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图片的获取与处理
毛琳:《图片的获取》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图片的获取南京市第二十七中毛琳■教材分析图片是多媒体中常见的素材之一,也是人们传递和表达信息的重要形式。
在创造文字以前,人们通过绘画来记录事物和表达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文化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图片成为信息的巨大资源。
因此,本节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有两个主题内容:(1)走进图片世界(2)获取图片。
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对图片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
“获取图片”是本节重点与难点。
本节是本章的起点,只有了解图片的基础知识,掌握获取图片的各种方法,学会根据主题需求获取图片,才能为图片的加工和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的方式方法,接触过ACDSEE软件。
但是没有对图片的获取形成系统方法。
不同情况下图片的获取方式不同,这里的重点放在如何运用信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作用(2)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3)能够针对具体任务的需求收集图片并进行筛选和评价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使用瑞博学习平台,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按照要求收集所需要的图片,培养鉴别信息的能力(2)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发布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4.行为与创新活动课为主要形式■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获取途径的方式方法ACDSEE软件的使用2.教学难点网络下载图片的方法掌握扫描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分组活动■课前准备扫描仪数码相机ACDSEE软件MOODLE教学平台机房■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活动课为该堂课的主要教学形式,辅之以教师讲解形式。
设计活动“顾小小同学开网店,帮助他获取所需图片”。
以此创设情境,根据获取图片的方式不同,设计了三种活动形式且分为5个小组:网络组、扫描仪组一组、扫描仪二组、数码相机一组、数码相机二组。
数字图像处理 第三版 (冈萨雷斯,自己整理的1)

1.1 图像与图像处理的概念图像(Image):使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眼并进而产生视觉的实体。
包括:·各类图片,如普通照片、X光片、遥感图片;·各类光学图像,如电影、电视画面;·客观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有形想象以及外部描述,如绘画、绘图等。
数字图像:为了能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加工,需要把连续图像在坐标空间和性质空间都离散化,这种离散化了的图像是数字图像。
图像中每个基本单元叫做图像的元素,简称像素(Pixel)。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指应用计算机来合成、变换已有的数字图像,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效果,并把加工处理后的图像重新输出,这个过程称为数字图像处理。
也称之为计算机图像处理(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1.2 图像处理科学的意义1.图像是人们从客观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人类是通过感觉器官从客观世界获取信息的,即通过耳、目、口、鼻、手通过听、看、味、嗅和接触的方式获取信息。
在这些信息中,视觉信息占70%。
·视觉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作用距离远,有心理和生理作用,加上大脑的思维和联想,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
·人的视觉十分完善,人眼灵敏度高,鉴别能力强,不仅可以辨别景物,还能辨别人的情绪。
2.图像信息处理是人类视觉延续的重要手段非可见光成像。
如: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把这些不可见射线所成图像加以处理并转换成可见图像,可对非人类习惯的那些图像源进行加工。
3.图像处理技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图像处理技术发展到今天,许多技术已日益趋于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渗透到许多领域,如遥感、生物医学、通信、工业、航空航天、军事、安全保卫等。
1.3 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1. 图像信息量大每个像素的灰度级至少要用6bit(单色图像)来表示,一般采用8bit(彩色图像),高精度的可用12bit 或16bit。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4-教科版

《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初步掌握对图像信息的一些基本处理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自学和互助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增强审美能力,充分认识图像信息在信息交流中的价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Photoshop中图像加工的几种简单工具教学难点: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主题信息的图像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吗?生:感恩节师:那同学们知道吗?美国把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所以今天呀我们还处在感恩节中呢。
看看老师给你们展示的图片,有什么感想?是怎么做到的呢?生:Word、PS、美图秀秀……(二)、新课1、确定主题师:同学们知道老师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吗?生:感恩节师:恩,说的是对的,确定主题就是我们加工图像的第一步。
2、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师: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图片从哪儿获取的呢?生:网上……师:恩,很好,那么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图像呢?生:相机、手机……师:恩,说的不错,那么已经冲洗出来的照片怎么变成数字化图像导入电脑呢?生:扫描仪师:同学们很聪明,说的不错,运动会的时候老师负责干什么呢?生:摄像师:那么同学们想想图像信息还可以怎么获取呢?生:截屏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获取图像的几种途径,我们来总结一下:1、数码照相机或手机2、将传统照片数字化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图像素材4、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图像素材(三)、图像的加工1、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师: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同学们观察观察身边,看看有没有图像加工的例子。
3-2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教案)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分享意识,注重交流与分享礼仪,具有安全上网的警惕性,能够尊重版权对自己引用的图片注明出处。
3.需要学习哪些基本的图像处理技巧,不同的色彩和效果会对图片有什么影响?
4.在学习图片修饰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名词如“滤镜”,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
教学设计过程
一、项目体验(5分钟)
老师: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很多时候,图片往往比语言或文字更能够说明情况、表达心意,传递感情,比如:
二、项目实施
1.项目学习(24分钟)
分别以图片的获取、修饰、分享
小组合作(8分钟/每一环节)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以P83-P88为学习材料,分享自己获取、修饰与分享图片的经历,交流自己以不同方式获取图片的操作要点及修饰方法,并将自己不会却在他人的分享获得的新知识进行重复表达,以明确学习的收获。
驱动问题
(探究实验)
1.引导学生归纳获取照片的方法,能够尊重版权,适当引用;
2.图片在哪种情况下适合做怎样的修饰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3.图片编辑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4.学生在分享图片时是否鼓励以文字的形式进行阐述与说明?
学习脚手架
考虑的问题:
1.获取图片的方法有哪些?
2.在编辑图像时,需要明确需要编辑的目标是什么?
本节课的项目成果
利用数字工具,获取、编辑图片并能够在社交媒体分享图片交流思想
情境问题
已经具备的经验和技能
待学习的必要技能
贵州科技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师巡视课堂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自学操作。
一学生演示。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演示。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4、自由创作
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任务:使用画图软件,给图片适当的美化一下。
学生尝试操作。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
2)抹掉图片中多余的部分单击“消除笔”按钮——按住鼠标左键,涂抹消除左下文多余的图案——继续涂抹,消除上方的白线条——单击“应用”按钮,并保存图片。
3)学生操作,用刚才的方法完成“珍藏2NEW”的处理和保存,提醒方向键的使用技巧。
(三)检查展示图片美化的情况通过电子教室展示学生美化图片素材的情况。
三、小结本节课。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美图秀秀美化图片的功能。
教学难点
从全局出发设计同学纪念册。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 任务驱动
教具学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教材处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上节课学会了什么?你还发现美图秀秀的哪些功能?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用美图秀秀来美化图片。
二、新课
(一)版面设计
1.根据小组确定的纪念册各页面主题进行版面设计,各自完成页面安排顺序。提示学生:安排版面时,最好标注文、图的位置和式样。
5-1 Confocal原理 应用

• 1 st generation CSLM (1987) – 1 个荧光检测通道 – 扫描频率 50 Hz • 2nd generation (commercial systems ca1990) – 2-3个荧光检测通道 – 扫描频率 >=100 Hz • 3rd generation (1996) – 4个荧光检测通道 – 扫描频率 500 Hz • 4th generation (2001) – 32个荧光检测通道 – 通荧光显微镜相比
• 多数共聚焦显微镜所用光源为激光,成像 方式为逐点扫描成像,因此又被称为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在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中,来自汞灯或者氙 灯的激发光照射视野中的全部样品,利用 激光作为光源的单色性好,减少非特异的 的激发。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传统荧光显微镜的缺憾
传统显微镜得到的图片容易受到轴向干扰和侧向 干扰的影响而显得有些模糊。 对于有一定厚度的样品(大于2微米),一方面, 由于在物镜聚焦平面上下的平面上也有荧光被激 发,焦平面上的荧光图像将有一定的模糊,这被 称为轴向(Z)干扰; 另一方面,感兴趣区域的样品也会受到同一焦平 面上邻近区域所激发的荧光的干扰,使得图像的 对比度降低,这被称为侧向(XY)干扰。
• 4.3 共聚焦显微镜在探 测器前放置一个 pinhole小孔,用来阻 止非焦面的信号,同 时通过焦面的信号, 以消除焦点模糊。
• 正是因为pinhole小孔的存在,共聚焦系统 的景深近似为零,沿Z轴方向的扫描可以实 现光学断层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具有了光 切能力。 • 通过累加连续层次的二维图像,经过专门 的计算机软件处理,可以获得样品的三维 图像。
获取图像途径及方法

获取图像一般有以下途径及方法1.从素材光盘中寻找;2.从教学资源库中寻找,目前学校常用的教学资源库素材中,都能找到相当一部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形图像素材;3.在网上查找;4.从电子书籍中获取;6.从画报、画册中后期扫描;7.从课件中抓取,可以用HySnapDX或SnagIt等软件在现成的课件中抓取相应的图片;8.直接在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中创作自己想要的图形图像。
下面重点对使用截图、扫描仪和相机等获取图像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截图(1)键盘截屏最简单的截图方法是使用键盘右上方的“Print Screen ”键进行屏幕抓图。
步骤一:截图●按“Print Screen SysRq”一下,对当前屏幕进行抓图,就是整个显示屏的内容。
●先按住“Alt”键,再按“Print Screen ”键,则是对当前窗口进行抓图。
如打开了“我的电脑”窗口后,用此法就抓取“我的电脑”窗口的内容。
步骤二:打开、编辑打开【程序】-【附件】-【画图】,选择【编辑】下的【粘贴】,就把抓取的图片贴出来了,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编辑。
步骤三:保存选择要保存的类型和路径,输入图片名称,点击【保存】按钮即可。
默认保存为bmp 格式。
(2)Windows Media Player10Media Player10是常用的视频播放器,也可以视频截图。
我们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遇到想截取的图片,只需按下【“Ctrl+I”组合键】,就会弹出保存图片的窗口。
但是一定注意视频格式,对于ASF、WMV格式是无法截图的。
(3)豪杰超级解霸系列豪杰超级解霸也有视频截图功能,【版本V8、V9、3000,都可以】。
步骤一:首先打开豪杰超级解霸;步骤二:点击【文件】按钮,打开要播放的影片;步骤三:影片开始,使用【播放/暂停】按钮,暂停要截的图片,就像照相机按快门一样;步骤四:使用【单张抓图】按钮,或【连续抓图】按钮,截取图片,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保存图片就OK了。
豪杰截图的优点在于可以连续抓图,对制作GIF 动态图片有帮助,但截取图片不可随意调节大小,只能截取影片原大小。
高中信息技术_图像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媒体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影响图像质量的三要素:分辨率、颜色、文件格式,区分位图与矢量图。
2.学习图像获取的方法3.了解常用图像加工工具4.实践体验photoshop常用三项基本操作二.重点难点: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四.知识拓展观看视频《My world with PS》观看使用ps违法乱纪的现象五.师生进行总结学情分析:一、高一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时期,有些同学乐于发言喜欢跟老师合作;而有些同学开始羞涩保守,甚至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
针对这些特点,老师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从学生感兴趣特的话题入手,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二.学生平时接触过有关图像处理的操作,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课上操作发现学生知识有哪些方面的欠缺,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三.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效果分析本次授课总体效果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活力,让学生们融入到图片处理的有趣世界当中。
1.课前的安排哈利波特以及神笔马良的宣传视频将绚丽多彩画面世界传递给同学,这两部电影的特效极具代表性,以此引导学生们的兴趣。
对于这个安排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学生们都饶有兴趣的观看,也为接下来对图片处理的教学做好铺垫。
2.在本次教学中对一些概念点(像素,分辨率等)以举图为例发散思维的方式,让同学们自己理解概念,用学生们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来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F
PSD WMF
想一想:
当我们在上传图片时遇到提示:所上 传的图片太大,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将 怎样处理?
图片太大怎 么办啊?
想一想: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只需要这个图片的一部 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只想要这 个图片中的 乌龟和睡觉 的兔子。
主要用途
照片或复杂图像
文件大小
较大
文字、商标、动画等 较小 相对规则的图形
图片格式:
格式 BMP JPG 特点
Windows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包含图像信息比较丰富,几乎没 有压缩 采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在获取较高压缩率 的同时仍能保持较好的图像品质 压缩比高,磁盘空间占用较少,但仅有256色 Photoshop的专用格式,能将不同的图层分离保存,但容量很大 Word的剪贴画,是矢量图
4、用数码相机获取图片 利用数码相机可以方便地获取图片。通过数 码相机获得的图片,通常存储在数码相机的存储 卡内,再通过数据传输线或读卡器将图片输入到 计算机中,如图所示:
数码相机
存储卡
读卡器
数据线
5、从屏幕上截取图片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抓取屏幕画面的方法,将 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画面、图像区域、文字等复制到剪
获取图片
获取图片的途径多种多样
用扫描仪扫描 用数码相机拍摄
计算机屏幕截图
获取图片的途径
1、从光盘上获取图片 市场上有各种类型和题材的图片素材光盘,选 购时可以先用图片浏览软件查看这些光盘的内容 和图片的质量。用ACDSee软件学习浏览图片的 方法。
2、从网上下载图片的一般步骤如下:
贴板中,再利用图片处理软件保存下来。一种操作方法是
使用PrintScreen 键,另一种操作方法是用屏幕截图软件, 如“
HyperSnap ”软件来完成。 6
图片的分类及格式
位图:由像素排列组合的图片
1、分类:
矢量图:以一系列计算指令来表示的图 名称 位图 矢量图 特征
能较好的表现色彩深度 与层次 可展示清晰线条或文字
进入搜索引擎网站 输入相应的关键字
选择合适的搜索结果
找到所需图片
将图片下载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3、用扫描仪获取图片
如何将纸质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呢? 用扫描仪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将要扫描的图片放入扫描仪 启动扫描软件 设置参数 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扫 描 设定扫描范围,单击“扫描” 按钮进行扫描 保存图片
图片的获取与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图片随处可见。从各式 各样的照片到风格各异的图画,从五彩缤纷 的网页到装帧精美的书刊,图片具有形象生 动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一种视觉 媒体,图片是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表 达思想的重要媒体之一。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后宫甄嬛传》中各位 娘娘的长相。
讨论:
你认为图片同文字、语言相比,具有哪 些特点? 生动、形象、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