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研讨复习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研讨复习教学课件
100
5×20 4 400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
2.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24×3=72 24×30= 720 24×300= 7200
7×15=105
7×150= 1050 7×1500= 10500
16×5= 80 16×20= 320 16×35= 560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
一种计算器的单价是30元/个,买4个这样的计算 器要多少元?买20个、200个、400个或800个呢?
数量/个 4 总价/元 120
20
600
200 400 800
6000 12000 24000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
5.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 面各题的答案。
一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数乘几, 得到的积就等于 原来的积乘几。
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看积的 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与同学交流。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
课堂练习
1.先说说一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 再直接填出积。
乘数
5
乘数 4

20
5 4×3 60
5 4×10 200
5×5 4
乘数
5
5
5
5×5 5×20
乘数
4
4×3 4×10
4
4

20 60
200
100
400
➢ 练一练
2.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24×3=72
7×15=10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25×4=100,25×8=200,25×16=400,125×8=1000,125×16=2000,24×5=120,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这个容器的容量。

2、1升(L)=1000毫升(ml 、mL)3、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毫升。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称为棱长)4、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眼药水大约15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6、1升水重1千克,1毫升水大约20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关系):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易错应用题专题特训 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易错应用题专题特训 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易错应用题专题特训: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1.一条环湖路全长3千米,小欣和小虎同时从环湖路的某地出发,沿相反方向步行。

小欣的速度是65米/分,小虎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20分钟两人能相遇吗?如果不能,小欣和小虎还相距多少米?2.李叔叔一行共105人去旅游。

(1)李叔叔一行人如果选择乘坐往返缆车,那么买票一共需要多少元钱?(2)就餐时间到了,李叔叔一行人如果选择吃西餐比吃中餐要多用多少元钱?3.孙老师带了1500元准备购进两种杯子各12个,要使剩余的钱最少,怎样选择比较合适?4.希望小学图书吧放了8个书柜,每个书柜都有4层,每层放了125本书。

读书吧一共放了多少本书?5.实验二小六年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六一班45人,平均每人可背诵古诗词160首。

照这样计算,六一班背诵古诗词总量可达多少首?6.希望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10米。

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2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小兰和小芳同时从学校出发沿着同一条路线向体育馆走去,小兰的速度是65米/分,小芳的速度是60米/分。

经过10分钟,小兰到达了体育馆,这时小芳离体育馆的路程是多少米?8.龟兔赛跑时,乌龟每爬行10米,兔子要比它多跑140米,如果赛跑的距离定为1500米,那么当兔子到达终点时,乌龟离终点还有多少米?9.王丽平均每分钟能打127个字,照这样计算,她35分钟能打多少个字?10.“六一”儿童节,学校为舞蹈队36名同学购买演出服和舞蹈鞋,一共需要多少元?11.学校离少年宫2000米,小红和小军同时从学校向少年宫走去,小红每分钟走50米,小军每分钟走80米。

(1)1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2)当小军到达少年宫时,小红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请设计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14.每张课桌98元,每把椅子32元。

康杰小学要买20张课桌,40把椅子。

(1)估计一下,康杰小学大约要花()元。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解析版)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解析版)
(2)105 50 5250 , 210 30 6300 , 5250 6300 ; 所以,105 50 210 30 . 故答案为: , . 12.(2014 秋•桂林校级期中)在横线里填“ ”、“ ”或“ ”. 120 20 12 200500 10 10 550 16 400 170 418 24 9 48 . 【解答】解:(1)120 20 2400 12 200 2400 2400 2400 ,所以120 20 12 200 ;
与十位对齐;
所以 6 2 的积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
故选: B .
4.(2020 模拟秋•永州期末)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 )
A.900
B.999
C.9900
【解答】解:100 99 9900
答: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9900.
故选: C .
D.989
5.(2020 模拟秋•重庆期中) 260 50 的积的末尾有 ( ) 个 0.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A.2
B.3
C.4
【解答】解: 260 50 13000 ;
13000 的末尾有 3 个 0;
所以, 260 50 ,积的末尾有 3 个 0.
故选: B .
6.(2020 模拟秋•蕲春县期中)计算134 23 时,1 与 2 相乘实际上是 ( )
81 8 积的末尾数字是 8, 而 3240 的末尾数字是 0, 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 . 30.四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 185 元,53 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 【解答】解:185 53 9805 (元 ) 答:53 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 9805 元.

思维导图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以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

思维导图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以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

思维导图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以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发布时间:2022-11-20T17:12:25.724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11月作者:农燕[导读] 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中,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完善、系统,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运用于单元复习课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的教学策略。

农燕广西横州市陶圩镇那良村委小学【摘要】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中,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完善、系统,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运用于单元复习课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思维导图;三位数乘两位数;策略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2)11-036-02与义务教育的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是比较高的,其不仅有晦涩难懂的概念、缜密的推理以及复杂的计算,而且还有许多难以记忆的复杂公式、图形特征等,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而思维导图是通过图像、图表的方法,对事物逻辑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直观的呈现出数学知识存在的关联。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复习课中,则能将相关知识更加系统的联合在一起,让学生准确把握各个知识存在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相关知识的同时,实现高效学习。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单元复习课中的价值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复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其学习的知识。

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单元复习,则能使整个单元的章节重点、脉络体系、知识架构更全面、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更系统的梳理以及回顾学习的知识,并找到单元学习过程的薄弱之处,再通过前后知识联想与分析相关知识,以促使学生更系统的认识与掌握知识的作用及其应用,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分类复习两三位数乘法 运算律提优练习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分类复习两三位数乘法 运算律提优练习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分类复习两三位数乘法以及运算律提优练习2一、计算题。

(共30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0.5分,共4分)450+550=990÷90=27×20= 360-360÷12=125×80= 245-98=21×300=17×25×40=2.列竖式计算。

(每题2分,共8分)870×32=64×295=705×96=45×600=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每题3分,共18分)是(250+25)×4 45×198 2357-183-617-357(1275-175)÷25÷427×52-54 [436-(75+236)]×88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1.63×189×54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要使50×□2的积在4000与4500之间,□里可填( )。

2.已知25×8=200,则25×16=( ),250×80=( );如果△×☆=420,那么(△÷2)×(☆×6)=( ),△×(☆÷4)=()3.在圆圈里填上“>”“<”或“=”。

399×48○20000 78×(10O+1)○78×100+1606×11○I01×66125×10×6○125×8×880×320○640×40 999+999×999○999×10004.小红用计算器计算600÷24时,计算器上的“2”键损坏,她可以用60先除以( ),再除以( )算出结果。

5.在45×180中,如果45减少2,那么积就减少( );如果180增加3,那么积就增加(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一》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一》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8页~第39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和单价、速度有关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回顾数学书第27页至36页,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

(展示一下学生的思维导图)相信你的整理收获会更多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1)我们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3)知道了积会随着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4)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回顾与整理。

(1)我们先来梳理笔算乘法,从二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乘法。

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学习乘法的?首先是这样的9×7=63表内乘法,然后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例如:19×7,189×7,接着三年级我们还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比如67×89;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67×189;观察每题的计算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是的:计算的道理都是相同的,就是把几个几合起来的过程。

在计算的方法上也是相通的。

都是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梳理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知识是有联系的,新知识会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来。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笔算乘法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一套运动服189元,沁园小学体育组买了67套这样的运动服,一共要付多少元?师:求67个189元,用乘法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备战期末)专题02:三位数乘两位数-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一、选择题1.85×,要使这个算式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最小应该是()。

A.100B.20C.142.在九九重阳敬老美食系列活动中,实验小学三年级5个班,制作蔬菜水果沙拉拼盘,平均每个班用了两瓶沙拉酱,每瓶沙拉酱200克,他们一共用了()千克沙拉酱。

A.1000B.2000C.1D.23.小军在计算350乘一个数时,把350错看成了50,要使原来的乘积不变,另一个乘数应该()。

A.减300B.加300C.除以7D.乘74.与203×4×2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203×6B.203×8C.203×425.计算265×□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A.3B.4C.56.估计一下,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约是()。

A.8000平方米B.8公顷C.8平方千米7.如下图,用竖式计算850×20的过程中,“170”表示()。

A.170个十B.170个百C.170个千8.小秦要打一篇1200字的稿件,已经打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打80字,剩余的平均每分钟打100字,还要打()分钟才能打完。

A.12B.7C.8二、填空题9.在括号内填上“>”“<”或“=”。

40万( )399999176888( )1776661亿( )12500万60×90( )900×6528×29( )528×30101×12( )99×2110.618的23倍是( );48个101相加的和是( )。

11.果园将采摘的猕猴桃打包装箱,前12箱一共装了204千克。

照这样计算,如果再装120箱,还需要采摘( )千克猕猴桃。

12.张叔叔每天可以加工145个零件,上个月他工作了26天,一共加工零件( )个。

13.( )( )×( )( )=1200( )( )×( )( )=360014.全校36个班的同学去林场植树,平均每班植树112棵,小军用竖式计算全校共植树多少棵时,他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在计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一填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5千米, 可写作( 85千米 / 时 )。
(2)小军步行2分钟走140米,他的速度 可写作( 70米 / 分 )。
(3)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50千米/时, 表示( 每小时行150千米)。
填 一 填:
(1)买4千克苹果用15元, 12千克这样的苹果本要(
)元。
(2)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75千米, 照这样算,它6小时行驶( )千米。
齐。
 ̄ ̄1 ̄7 ̄5 ̄5  ̄ …… 9乘195的积
390
…… 20乘195的积
 ̄5 ̄6 ̄5  ̄5  ̄ ̄…… 29乘195的积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 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 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
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2×132 =
132
× 42
51
2 21
86…4………
580×26= 15080 58×260= 15080 5800×26= 150800 5800×260= 1508000 58×2600= 150800 580×260= 150800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积也 乘(或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
(1)12×6= 72 (2)240×2= 480
可以先把两位数看作几十加几,再 分别用几十乘一位数和几乘一位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30×5= 650
230×3= 690
125×8= 1000 320×3= 960
可以先分别用几百乘一位数和几十 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 相加。或者按照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的方法,算出结果后在末尾添上0.
填空 89 × 7可以看做:
( 80) × 7+ ( 9 ) × 7= (623)
340 × 9可以看做: (300) × 9+ (40 ) × 9= (3060 )
1、先计算,再说说算理是什么。
195×29= 5655 195
× 29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 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 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
12×60= 720
24×2= 48
12×600= 7200 120×2= 240
第一组: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
积也(乘几 )。
第二组: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几
(0除外), 积也(除以几 )。
你知道吗?
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56,如果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5,则
积是( 280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
口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 位
乘法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数 乘
三位数 乘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乘两位数 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
位 数
笔算 常见的数量关系
乘法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积的变化规律
一、口算乘法
18×4= 72 12×5= 60 13×3= 39 25×4= 100
225×60=13500(米) 答:我每小时能行13500米。
小兔子上山采蘑菇,上山时每分钟走50 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每分钟走 25米(按原路返回),小兔子用35分钟 能够下山吗?
50×18=900(米) 900÷25=36(分钟) 36>35 答:小兔子35分钟不能下山。
1、根据算式58×26=150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辨一辨 :
(1)250×6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2个0。 ( )
(2)150×40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
(4)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乘6,另一个
乘数除以6,它们的积不变。
()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
2乘132的积 40乘132的积
55 44
160×30= 4800
160
× 30 4800
简便写 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 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 末尾添写几个0.
四、速度时间和路程
在1秒钟或1分钟或1小时这些单位时 间内所走的路程称为:速度
速度表示: “千米/时”表示: “米/分”表
示……………………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1) 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9厘米 可写作: 9厘米/分
(2) 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 可写作: 110千米/时 (3) 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可写作: 340米/秒
620千米/时 ↓
表示每小时行620千米
我的速度是225米 /分,请你们帮 我算算我每小时 能行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