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的抗战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共23张PPT)

今天的南北战场上, 是争着死、抢着死, 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 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
——《大公报》
在严阵以待的日军阵地前, 装甲一连的坦克, 孤军冲锋, 死不旋踵 。
在长沙会战修械所高地, 28团与日军血战到底, 誓与长沙, 共存亡!
在台儿庄藤县保卫战, 川军以寡敌众, 阻敌南下, 血染疆场 !
-1939年-
停止进攻了?
海南战役
第一次长沙作战
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否代表日军
-1939年-
停止进攻了?
海南战役
第一次长沙作战
长沙 第二次长沙作战
1939-1944年 第三次长沙作战
第四次长沙作战
停止进攻了? 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否代表日军
-1939年-
海南战役
第一次长沙作战
长沙 第二次长沙作战
1939-1942年 第三次长沙作战
创日军106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第三次大 捷
武汉会战前后日军在重大战役中投入兵力对比图
近
材料2-7 数据整理自:张宪文:《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40
万 近
3近 0
万30
万
近
24
近
万
20
万
近
14
近 12 万
约 11 万
约 10 万
近
近
12
12
约
约 4 万
约
万
5
万
万
10 万
万
淞
南
太
徐
武
南
随
第
桂
豫
第
第
常
沪 会 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役 特点
意义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蒋介石 万家岭大捷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 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 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 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 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 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 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 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 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台儿庄战役
正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面
武汉会战
战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场
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
豫湘桂战役
(最大的一次败仗)
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是( C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保卫大武汉
• 1938年,日军集 结40多万兵力进 攻武汉,为保卫 大武汉,中国军 队共部署100多 万人参战,江西 万家岭战役消灭 日军9000余人。
万家岭大捷
• 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 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 汉。
• 武汉会战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 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卢A.沟张桥学事良变1B93.7李年宗7月仁7日C.叶挺 D.彭德怀 5国、民国党民军党队军为队抗在战豫胜湘利桂作战出场了大重溃大退牺的牲主要原因是( )
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 这----次李会宗战仁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3第、2通0课过正国面民战党场军的队抗英战勇抗战、流血牺牲、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武台汉儿会庄战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件(共28张PPT)

1.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的会战
有( D)
①淞沪会战 ②怡口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是( A )
A. 1938年3月
B.1938年6月
C.1941年12月
D.1937年7月
3.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进入的阶段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 间最久的一次战役;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宣 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信心增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时间: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2.经过:
日本调集12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 队采取逐次抵抗、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合 围、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
战略位置重要:地处山东和江苏两省交界 处,是屏障徐州的战略据点,又是运河的咽喉 要道。
保卫大武汉宣告计划灭
二、保卫大武汉
1.背景:
地理位置重要。国民政府虽宣布迁都重庆,大部分军 政机关还在武汉。
2.时间: 1938年6月——1938年10月底 3.地点: 围绕武汉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 4.重要战役:大别山北麓、田家镇战役、万家岭战役 5.参战兵力:国民政府军队近100万人,日军约25万人
3.台儿庄战役:
(1)时间: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目的:为阻止日本夺取战略要地徐州 (3)从属会战:徐州会战 (4)指挥者: (5)战果: (6)意义: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重要的战 略地位
徐州
台儿庄地处山东和江苏的交界处,位置非常重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25张PPT)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1941年12月 指挥者 薛岳 经过 意义
湖南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 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了5 万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薛岳
薛岳(1896.12.27—1998.05.03) 原名薛仰岳,字伯陵,抗日战争 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因在三次 长沙会战中连续击败日军,获得 “长沙之虎”的美誉.薛岳是中 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 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 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 蒋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6月, 日军集结40多万 兵力进攻武汉。 为保卫大武汉, 中国军队部署 100多万人参战。 中国军队利用大 别山、鄱阳湖和 长江西岸有力地 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武汉会战的中 国军队
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地点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战役 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000余人 结局 意义
一.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开,举国欢腾。 图为徐州各界人士慰劳作战官兵
合作探究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二、保卫大武汉
1938年6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中国军民奋起抵 抗,一场“保卫大武汉”的战役随即打响。 为了攻下武汉,日军投入了近30万人。蒋介石则 调集约100万人保卫武 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依托 有利地形及气候,顽强阻击日军,毙伤日军4万 多 人。后因日军对武汉形成了包围态势,中国军队被 迫战略撤退。
相关史事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
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 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 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 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
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36张PPT)

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
注的焦点。 材料二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 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 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⑤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
大片国土。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总结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 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 “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
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 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 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 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从史事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 什么精神?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C
www.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加强了国际合作
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04
抗战精神与意义
抗战精神
不畏强暴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 展现了不屈不挠、不畏强 暴的精神,勇于抗击日本 侵略者。
团结一心
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党 派和团体以及海外华侨, 在抗日战争中都紧密团结 在一起,共同抗击敌人。
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
01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为后来的民主
革命打下了基础。
彰显民族团结的力量
02 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力量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03
我们应该从历史角度重新审视抗日战争的地位和贡献
,加强对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宣传。
自力更生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展 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自 己生产武器、粮食和日用 品,自给自足。
抗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推动现代化进程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农业、科技、文 化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提升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赢得了国际尊重和承 认。
促进民族团结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重要贡献。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全民参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抗战对中国的影响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战争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派别都积极投入到抗战中,促进 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04
抗战精神与意义
抗战精神
不畏强暴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 展现了不屈不挠、不畏强 暴的精神,勇于抗击日本 侵略者。
团结一心
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党 派和团体以及海外华侨, 在抗日战争中都紧密团结 在一起,共同抗击敌人。
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
01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为后来的民主
革命打下了基础。
彰显民族团结的力量
02 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力量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03
我们应该从历史角度重新审视抗日战争的地位和贡献
,加强对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宣传。
自力更生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展 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自 己生产武器、粮食和日用 品,自给自足。
抗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推动现代化进程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农业、科技、文 化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提升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赢得了国际尊重和承 认。
促进民族团结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重要贡献。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全民参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抗战对中国的影响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战争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派别都积极投入到抗战中,促进 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堂PPT)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挣扎。8个 月中,日寇在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之后,使得国民党军队一溃千 里,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 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 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战役中至少2.4万日军死 亡,加上伤病者共十万人。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 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 了兵力,反而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这次战役充分暴 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重要战役: 在江西 万家岭 ,中国军队集中 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 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 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 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 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 力量。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击毙 日军3000多人。
万家岭大捷
重要战役:
时间
1938.9.28.至10.10.
中方 兵力
日本
29万
李宗仁
5万
板垣征四郎 矶谷廉介
将领
伤亡
5万
2万
影响: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
• 歼敌1万余人 •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 大的一场胜仗 •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 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 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 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 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 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 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江西万家岭 薛岳
地点
万家岭大捷
指挥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武汉会战期间,在苏联 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 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 空兵空中大战 7 次,击毁日 机 78 架,炸沉日舰 23 艘, 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 战。中国海军也英勇作战, 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 船 只 共 50 余 艘 , 击 落 日 机 10余架,但自身也损失惨重, 基本上全军覆没。
部编版八年级正面战场的抗战完美课件

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第十六页,共21页。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 作战。总兵力达约260000人。战役指挥有中国远
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以及美军的史迪威将军等
人。1942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中国远征军开 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 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
中C.国太远原征军会开战始与日军作D战.,徐至州8月会初战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 沉依据重上打述击材,料多分次析给日英本缅进军攻有武汉力的的原支因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战此役岭指高挥不有足中5国0米远,征三军面司高令长丘官包卫围立,煌在将地军图以上及找美不军到的标史注迪威,将19军38等年人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
国桂民战党役正。面国战 民场党发一动溃了千大里规,模丢的失豫了湘豫 材薛D1第 抗前依9.岳料2两据战40,8一中次 材课以年原国长料来第名正国沙分军薛三取面民仰会析次队战得党岳战日长主场重,行沙,军动的字大宪会日再伯出抗胜战,军次陵战击大利当,未进日捷绰战占攻选,军号役领长副重“的—长沙总老创最沙的—虎日统大仔。背军。”规景,,模和共广毙目战东伤的韶役日关是军市什5人么万。?余人。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一页,共21页。
一、台儿庄战役
时间:1938年3月 地点:台儿庄
主要部队:第五战区司 令长官李宗仁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正 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 场胜仗
李宗仁
第二页,共21页。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 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 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 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 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 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主 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 败退。史称台儿庄战役。中国 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 以来的重大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临桂 人,汉族。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 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 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 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 于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1948年国民 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 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 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 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热烈欢迎,于1969 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3、武汉会战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 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
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广州、武汉失
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
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 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 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第三 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 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 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正 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
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 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
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
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二、保卫大武汉 1、概况:
பைடு நூலகம்
1938年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
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武汉会战历 时4个多月,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
有序撤出武汉。
2、万家岭大捷
江西万家岭战役消灭日军3000余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一、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
1938年3月
台儿庄 主要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
的一场胜仗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 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 仁,指挥中国军队,将 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 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 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 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 队主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史称台儿庄战役。 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第六单元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复习回顾
1、 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局部抗战的 开始。 2、 西安事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 开始。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
4、日本侵华最大罪证南京大屠杀 ____________。
导入新课
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 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 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 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 徐州。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沉 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 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 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 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 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长沙会战指挥者 薛岳将军
2、豫湘桂战役
抗日战争后期,
国民政府消极抗 日,积极反共。 1944年,日军向 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一
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的一部分。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 队一个团与日军开展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 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 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 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 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不 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 畏牺牲,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 住了阵地。
神,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 体现了哪些精神?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
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
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