐趣和忌讳。

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

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

正是因为印度人的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手抓饭在用手上也是有忌讳的。

那就是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

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用餐结束,服务员会给客人用小碗端来洗手水,水里漂着用于清洁的柠檬片和用于装饰的花瓣,当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人不吃菇类、笋类、木耳。

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

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

但有喝茶的习惯,但是他们喜欢用舌头舔着喝。

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

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

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

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