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预习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知识,其知识框架比较系统,所以切不可死记硬背,而要理解性的去记忆。

初中历史全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册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历史全册必考知识点总结历史学科作为学生所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之一,在初中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探究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将对初中历史全册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夏、商、西周2. 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3.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诸子百家和思想文化的较量4. 儒、道、法三家思想的兴起和影响5. 秦朝的统一国家:秦始皇的改革、焚书坑儒、修建万里长城等6. 汉朝的兴衰:西汉、东汉和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7.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经济困境和文化繁荣8. 两晋之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9. 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10. 隋朝和唐朝:统一中国、开创繁荣的大唐盛世二、近代史1. 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2. 辽、西夏和金朝:中国北方的政权更迭3. 元朝的建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4. 明朝的兴起和实行的种种改革措施5. 清朝的建立、国家政权的演变和封建社会的特点6.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和袁世凯的帝制复辟7. 清朝最后的垮台: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8.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9. 抗日战争的背景、全面抗战的爆发和胜利10. 二战结束后的中国:国共内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三、现代史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早期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2. 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和发展道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千百万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 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发展和影响4. 改革开放的起源、实施和取得的成就5.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国两制”等6.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改革7. 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城镇化进程、环境问题和社会福利8. 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通过对初中历史全册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既包含着繁荣昌盛的时期,又有着衰落和动荡的时期。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精选)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精选)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精选)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3、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②评价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2)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史实: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5、《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1.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研究的方法等。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意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等。

3.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汉时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隋唐时代的繁荣、宋代的政治体制变革、明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

4.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5.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演变、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6.世界古代社会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等。

7.中国古代经济史: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8.世界古代经济史: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古代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等。

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四大发明等。

10.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古代希腊的科学和哲学、古代印度的数学和医学等。

11.中国古代历史名著:《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

12.世界古代历史名著:《伊利亚特》、《奥德赛》、《圣经》、《罗马帝国兴亡史》等。

13.三皇五帝和夏商周的历史:三皇五帝的传说、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起和周朝的分封制度等。

14.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秦始皇的法治政策、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

15.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时代:刘邦的建立西汉、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和开拓西部的政策、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16.东汉末年的动乱和三国时代: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三国鼎立的形成等。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侵袭、南北朝的分裂和统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等。

18.隋唐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隋文帝的统一、唐太宗的疆域和政治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唐朝开明的文化政策等。

19.宋代的政治和科技:北宋的建立、宋徽宗的转型期、宋代的科技发展和商业繁荣等。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作为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全面总结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助你系统回顾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阶段,夏代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我国使用象形文字的阶段;周代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开端。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与学派,如孔子、老子、墨子等,也有战国七雄之间的割据和齐楚之间的争霸。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对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其间出现了汉武帝、王莽新朝等重要事件。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著名的英雄人物如关羽、张飞、刘备等。

5. 隋唐时期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开启了统一的新纪元,其经济政治制度对后来的唐朝影响深远。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李世民、唐太宗等一系列受人敬仰的君主与文化人。

6.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文天祥、陆游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元朝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时期,结束了宋朝统治;明朝是汉族人重新夺回政权的时期,出现了朱元璋、郑和等重要历史事件;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二、世界古代史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古城邦制度和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和持久的一个帝国,建立了宏伟的罗马法和道路。

2.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教、佛教的出现,对古代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孔雀王朝、孟加拉帝国等都是古代印度的典型代表。

3. 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包括金字塔、法老王等重要元素。

4. 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等古代美洲文明在农业、天文、建筑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旧石器时代(约200万年前-约1.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是人类远古时代的阶段,人类以石器作为主要工具,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建筑中,以打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代表性的遗址有中国的周口店遗址和英国的莱斯特遗址。

2. 新石器时代(约1.1万年前-公元前1600年)新石器时代是指人类开始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期,农业的发展促使人类聚居于一定的地点,形成定居生活的过程。

代表性的文明有中国的仰韶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等。

3.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指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具有特殊特点和影响力的文明。

古代文明包括中国的华夏文明、印度的印度文明、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希腊的古希腊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和特点。

4.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在这些时期中,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和发明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古代文明。

二、近代史1. 近代欧洲史近代欧洲是指从16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等重大事件和变革。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之间的争霸大国与殖民帝国主义等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2. 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是指从19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国家面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强迫开放、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資本主義的入侵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家和民族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历程,最终走向独立和强盛。

3. 近代世界史近代世界史是指18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这一时期世界各国之间出现了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化进程、世界大战、国际秩序的变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这一时期的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格局也经历了多次变动和调整。

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作为初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中国历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历史。

一、夏商周时期: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禹,结束者是桀。

夏朝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争议。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首都在商丘,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商朝主要以王朝为基本组织形式,实行封建制度和宗教信仰。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分封诸侯,重视礼制。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逐渐衰落。

二、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以《春秋》这部历史书的记载为依据。

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代,也是中国史书正式纪年的开始。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以七雄争霸的情况为主要特征。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争斗不休,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人物,如孔子、墨子等。

三、秦汉时期: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实行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和统一货币制度,还开通了连接北方和南方的著名工程——修建的长城。

2.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创立者是刘邦,结束者是刘备。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国分立,分别是曹魏、蜀汉和东吴。

这个时期以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和割据为主要特征,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武将和文化人物,如诸葛亮、刘备等。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一、中国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
- 商朝有殷墟、二里头、夏城、黑野城四大遗址;
- 周朝按封建制度管理全国,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
秋和战国时期。

2. 秦朝的历史
-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
国家;
- 《焚书坑儒》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被认为是秦朝的重大成就。

3. 汉朝的历史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 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刘邦、项羽、武则天等。

二、世界古代文明
1. 两河流域文明
- 两河是指黄河和长江流域,兴起于公元前4000年;
- 两河文明的代表作有法典、吉尔伽美什史诗等。

2. 古埃及文明
- 奴隶制度是古埃及最显著的特征;
- 金字塔、法老陵墓等是古埃及文明的杰作。

3. 古印度文明
- 古印度三大贡献是塔、经、国语,即印度建筑艺术、若干部有关哲理的书籍、梵语等;
- 森林王国和摩揭陀帝国是古印度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部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预习知识点归纳
一、元谋人
北:P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
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河姆渡遗址:
北:P9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
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
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
北: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北: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P14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P15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北:P15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一、夏朝建立的史实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
北:P28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
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P29分封制的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
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四、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
北:P43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
开始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
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

没有军功
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

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
度量衡的标准器。

2.历史作用或影响
北:P44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