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史)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农业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农业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早期农业
早期农业起源于人类定居下来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
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而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最早的农业形
式包括采集和原始农耕,主要种植谷物和蔬菜。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约公元前年至公元前5000年间,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耕生活。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培育和选育农作物,并发展了灌溉系统和农耕工具,提高了农
业生产力。
农业的商业化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农业逐渐商业化。
经济上富余的农产品开始流通和交易,农民成为农业生产者和商人。
在这个时期,农业的规模和效率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
科技革命和现代农业
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对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农业通过应用农业科技、机械化和化肥等手段,大规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农业科技的应用包括基因改良、现代化灌溉、精细化施肥等,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现代农业也在朝着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可持续农业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土壤质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虽然农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农业始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将继续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支持社会的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史范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范文原始农业时期(约1.2万年前-公元前2100年)在原始农业时期,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到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转变。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驯养家畜,并逐渐形成定居生活。
主要的农业作物有小麦、稻谷、谷子、豆类等。
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农具,例如用木制的犁、木耒和镰刀。
虽然生产力较低,但这一时期开始了农业的历史。
封建农业时期(公元前2100年-1840年)封建农业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逐渐形成的封建制度下,农民成为统治者的直接奴隶。
大量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得以形成。
东周时期是封建农业时期的顶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私有制得到了推广。
此时农业的生产力有所提高,种植技术有所进步,引入新的作物如棉花、甘蔗等。
近代农业时期(1840年-1949年)近代农业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农业面临严重危机。
农业生产力迅速下降,粮食减产严重,农民疾苦万分。
在此期间,西方的农业技术开始传入中国,例如马铃薯、甘薯、玉米等作物的引入,以及机械农具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社会主义农业时期(1949年至今)1949年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农业得到了显著发展。
通过土地和农业机械化,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在开放以后,中国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投入的增加等都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当前,中国农业正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田被转变成城市用地。
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短缺。
同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面临着极端天气、病虫害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总结来说,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封建农业、近代农业和社会主义农业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农业发展史

现代农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现代农业单纯依靠投入大量的化肥和农药, 完 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传统的有机肥料, 这样便打 断了原来的物质循环系统, 不仅使土壤和水质 受到污染, 而且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 质量 下降。同时又导致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泛滥成 灾, 包围城市, 成为可怕的污染源③。化肥、农 药多取材于石油, 而石油是不能再生的能源。 所以, 从能量补给的角度上说, 这种没有内部循 环, 单靠外部投入的系统是不能持久的, 因而也 无法持续发展。还有, 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 使用而致投入产出率越来越低下, 也是现代农 业的弊端,
农业发展史前言源自农业(Agriculture)
什么是农业?
•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 •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副业和渔业及农产品加工业。 • 因此,我们把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 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过程 ,统称为农业。
世界农业的起源:
农业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三)现代农业——商业农业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 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 2、多种作物杂处; 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 是人 口的迁移;
(二)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1、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 2、是一种生计农业 3、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4、农民生活贫困
(三)现代农业——商业农业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 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 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 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1、商品率高(产品提供给非农业人口) 2、劳动力少(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3、单产高(机械、化肥、高产种子) 4、生产规模大(现代农场) 5、社会化程度很高(农工商一体化)
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史)

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史)农业的发展历程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余万年历史。
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开始的,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原始农业时代的特征是:1、石器农具的应用;2、动植物化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粗放种植与养殖;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4、原始农业的产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猎。
二、传统农业即经验农业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农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
传统农业的特征是:1、金属质耕具和木质耕具的应用;2、精耕细作和养殖技术;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其他自然力如风力、水力。
三、近代农业,即工业化农业时代工业;十八世纪英国成功设计了种子条播机,脱谷机、收割机、饲料配制机;十九世纪内燃拖拉机的产生使畜力牵引为机械动力所替代,二十世纪合成氨、尿素、化肥、农药。
生物学:十九世纪德国学者XXX,XXX创立了细胞学说,英国学者XXX创立了进化论,德国学者XXX创立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奥地利生物学家XXX和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建立了遗传理论,俄国土壤学家XXX发展了土壤学科。
在细胞学、进化论、遗传学、植物营养学的基础上,近代农业有三次大突破:第一次:20世纪30年代美国双交玉米种的推广,由原来的亩产100kg增加到350kg;第二次: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选育的矮杆、高产、抗病、耐肥、抗倒伏、广适应的小麦种类亩产由原先的50kg增长到250kg,并由此掀起一场“绿色反动”;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XXX培育出矮杆、早熟、高产新品系IR-8,一季稻亩产可达600--650kg。
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农业史的发展

中国农业史的发展
中国农业史是指中国农业的演变和发展历程,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跨度。
下面是中国农业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特点:
1.原始农业阶段:起步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采集和狩
猎转向农业生产。
他们开始栽种粮食作物如小麦、稻米和
豆类,并饲养动物。
2.农耕社会的形成: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1年,农
业在中国逐渐发展为主导经济活动。
人们开始建立农耕社
会和定居村落,采用犁耕、种植、灌溉等先进的农业技术。
3.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农业一直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农业领域存在着封建农民和
地主阶级之间的严重阶级对立,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4.农业技术的进步: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8世纪,中国
农业经历了多次技术的进步。
具体包括铁制农具的广泛使
用、水利工程的发展、种植制度的改革等。
5.现代农业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工业革命的
影响及科技的传入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机械
的引进和农业科学的发展改善了农家生产状况。
6.农业产业化和改革开放: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
通过农业产业化、土
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改革等措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显
著提升,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
中国农业史的发展表明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农耕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历程。
在多个时期,技术进步、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和农业相关政策的不断演进,中国农业继续迈向更加现代化、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农业发展历程丰富多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并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1. 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约2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点,人们开始从狩猎采集转向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畜牧动物。
在此时期,人们开始采用原始的农耕和养殖技术,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饲养猪、牛、羊等畜牧动物。
这种农耕养殖方式为古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商朝时期,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开始使用铜制农具,并且开始进行田地的规划和灌溉。
此外,商朝还有严格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税收政策,国王掌握了大部分土地资源,并且通过征收农业税来增加国家财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周朝时期,农业生产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这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周朝还建立了农业杂志,对农业技术进行集中研究和总结,并且制定了种植和养殖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秦朝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广,人们开始使用犁耕法和耕作绳等先进的农具,同时加强了灌溉和水利建设。
这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显著增加。
汉朝时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并且通过租佃制度进行经营,这进一步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热情。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动荡时期。
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动荡,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发展。
第一讲农业发展史

第一讲农业发展史中国农业生产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式:(一)原始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三)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
刀耕火种,广种薄收。
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是使用石制生产工具(如石刀、石铲、石锄等),采用刀耕火种、撩荒制等粗放的耕作方式,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生产力很低。
我国在公元前3000多年,随着冶炼业的出现及铁制工具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中国原始农业就逐渐转入了传统农业阶段。
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的农业。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
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
一、传统农业实行的是小农分散经营的模式。
二、我国传统农业的成就1、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2、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之一。
3、中国是历史上有着较高土地利用率的国家之一4、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国家之一5、我国传统农业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的我国农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高出于其他国家。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 一 )农业 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 石 器 时代 ( 距 今约 10000— 4 000
科技
年以前 ) 中国农 业 大 约起 源 于 一 万 年 前。 它 是 在 采 集 和 渔 猎 经 济 中逐 步
中国古代农业 技术发展历程
发 展 起 来 的。 农 业 的产 生 , 为 人 类
的文 明进 步奠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 二 ) 农 业 技 术的初 步形 成 时期 夏 、 商 、 周 ( 约 公 元 前 2 100_- 公
》》>
么
“
z
j?
j 叠 ‘
刊
t j。
_
,
+
啦季晏 成了全 国人六代表和理
i : 。
j
;
的 建 裸 们 关 心
话题之 “ 一 。
立
‘
j
。
;
;
。
:
,
i
州
‘
。
‘ 。
i
;
‘ “
体 贪 官 ’ 预 警机 制 ” 、 “ 立 个 《预
防职 务犯 罪法 》Il、“ 搞个 行 ‘
头 黑 堵住 l ’
贿 人 名单 ’
元 前 771 年 ) 这 一 时 期 , 中 国 发 明 了 金 属 )台炼 技 术 , 青 铜 农 具 开 始 应 用 于 农业 生产。 水利工 程 开 始兴建。 农 业 技 术 有 了 初步 的发展 。
( 三 )精耕细 作 的发 生 时期 春 秋 战 国 ( 公 元 前 770一 公 元
具 先 后发 明 的运 用。 著 名农 学 家贾 思 勰 写 作 大 型 农 业 百 科 全 书 《齐 民 要 术 》。
: 琳澍牵 讯 m 支 眷炼 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余万年历史。
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开始的,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原始农业时代的特征是:
1、石器农具的应用;
2、动植物化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粗放种植与养殖;
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
4、原始农业的产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猎。
二、传统农业即经验农业时代
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农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
传统农业的特征是:
1、金属质农具和木质农具的应用;
2、精耕细作和养殖技术;
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其他自然力如风力、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