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门秘制外用药酒
民间皮肤疾病外用药酒剂

民间皮肤疾病外用药酒剂祖传秘方酒煮鸡蛋治内外痔百医百灵【配方及用法】鸡蛋12个,白酒适量(以淹没鸡蛋为准)。
把鸡蛋放在白酒中,用微火煮鸡蛋至酒干备用。
每天早上空腹内服鸡蛋2个,6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即愈。
【疗效】此方属彝族祖传秘方验方,百医百灵,有效率达95%以上。
【验证】云南师宗县杨中明,患有内外痔多年,痔疮流血,用本方治疗,果然见效,痔疮全好了。
此方真是即简单又神奇!一、皮肤外用药酒剂酒2.6.1消斑酊配方:乌梅60克、补骨脂30克、毛姜10克、75%酒精300ML 制法:浸泡2周后滤过去渣,滤液存放,备用。
主治:白癜风。
用法:外搽白斑处,每日1—2次,连续使用数月,直至色素岛生出扩大,白斑基本消失为止。
2.6.2乌梅酊配方:乌梅40克、白芷40克、75%酒精300ML 制法:浸泡1周后,滤过存汁,加二甲基亚砜10ML,备用。
主治:白癜风。
用法: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蔓延程度,每日外搽3—4次,2个月为1疗程,有效者可再用。
2.6.3祛白酊配方:补骨脂30克、硫磺10克、水杨酸6克、95%酒精100ML。
制法:浸泡7天后,过滤存液,备用。
主治:白癜风。
用法:每日搽药1次,稍用力,以皮肤充血为度,并晒太阳10—30分钟,冬日可隔玻璃窗晒。
若外用红肿起疱,可兑酒精稀释。
外用药一般可用1—6个月左右。
如白斑处已有色素岛产生,说明有效,外用可达2年,亦可加服中成药白癜风胶囊。
2.6.4复方大黄酊配方:土大黄、蛇床子、土槿皮各30克、75%酒精1000ML、苯甲酸12克、水杨酸15克制法:前三味入酒精内浸泡,10天过滤去渣滤液中加入后2种药物溶解,搅匀,备用。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消退期)。
用法:以棉棒蘸药液,在患处轻轻涂擦,每天2次。
粘膜及外阴部禁用。
本品外搽时有一定副作用:如用药后有灼痛感,个别病人头皮有轻度肿胀,一般停药3—5天可自愈,再用。
2.6.5斑秃酊配方:桂枝、干姜、丹参各12克、斑蝥、川椒各3克制法:上药均碾碎,用75%酒精或白酒200ML浸渍1周,滤渣存液,方可待用。
快速镇痛外用中药酒配方的制作方法

快速镇痛外用中药酒配方的制作方法制作快速镇痛外用中药酒需要以下材料:1.药材:川乌、没药、大藤壶、细辛、白芷、桑白皮、地黄、乳香、橘红、丹参、僵蚕。
2.酒精:白酒、花雕酒或高度白酒。
制作步骤:1.准备药材:将每味药材按照比例称量,川乌5克,没药5克,大藤壶3克,细辛5克,白芷3克,桑白皮5克,地黄5克,乳香3克,橘红3克,丹参3克,僵蚕3克。
2.清洗药材:将药材逐一洗净,去除杂质,然后晾干备用。
3.炒烘药材:将准备好的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炒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炒烘5-10分钟,直到药材散发出香气。
4.粉碎药材:将炒烘好的药材用研磨机研磨成细粉备用。
5.配制药酒:将粉碎好的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玻璃瓶中,然后倒入适量的酒精,使药材浸泡在酒精中,药材浸泡的酒液应该稍微超过药材的高度。
6.密封保存:将药酒密封好,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1-2周,期间每天轻轻摇晃一次,使药液充分混合,药力渗透更均匀。
7.过滤熟化:将密封保存的药酒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熟化3-4周,期间每天轻轻摇晃一次,使酒液中的药力更加浓郁。
8.过滤提取:用纱布过滤药酒中的渣滓,获得纯净的药液。
9.储存药液:将过滤好的药液分装在净瓶中,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1.制作药酒要选用质量好的草药,避免含有农药或其他化学物质。
2.制作药酒要使用干燥的工具和容器,避免水分进入药材中。
3.制作药酒时避免用金属容器,可以选择玻璃瓶或陶瓷瓶。
4.制作药酒时要注意比例,药材和酒精的比例应该合适,否则药效会受到影响。
5.制作药酒时注意卫生,避免手部或其他物品污染药材和酒精。
6.制作好的药酒应该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以上是制作快速镇痛外用中药酒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外用风湿特效药酒

外用风湿特效药酒
主治:
(外用)专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腰腿疼痛。
【特点】:在患者痛的部位一擦即见恶血,而不痛的部位不出,五分钟见奇效。
【配方】:
生川乌15g、生草乌15g、生南星15g、生半夏15g、
细辛15g、生马钱子15g、川椒15g 雪上一枝蒿15g、
山楂子15g、生姜90g、梧桐根皮90g 韭菜(干鲜均可)90g、樟脑90g。
五十度以上白酒适量,浸过药材就行,浸泡20天。
【用法】:跟一般药酒一样,每天擦一、两次,每次擦一两分钟即可,也可以擦久一点。
擦时用力适中,如有旧伤,擦上即显,视病情轻重长短不同,呈黑或红色,越久色越深。
本馆提醒: 此药有毒,严谨入口!!。
止痛消肿的药酒配方的制作方法

止痛消肿的药酒配方的制作方法材料准备:1.高度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2.生姜:50克3.板蓝根:30克4.金银花:30克5.天麻:20克步骤一:准备材料1.生姜去皮,切成薄片备用。
2.板蓝根、金银花和天麻分别洗净备用。
步骤二:炒制材料1.取一锅,加热至适中温度。
2.将板蓝根放入锅中,用铲子轻轻翻炒2-3分钟,直到材料表面微微变色。
3.倒出炒制的板蓝根,放凉备用。
4.将金银花和天麻分别放入锅中翻炒,时间和板蓝根相同,炒制后放凉备用。
步骤三:材料浸泡1.取一个干净的玻璃瓶(最好是不透明的),加入500毫升高度白酒,尽量选用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
2.往瓶子中加入炒制好的板蓝根,金银花和天麻。
注意不能添加过量,否则会影响药效。
3.加入切好的生姜片。
4.瓶口密封好,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步骤四:药酒浸泡1.将瓶子放置在室温下,至少浸泡10天以上。
2.每天摇动瓶子,以确保材料充分溶解。
3.浸泡时间越长,药效越好。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决定浸泡时间。
步骤五:过滤药酒1.浸泡完毕后,使用纱布或过滤网将药酒过滤出来,将渣滓去除。
2.将过滤好的药酒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
3.药酒不宜暴晒于阳光下,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使用方法:1.使用前摇匀药酒。
2.采取适量的药酒,直接外用患部或者按摩患部。
注意事项:1.制作药酒时,尽量选用优质酒精制品,以保证药酒的质量。
2.个人过敏体质者或者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慎用本药酒。
4.本药酒仅适用于一些常见的疼痛和肿胀情况,对于严重的疾病和伤害,应尽早就医。
总结:制作止痛消肿的药酒并不复杂,需要一定的材料和耐心。
通过选择适当的草药和合适的酒精浸泡,我们可以制作一种简单有效的止痛消肿的药酒。
然而,在使用药酒时,仍需慎重,并遵循正确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情况持续或恶化,请及时就医。
外用风湿药酒配方,教你这5种搭配!

外用风湿药酒配方,教你这5种搭配!关于《外用风湿药酒配方,教你这5种搭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湿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高,当人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肌肉、骨骼、血管以及关节等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医学上统称为风湿病,风湿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治疗风湿病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使用药酒擦拭,下面推荐几种专门针对风湿病的外用药酒配方。
1.参桂鹿茸酒原料:鹿茸3克,白药、当归、炙黄芪、甘草、玉竹、枸杞、炒白术、熟地、人参各15克,陈皮、肉桂各18克,茯苓12克,川续断9克,橘络、玳玳花各6克,白酒、冰糖、猪油各适量。
x{)z2,制用法:将前16味药和白酒一起放入玻璃容器中,调入冰糖和猪油,密封浸泡3个月后即成,可每次服用15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此酒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和中的功效,适合有心悸、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食少便溏等症状的风湿热患者服用。
2.天麻酒原料:天麻、茯苓、枸杞子各10克,钩藤、制首乌各15克,炒白术12克,麦冬5克,人参、当归、五味子各3克,白酒、蔗糖各适量。
制用法:将前10味药和白酒一起放入玻璃容器中,调入蔗糖,密封浸泡3个月后即成,可每次服用15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此酒具有祛风通络、补益肝肾的功效,适合有关节痹痛、麻木不仁、肢体酸软等症状的风湿热患者服用。
3.风湿类风湿药酒配方大全:龟蛇酒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
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
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
最后融入冰糖,蜜糖。
早晚空腹饮30克。
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
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4.风湿类风湿药酒配方大全:黄芪酒黄芪2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细辛5克,炮干姜12克,当归9克,桂枝9克,葛根6克,秦艽6克,制乌头6克,山茱萸6克,生大黄3克,白酒2000克。
外用药酒配方大全

外用药酒配方大全
1.龙脑酒
【配方】
龙脑研末适量,白酒适量。
【制法】
将龙脑研末后加入适量的白酒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轻揉至药液被吸收。
【适应症】
适用于跌打损伤、肌肉酸痛等症状。
2.辣椒酒
【配方】
辣椒籽适量,白酒适量。
【制法】
将辣椒籽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白酒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轻揉至药液被吸收。
【适应症】
适用于湿疹、风湿疼痛等症状。
【配方】
山楂适量,白酒适量。
【制法】
将山楂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白酒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外用涂于面部,每日1~2次,轻揉至药液被吸收。
【适应症】
适用于调理肌肤、美容养颜。
4.茶树酒
【配方】
茶树精油适量,白酒适量。
【制法】
将茶树精油加入适量的白酒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轻揉至药液被吸收。
【适应症】
适用于皮肤病、疥癣等症状。
5.芦荟酒
芦荟汁适量,白酒适量。
【制法】
将新鲜芦荟叶挤压出汁液,加入等量的白酒中,搅拌均匀,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
【适应症】
适用于烫伤、晒伤、红肿等症状。
自制外用药酒,活络止痛药酒

自制外用药酒,活络止痛药酒
之前一直给大家分享自制饮用养生酒的配方,今天就写一篇关于药酒外用的配方制作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文章最后,加微学更多纯粮酿酒技术)
一、原料配方:血竭、樟脑、冰片各30克,红花、细辛、生地黄、白芥子各60克,乳香、没药各45克,鹅不食草、荜茇各90克,高良姜120克,白酒5000毫升。
将12味药材共碾碎成细末之后,加酒密封浸泡十天左右,去渣留液。
每天外用一次,每次用棉签蘸药酒搽在患处。
主要的功效是温经活血止痛,主要治疗铁打损伤、慢性劳损。
二、原料配方: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
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白酒30斤。
风湿骨病外用药酒秘方有哪些

风湿骨病外用药酒秘方有哪些7种风湿骨病特效药酒风湿药酒配方一:龟蛇酒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
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
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
最后融入冰糖,蜜糖。
早晚空腹饮30克。
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
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风湿药酒配方二:黄芪酒黄芪2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细辛5克,炮干姜12克,当归9克,桂枝9克,葛根6克,秦艽6克,制乌头6克,山茱萸6克,生大黄3克,白酒2022克。
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粗末,浸泡于酒内,7天后饮用。
每日2次,每次10克。
补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适用于气血不足、风寒所致的关节痹痛、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阴虚火旺者忌服。
风湿药酒配方三:川乌酒生川乌、生草乌、乌梅、牛膝、大青叶各15克,金银花10克,白酒500~1500毫升。
将前6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备用。
口服。
每次服5~1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祛风除湿、消炎解毒、温经止痛。
主治半身不遂、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变形,活动受限者佳)。
若无生二乌,可用熟二乌代,但剂量加倍。
上述剂量匆过量,口唇麻木者可减量服之。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风湿药酒配方四:追风酒当归、川芎、白芷、熟地、杜仲、川牛膝、香附、羌活、独活、寻骨风、木瓜、桂枝、革拨、干地龙、云茯苓、红枣各15克,水蛭、土鳖虫、三七参、红花、生川乌、生草乌、全蝎、蝉蜕各9克,枸杞子5克,马钱子(制)4。
5克,乌梢蛇30克,蜈蚣16克,白酒1000毫升。
将前28味共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口服。
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
追风活络、和血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顽痹日久、关节变形、肿大、屈伸不利、疼痛不止等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门秘制外用药酒本药酒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驱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配方如下:透骨草,龙脑,凤仙衣,川乌,草乌,红花,寻骨风,独活,三七,威灵仙。
花椒。
肉桂。
当归,细辛,泽兰各10克。
1000亳升95%酒精避光泡制15天。
注意事项:1。
本品为外用药酒,严禁口服。
2。
皮肤过敏,有开放性破损,溃烂部位不宜。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颈肩腰腿痛,跌打扭伤等引起的皮下淤血和肿痛。
药酒方追风活络酒[配方] 红曲、紫草、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川芎、乳香、没药、秦苞谷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杜仲(盐制)、小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在各10克,麻黄30克,白糖8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将前21味.除红曲、紫草外,血竭、乳香、没药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余16味酌予碎断。
上药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再入缸中,密封,浸泡30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滤过,贮瓶备用。
[功用]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 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用法] 口服。
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孕妇忌服。
三七跌打酒[配方] 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
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
[制法] 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口服。
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
外用。
若肿疼者,擦患处,每日擦2-3次。
创伤破口者,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
[附记] 引自《正骨经验汇萃》。
孕妇忌口服。
跌打风湿药酒[配方] 勒党根、小棵蔷盛根各25克,山花椒根24克,三花酒(50度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散风祛湿、活血止痛。
[主治] 急性扭挫伤及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用法] 口服。
急性扭挫伤,首次服100毫升,以后为每次服200毫升,日服2次。
同时取适量药酒外擦患处,日擦3次。
余为每晚临睡时服100毫升,或每服50毫升,日服1次。
20天为1疗程。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病重者可连续服用l—2个疗程。
若服酒过程中,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天后,可继续服用。
跌打酒[配方] 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四块瓦、防已各20克,见血飞、仲筋草、八爪金龙、透骨草、大血藤、涂长卿各30克,水冬皿根皮40克,四两藤、竹叶三七各15克,55度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将前14味共捣为粗本,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舒筋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肢体麻木、腰腿酸痛。
[用法] 口服。
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志》。
双乌木瓜酒[配方] 制川乌、制草乌各15克,木瓜、黄芪各25克,当归、银花、乌梅、川牛膝各15克,红花、桂枝、甘草各10克,60度白酒500毫升。
[制法] 上药(11味)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15-20分钟,候凉,置容器中,再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或上药并研细末,备用。
[功用]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炎止痛。
[主治] 大骨节病。
[用法] 口服。
每次服5-10毫升,日服2次。
不能饮酒者服散剂,每次服3-4克,日2次。
40天为1疗程,7天复查1次。
[附记] 引自《吉林中医药》。
蕲蛇风湿酒[配方] 蕲蛇(去头)100克,桑枝,熟地黄、淫羊蕾、鲜侧柏叶称钩风、鲜马尾松根(去粗皮)各80克,白有、当归、麻口皮子药名50克,大血藤、石桶蘑、桂枝各32克,杜仲(盐水炒)、木瓜、川牛膝、甘草、狗脊(去毛)各32克;川续断32克,白酒8000毫升,蔗糖425克。
[制法] 先将该蛇加白酒1000毫升浸泡6个月以上,滤过,桂校提取挥发油,余桑枝等17味捣碎,置容器中,分2次加白酒浸泡,第1次密封,浸泡30天,第2次浸泡15天,合并浸液,滤过,加入上述滤液及挥发油,混匀,加取蔗糖制成糖浆,待温,加入混合液巾搅匀.静置,滤过,贮瓶备用。
[功用]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主治] 风湿痹痛、骨节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腰膝酸软、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后期等症。
[用法] 口服。
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本药酒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
坚持服用,中病即止。
孕妇忌服。
参胡杜仲酒[配方] 党参、延胡索、木香、肉桂、杜仲、五牛、小茴香各60克,白酒和75%酒精各适量。
[制法] 将前7味共研细末,备用。
[功用] 益气温经、理气止痛。
[主治] 挫、扭伤筋不能屈伸。
[用法] 口服。
每次取药末1克用白酒适量送服。
日服3次。
外用:每取药末1克用75%酒精50毫升调匀,揉擦患处半小时,日揉擦2次。
[附记] 引自《医学文选·祖传秘方验方集》。
方名为编者所加。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地鳖红花酒[配方] 地鳖虫、红花各10克,白酒200毫升。
[制法] 上药入白酒,以文火煎约30分钟,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 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续筋骨。
[主治] 急性腰扭伤。
[用法] 口服。
上剂分3份。
每日1次,每次服1份。
[附记] 引自《陕西中医》。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补血壮骨酒[配方] 淫羊霍、巴戟天、鸡血藤各2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补肾强骨、活血通络。
[主治] 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及瘫痪等症。
[用法] 口服。
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二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复方红花酒[配方] 乳香、没药各27克,五加皮、川乌、草乌、红花、木通、伸筋草、桃仁、威灵仙、当归、川续断各63克,40%乙醇4000毫升。
[制法] 将前12味捣碎,置容器中,分2次加入40%乙醇,密封,浸泡,第1次用乙醇2000毫升浸泡4天,过滤,第1次药渣用乙醇2000毫升浸泡3天,过滤。
合并两次滤液,静置即得。
浓度为20%。
[功用] 散瘀消肿。
[主治] 跌打损伤。
[用法] 外用。
取此药酒揉擦患处,日擦l-2次。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切勿内服。
天麻四虫酒[配方] 蝉退180克.天麻、天虫各9克,蜈蚣1条,全虫、琉璃各6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 上药用黄酒煎服。
去渣即成。
[功用] 祛风止痉。
[主治] 破伤风。
[用法] 口服。
每日1剂,1次顿服。
汗出即愈。
[附记] 引自《正骨经验汇瘁》。
骨质增生酒[配方] 岩马桑、钩藤根、四块瓦、见血飞各30克,野养麦、威灵仙根、五香血藤、鹿衔草、凤仙花根、地龙、土瞥虫各40克,水冬瓜根皮、淫羊蕾各60克,川红花、青藤香、三七各20克,55度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将前16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 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主治] 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
[用法] 口服。
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百病中医膏散疗法》。
风湿伤药酒[配方] 四块瓦30克,蚤休、姜黄、山栀、土黄柏、驳骨丹各45克,茜叶、射干、云实、百两金各炮克,阿利藤、南陆各9克,蛇芍、星宿叶、毛茛各30克,紫菀30克,冰片4.5克,75%乙醇适量。
[制法] 将前17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2次,第1次(乙醇浸过药面为度)浸泡10天后,过滤取液;第2次(药渣)再加75%乙醇浸泡5天后,过滤,弃渣。
两次浸液合并,混匀,装瓶备用。
[功用] 祛风湿、健骨。
[主治] 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
[用法] 外用。
外擦患处,日3次,连用一周。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切勿内服。
闪挫止痛酒[配方] 当归6克,川芎3克,红花1.8克,威灵仙1.5克,白酒50毫升。
[制法] 将前4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祛瘀消肿。
[主治] 闪挫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肌健、筋膜。
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盘)、血管、周围神经等组织,受伤后发生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等现象。
[用法] 口服。
随时随量饮之,不醉为度。
取药渣外敷伤处。
[附记] 引自《疑难急症简方》。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有明显出血现象者不宜服用本药酒。
接骨至神酒[配方] 羊聪明(炒黄)、大黄、当归、赤芍各9克,壮丹皮6克,生地15克,地鳖虫(捣碎连汁)10个,土虱(捣烂)30个、红花9克,自然铜末(后下)3克,黄酒300毫升。
[制法] 将前9味捣烂,入黄酒同煎,然后入自然铜未调服之。
[功用] 续筋接骨。
[主治] 跌打损伤、手足断折。
[用法] 口服。
手术接合后,1次顿服之。
[附记] 引自《串雅内编》.鹿参酒[配方] 鹿茸10克,人参15克,杜仲30克,石斛、牛膝各2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数下,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补肾填精、益气壮腰。
[主治] 腰腿酸困、体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羊肾酒[配方] 羊肾1对,仙茅、玉米、沙苑子、桂圆肉、仙灵脾各30 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羊肾洗净.切碎.余5味捣碎.一并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盖好置文火上加热30分钟,离火待冷,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补肾温阳、安神调胃。
[主治] 腰酸股冷,小腹不温、行走乏力、精神恍惚、食欲不振等症。
[用法] 口服。
每次服10~25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鹿角霜酒[配方] 鹿角霜、杜仲各30克,黄芪、当归各20克,红花10克,玉竹20克,冰糖9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细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数下,浸泡21天后,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溶化滤过,即成。
[功用] 补肝肾、益气血、壮筋骨、利关节。
[主治] 腰膝酸困、体倦无力等。
[用法] 口服。
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熟地杜仲酒[配方] 炙杜仲、炮姜、熟地、萆解、羌活、川椒、制附子、肉桂、川芎、制乌头、秦芎、细辛、川续断、括篓根各30克,五加皮、石斛各50克,地骨皮、桔梗(炒)、炙甘草。
防风各25克,白酒2000毫升,[制法] 将前20味细料,入布袋,置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