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北语19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4

直属北语19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4
直属北语19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4

1(4分) :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 精讲精练

B: 精讲多练

C: 多讲多练

D: 多讲精练

2(4分) :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

A: 许国璋

B: 王力

C: 刘洵

D: 吕叔湘

3(4分) : ()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 实物道具法

B: 对话法

C: 举例法

D: 图示法

4(4分) : 老师选择便于用上所学语法项目的话题,并要求或暗示学生在问答时用上所学的特定的语法项目。这一语法练习方法是()。

A: 接龙练习法

B: 定向回答练习法

C: 扩展对话练习法

D: 叙述练习法

5(4分) : 结构助词()是定语的标志。

A: 地

B: 得

C: 了

D: 的

6(4分) : “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了1”的功能不包括()。A: 事件的发生或完成

B: 事件正在发生

C: 事件的前后顺序

D: 主要事件的标志

7(4分) : ()只能作状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谓语、定语等。

A: 名词

B: 动词

D: 助词

8(4分) : 所谓(),就是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主要用来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词。A: 名词

B: 区别词

C: 动词

D: 离合词

9(4分) : 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其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A: 教学语法

B: 理论语法

C: 语法教学

D: 试验语法

10(4分) : 很、太、非常、特别、格外都是()。

A: 程度副词

B: 范围副词

C: 时间副词

D: 情态副词

多选题

1(4分) : 汉语的句类和别的语言一样,也是主要分为()。

A: 陈述句

B: 疑问句

C: 感叹句

D: 祈使句

2(4分) : 一般的理论语法著作介绍疑问句的类型时,一般说有()。

A: 是非疑问句

B: 特指疑问句

C: 正反疑问句

D: 选择疑问句

3(4分) : 假设复句常见的格式有()。

A: 如果……就……

B: 要是……就……

C: 假如……就……

D: 幸好……不然……

4(4分) : “ 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

A: 表示隐含比较

B: 引出极端情况

C: 表示处置

D: 表示被动

5(4分) : 因果复句的常见格式有()。

A: 因为……所以……

B: 既然……就……

C: ……因此……

D: 之所以……是因为……

判断题

1(4分) : “……为的是……”是用来补充说明前面那样做的目的,前面的分句所说的事情一半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

A: 对

B: 错

2(4分) : 总体上说,“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

A: 对

B: 错

3(4分) :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自然就应该有所区别。

A: 对

B: 错

4(4分) : 留学生会在“比”字句的谓语形容词前加“很”等程度副词,是因为母语的负迁移。

A: 对

B: 错

5(4分)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实用性并不应该影响其规范性。

A: 对

B: 错

6(4分) : 强调句“是……的”中“是”经常省略,仅用“的”表示强调。

A: 对

B: 错

7(4分) : “吗”只能用在疑问句中,而“呢”既能用在疑问句,也可用在陈述句中;即使用在疑问句中,二者仍有区别,如“吗”只能用在是非疑问句中,而“呢”则刚好相反,只能用在除了是非疑问句以外的疑问句中。

A: 对

B: 错

8(4分) : 汉语的双宾语句语序和别的语言(如英语)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指人的宾语(理论语法叫“间接宾语)只能在前面,指物(一般指物,其实有时也可以使人)的宾

语(理论语法叫“直接宾语”)只能在后面。

A: 对

B: 错

9(4分) : “只要……就……”列出的条件是充分条件,说明有了“只要”后的这个条件,就能产生“就”后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其他条件也可能产生这一结果。

A: 对

B: 错

10(4分) : 和陈述、疑问、祈使、反问等语气一样,感叹语气也是留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表达方式。

A: 对

B: 错

单选题

1(4分) :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 精讲精练

B: 精讲多练

C: 多讲多练

D: 多讲精练

2(4分) :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

A: 许国璋

B: 王力

C: 刘洵

D: 吕叔湘

3(4分) : ()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 实物道具法

B: 对话法

C: 举例法

D: 图示法

4(4分) : 老师选择便于用上所学语法项目的话题,并要求或暗示学生在问答时用上所学的特定的语法项目。这一语法练习方法是()。

A: 接龙练习法

B: 定向回答练习法

C: 扩展对话练习法

D: 叙述练习法

5(4分) : 结构助词()是定语的标志。

A: 地

B: 得

C: 了

D: 的

6(4分) : “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了1”的功能不包括()。

A: 事件的发生或完成

B: 事件正在发生

C: 事件的前后顺序

D: 主要事件的标志

7(4分) : ()只能作状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谓语、定语等。

A: 名词

B: 动词

C: 副词

D: 助词

8(4分) : 所谓(),就是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主要用来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词。A: 名词

B: 区别词

C: 动词

D: 离合词

9(4分) : 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其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A: 教学语法

B: 理论语法

C: 语法教学

D: 试验语法

10(4分) : 很、太、非常、特别、格外都是()。

A: 程度副词

B: 范围副词

C: 时间副词

D: 情态副词

多选题

1(4分) : 汉语的句类和别的语言一样,也是主要分为()。

A: 陈述句

B: 疑问句

C: 感叹句

D: 祈使句

2(4分) : 一般的理论语法著作介绍疑问句的类型时,一般说有()。

A: 是非疑问句

B: 特指疑问句

C: 正反疑问句

D: 选择疑问句

3(4分) : 假设复句常见的格式有()。

A: 如果……就……

B: 要是……就……

C: 假如……就……

D: 幸好……不然……

4(4分) : “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

A: 表示隐含比较

B: 引出极端情况

C: 表示处置

D: 表示被动

5(4分) : 因果复句的常见格式有()。

A: 因为……所以……

B: 既然……就……

C: ……因此……

D: 之所以……是因为……

判断题

1(4分) : “……为的是……”是用来补充说明前面那样做的目的,前面的分句所说的事情一半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

A: 对

B: 错

2(4分) : 总体上说,“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

A: 对

B: 错

3(4分) :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自然就应该有所区别。

A: 对

B: 错

4(4分) : 留学生会在“比”字句的谓语形容词前加“很”等程度副词,是因为母语的负迁移。

A: 对

B: 错

5(4分)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实用性并不应该影响其规范性。

A: 对

B: 错

6(4分) : 强调句“是……的”中“是”经常省略,仅用“的”表示强调。

A: 对

B: 错

7(4分) : “吗”只能用在疑问句中,而“呢”既能用在疑问句,也可用在陈述句中;即使用在疑问句中,二者仍有区别,如“吗”只能用在是非疑问句中,而“呢”则刚好相反,只能用在除了是非疑问句以外的疑问句中。

A: 对

B: 错

8(4分) : 汉语的双宾语句语序和别的语言(如英语)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指人的宾语(理论语法叫“间接宾语)只能在前面,指物(一般指物,其实有时也可以使人)的宾语(理论语法叫“直接宾语”)只能在后面。

A: 对

B: 错

9(4分) : “只要……就……”列出的条件是充分条件,说明有了“只要”后的这个条件,就能产生“就”后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其他条件也可能产生这一结果。

A: 对

B: 错

10(4分) : 和陈述、疑问、祈使、反问等语气一样,感叹语气也是留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表达方式。

A: 对

B: 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