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可园导游词范文介绍
苏州可园景点介绍

苏州可园景点介绍
苏州可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典园林,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可园面积虽小,但设计精巧,园内建筑简爽、曲径通幽,水木互映,庭院幽静。
可园内部景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小西湖、挹清堂、浩歌亭、思陆亭、坐春鲈、博约楼、冬合楼、一隅堂、学古堂和濯缨处等。
小西湖是可园的主体景点,占地约600平方米,池中荷花、草木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池畔的亭台楼阁古朴典雅,增添了文艺气息。
挹清堂是一座二层楼阁,建筑风格典雅,色彩斑斓,旧时曾是书院掌教接待客人的场所。
浩歌亭则是一座颇有特色的建筑,亭内珍藏着乾隆皇帝御笔的题词。
思陆亭位于可园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古朴典雅的三层亭阁式建筑,代表着可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学古堂和濯缨处则是可园中两座独具特色的建筑。
学古堂古朴典雅,内部陈设有众多珍贵的古代书籍和文化艺术品,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
濯缨处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位于挹清池畔,周围绿树成荫,百花竞放,散发出清幽宜人的魅力。
可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充满文化内涵的书院园林。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理念,将书院、庭院、
— 1 —
园林有机结合,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观,更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
总之,苏州可园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它以其精美的建筑、幽静的庭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 2 —。
苏州可园导游词范文介绍

苏州可园导游词范文介绍可园,中国古典园林名,现称为可园的一共有三处,苏州园林中的可园、岭南园林中的可园和北京的可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私家宅园古建筑。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帽儿胡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可园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苏州可园导游词1江苏省苏州市可园风景区位于人民路48号(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基址五代时属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别墅,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为“韩园”宅邸,元、明时其地入大云庵。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在此筑园,名为近山林。
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又名“乐园”。
沈德潜曾读书于此。
有人误以为是行乐之乐,说是“行乐不可训也”,于是易名“可园”。
园曾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
道光七年(1820_年),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
当时可园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坐春舻、濯缨处诸胜。
咸丰、同治年间,可园受到兵火破坏。
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成立“学古堂”,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
临池筑一小亭,取名“浩亭”。
园内广种梅花,杂植桃、李、杏等佳果。
三十一年,巡抚陆春江停办学古堂,改设游学预备科。
三十三年,又改存古学堂。
辛亥革命时期,张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
1920_年,设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初名第二图书馆)于此。
园中增植梅树逾百。
“铁骨红”古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誉。
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
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苏州可园导游词2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典型的私家园林--可园,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其始建者为东莞博厦村人——张敬修。
他是一名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他又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家请看,正门口“可园”两个大字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字都是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底。
4.可园导游词

可园导游词各位贵宾,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典型的私家园林--可园,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其始建者为东莞博厦村人——张敬修。
他是一名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他又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家请看,正门口“可园”两个大字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字都是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底。
为什么叫可园呢?园子本来张敬修起名叫做“意园”,因为园林修好了以后,园主人经常邀请文人雅士过来聚会,并且会问他们,自己修建的园林大家感觉怎样啊?朋友都说“可以,可以啊”。
园主听多了觉得可以的以字和意义的意字相谐音,那可字在意字之前就更胜一筹了,就把意园改成了可园。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你会问,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还来个草草草,其实啊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因为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故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
东莞籍中山大学教授李五湖先生为这草堂作了一句对联,是这样子写的:“草草原非草草,堂堂敢谓堂堂”。
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可真是一个充满雅意文风之地。
各位团友们,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
然而与其他三大园林想比,可园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
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我们俗称“二居”,即居巢和居廉。
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长达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
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话说之间,我们已经来到前方的“可轩”。
这就是园主的客厅。
此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形,地面也是桂花图案,因此,又称“桂花厅”。
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苏州园林导游词(7篇)

苏州园林导游词(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苏州园林导游词(7篇)苏州园林导游词(精选7篇)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我国古典园林的总称。
【苏州园林】可园

【苏州园林】可园可园里的学问可园是苏州现存唯一的书院园林。
它位于人民路,入口却在沧浪亭街上,与沧浪亭隔街、河相对。
所以,游客来此处,大都会将两个园子一起游览,感受不同年代苏州园林的园林特色与发展变化。
可园与沧浪亭的渊源不止于此。
历史上,可园基址一带包括对面的沧浪亭等,在五代时都是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到了宋代,它又成了沧浪亭的一部分。
现如今,又属同一个管理处管理。
清代,可园开始了它作为书院园林的历史。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在这里建了正谊书院,之前在雍正年间,江苏巡抚曾将这里用作官吏宴集之地,但变成书院之后,可园书院园林的风格算是留存于世了。
即便咸丰、同治年间书院与园俱毁于战事,到了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江苏布政史黄彭年在可园旧址建“学古堂”,并复建园林。
此后,这里便“浩歌拍拍随春风”、“桃杏梅李天下传”了。
修复后池塘周边可园可园入口朝南,门厅很小,往里走可见一圆形拱门,上书“四时风雅”。
拱门如一面团扇,上面绘有垂柳、荷花、碧水,又隐约露出古时建筑的飞檐,水面如镜,映出游人五色霓裳。
游人漫行,在“扇面”上走动,在柳条后穿行,构成了一幅行走的写意山水画。
因为拱门与门内景致之美,很多游人入园时,都会在此驻足,不停地拍照、想留住这一胜概。
而当他走入“扇面”,又会发现,无限风光在门内,著名的博约楼、学古堂离小西湖也不远。
博约楼曾是藏书楼,储书八万卷,学古堂除了是学术交流场所,还曾设游学预备科,作为本地选送官派店铺生的专门机构,1905年,还选送了6名公费生到英国留学。
1914年,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就设在可园,当时“挹清堂”是阅报室,“濯缨处”是儿童阅览室,“博约楼”则是成人阅览室。
修复后池塘周边可园的书院氛围,不仅仅是讲堂、图书馆那么简单,它有着清晰又深厚的传承脉络,位于园西部的正谊书院,前厅就供祀着先圣先师和先贤,两边边间介绍了书院培养的杰出人才,以激励后学。
苏州:可园纪录片解说词

苏州:可园纪录片解说词可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与沧浪亭隔溪相望,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
可园占地约5亩,西部以住宅厅堂为主,建筑密集,质朴秀美。
东部以水池为中心,布局疏朗,槛曲廊回。
可园在北宋时为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一度成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家宅。
到了清雍正年间,私宅变为公共园林。
时任江苏巡抚的尹继善在此兴修园林“近山林”,后来取孔子所言“无可无不可”之意,改名为“可园”,透露出几分随遇而安的意味。
可园的建筑,处处紧扣一个“水”字,颇有妙趣。
推开园门、步入门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泓碧水,是为挹清池,别名“小西湖”。
湖中倒映出一座气度不凡的建筑,即挹清堂。
西侧有一小型厅堂,这就是“濯缨处”,与沧浪亭同样得名于《楚辞》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非清水不能濯缨,惟读书可以明性。
清嘉庆年间,两江总督铁保等人在园内创办正谊书院,开启了可园作为书院的不凡历程。
被林则徐誉为“百年来仅见”人才的冯桂芬就出自正谊书院。
冯桂芬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是中体西用思想的首倡者。
后来冯桂芬回到正谊书院任讲席,书院遂以倡导西学、注重革新名声大噪,道光皇帝御赐“正谊明道”匾额,荣耀一时。
可惜的是,太平天国时期,可园毁于战火。
光绪年间,江苏巡抚黄彭年在旧基上重建了书院——学古堂,接续了可园读书育人的传统。
他还在园内增筑藏书楼,储书多达八万余卷。
学古堂前遍植“铁骨红”古梅,冬雪未融之际,师生们围炉讲学,抬头一睹这“江南第一枝”花枝烂漫,定然会欣喜于天地间的生生之德。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可园成为招募和选派公费留学生之所,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会员张默君女士曾在此办《大汉报》,一时影响极大。
可园之名,虽暗含随遇而安之意,但它历经沉浮兴废,始终延续着书墨之香,从正谊书院、学古堂到民国时期的报馆、图书馆,清晰的文脉传承,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回响着江南文化的木铎金声。
苏州可园景点简介

苏州可园景点简介苏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江苏省的中部,是一座充满着古典气息的城市。
而苏州的园林建筑也是苏州最值得一游的特色之一。
其中,可园就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珍品之一,也被誉为"吴中第一园"。
可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山吴中路301号,以其独特的藏香、藏翠、藏水的建园法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处享誉海内外的园林。
其建园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前后历经多次修建,始终保持着其原汁原味的美誉。
可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以极高的艺术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赏析。
园林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园以井字形布局为主,中央是园林的主要景观之一——直径仅6.5厘米的“富贵香冠”,这是一座盛开的小水塘,垂柳和芍药一同缀满了整个塘面,使人应接不暇。
不仅如此,南园中还有三天一现的喷泉,美丽的石桥,独特的回廊等园林景观陆续呈现于游客眼前。
北园则以假山、水池、雅室和古榭为主。
最吸引人的是红纱帐和船亭,红纱帐形态独特,常年不变,是为红砖墙上绣出的一个帐篷,顶部还有飘摇欲坠的荷花上覆盖的瑶台,绣榻、锦绣莲台都十分具有古典唯美的气息,船亭则是一座小小的夹板船,仿佛漂泊在水中,别有一种意境。
此外,可园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碧桃堂、书库、玉几堂、瑶光阁等等,这些有别于南北园特色的景点,各具特色,相互独立,又互相补充。
以此形成了一座精美、富丽、华韵、高古、高雅的园林景观,从多个角度打破了传统园林布局的单调。
每年赏花赏景的最佳时间我们建议大家最好在春天的三月到五月。
此时,苏州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富贵香冠已经绽放,春雨滋润出水池旁的冬青,众多的花卉和树木漫长的路径更是显得灿烂多姿,让人心旷神怡。
总之,苏州可园是一处美不胜收的园林之地,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情侣约会,还是家人出行,都能在这里找到欢乐和记忆,也能感受到苏州这座美丽城市的厚重魅力。
2023年苏州各园林景点导游解说词

2023年苏州各园林景点导游解说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苏州各园林景点导游解说词2023年苏州各园林景点导游解说词精选8篇西台植竹,东台种桂,因而此厅原先称为桂花厅,现在匾额上已改名为“宜雨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可园导游词1江苏省苏州市可园风景区位于人民路48号(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基址五代时属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别墅,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为“韩园”宅邸,元、明时其地入大云庵。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在此筑园,名为近山林。
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又名“乐园”。
沈德潜曾读书于此。
有人误以为是行乐之乐,说是“行乐不可训也”,于是易名“可园”。
园曾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
道光七年(1820_年),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
当时可园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坐春舻、濯缨处诸胜。
咸丰、同治年间,可园受到兵火破坏。
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成立“学古堂”,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
临池筑一小亭,取名“浩亭”。
园内广种梅花,杂植桃、李、杏等佳果。
三十一年,巡抚陆春江停办学古堂,改设游学预备科。
三十三年,又改存古学堂。
辛亥革命时期,张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
1920_年,设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初名第二图书馆)于此。
园中增植梅树逾百。
“铁骨红”古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誉。
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
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苏州可园导游词2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典型的私家园林--可园,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其始建者为东莞博厦村人——张敬修。
他是一名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他又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家请看,正门口“可园”两个大字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字都是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底。
为什么叫可园呢?园子本来张敬修起名叫做“意园”,因为园林修好了以后,园主人经常邀请文人雅士过来聚会,并且会问他们,自己修建的园林大家感觉怎样啊?朋友都说“可以,可以啊”。
园主听多了觉得可以的以字和意义的意字相谐音,那可字在意字之前就更胜一筹了,就把意园改成了可园。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你会问,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还来个草草草,其实啊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因为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故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
东莞籍中山大学教授李五湖先生为这草堂作了一句对联,是这样子写的:“草草原非草草,堂堂敢谓堂堂”。
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可真是一个充满雅意文风之地。
各位团友们,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
然而与其他三大园林想比,可园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
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我们俗称“二居”,即居巢和居廉。
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长达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
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话说之间,我们已经来到前方的“可轩”。
这就是园主的客厅。
此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形,地面也是桂花图案,因此,又称“桂花厅”。
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大家看到地板中间的那个小孔里没有,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呵呵,很多人都以为是用来排水的一种器具,毕竟中国人喜欢喝茶,但事实上它是为客人送风送香的,当年主人在隔壁小房放一个鼓风机,有仆人在隔壁的小房里用鼓风机鼓风,鼓风的时候再加上些桂花的香料,风由地下的铜管慢慢地冒出,凉风阵阵,所以现在我们称他为“古代空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形式与智慧。
来到这间房子呢,叫做双清室。
双清室它的起名之意来自“人性双清”,说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
那在这里呢有三个地方比较值得大家了解。
首先是我们四周的彩色玻璃,它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
当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时也减低了阳光的强度。
因为明清时玻璃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这些彩色玻璃是当时从西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而来。
那么第二点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整个双清室的平面布局、地面砖、窗户的结构,都是呈一个繁体的“亚”字型,所以双清室又叫做亚字厅。
那第三个就是这间房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大家斜对面红色玻璃上的这些字,这些字就是刚刚为大家介绍二居里面居巢先生所创作的,它当年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一共35个字,现在仅存19个字。
走过双清室,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大家看见的就是邀山阁,邀山阁是“邀山入阁”的意思,因为推开窗户近可见黄旗名山,远可见罗浮仙山。
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7.5米,共四层。
第四层是木质结构。
这邀山阁又被当地百姓称为“定风楼”,因为它四面通窗,仅以10根木柱放在10个石墩上,虽无一钉一铁,但经历百年雨都安然无恙。
邀山阁有两“最”,首先呢,它是当年东莞县城的最高楼层建筑,第二最,它就是清代四大名园里面最高的古建筑。
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登上邀山阁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
整个可园无论在建筑,还是意境上,都包含了可以、可人、无可无不可这三层意思,因为园主人张敬修在仕途上三起三落。
所以他教育子孙在仕途上可行则行,应止则止。
整个园区除了可轩,还有可亭、可舟、可堂等一系列以可字命名的建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为大家在可园的讲解到此告一断落,感谢各位嘉宾对我讲解的耐心倾听,谢谢各位。
苏州可园导游词3五代末年,此处是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一隅,后渐废。
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韩世忠居沧浪亭时,辟其址为宅院,增修扩建,成为“韩园”宅邸。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
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
乐园建成后,其东面为正谊书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实为一体。
沈德潜曾读书于此。
有人曾误以为是“行乐”之乐,乾隆间大吏说是“行乐不可训也”。
道光七年(1827年),布政使、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易名为“可园”。
当时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坐春舻、濯缨处等景点。
泾县朱珔来主正谊书院讲席,他在《可园记》写道:“园之堂,深广可容,堂前池水,清法可绝故颜,堂曰艳清。
池亩许,蓄倏鱼可观,兼可种荷,缘崖磊石可憩.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舫,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庞可步,出廊数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灌缨处,旧园外隔溪即沧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灌缨也。
”由此可见,园址与沧浪亭同源,园名也与沧浪亭同源,取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之句。
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也曾在园内讲学。
咸丰、同治年间,可园受到兵火破坏。
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成立“学古堂”,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
园中增植梅树逾百。
“铁骨红”古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洋务派主持下宣布全面废除科举制度,并先后颁布《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和《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使留学生可经过考核获得等同科举的仕途出身。
江苏巡抚陆元鼎停办学古堂,改设游学预备科,作为本地选送出国留学生的专门机构;并于当年选送6名公费生赴英国留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改为存古学堂。
辛亥革命时期,张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
1914年,设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于此,“挹清堂”为阅报室,“濯缨处”则为儿童阅览室。
园中植梅百余株,红白绿色俱备,其中古梅“铁骨红”传为黄彭年办学古堂时植,有“江南第一枝”之誉。
民国二十五年,举办“梅展”,张默君重来故地。
与邵元冲、汤国梨等步韵唱和,传诵一时。
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荷花满池,梅林书楼,相互掩映。
1951年,可园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办公及师生疗养用,1957年后为苏州医学院使用。
因地势颇低,每逢台风暴雨,积水受淹,“铁骨红”梅等古树于50年代陆续枯死。
园内建筑也年久失修。
1963年,园被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医学院曾拨款修缮。
如今的可园归苏州大学管理,是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会办公场所,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苏州可园导游词4谈到苏州园林,大家一定会说拙政园、狮子林和虎丘吧!今天我要游的是可园。
可园,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苏州有这样一个园林吧!它位于沧浪亭对面,面积不大,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就能游遍它每个角落,它没有大园林那么喧闹和拥挤,处处透露着古代学堂的气息,让游客有一种安静、舒服的感觉。
一进入园林,眼前就是大圆的门洞,上面横着写了四个大字“四时风雅”,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谜,进入了园内,中间是一个大水池,所有的景色都围绕着水池,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水池四周有:春天的绿柳、夏天的荷花、秋天的红枫和冬天停泊在岸边的小船,四个季节的景色都此时出现了,怪不得叫“四时风雅”呢!四种景物融为一体,简直就是一副画,栩栩如生。
柳树在风的吹拂下轻轻地飘着,好似姑娘的长发,轻轻的,柔柔的。
荷花自然是美的,可在荷叶的映衬下,变得娇小玲珑。
枫叶像一位姑娘站在河边静静地欣赏这一切。
小船停泊在岸边,一根缰绳拴住了它去向。
这么一座苏州园林,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苏州可园导游词5江苏苏州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4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
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
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
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虽然现存园林面积很小,仅四亩半许,但其园址却历史久远,甚至在宋代还是沧浪亭的一部分。
早在五代末年,此处是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枯别墅一隅,后渐废。
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韩世忠居沧浪亭时,辟其址为宅院,增修扩建,成为“韩园”宅邸。
元、明时其地并入大云庵。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
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
乐园建成后,其东面为正谊书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实为一体。
沈德潜曾读书于此。
有人曾误以为是“行乐”之乐,乾隆间大吏说是“行乐不可训也”。
园曾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布政使、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易名为“可园”。
当时可园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一说抱清堂)、坐春舻(一说坐春舫)、濯缨处等景点。
朱宫赞踌有园记曰:“园之堂,深广可容,堂前池水,清法可绝故颜,堂曰艳清。
池亩许,蓄倏鱼可观,兼可种荷,缘崖磊石可憩.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舫,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庞可步,出廊数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灌缨处,旧园外隔溪即沧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灌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