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10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1、概述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我国的矿产开采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矿产开采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这种条件下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灾害事故频发。
危及生命的矿难和环境灾害时有发生,近年来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此,根据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及发展规律、特点,将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类,并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防治灾害的措施,是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2、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就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而言,采矿活动的范围仍多数被限定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层内部。
在矿脉开采之前,矿区地质环境是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而采矿过程,是从地壳内部的土壤、岩石圈层挖出大量的土石方,对地质环境进行了巨大的破坏,使其处于非稳定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不论钻井开采、掘坑开采、注液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这种不平衡性的出现导致了地壳物质的不稳固,进而容易引发灾难性地质改变。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很多,若单从灾害发生的速率加以区别,可分为突变型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另一种就是缓发型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等。
然而,在我们最常用的地质灾害分类,常常是以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关系来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 才能根据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制定相宜的防治措施。
人为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合理或者不科学改变地质环境,进而诱发的地质灾害基本涵盖了除火山喷发之外的所有地质灾害类型,本文将就其特点简要分类阐述2.1岩土圈层形变灾害这部分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采矿活动改变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导 致地区地下和地表岩土圈层形变,进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2.1.1诱发性地震由于采矿活动致使岩土圈层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反映在岩土圈层内部就是地震与断层错位。
矿山地质

1. 矿山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特点有哪些?**答:(1)针对性: 本阶段的的地质工作,大多是针对矿产勘查工作中遗留的、而矿山建设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开展工作。
(2)继承性: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在矿产勘查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已有的前期事实。
(3)生产性:此阶段地质工作的程度和深度要求,以能否满足矿山建设和生产要求为准则;并有条件使探矿工程与矿山基建、生产井巷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已确定的各类矿山巷道开展矿体地质特征研究;另一方面,所设计的各类探勘工程又要尽量为矿山生产所利用,从总体上形成统一系统。
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的选冶加工技术性能评述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评述;(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述;(3)矿石选矿试验情况评述3. 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和勘探程度评述包括哪些内容?*答:着重说明勘探范围、深度,确定的勘探类型,采用的勘探方式、勘探手段、工程网度和工程间距,以及完成的其他有关地质的和勘探的工作项目及其数量,地质工作和勘探工程的质量评述,阐明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情况。
各种勘探工程原始地质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是否达到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各种综合地质图件编制是否齐全,是否达到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最后对矿床达到的勘探程度进行结论性评述。
按矿山设计对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对勘探工作提出意见。
如果勘探工作存在严重问题,达不到或不符合矿山设计要求,应从满足设计要求出发,提出补充勘探工作或修改意见。
4. 对地质勘探报告的审查包括哪些内容?**答:(1)文字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审查;(2)地质研究程度的审查;(3)勘探工作和勘探程度的审查;(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审查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内容有哪些?*答:(1)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地质章节,提供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地质资料;(2)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需要,依据地质报告中地质图件,编制相关地质图件;(3)提供矿区地质储量估算成果(审查核对后的);(4)提供其他有关的地质资料6. 矿山设计工作中,设计书中地质部分必须包含的内容有哪些?根据设计的要求,对下列内容进行必要的阐述和说明:绪言、矿区及矿床地质、矿区勘探工作和质量评述、地质原始资料和综合资料编录、资源∕储量估算、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基建地质及设计、生产勘探、地质储量及生产矿量平衡情况、首采地段的生产探矿和采准、备采的布置等。
矿山地质

0、什么是摩氏硬度计?摩氏硬度计如下所示: 1.滑石 2.石膏指甲(与矿物同样硬的东西)3.方解石铜币 4.萤石铁钉 5.磷灰石玻璃 6.长石铅笔刀片7.石英钢制小刀8.黄玉砂纸9.刚玉10.金刚石1、矿物与岩石的定义? a. 天然产出,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的均匀固体b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特征、是地质作用的产物2、按照含水介质性质地下水可以分为哪几种 ?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3、岩石分为哪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4、根据SiO2含量,岩浆岩分为哪几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盐。
5、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1砾岩与角砾岩2砂岩3粉砂岩4泥质岩5石灰岩6白云岩7硅质岩8可燃有机岩6、岩浆岩的主要类型1玄武岩2闪长岩3安山岩4正常岩5橄榄岩6辉长岩7花岗岩8流纹岩7、节理的分类。
按成因分类:构造节理:由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作用力形成的节理。
非构造节理:由非构造运动形成的节理按力学性质分类:张节理:岩石受张应力产生的节理。
剪节理:岩层受剪力产生的裂隙。
8、褶曲分类褶曲形态分类包括四种:横剖面的、纵剖面的、平面的及其组合形式。
9、断层的分类?(1)根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分:①正断层②逆断层③平推断层(2)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关系分:①走向断层②倾向断层③斜交断层(3)断层的组合形式①地堑和地垒②叠瓦状构造③阶梯状构造10、煤的分类按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将煤炭分为14类,常用的有8种,即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长焰煤、褐煤。
11、中国的主要聚煤期和聚煤区。
我国地质历史上,聚煤作用较强的时期有7个,它们分别是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第三纪。
聚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
其中最强的有2个,即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中侏罗世。
矿山地质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子,并处于电离状态,因此又称该
层为电离层。
5.散逸层 (800~ 3000km )
空气极为稀薄, 是大气圈与星际 空间的过渡地带。 其温度随高度上 升变化不大或略
有升高。
(三)大气运动—改变地球面貌的动力
(四)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 1.大气污染 2.大气灾害 3.大气资源
四、 地幔
厚约2850km,
(一) 上地幔
占地球总体积的82.3%,
(16~650km)
占地球总质量的67.8%。
密度3.5g/cm3
1.软流圈(70~250km) 250
-含1~10%为液态物
质。
地质意义:岩浆源;
板块运动证据。
2.岩石圈-软流圈
顶~地表,固态,刚
性。
(二)下地幔
比上地幔含更多的铁;(或Fe/Mg的比例)相对 增加了。
物质的密度达5.1g/cm3。 地震波波速也逐渐增大了。
(二) 生物圈的形成
地球上有了太阳光, 有了大气,有了水,就 应该出现生命了;有了 生命后就有了生物,最 后才能形成生物圈及生 态系统。
1.地球水圈形成之后不久 生命就诞生了。
2.生命演化中的第一次突 破,是有生命物质的 出现。
3.生命演化的第二个重大 事件是真核细胞生物 的出现。
4.生命演化中的第三个重 大事件为多细胞的出 现。
矿山地质学
目录
绪论
第七章 煤与含煤岩系
第一章 地球圈层构造
第八章 矿床简述
第二章 矿物
第九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第三章 地质作用与三大岩类 第十章 煤矿主要地质因素
第四章 地史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 地质勘查与储量分类
第五章 地质构造
十矿地质特征

1、地质特征1)、主要地层:井田上石炭统太原组(C2t)、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为含煤地层,总厚785m。
含煤41层,煤层总厚36.30m,含煤系数4.62%,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八层。
共划分为九个煤段,自下而上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一煤段;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煤段;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划分为三、四、五、六共4个煤段;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划分为七、八、九共三个煤段。
2)、构造、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等:总体为一倾向北北东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沿倾向发育的十矿向斜和郭庄背斜组成了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断层以郭庄背斜轴与十矿向斜轴之间的原十一矿逆断层、牛庄逆断层为主,它们共同构成了井田的主干构造,褶皱轴向、断层走向基本平行,呈北西向展布,规律性明显,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两向一背两断层”,主要构造形迹描述如下;3)、褶皱(1)李口向斜:位于北部扩大区边界,为平顶山矿区主干构造,是一宽缓的复式向斜,向斜轴部走向300°~310°,轴面近直立,向北西倾伏,两翼基本对称。
向斜轴部地层倾角较为平缓,向两翼倾角逐渐变大,两翼倾角4°~14°。
二1煤层-650m底板等高线以深的地质构造主要受李口向斜控制,该块段处于李口向斜轴东部收敛仰起端的过渡区,属于应力集中带。
(2)郭庄背斜:位于井田中部,沿老沟村、北翼进风井、郭庄一线展布,向西消失于一矿28勘探线附近,东延纵贯十二矿,延伸长度6km以上,该背斜轴北距李口向斜轴约3.5km。
走向300~310°,与李口向斜基本平行,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5~8°,北东翼稍陡,倾角5~27°,在-320m标高附近倾角最大,轴部转折端处平缓。
背斜南东端仰起,北西端倾伏,倾伏角4~6°。
背斜轴部五、四煤段煤层产状变化不大,并且基本平行协调一致,二1、二2煤层产状则波状起伏,在轴部常产生次生小褶皱。
矿山地质

一、什么是矿山地质工作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或者说,矿山建井开始至矿井报废关闭期间的一切地质工作,就叫做矿山地质工作。
;其性质有二:一是直接服务于矿山生产建设;二是贯穿于矿山开发的全过程。
二、矿山地质工作的目的:是研究和解决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1.保证矿山生产顺利、安全;2.充分利用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三、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1.研究矿区、井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查明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和建设的地质因素。
2.研究煤层的赋存状况、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
3.分析矿井充水条件、预测矿井涌水量,预防和处理水文地质问题。
4.提供矿井生产、基本建设及新井移交生产所需要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时提交地质说明书、参加采掘设计的审查和生产计划的编制。
5.根据地质情况,与生产部门密切配合,指导掘进和回采工作的合理进行,监督煤炭资源的充分开采。
6.掌握地质储量变化,进行矿井储量管理,组织补充勘探,增加矿井储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7.研究和调查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四、矿井地质工作阶段的划分建井地质工作:新井移交以前的地质工作;生产地质工作:新井移交以后的地质工作。
五、矿井地质工作的特点和要求1.要密切联系实际2.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3.要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4.要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井巷地质编录地质编录: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种。
原始地质编录: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部分。
综合地质编录:编制各种综合地质资料的工作。
包括编制各种地质图件、各类地质说明书、地质报告。
地质总结和地质预报等。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记录和描绘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包括:井筒、巷道、回采工作面及井下钻孔编录等。
1.1井巷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一、井巷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包括文字、图表和实物等三方面资料。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sdkjdx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间的夹角。
以指北针为准,地磁子午线偏在地理子午线东边为东偏角,符号为正;地磁子午线偏在地理子午线西边为西偏角,符号为负。
2.地球外圈层:从地表往上至地球大气的边界,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3.地球内圈层:地球内部的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4.活动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5.稳定大陆边缘:大陆架(窄)、大陆坡(窄)、海沟岛弧6.莫霍面:1909,莫霍罗维契,克罗地亚,深度33km ,Vp(纵波)7km/s→8.1km/s7.古登堡:1914,古登堡,美国,深度2885km, Vp(纵波): 13.54km/s→7.98km/s,Vs(横波)7.23→08.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G)—恒温带下,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表示内热层中温度的变化9.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10.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岩石圈、能源主要来自地球本身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11.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能源主要来自地球以外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1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往上运移到冷凝固结形成岩石的过程。
13.喷出作用: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或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过程14.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动,侵入到围岩中而未到达地表的过程。
15.变质作用:使岩石改变其成分、结构、构造变成新岩石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16.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气温的变化、水和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生物的活动等,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华17.剥蚀作用:地表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剥离原地的过程。
矿山地质学精ppt课件

ppt精选版
11
• 矿石:是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不可从中 提取有用元素、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矿物 集合体。矿石中常包括有用矿物(又名矿石矿 物)和脉石矿物两类矿物。有用矿物是指能提 供有用元素(或组分)或本身可直接被利用的 矿物;脉石矿物是指矿石中没有用处的那些 矿物。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某种矿物集 合体是否可作为矿石是可以变化的,相应地 矿床的概念也是可变的。
ppt精选版
24
•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地质工作做的好 与坏,直接关系到采矿工作安全生产的质 量。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又往往 与地质工作有关。例如矿床地质条件的变 化,矿体形态、产状、质量的急剧变化、 矿体的突然错失等等将引起生产技术条件 的改变。在生产中寻找新矿体,特别是盲 矿体的发现,即可增加矿产资源,又可延 长矿山服务年限。
ppt精选版
21
• ⑤矿山环境地质研究。防止生态环境污染,特别是 注意含有害物质的尾矿和废水的处理研究。⑥矿山 岩体移动、露天采矿边坡稳定等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的综合及专门观测和研究,是防止大面积采空区 塌陷和露天采场边坡滑落而造成生产损失和人员伤 亡的重要矿山地质问题。⑦在勘探矿床已获得的成 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开采过程中不断观察编 录和综合研究,进行矿床预测,组织开展矿山深部 和外围找矿,扩大矿产资源远景及增加新储量,延 长矿山服务年限或扩大生产规模。
ppt精选版
10
• 矿体:含有足够数量矿石、具有开采价值的 地质体。它有一定的形状、产状和规模。矿 体周围的无经济意义的岩石是矿体的围岩。 矿体与围岩的界限有的清楚截然,有的逐渐 过渡。在后一种情况下,矿体的界限需根据 采样的成分分析所查定的边界品位(见矿产 工业指标)加以确定。矿体中与矿石伴生的 无用岩石,称为夹石或脉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 姚玉增
一、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意义、任 务和内容
•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是为了查明影响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的地质条件而 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及研究工作。 • 尽管矿山在基建前已进行过一定的工程地质测绘和勘察工作.但其 详尽程度不完全能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需要。因此,在矿山开始基建 乃至投产后.对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仍有继续深入进行工程地 质工作的必要。 • 过去,在矿山设计、基建或生产中,由于忽视工程地质调查研究或 因工作程度不够而造成损失的教训不少。例如,湖北远安盐池河磷矿 于1980年曾发生灾害性大滑坡,滑下的岩体总量达100多万立方米,矿 区内所有地表建筑被毁坏,死亡284人;山西中条山铜矿峪铜矿主平硐 全长3500米,当掘进到1000米时,突然遇到一条长百余米和立平硐近 乎平行的大断层,产生多次大冒落,其高达30 m,采取多种措施都未 成功,最后被迫将主平硐由双轨大断面巷遭改为单轨小断面双巷;江 西盘古山钨矿,由于岩体内发育的潜在滑动面、切割面与地应力的共 同作用,于1967年引起大面积不稳定岩体采空区移动和崩塌,导致6个 中段的破坏,一万多米坑道下沉,370多个采矿场的夹墙倒塌,山头沉 下2 m,给矿山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 由此可见,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重大意义。
• 矿山生产和岩石工程作用因素: • 包括露天采场的形状及深度,边坡形状存 在的时间长短,爆破震动作用,边坡上面 的荷载等也会增大其下滑力。
• 2.边坡工程地质调查 • 边坡工程地质调查的任务是查明矿区或边 坡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与边坡岩体 稳定性相关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为露天 矿边坡设计的修改、边坡稳定性评价、边 坡工程的变形破坏预报、灾害的预防和处 理提供依据。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
• 1.结构面特性调查研究 • 岩体结构决定岩体特性,并控制着岩体的 变形破坏机制和过程。岩体结构特性是由结 构面发育特征所决定,因此,岩体结构的力 学效应应主要是结构面力学效应的反映。结 构面的力学效应应主要反映在:结构面结合 状况,结构面充填状况,结构面形态,结构 面延展性和贯通性,结构面产状以及结构面 组数。
三、岩体结构特征的调查研究
• 岩体结构特征是岩体在长期成岩及形变过程中形成 的产物,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 • 结构面是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基是变形过程中,在 岩体内形成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 两维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界面和不连续面, 如层面、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等; • 结构体是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将岩体切割而成 的单元块体。 • 影响岩体特性的因素很多。在进行岩体结构特征调 查时,应着重研究结构面的特性、结构体(岩块)的 坚固性、岩体的完整性和岩体质量系数四个主要因 素。
•
理,造成岩体的极不连续,易于产生掉块与崩塌。
• 岩性因素 主要是指岩石的矿物组成、水理
性质、结构等以及岩石物理特性。如含有片状、 鳞片状矿物的岩石,抗剪强度低;含有粘土矿 物的岩石,易吸水膨胀,受压后发生塑性变形; 未经胶结或胶结不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弱;水 理性质特殊的粘土岩、某些泥灰岩、板岩、粘 土页岩、灰质页岩、凝灰岩等经不起地表及地 下水浸泡。一旦出露地表,很快就吸水崩解成 为碎块,并逐渐变为有塑性的岩石i故易造成 边坡岩体的错动和倾倒。
• 矿区应力场的调查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壳运动保留在 岩体中的残余构造应力,二是现代正在积累的构造应力。调 查的内容有下列几方面: • ①查明矿区所处区域地质特征,地质演化历史,并分析区域 构造形踪特点以进行构造体系配套; • ②研究矿区及其外围构造应力场演化,现代地应力的基本特 征,并以构造体系特点进行地质力学分析,得出构造应力场 的主应力方向; • ③查清矿区内应力集中的可能部位。例如工程岩体中与最大 主应力成30。~40。交角的断裂,尤其是这类方向的雁行式 或断续式排列的断裂组是应力集中部位。在构造活动区内, 这类断层最容易发展为活动性断裂,在其端点、拐点、分支 点或与其它方向断裂的交汇点,即对断裂活动起阻碍作用的 地方,均是应力高度集中的部位; • ④研究矿区内岩体自然应力积累条件和程度。应先查明矿区 内各地质时期及当代地壳隆起的速度和幅度,通常是以矿区 内的主要河流各阶地的绝对年龄并测出它们之间的相对高程 而取得。然后以这些资料结合区内岩体应变速率的变化趋势 及各地史时期的断裂活动情况,总体判断当前区内岩体应力 积累条件和程度。
• • 断层与破碎带 它普遍存在于各种岩体中,断层的延续性、发育程度、产状及其与边坡的组 合关系,控制着边坡岩体的稳定性。 断层泥 当断层有破碎物存在,且破碎物已成断层泥或者是断层破碎物被水解泥化,则更会 促使岩体沉陷下滑。
•
•
岩层的层理与片理 这种结构面是抗剪强度很低的弱面,它们的产状和边坡的空间组合关 系,是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无其它因素参与的情况下,具有顺向层理面及片理面的 岩体稳定性差,易产生活动,反之则较稳定。边坡角小于结构面倾角时较稳定,反之则不稳 定。 层间结构面 软弱夹层一般与岩层产状一致,为层间结构面,它具有厚度小,有较强的延续 性,所含的粘土矿物较多,易水解泥化,发生膨胀,受力产生塑性变形等特点。所以,往往 成为边坡岩体的滑动面。 节理与裂隙 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危害,取决于它的密度、延续性及其空间组合。密集的节
•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是更详细地查明工程建设和生产地 段的工程地质基础条件,更深入地查明可能危害建设和生产 的工程动力地质现象,以保证工程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 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对基建施工中的厂房地基、尾矿 坝的坝基、铁路和公路的路基及边坡等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2)对掘进中井巷、硐室、采场中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段, 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和编录,并与采矿人员密切配合及时解决 掘进中的工程地质问题;(3)与采矿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系统地开展有关露天矿边坡稳定和地下矿岩体稳定的综合性 调查研究(包括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岩体结构特征、有关水 文地质条件、构造应力场的调查研究以及失稳地段定期的移 动观测等);(4)对可能危害工程施工或工程设旋的工程动 力地质现象(包括流砂、泥石流、崩塌、岩堆移动和岩溶等), 进行专门的工程地质调查;(5)当矿山进行扩建时,还可 能要开展扩建工业场地、路基及尾矿坝的工程地质调查。
二、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的调查
• 1.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 在工程地质工作中,必须按一定原则将岩土进 行科学分类,才能正确地调查掌握各种岩土的工程 地质特征,开展工程地质研究。 • 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很多,可概括为局部分类 和专门分类两种。局部分类是根据一个或较少的指 标,对部分岩土的分类,如按粒度成分、塑性指标、 膨胀性、压缩性或砂土相对密度等指标中的一个或 几个对土的分类等。专门分类是根据某些工程部门 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分类,如水工建筑、铁路建筑 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岩土分类,并以规范形式确定颁 布。
• 2.结构体(岩块)的坚固性研究 • 所谓岩块的坚固性是指岩块对变形抵抗力 的强弱。通常以坚固性系数(f)表示: • f= Rb/100 • (Rb为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 3.岩体的完整性研究 • 主要考虑两项指标,结构面间距和完整系 数。前者可在现场不同地段分组测定,后 者为岩体纵波速度和岩石纵波速度的平方 比: • I=Vm2/Vr2
• 目前较通用的是下列分类: • (1)岩质岩石 包括各种岩浆岩、变质岩和胶结 沉积岩; • (2)半岩质岩石 包括风化的岩质岩石、非结晶 胶结岩石和结晶化学沉积的可溶岩石(如岩盐、石 膏等); • (3)粘性土 包括粘土、亚粘土、黄土和黄土状亚 粘土; • (4)非粘性土 又分为粗碎屑土(包括漂石土、卵 石土、砾石土、碎石土及砂砾土)和中粒松散土 (包括硅藻土、砂土等); • (5)特种成分、状态土 (包括土壤、泥炭土盐渍 土、过饱水土、冻结土等)。
• 结构面调查应着重下面主要内容: • ①结构面的几何形态:结构面按形态可分为三种: 平直型,包括一般层理、片理、原生节理和剪切 破裂面;波状起伏型,具波痕的层理、轻度揉曲 的片理、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的压性、压扭 性结构面;曲折型,张性、张扭性结构面、具交 错层理和龟裂纹的层面、缝合线等; • ②结构面的光滑度和粗糙度:可分为极粗糙、粗 糙、一般、光滑、镜面五个等级; • ③结构面结合状况:结构面结合有胶结的、开裂 的两种。胶缉的结构面以胶结物质成分的不同可 分为泥质胶结、可溶盐类胶结、钙质胶结、铁质 胶结、硅质胶结等;
五、露天矿边坡岩体稳定性的调查 研究
• 大多数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都要形成 大规模边坡。这些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 到矿山生产安全和矿山开采的正常进行。 因此对露天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 义。
• 1.影响边坡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因素 • 地质构造因素 主要有断层与破碎带,节理与裂隙, 层理与片理,软弱夹层等。这些岩体的结构面及其 空间组合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类型的结构体。这些结 构面与结构体就决定了岩体的稳定性。
• 3.土的工程地质特征的调查 • 为了进行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应进行下列的 调查或测试: • 土的一般特征(包括土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胶体 物质类型及电性、含水和气体状况以及土的结构、 构造等); • 土的物理性质(密度、容重、含水性、孔隙性); • 土的水理性质(透水性、毛管性以及粘性土的膨胀性、 收缩性、崩解性、塑性等); • 土的力学性质(压缩性、抗剪性和动力压实性等)。
• 水文地质因素 此因素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复杂的。水的因素主要破坏作 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气降水渗入上部岩体, 岩石湿度增加,因而上部岩体的重量增加,使下滑 力增强,滑动的可能性加大;当边坡岩体处于水淹 状态时,水对边坡底部岩体可产生静水浮托力;岩 体结构面中存在的水,对岩体滑动可起到滑润作用, 降低结构面的摩擦力;结构面中的积水因结冻膨胀 会加宽结构面的宽度,并相应产生一定的位移;软 岩层,特别是含粘土矿物较多的岩石受地下水作用 或经长期降水浸泡时,可发生软化,甚至水解泥化, 有的发生膨胀,导致岩体移动;岩石颗粒间的孔隙 处于饱水状态,则力学强度降低;若开采境界四周 岩层中有承压水存在,必然产生向着开采境界内采 空区方向的侧向压力;从露天采场周围流向境界内 的大气降水可产生 Nhomakorabea似的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