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公债.ppt
合集下载
《经济学公债》课件

七、参考文献
• 文献一 • 文献二 • 文献三 • 文献四
《经济学公债》PPT课件
经济学公债PPT课件介绍了公债的定义、市场化、对经济的影响、风险与管理、 历史与现状以及总结和推动公债市场化的思考。
一、公债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公债的定义
公债是指政府或机构借债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工具。
债券的种类
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券等。
债券的基本要素
包括票面利率、到期日、发行价格等。
世界各国公债的现状
公债市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各国公债市场在规模和发展水平 上存在差异。
中国公债的现状
中国公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并 逐步开放。
六、总结
1 公债的重要性
公债在经济运行中起到重要的融资和调控作用。
2 公债的前景与挑战
3 推动公债市场化的思考
公债市场化面临着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
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
二、公债的市场化
公债市场化的定义
将公债作为一种交易品种在市 场上自由买卖。
公债市场化的意义
提高公债流动性,引导资金流 向,增加市场效率。
公债市场化的途径
建立交易所、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加强信息披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公债对经济的影响
1
公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公债发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2
公债对借贷市场的影响
公债融资会影响借贷市场的竞争和利率。
3
公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公债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四、公债的风险与管理
公债的风险及其分类
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公债的管理
政府和机构需要有效管理公债的发行和偿还。
第七讲 国债市场

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不超过60%;国债偿债率 (当年债务偿还额/当年财政收入)不超过10%;国债 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不超过20%; 财政赤字率(当年财政赤字/GDP)比例不超过3%,等 等。 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国债发行规模,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 因素:①国家财政资金周转的需要;② 注意国债发行规 模的最高客观界限;③ 具体考虑和测量国民经济的应债 能力;④国家财政的偿债能力;⑤ 国债资金的使用效果; ⑥ 外债负担与国民生产总值以及贸易、非贸易外汇收入 的比率等。
第三节 国债流通市场
一、 国债的现货市场 国债现货市场即国债的现货交易、转让市场。在国债现货 交易中,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即时进行清算交割各自的国债 券;国债的所有权也随之转移。国债交易交割分为:T+0, T+1,限日交割。 国债现货市场的结构 国债现货市场中的价值发现 国债的现值:国债未来收入的现值。
四、 国债利率的确定 国债利率的确定应参照市场上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率、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及借贷利率、债期长短、政府信 用程度等诸因素。 在具体确定利率的方式上,一般由以下几种方式来决定: 竞价方式:多为一些大的投资者(如商业银行、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等)由投资者报出认购国债的数量与价格 (利率),每个投资者可数次报价,并根据不同价格决 定认购数量。 非竞价方式:多为小投资者在大投资者已经竞出的平均 价格进行购买。 由财政部事先决定新发行国债的利率或价格。
第七章 国债市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国债与国债市场概论 国债发行市场 国债流通市场概要 美国、英国、日本国债市场 中国国债市场
第一节 国债与国债市场概论
一、定义
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 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又称国家公债,国债是由国家 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 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 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市场,是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 中央银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直接买卖,国债回购、反 回购交易)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借此存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 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它是整个 证券市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管理学公债》课件

公债市场运作模式
1
公债市基础概念。
2
公债市场双方的优势与劣势
探讨公债市场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优势和劣势。
3
公债市场交易的流程与规则
讲解公债市场的交易流程、常用规则和交易方式。
公债市场的监管与发展趋势
公债市场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
介绍公债市场监管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影响。
提出公债市场进一步发展 和完善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公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回顾公债市场的历史发展和目前的市场状况。
公债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望公债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相关趋势。
结论与建议
1 公债管理的重要性和 2 企业如何科学合理地 3 公债市场的进一步发
作用
管理公债
展和完善建议
强调公债管理在企业和社 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提供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 管理公债的建议和实施策 略。
管理学角度分析公债
公债对企业影响的分析
探讨企业发行和持有公债对经营决策和财务状 况的影响。
公债对社会影响的分析
探索公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影响,以及 公债政策的效果。
公债评估和风险管理
公债评估的基本原则
介绍评估公债信用风险的方法和要素。
公债风险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讲解如何识别和管理公债的风险,以保护投资者和 发行方的利益。
《管理学公债》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管理学公债》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从管理学的 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公债的定义、种类、发行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内容。
概述
什么是公债
探索公债的定义和特征,了解公债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
公债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不同类型的公债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经济学公债》PPT课件_OK

财政与税收
8 国债
1
山西太原市民排队购买国债
2
• 8.1 国债的概念和类型 • 8.2 国债的发行和流通 • 8.3 公债的经济分析 • 8.4 我国国债的发行概况 • 8.5 本章小结
8 国债
3
8.1 国债的概念和类型
• 8.1.1 概念 • 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
7
• 8.1.2 国债的种类 • 国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 1)按照发行区域——内债、外债; • 2)按照偿还期限——短期国债(一年以内)、
中期国债(一年至十年)、长期国债(十年以 上); • 3)按照流通与否——可转让债券、不可转让债 券; • 4)按照发行方式——强制国债、爱国国债、自 由国债。
39
• 国债发行规模阶梯式上升的具体原因,则在于弥补 财政赤字的手段的根本转变。1994年前,弥补财政 赤字的手段除发行国债以外,主要是由财政向银行 透支。1994年为了支持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理顺财 政银行关系,我国正式确定了财政赤字不得向银行 透支或不得用银行的借款来弥补的制度,于是,发 行国债就成了弥补财政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唯一 手段,从而导致了政府举借国债飚升。
11
• 三种常见的国债形式 – 国库券 – 记帐式国债 – 凭证式国债
12
8.2 国债的发行和流通
• 8.2.1 国债种类的设计 • ①种类力求多样化——期限结构、持有人结构。 • ②结构应该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即在经济危机时期
缩短国债的期限结构,扩大对经济有扩张性作用的短期 债券的发行;在通货膨胀时期延长国债的期限结构,扩 大对经济具有紧缩性影响的长期债券的发行。 • ③种类安排应力争使债息成本达到最小——即在利率较 高时期多发行短期债券,在利率较低时期多发行长期债 券;预期利率看涨时集中发行长期债券,预期利率看跌 时集中发行短期债。
8 国债
1
山西太原市民排队购买国债
2
• 8.1 国债的概念和类型 • 8.2 国债的发行和流通 • 8.3 公债的经济分析 • 8.4 我国国债的发行概况 • 8.5 本章小结
8 国债
3
8.1 国债的概念和类型
• 8.1.1 概念 • 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
7
• 8.1.2 国债的种类 • 国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 1)按照发行区域——内债、外债; • 2)按照偿还期限——短期国债(一年以内)、
中期国债(一年至十年)、长期国债(十年以 上); • 3)按照流通与否——可转让债券、不可转让债 券; • 4)按照发行方式——强制国债、爱国国债、自 由国债。
39
• 国债发行规模阶梯式上升的具体原因,则在于弥补 财政赤字的手段的根本转变。1994年前,弥补财政 赤字的手段除发行国债以外,主要是由财政向银行 透支。1994年为了支持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理顺财 政银行关系,我国正式确定了财政赤字不得向银行 透支或不得用银行的借款来弥补的制度,于是,发 行国债就成了弥补财政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唯一 手段,从而导致了政府举借国债飚升。
11
• 三种常见的国债形式 – 国库券 – 记帐式国债 – 凭证式国债
12
8.2 国债的发行和流通
• 8.2.1 国债种类的设计 • ①种类力求多样化——期限结构、持有人结构。 • ②结构应该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即在经济危机时期
缩短国债的期限结构,扩大对经济有扩张性作用的短期 债券的发行;在通货膨胀时期延长国债的期限结构,扩 大对经济具有紧缩性影响的长期债券的发行。 • ③种类安排应力争使债息成本达到最小——即在利率较 高时期多发行短期债券,在利率较低时期多发行长期债 券;预期利率看涨时集中发行长期债券,预期利率看跌 时集中发行短期债。
公共经济学公债制度PPT课件

(3)曼昆(G.Mankiw)的否定
短视。人们往往是依据将来税收与现 在税收相同的假设采取行动,而不会考虑 现在的财政政策会引起将来税收的变化。
因此,债务融资的减税效应将导致人 们误以为永久收入增加(其实并没有增 加),从而导致其增加消费。
借债约束。永久收入假说是靠不住的, 是当前收入而不是永久收入决定其消费。 债务融资的减税增加当前收入,从而增加 消费。
1、公债规模的衡量
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经 济规模(GDP)
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收入/当 年公共支出
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当 年公共收入
2、公债规模的确定
(1)预算赤字规模
预算赤字的弥补方式一般是增加税 收、增发货币和发行公债。
通过预算赤字筹集的资金,如果用 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上,就不 大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因为产品的 增加部分抵消公众的购买力。
代替征税100亿元,期限
1年,年利率5%。
第二年
政府以增税105亿
元筹措偿债资金105亿
元,并支付本息。
第一年
Hale Waihona Puke 居民即期税负减少100亿元。因预期未来
税负增加,即期消费不
增加,并将债券保存。
第二年
未来税负果然增加,
因持有债券100亿元,
获本息105亿元,未来
消费不增加。
2、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
(1)巴罗(R.J.Barro) 的坚持
消费者有将部分财产遗留给后代的
动机,利他的消费者不但从他自身的消
费中获得效用,还会从其子孙后代的消
费中获得效用。
消费者在代际之间是利他的,因此,
政府以公债替代征税时,消费者不会增
财务管理公债(ppt 50页)

(一)公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公债使资源的使用和支配权从私人部门转向公 共部门,公私两大部门的比例因此而发生变化;
(2)公债在政府部门的使用会使公共产品与私人产 品以及公共产品内部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
需要分析的问题是: 这种变化是否促进了效率? 公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促进效率?
Public Finance
物价水平的影响。
Public Finance
23
第二节 公债与资源配置
一、公债与税收的区别 二、政府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三、公共企业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Public Finance
24
一、公债与税收的区别
用税收筹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与成 本负担者一般来说是一致的。
用公债筹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与成 本负担者往往不一致。
Public Finance
13
(三)公债的偿还
1.公信的偿还方式 直接偿还法 :债务人直接向公债持有人兑付本金和利息 市场购销法 :政府在市场上适时购进公债(逐步清偿) 调换偿还法 :以新债换旧债
2.偿债资金的来源渠道 增加税收 :利用税收收入偿还债务 发行货币 :靠财政发行货币偿还债务 动用历年结余:利用往年的财政节余偿还债务 借新债还旧债 :靠发行新的公债筹资偿还债务
Public Finance
30
三、公共企业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公共企业部门的收入来源 公共企业部门的公共拨款 公共企业部门债务的效率界限
Public Finance
31
(一)公共企业部门的收入来源
公共企业部门有三种收入来源: 1. 价格或使用费--公共企业部门取得收入的主要
方式。如果生产符合效率,它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应能补 偿其生产成本,并取得正常利润。
(1)公债使资源的使用和支配权从私人部门转向公 共部门,公私两大部门的比例因此而发生变化;
(2)公债在政府部门的使用会使公共产品与私人产 品以及公共产品内部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
需要分析的问题是: 这种变化是否促进了效率? 公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促进效率?
Public Finance
物价水平的影响。
Public Finance
23
第二节 公债与资源配置
一、公债与税收的区别 二、政府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三、公共企业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Public Finance
24
一、公债与税收的区别
用税收筹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与成 本负担者一般来说是一致的。
用公债筹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与成 本负担者往往不一致。
Public Finance
13
(三)公债的偿还
1.公信的偿还方式 直接偿还法 :债务人直接向公债持有人兑付本金和利息 市场购销法 :政府在市场上适时购进公债(逐步清偿) 调换偿还法 :以新债换旧债
2.偿债资金的来源渠道 增加税收 :利用税收收入偿还债务 发行货币 :靠财政发行货币偿还债务 动用历年结余:利用往年的财政节余偿还债务 借新债还旧债 :靠发行新的公债筹资偿还债务
Public Finance
30
三、公共企业部门债务实现效率的机制
公共企业部门的收入来源 公共企业部门的公共拨款 公共企业部门债务的效率界限
Public Finance
31
(一)公共企业部门的收入来源
公共企业部门有三种收入来源: 1. 价格或使用费--公共企业部门取得收入的主要
方式。如果生产符合效率,它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应能补 偿其生产成本,并取得正常利润。
《公债管理》课件

多元化投资策略
探索多元化的公债投资策略,包括固 定收益、浮动收益、另类投资等,以 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
公债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开放市场
逐步放开公债市场,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提高市场的竞 争力和活力。
国际化
推动公债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 流,共同促进全球公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推动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推动公债市场的市场化 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促进公
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不同期限和类型的公债来分 散利率风险。
公债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公债发 行方违约的可能性。
投资者应选择信用评 级较高的公债以降低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取决于发行 方的信用评级和偿债 能力。
公债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债市场交易 不活跃或停滞,导致投资者难
以买卖公债。
流动性风险会影响投资者的 资金管理和资产配置。
公债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市 场的整体水平和运行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公债市场,可以将社会资金 引导到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 和行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公债市场的发展可以为企业提供 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降 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公债的发行与交易
02
公债的发行条件与程序
发行条件
公债的发行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发行额度、发行期限、利率水平等,这些条 件通常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发行程序
公债的发行需经过一系列程序,包括发行计划的制定、发行方式的确定、销售渠 道的选择等,这些程序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公债的交易方式与市场价格
第七章 公债的流通转让 公债学教学课件

(二)场外交易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和店头交易,是指在 证券所外的市场上进行债券交易。无固定地点、 时间、统一的交易秩序和交易章程,而是通过电 话、电报、网络或柜台等方式随时进行交易,交 易的价格也由双方协商确定。
根据券商扮演角色不同,场外交易分为自营 交易和代理交易。自营交易是指券商自己作为交 易商进行的交易。具体操作过程中,自营交易实 行双向报价制度。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区别: (1)期权交易具有更灵活的风险管理功能,使之
成为比期货交易更安全可靠的套期保值功能。 (2)由于要交一定期权费,期权交易的收益要小
于期货交易。 (3)投资者只需要缴纳一定比率的期权费,就可
以进行数额巨大的期权交易,这使期权交易与期货交 易一样具备了“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由于期权费 率要低于期货交易中保证金比率,因而期权交易会导 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五、互换交易方式
四、公债的期权交易
是指公债交易双方在订约时,同意在约定的时 间内,既可以桉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指定的债券, 也可以放弃买进或卖出该种债券。即对买卖权利进 行的交易。不过在达成交易时,买方向卖方支付一 定的期权费,若买方放弃交易,则期权费归卖者所 得。
举例说明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不同。(提示: 投资者预测某笔债券三个月后价值10万元,以9万元 买下3个月期货合约……)
12.5%
2.5%
浮动利率债券 R
R+0.5%
0.5%
互换交易过程: 浮
动
R
政府A
固固定10%定11债券投资者 %
浮 动 互换交易商
固定11.5%
R
公司B 浮动R
贷款银行
互换交易方式特点:
一是双方首先通常要设定一个固定金额, 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不涉及本金的交换,只 按合同规定利率交换利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蓄效应:人们会在利率上升的诱 导下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挤出效应:在货币供应量一定的条 件下,政府发行公债会引起利率上 升,抑制民间投资;政府借债还使 民间借款可获得的数额减少,挤掉 一部分民间投资
பைடு நூலகம்
公债的宏观效应 ? 公债对资源配臵和收入分配
的影响 ? 公债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 公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按公债有无凭证 ? 凭证式公债 ? 记账式公债
(四)公债的利弊
公债有利的方面
? 在动员和运用资金上有着其他分配 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使用方向可以是国家急需、社会效 益高的项目
? 可以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稳定经 济发展
公债有弊的方面
? 政府发行公债较为容易,易造成国家 开支随意,甚至发生浪费
? 偿还公债的资金源于加征的税收,是 将一般国民所得转移给了少数大量持 有公债的富裕阶层,加剧了分配不均
(二)公债管理的内容
公债期限的选择 公债调换 管理政策
四、公债负担与量度
(一)公债负担
债权人(认购者)的负担 债务人(政府) 的负担 纳税人的负担 代际负担
(二)公 债 规 模
政府公债规模的确定,要从 公债负担角度综合考虑国民经济 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商品 货币经济的发展程度、公众对公 债的认知程度及其承受能力等因 素,做到合理、适度
第八讲 公债
一、公债概论
公债是国家政府采取有借有 还,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方式从 国内外借入资金,以弥补财政赤 字或者满足实现其他财政职能需 要一种特殊财政收入的形式
(一)公债的特征
有偿性 自愿性 灵活性
(二)公债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职能不断膨胀,对国家财政的 需求急剧扩大 税收筹集的财政收入已远不能满足 国家的需要 社会闲置资金日益增多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逐 步建立和发展
? 公债发行不当会造成信用扩张,导致 通货膨胀,还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造成偿债困难,给后代留下沉重负担
二、公 债 制 度
公债制度是政府有关公 债发行、偿还的各种法律法 规的总称
(一)公债制度的构成
公债的发行主体 公债的发行对象 公债期限 公债利率 公债票面额 公债的发行价格 公债凭证 公债发行的权限 公债的发行和偿还方法
(三)公债的种类
按公债的发行地域 ? 国内公债 ? 国外公债
按国家举债的形式 ? 国家借款 ? 发行公债券
按公债能否流通(或流动性) ? 可转让公债 ? 不可转让公债
按公债券的期限有否及长短 ? 无期公债 ? 有期公债:①短期公债;②中期公债;
③长期公债
按公债的发行方式 ? 自由公债 ? 强制公债
①定期分次支付法 ②到期一次支付法
公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 ? 建立偿债基金 ? 动用财政结余 ? 通过预算列支 ? 举借新债
三、公 债 管 理
公债管理是指政府在公债 总额、结构、期限、利率、市 场买卖等方面制定方针,进行 决策和经营,以保证财政资金 筹措和经济的稳定
(一)公债管理的原则
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利息成本最小化 减少公债的流动性
? 负债率:外债余额/GNP;警戒线为 20%
? 债务率(外债率): 外债余额/国际收 支经常项目外汇收入额;警戒线为 100%
五、公债的经济效应
公债的经济效应是指公 债的运行对社会经济活动产 生的影响
政府举债对市场信贷资 金和利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利率效应:一定量的信贷资金供给 和增加的信贷资金需求使得借款利 率上升
(二)公债的发行
公债的发行是指公债的发行 主体通过采取相应的发行方式, 将新的公债券出售给社会投资者 的行为过程
发行和推销机构 ? 发行 → 政府或财政部门 ? 推销机构
→金融机构 →邮政储蓄系统 →中央银行 →财政部门或公债局
票面额的确定 ? 承债主体 ? 应债者经济状况 ? 公债发行数额
公债的发行价格 ? 平价发行价格 ? 折价发行价格 ? 溢价发行价格
公债利率
? 决定因素 ? 形式
公债的发行方式① ? 公募法 ? 包销法 ? 公卖法 ? 交付法 ? 摊派法
公债的发行办法② ? 固定收益出售法 ? 公募拍卖法 ? 连续经销法 ? 直接推销法 ? 综合法
公债的发行办法③ ? 按政府与应募者关系 →直接发行法 →间接发行法 ? 按公债发行对象 →公募法 →私募法
? 按是否通过市场发行
→市场销售(公卖)法 →非市场销售法
? 按推销方式
→自由认购法 →摊派(交付)法
(三)公债的偿还
公债的偿还是指公债 到期时政府还本付息的行 为过程,主要由还本和付 息两个具体活动所构成
公债的偿还方法 ? 还本方法
①直接偿还法 ②市场购销偿还法(买销法) ③调换偿还法
? 付息方法
内债指标
? 债务负担率:内债余额 /GDP;警 戒线为45%
? 债务依存度:内债发行额/财政支 出;警戒线为15~20%
? 债务偿债率:债还本付息额/财政 收入额;警戒线为10%
? 借债率:内债发行额/GDP;警戒 线为3%
? 居民应债率:内债余额 /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
外债指标
? 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贸易和非贸 易外汇收入额;警戒线为20~25%
挤出效应:在货币供应量一定的条 件下,政府发行公债会引起利率上 升,抑制民间投资;政府借债还使 民间借款可获得的数额减少,挤掉 一部分民间投资
பைடு நூலகம்
公债的宏观效应 ? 公债对资源配臵和收入分配
的影响 ? 公债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 公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按公债有无凭证 ? 凭证式公债 ? 记账式公债
(四)公债的利弊
公债有利的方面
? 在动员和运用资金上有着其他分配 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使用方向可以是国家急需、社会效 益高的项目
? 可以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稳定经 济发展
公债有弊的方面
? 政府发行公债较为容易,易造成国家 开支随意,甚至发生浪费
? 偿还公债的资金源于加征的税收,是 将一般国民所得转移给了少数大量持 有公债的富裕阶层,加剧了分配不均
(二)公债管理的内容
公债期限的选择 公债调换 管理政策
四、公债负担与量度
(一)公债负担
债权人(认购者)的负担 债务人(政府) 的负担 纳税人的负担 代际负担
(二)公 债 规 模
政府公债规模的确定,要从 公债负担角度综合考虑国民经济 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商品 货币经济的发展程度、公众对公 债的认知程度及其承受能力等因 素,做到合理、适度
第八讲 公债
一、公债概论
公债是国家政府采取有借有 还,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方式从 国内外借入资金,以弥补财政赤 字或者满足实现其他财政职能需 要一种特殊财政收入的形式
(一)公债的特征
有偿性 自愿性 灵活性
(二)公债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职能不断膨胀,对国家财政的 需求急剧扩大 税收筹集的财政收入已远不能满足 国家的需要 社会闲置资金日益增多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逐 步建立和发展
? 公债发行不当会造成信用扩张,导致 通货膨胀,还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造成偿债困难,给后代留下沉重负担
二、公 债 制 度
公债制度是政府有关公 债发行、偿还的各种法律法 规的总称
(一)公债制度的构成
公债的发行主体 公债的发行对象 公债期限 公债利率 公债票面额 公债的发行价格 公债凭证 公债发行的权限 公债的发行和偿还方法
(三)公债的种类
按公债的发行地域 ? 国内公债 ? 国外公债
按国家举债的形式 ? 国家借款 ? 发行公债券
按公债能否流通(或流动性) ? 可转让公债 ? 不可转让公债
按公债券的期限有否及长短 ? 无期公债 ? 有期公债:①短期公债;②中期公债;
③长期公债
按公债的发行方式 ? 自由公债 ? 强制公债
①定期分次支付法 ②到期一次支付法
公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 ? 建立偿债基金 ? 动用财政结余 ? 通过预算列支 ? 举借新债
三、公 债 管 理
公债管理是指政府在公债 总额、结构、期限、利率、市 场买卖等方面制定方针,进行 决策和经营,以保证财政资金 筹措和经济的稳定
(一)公债管理的原则
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利息成本最小化 减少公债的流动性
? 负债率:外债余额/GNP;警戒线为 20%
? 债务率(外债率): 外债余额/国际收 支经常项目外汇收入额;警戒线为 100%
五、公债的经济效应
公债的经济效应是指公 债的运行对社会经济活动产 生的影响
政府举债对市场信贷资 金和利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利率效应:一定量的信贷资金供给 和增加的信贷资金需求使得借款利 率上升
(二)公债的发行
公债的发行是指公债的发行 主体通过采取相应的发行方式, 将新的公债券出售给社会投资者 的行为过程
发行和推销机构 ? 发行 → 政府或财政部门 ? 推销机构
→金融机构 →邮政储蓄系统 →中央银行 →财政部门或公债局
票面额的确定 ? 承债主体 ? 应债者经济状况 ? 公债发行数额
公债的发行价格 ? 平价发行价格 ? 折价发行价格 ? 溢价发行价格
公债利率
? 决定因素 ? 形式
公债的发行方式① ? 公募法 ? 包销法 ? 公卖法 ? 交付法 ? 摊派法
公债的发行办法② ? 固定收益出售法 ? 公募拍卖法 ? 连续经销法 ? 直接推销法 ? 综合法
公债的发行办法③ ? 按政府与应募者关系 →直接发行法 →间接发行法 ? 按公债发行对象 →公募法 →私募法
? 按是否通过市场发行
→市场销售(公卖)法 →非市场销售法
? 按推销方式
→自由认购法 →摊派(交付)法
(三)公债的偿还
公债的偿还是指公债 到期时政府还本付息的行 为过程,主要由还本和付 息两个具体活动所构成
公债的偿还方法 ? 还本方法
①直接偿还法 ②市场购销偿还法(买销法) ③调换偿还法
? 付息方法
内债指标
? 债务负担率:内债余额 /GDP;警 戒线为45%
? 债务依存度:内债发行额/财政支 出;警戒线为15~20%
? 债务偿债率:债还本付息额/财政 收入额;警戒线为10%
? 借债率:内债发行额/GDP;警戒 线为3%
? 居民应债率:内债余额 /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
外债指标
? 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贸易和非贸 易外汇收入额;警戒线为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