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2单元 第三章 第2节 排泄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三单元同步测试卷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三单元同步测试卷

七年级生物试卷第 1页( 共 4页) 七年级生物试卷第 2页( 共 4页)学校 班级 座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三单元同步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共4页三道大题39道小题,请同学们认真答题,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72分。

)一、选择题1.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 ) A.小肠 B.口腔 C.胃 D.大肠2.下列食物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 A.脂肪、维生素 B.矿泉水、蛋白质 C.面包、氨基酸 D.食盐、葡萄糖3.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 ) A.唾液分泌过少 B.胆汁分泌过少 C.胃液分泌过少 D.肠液分泌过少4.组成细胞的主要的无机物是 ( ) 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5.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糖类 6.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7.儿童缺钙可能会出现 ( ) A.骨痛 B.佝偻病 C.骨质疏松症 D.地方性甲状腺 8.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易患坏血病的是 ( )A.生吃新鲜水果B.熟吃新鲜水果C.高温烹调新鲜蔬菜D.长期吃窖藏蔬菜 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胡萝卜素 D.膳食纤维10.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11.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 ( )A.葡萄糖B.麦芽糖C.维生素D.氨基酸12.医生从患者的一个消化器官中抽取内容物进行检查,成分有淀粉、脂肪、蛋白质、麦芽糖、还有初步消化的蛋白质等物质,这个消化器官是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少吃盐B.不吃蔬菜C.不吃早饭上学D.不爱喝水,爱喝饮料14.下列做法中,未注意食品安全的是 ( )A.生产绿色食品B.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C.吃发芽的马铃薯D.买肉时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标志15.正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 组食物 ( )A.含脂肪较多的食物B.含糖量高的食物C.含蛋白质、磷、钙较多的食物D.以上三项都是16.小明缺钙,医生给他开了些钙片,同时还建议他还要服用 ( )A.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7.俗话说:“盐是百味之王”,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要吃加碘盐B.高血压患者少吃盐C.炒菜时多放盐有味道D.长时间运动后补充一些淡盐水18.我们在买各种包装食品时,一定要关注 ( )A.食品袋上的营养成分B.保质期C.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D.以上三项都是 19.营养学家建议:在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尽量少摄入 ( )A.面粉、谷类B.水果、蔬菜类C.牛奶、蛋类D.油脂类20.小肠的起始部分叫 ( )A.盲肠B.结肠C.直肠D.十二指肠21.血液中的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养料和氧B.运输养料和废物C.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D.运输废物和二氧化碳22.将新鲜血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加入柠檬酸钠;(2)用竹签搅动几分钟;(3)不进行任何处理。

2020-2021学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3.2排泄练习题

2020-2021学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3.2排泄练习题

2020-2021学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2.3.2排泄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排出体内的废物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观察肾的纵剖面,可见其构成包括()A.肾皮质、肾髓质、输尿管B.肾皮质、肾盂、输尿管C.肾髓质、肾盂、输尿管D.肾皮质、肾髓质、肾盂3.下列废物排出人体外的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B.尿素C.多余的水D.粪便4.表为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解读表中数据,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原尿和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B.原尿中基本没有葡萄糖C.原尿中除了基本没有蛋白质外,其他成分的含量与血浆几乎相同D.尿液中尿素的含量与血浆中一样5.出入肾小球的血管()A.均为小动脉B.如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C.均为小静脉D.出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6.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A.动脉血B.静脉血C.原尿D.尿液7.患者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病变可能发生在()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8.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水9.下表中的选项不能用图表示的是()A.A B.B C.C D.D10.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其主要原因是A、其余部分通过皮肤排出了B、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C、膀胱对尿液的重吸收作用D、小肠吸收送回血液11.下列关于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增加了B.养料增加了C.尿素减少了D.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12.健康的人的尿液中含有( )A.水和蛋白质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C.尿素和蛋白质D.尿素、水和无机盐13.泌尿系统的组成是()A.肾单位、肾脏、输尿管、尿道B.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14.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二、填空题15.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 .肾单位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组成.16.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来源________、养分________、肥效________、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________等优点.三、综合题17.如图是尿液形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代号所示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在①和②内流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在③内流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在⑤内流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三章单元检测(附答案)

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三章单元检测(附答案)

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二、三章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

甲准备了一些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一些蛋糕。

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地补充能量?()A.甲B.乙C.丙D.丁2.青少年正处在身高、体重快速增长的阶段,应多补充下列哪种物质?()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水3.现有A、B、C三种食品,其中铁、钙、维生素C(V C)、维生素D(V D)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其他成分未列出),某同学若长期只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坏血病的是()4.分别从胃的进口和胃的出口取食物样品进行分析,再与吃进的食物成分相比较,发现前者增加的成分与后者增加的成分依次为()A.麦芽糖、氨基酸B.麦芽糖、蛋白质初步分解物C.葡萄糖、氨基酸D.葡萄糖、蛋白质初步分解物5.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6.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7.下列食品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是()A.含有“瘦肉精”的火腿肠B.用“地沟油”炸的热油条C.用清水浸泡过的新鲜蔬菜、水果D.超市里买的“染色馒头”8.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9.下列饮食习惯科学的是()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B.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C.为了防止变胖,不吃含脂类食品D.合理摄入营养,注意膳食平衡10.不需要消化就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米饭B.红烧肉C.维生素D.牛奶11.李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不仅给她开了药,而且还要求李奶奶进行食物辅助治疗。

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试卷(第三章)

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检测试卷(第三章)

七年级生物(下)单元目标检测题(三)(内容:第三章4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___姓名成绩__一、请你选(每选对1个得2分,共40分)A.B.C.D.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 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2、下列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3、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人口D.环状软骨扩大4、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A.鼻腔粘膜分泌粘液过多,堵塞了鼻腔B.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5、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A.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B.温度太高C.氧的浓度太高D.病毒和细菌太多6、痰生成的部位是(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D.食道黏膜7、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A.细胞核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8、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将出现的变化()A.变蓝B.变浑浊C.无变化D.变红9、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不利于气体交换10、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2 cm B.8 cm C.10 cm D.12 cm11、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B.呼吸深度增加C.胸围差加大D.呼吸肌收缩力增加13、呼吸的意义是()A.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14、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A.肺泡B.血液 C.细胞D.组织液15、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经过几层细跑( )A.2层B.3层C.4层D.5层16、在以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A.园林工人B.交通警察C.每天吸烟一包以上D.工业区17、以下不属于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A.工业生产B.汽车尾气C.植物种植过多D.地面扬尘18、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A.种植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B.控制污染物排放C.建立自然保护区D.对造成污染的行业罚款19、以下活动需要能量最少的是()A.打篮球B.散步C.慢跑D.坐20、以下四幅图,能表示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的图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21、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附标准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附标准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第三章试卷(考试内容:第三章人体地呼吸满分100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号数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唯一正确地一个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A、口腔B、咽C、喉D、食道2、鼻腔不具有地功能是()A 、温暖、湿润进入鼻腔地空气B、气体交换地场所C、清洁进入鼻腔地空气D、气体进出地通道3、气体进入人体地通道顺序是( )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C、鼻、咽、口腔、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4、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吼地入口D、环状软骨扩大5、痰生成地部位是()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6、气管能保持敞开地原因是()A、有“C”形软骨支架 B 、肌肉较松驰C 、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7、使吸入地气体变得清洁地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地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8、某人平静时地胸围长度是85厘米,尽力吸气时地胸围长度是95厘米,尽力呼气时地胸围长度是83厘米,这个人地胸围差是()A、2厘米B、8厘米C、10厘米D、12 厘米9、呼出地气体和吸入地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略增④氧气含量大增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10、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地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是: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请问:强强地肺活量应该是()A.3100毫升B.3500毫升C.3600毫升D.3800毫升11、下列有关呼吸地说法中,错误地是()A、哮喘是支气管感染地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地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地危害C、肺是进行气体交换地主要场所D、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液分布,所分泌地黏液可以黏住灰尘12、肺泡中地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地血液中,至少通过地细胞层数是()A.1层B.2层C.3层D.4层13、人在溺水时,受阻碍地生理活动是()A.肺与外界地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地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地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地气体交换14、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地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15、下列关于肺泡地表述中,不正确地是( )A、最细地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地上皮细胞构成C、在呼吸过程中,肺泡里总是氧气最多D、肺泡外地毛细血管地管壁是一层扁平地上皮细胞16、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鼻黏膜分泌地黏液能杀死细菌B、鼻黏膜有纤毛,能阻挡细菌C、鼻黏膜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D、鼻腔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17、人在平静吸气时,胸廓容积地扩大是由于()A、肋间外肌收缩和膈肌舒张地结果B、肋间外肌收缩和膈肌收缩地结果C、肺本身自动扩张地结果D、肋间外肌收缩和膈肌同时舒张地结果18、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地叙述,哪项是正确地(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9、浅而快地呼吸,对人体不利,其原因是( )A.体内缺氧,影响细胞地呼吸作用B.体内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兴奋C.体内氧多,呼吸中枢受抑制D.肺泡内地弹性纤维功能下降20、下列人员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地是()A、工业区居民B、被动吸烟者C、交通警察D、园林工人21、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地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想睡觉C、教室地空气中含有较多地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地习惯.22、下列有关吸烟地叙述中,错误地是()A、烟中含有烟碱,对气管和支气管有不良地刺激作用B、长期大量吸烟地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提高C、吸烟使人地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D、烟中有大量地兴奋剂,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23、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地空气清洁、新鲜和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 )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24、散步和慢跑属于( )A、森林浴B、有氧运动C、高压氧治疗D、贫血病治疗25、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地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地气体地根本方法是()A.关闭门窗,放大量地茶叶B.关闭门窗,放大量地醋C.喷空气清新剂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26、进入血液地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地组织细胞内地什么部位被利用?()A.细胞核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27、呼吸地意义是()A.完成组织里地气体交换B.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28、以下活动需要能量最少地是()A.打篮球B.散步C.慢跑D.坐2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地主要结构特点地是()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B、人体地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C、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D、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地毛细血管30、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地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A、赤潮B、沙尘暴C、温室效应D、酸雨二、非选择题(共55分)1、(4分) 人体地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地,其中____________是气体进出地通道,而________是气体交换地场所.2、(2分)防治大气污染地根本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4分)痰是由气管内表面地_______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地_______、细菌等和_________一起送到咽部,通过_________排出体外,因此不能________吐痰.4、(4分)在测量胸围差时,要先让受测者_____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地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_____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地胸围长度;计算出胸围差数值.像这样测____次,并算出_________值,此值即受测者地胸围差.5、(6分)小万为了便于记忆呼吸运动地过程,自编了下面地“顺口溜”,你能解释它吗?顺口溜: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解释:当_________收缩时,___________扩大,氧气进入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舒张时,_________缩小,_______________排出.6、(10分)依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2)[ ] 是呼吸系统地主要器官,它是_____ 地场所.(3)图中5是________,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_________,其外壁由一层___________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___________,有利于与血液进行_____________.7、(10分)右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地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表示在_________,B图表示在___________.(2)吸气时,肋骨间地肌肉和膈肌__________,使胸腔容积__________,肺随着_________,肺内地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__,气体便被吸入.(3)呼气时,肋骨间地肌肉和膈肌__________,使胸腔容积__________,肺随着__________,肺内地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__,气体便被排出.8.(10分)下面三幅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潜水游泳三种状态下地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1)曲线1表示地是()状态,此时呼吸频率(),呼吸深度().(2)曲线2表示地是()状态,此时呼吸频率(),呼吸深度().(3)曲线3表示地是()状态,此时呼吸频率(),呼吸深度().(4)曲线()消耗地氧气最多.9、(5分)为验证人体呼出地气体中含有较多地二氧化碳地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地石灰水.(1)如果气体地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__________,向乙瓶__________.(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边浑浊地是_________瓶(3)在本实验中,甲瓶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瓶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每空1分)1、呼吸道,肺,呼吸道,肺2、控制污染物地排放,植树造林3、纤毛,尘粒,黏液,咳嗽,随地4、深,深,三,平均5、膈肌,胸廓,肺,膈肌,胸廓,二氧化碳6、(1)呼吸道,肺(2)6肺,气体交换(3)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气体交换7、(1)呼气,吸气(2)收缩,增大,扩张,下降(3)舒张,减少,缩小,上升8、(1)睡眠,慢,浅(2)长跑,快,深(3)潜水游泳,最慢,深9、(1)吸气,吹气(2)乙(3)(甲)作为对照实验,(乙)证明人体呼出地气体中含有较多地二氧化碳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Emxvx。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3.2 排泄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3.2 排泄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2.3.2 排泄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冀教版一、选择题1.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膀胱C、肾小球D、肾小管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 B.肾单位 C.肾小囊 D.输尿管3.由毛细血管组成的结构是()A.肾单位 B.收集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4.在肾单位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是()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5.(烟台)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6.图是与尿液形成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①和②处的液体比较,健康的人②处的液体中没有()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葡萄糖7.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排出的尿只有1.5升左右,是因为图中A.①的滤过作用 B.②的滤过作用C.①的重吸收作用 D.②的重吸收作用8.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9.下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10.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1.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体外C.尿道→肾脏→输尿管→膀胱→体外D.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二、综合题12.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下图。

(1)图中的③④⑤合称为。

(2)尿中出现蛋白质或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

(3)尿素等废物在下列部位中含量最少的是。

A.入球小动脉 B.原尿 C.肾静脉 D.肾动脉(4)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的重吸收作用。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3.2 排泄 同步练习题(I)卷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3.2 排泄 同步练习题(I)卷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3.2 排泄同步练习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C.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可在乙处形成尿液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丁处会被重吸收2 . 在“尿液成分的测定”实验活动中,尿液烘干后,载玻片上的残余物质是A.尿液的残渣B.载玻片上的污渍C.尿素D.无机盐3 . 与血浆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主要是()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囊的过滤作用D.膀胱的暂时储尿作用4 . 健康人体一昼夜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L,主要原因是()A.消化作用B.呼吸作用C.重吸收作用D.过滤作用5 .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除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盂有贮尿作用B.肾小球有滤过作用C.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D.膀胱有贮尿作用6 . 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C.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7 . 下列各项不是排尿的意义的是()A.维持细胞生存环境的稳定性B.可以将生物体内的有害废物排出体外C.可以调节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D.排泄对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方面没有作用8 . 肾单位中,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嚢9 . 如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分析不正确的是()A.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原尿中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水被重吸收D.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10 . 在人体的下列血管中,尿素含量最少的是A.肺静脉B.肾静脉C.肝静脉D.肾动脉11 . 根据下表三种液体的成分(单位:克/100毫升)分析,判断它们依次来自()A.膀胱、血管、肾小囊B.血管、膀胱、肾小囊C.肾小囊、血管、膀胱D.血管、肾小囊、膀胱12 . 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2.3.2排泄 练习题(II)卷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2.3.2排泄 练习题(II)卷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2.3.2排泄练习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但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要排尿,主要原因是A.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B.尿素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2 . 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中的④也属于循环系统B.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C.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B处器官发生病变D.过程A和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3 . 血液流经肾脏后的变化是()①氧气含量减少②氧气含量增多③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④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⑤尿素含量增多⑥尿索含量减少A.①④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③⑥4 . 如图中,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5 . 有关人粪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粪尿排出都属于排泄B.人粪尿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用作肥料C.人粪尿直接排入水体会污染水环境D.城市一般不需要完善的人粪尿处理设施6 . 下列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囊组成的B.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球组成的C.肾单位是由肾小管、肾小囊和肾小球组成的D.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7 . 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人体呼气时呼出二氧化碳B.人体出汗时排出水和无机盐等C.人体排尿时排出水和尿素等D.人体排出粪便8 .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是()12345A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B肾脏肾单位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C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光照A.A B.B C.C D.D9 . 学习了“生物圈中的人”后,某同学做了以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肾——形成尿液的器官B.神经——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C.肺——气体交换的场所D.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0 . 下列关于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B.血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原尿中不含葡萄糖D.尿液中不含无机盐11 . 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尿道C.输尿管D.膀胱12 . 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连接肾小球的两根血管分别是静脉、动脉B.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糖尿病C.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13 . 下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及含量(单位:g/100mL),根据数据判断乙物质为()戊0.030.03 1.8A.尿素B.葡萄糖C.无机盐D.蛋白质14 . 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不存在于下列哪项结构中?()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盂二、填空题15 . 泌尿系统由肾脏、___________、_________、尿道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排泄一、单选题1.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某些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流回心脏B. 2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C. 3中液体不含尿素的原因是在肾小管处可以进行重吸收D. 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3、2、12.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 肾小体B. 肾小球 C. 肾小管 D. 肾小囊3.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 尿素B. 无机盐C. 葡萄糖 D. 水4.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 膀胱﹣﹣贮存尿液B. 尿道﹣﹣输送尿液C. 肾小球﹣﹣过滤作用D. 肾脏﹣﹣形成尿液5.下表是被测者某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下列有关P、Q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血管肾小囊腔输尿管P 0.02% 0.02% 2%Q 0.1% 0.1% 0A. P是一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能被重吸收回血液B. 原尿中不存在QC. Q是一种像蛋白质一样的大分子物质 D. P和Q均是原尿的重要成分6.若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0.16%,也会出现尿中含糖的现象。

这说明 ( )A. 胰岛素分泌过少B. 肾小球发生病变,过滤作用过强C.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D. 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7.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包括在排泄含义之内的是()A.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B. 少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由皮肤汗腺排出C.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由呼吸系统排出D.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8.在解剖肾脏时,我们发现构成肾脏的皮质和髓质的颜色和位置关系是()A. 皮质在外,呈红褐色,髓质在内,呈淡红色B. 髓质在外,呈红褐色,皮质在内,呈淡红色C. 皮质在外,呈淡红色,髓质在内,呈红褐色D. 髓质在外,呈淡红色,皮质在内,呈红褐色9.下列废物从人体排出,不能称为排泄的是()A. 二氧化碳B. 汗液 C. 粪便 D. 尿液10.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排泄废物的是()①呼出的二氧化碳②汗液③尿液④粪便⑤唾液⑥脱落的细胞⑦胆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⑤⑥D. ①②③⑥⑦11.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A. 收集管B. 肾小球 C. 肾小管D. 肾小囊12.在人体的肾脏结构中,可以讲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的部位是()A. 肾小球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13.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血浆肾小囊腔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甲0.03% 0.03% 2%乙0.1% 0.1% 0A.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 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14.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食物残渣的排出B. 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C. 汗液的排出 D. 尿液的排出15.如图所示肾单位,箭头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肾单位包括①③④B. X液体取自于图中所示的③C. 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在⑤处重吸收D. 尿检中检测到有少量红细胞,这是尿液形成中的②过程发生了异常16.下列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

A. 主动脉B. 入球小动脉 C. 出球小动脉 D. 肺动脉17.关于排尿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 B. 排除代谢废物C.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D. 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8.以下物质中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是()A. 二氧化碳、尿素、水B. 尿素、水、无机盐C. 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 D.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19.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 肾脏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20.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 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21.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A. 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C. 原尿、静脉血、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22.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B. 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C. 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 D. 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23.在一般情况下,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总是大于原尿中尿素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A. 肾小管将大部分尿素重吸收B. 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24.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肾单位中属于系统的结构是4B. 2中流的液体与1相比,氧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C. 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D. 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5.一般情况,正常人的尿液主要包括()A.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B. 水分、无机盐、大分子蛋白质C. 水分、无机盐、尿素二、非选择题26.甲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图为人体心脏剖面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________ ]________ 两个过程;通过(一)过程后,血液由乙图中的[________ ]________ 血管回到心脏。

(2)乙图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______ ]________ ,与它相连的血管为[________ ]________ ,将含氧丰富的血液通过各级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

(3)在甲图中,①由血液中的________ 运输,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 系统排出体外,其他代谢废物主要由________ 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27.大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来源,全球过半数的人口主要以大米为食.大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体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同时,它经过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也会经过种种途径排出体外,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的消化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 ;淀粉最终在________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然后经过________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________ 循环运至全身.(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下图示结构,表格中代表一个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三个样本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下图1中[________ ]________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中,原尿成分如下表格中的样本________ 所示,在图1中[________ ]________ 处葡萄糖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物质样本X 样本Y 样本Z葡萄糖0.1 0.1 0无机盐0.9 0.9 1.1蛋白质微量7.5 0尿素0.03 0.03 1.8(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________ 处,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排放能量.(5)经过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一部分经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还可以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_ 两条途径排出.28.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成分液体A(克/100毫升)液体B(克/100毫升)液体C(克/100毫升)蛋白质7.20 0.00 0.00葡萄糖0.10 0.10 0.00无机盐0.72 0.72 1.40尿素0.03 0.03 1.80(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________ 血,与结构[2]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浓度增多的是________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____ ,取自于图中的[________ ]部位,是经过________ 作用形成的.(3)液体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葡萄糖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________ 作用进入液体A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 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__ ,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说明________29.根据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在尿检时出现了红细胞,你认为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 .(2)健康的人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在原尿当中却含有.这是因为________ 能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3)由于尿液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知道由结构①,②,③共同组成________ 是成尿液的基本结构.30.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③的液体是________,是经过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正常情况下,③主要成分为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________和尿素等物质。

(4)④的液体是________。

图中__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________吸收回血液。

31.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血液从[________]________滤过到[________]________成为原尿.(2)原尿经过[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3)与[3]内液体相比,[6]内液体不含________.(4)与原尿相比,尿中不含________,因为________.(5)尿的形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32.如表列出了 3 种液体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请根据该表回答有关问题.样品尿素尿酸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A 2.0 0.05 0 1.6 0B 0.03 0.004 0.1 0.91 7~9C 0.03 0.004 0.1 0.91 微量(1)指出 A,B,C 三种液体分别是血浆、尿液和原尿中的哪一种?样品A________、样品 B________、样品C________.(2)样品C是原尿,它与样品B比较,几乎不含________.(3)样品A是尿液,它与样品B比较,________和无机盐的浓度明显要高.(4)样品A与样品C中的物质含量明显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造成的.33.如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