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课内阅读教学重点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内外结合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内外结合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内外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相结合。

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

如何做到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首先要联系课内阅读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

如,教学《囚歌》这一篇课文后,就可以及时地向学生推荐《叶挺将军》这部书。

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再看《叶挺将军》这部书,学生对叶挺将军等革命烈士在狱中是怎样与敌人作斗争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如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读物:《安徒生童话故事》、《少儿科普知识》等。

其三,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条件。

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看书、读报;设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或进行书籍交流、传阅活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运用迁移,指导阅读方法小学生阅读尚在起步阶段,要不断地让他们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迁移,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使之形成能力。

这样,学生才会看懂并理解读物,才会有兴趣持久地阅读。

1.适时迁移,巩固阅读方法。

从中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在每单元的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拓展阅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方面的专项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适时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将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实践中。

如,教学第十册第八单元——角度,重点训练项目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在分析《两个农夫》这篇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将在课堂中领悟到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丢失的骆驼》。

笔者先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时间。

时间一到,笔者就马上向他们出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四兄弟能帮助主人找到丢失的骆驼?”用这两个问题来检查他们的阅读效果。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小学中年级是孩子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五部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部曲:培养阅读兴趣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首要前提。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示范阅读等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的读物,让学生从中找到快乐和满足感。

学校图书馆、班级小书库等资源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得到有效培养,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故事、诗歌、古诗、科普读物等多种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字的美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部曲:拓展阅读广度在小学中年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广度,丰富他们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儿童杂志等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书籍,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让他们将阅读体验分享给同学,扩大阅读的影响范围。

通过以上方式,学生的阅读广度会得到有效拓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中年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培养他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初中22节语文阅读课教案

初中22节语文阅读课教案

初中22节语文阅读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学会从多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课文中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难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3. 从多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让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评价美。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练习。

(2)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课后作业的完成要求。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撰写心得体会,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三、阅读
1)中年段:读好 高年段:读懂 2)中年段:思想感情 高年段:表达方法 3)中年段:提出疑问 高年段:表达顺序,思想感情,表达方法 4)中年段:句号、逗号、冒号、引号 高年段:顿号、逗号、分号、句号




四、习作
1)中年段:写段 高年段:分段表述 2)中年段:写见闻、写书信 高年段:记实作文、想像作文、应用文 3)中年段:学习修改 高年级:自改,交换修改
中、高年级语文 教学重点



一、 朗读和默读
1)中年段:用感情朗读
高年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中年段: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高年段: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二、 词句
1)中年段:关键词句
高年段:有关词句,词语的感情色彩,表达效果 2)中年段:字典、词典、生活积累 高年段:词典


1)对比朗读 4)表演朗读
2、默读
2)感情朗读 5)分角色朗读
3)配乐朗读 6)自由朗读
3、轻读

4、诵读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1、写的来源 :积累、指导 2、写的作用 :激活、感悟、表达 3、写的种类 :仿写、改写、缩写、感受 4、写的指导: 写作顺序、写作方法、写作特点、 段落结构、好词佳句 ……


பைடு நூலகம்
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



1、把握教学重点,不能偏离主题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3、体会语法知识,感悟表达方式 4、渗透写作知识,乐写主题作文

阅读教学的重点

阅读教学的重点

阅读教学的重点任何一种语文水平的得来,都离不开读。

读,它本身既是一种水平,也是一种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增强朗读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发展形象思维,提升作文水平,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不过语文教学中普遍存有的现象是“三少一多”,即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具体表现在重分析、轻朗读;重知识、轻技能。

很多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

因为学生读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要解决这个问题,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阅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读”字上面。

一、以读代讲,理解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无疑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

不过现在的语文课上,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是靠自己读懂的,而是听老师讲懂的。

这就使阅读教学失去了意义。

不过,"耳传",只能使学生"懂",仅仅把知识或结论"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而已,"自得"却包含着阅读水平的培养。

有些老师虽然理解到了“自己读懂”的意义,但是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书读百遍”“读书破万卷”没有充足的时间怎能做到?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朱作仁教授以前打过一个比方:“一堂课40分钟是一个常数,好比一块蛋糕,你把不必要的讲解、提问切多了,留给学生的实践的蛋糕就少了。

”所以课堂上应以读代讲,让学生有一定时间来朗读,真正让学生做到“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一、导入阶段《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导入。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或者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引出话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听故事、唱歌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感受和想象力,为阅读理解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预测阅读预测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理解上升到预测的层面。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预测文章的主题、结局、人物关系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预测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

三、交流阅读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利用交流阅读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快速成长。

交流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他人分享理解和感受,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等方式形成共识。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调查报告等形式,开展交流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微阅读微阅读指的是在体验阅读的同时,进行微观呈现、点滴体验的品质感知。

其重心在于注重阅读的品质和效果。

微阅读可以是读完一篇文章后,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主旨、思考文章的作者是何爱、立意等等。

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更能提高学生的总体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实践阅读实践阅读是指将阅读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学课外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通过实践阅读,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的内容。

通过以上阅读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快乐和成长。

浅论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浅论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浅论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作者:陈海英来源:《家长·下》2021年第07期【摘要】整本书阅读作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如何使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呢?教师可以立足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展开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阅读指导,从阅读计划的制订、批注阅读、书写阅读感悟等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实效。

文章以中年级《大林和小林》课外作品为例,论述中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中年级;《大林和小林》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1-0092-02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Reading Whole Book in Middle Grade(Hushidaqiu Primary School, Xiuyu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CHEN Haiying【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reading the whole book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How to make students' reading more efficient? Teachers can develop effective reading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grade students,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scientific readingguidance,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effectiveness from the formulation of reading plans,annotation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reading percep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extracurricular works of "Da Lin and Xiao Lin" in the middle grade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reading the whole book in the middle grade.【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Whole book; Middle grade; "Dalin and Xiaolin"整本書阅读中我们要达到怎样的阅读效果呢?我们要在学生的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审美的种子、思想的种子、语言的种子等,教师可以将整本书作为温热的土壤,带领学生在其中辛勤的耕种,收获更多果实。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五部曲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五部曲。

第一部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烈,而且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富有趣味和吸引力的阅读内容,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选取一些脑洞大开的神话故事、搞笑幽默的小品文、富有启发性的中外名家作品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组织朗读比赛、诵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态度。

第二部曲: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享受阅读,从而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外创设一些有利于阅读的环境,比如悬挂文学名言警句的海报、布置书屋角、开设文学角等,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

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随时随地读书”的阅读氛围,比如在课间休息时间、双休日、假期等,鼓励学生主动去书店、图书馆,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的书籍。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示范、演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比如快速浏览、细致阅读、整体把握、重点标记、归纳概括等,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阅读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的阅读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级课内阅读教学重点
一、感受识记能力。

要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了中年级还要注意加强默读和略读的指导。

中年级的默读训练,要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

一是要注重默读习惯的培养;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默读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三是要注意学生默读后效果的检查,避免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理解能力。

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重视积累拓展。

阅读就是吸收。

而小学生阅读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

老师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