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录井岩心和描述规范中文修改

合集下载

岩心岩屑现场描述内容和方法(培训教材修改稿)

岩心岩屑现场描述内容和方法(培训教材修改稿)
方解石、辉石
不完全解理
沿解理面分裂较困难,解理面延伸不远
橄榄石
无解理
极少或很难沿解理方向分裂,标本上只能看到稀疏缝,可能是解理缝或裂纹
石英、黄铁矿
3、断口
矿物受外力打击时,裂成凹凸不平的破裂面,称为断口。常见的断口形状见表1-4。
表1-4矿物断口分类表
断口
特征
常见矿物
贝壳状断口
呈椭圆形光滑曲面,并具同心圆纹,与贝壳相似
3、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矿物呈单体出现的比较少,常见的是聚集形成的各种集合体。同种矿物的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叫做矿物的集合体。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主要有:粒状集合体、晶簇、结核体和乳状体。
三、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同时还受形成时的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
1、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指矿物对自然光吸收或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所呈现的颜色为反射光波、透射光波或它们的混合色。即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吸收可见光后产生的补色。
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分:
自色:由矿物内在因素所决定的颜色,在矿物中稳定出现。
他色:矿物中的机械混入物也可使矿物呈色,如石英混入杂质而被染成紫色、黄色等。
假色:完全由物理因素造成的而与本质无关。如解理发育的白云母呈现彩虹色晕。
2、条痕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用矿物刻划白瓷板即可获得条痕色。矿物本身的颜色常常会变化,对于一种矿物来说,其条痕颜色相当稳定。如赤铁矿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褐色,但其条痕总是呈红色。
3、光泽
矿物表面发光的能力称光泽,下面是矿物光泽分类(见表1-1)。
表1-1矿物光泽分类表
光泽
特征
常见矿物
金属光泽

岩心录井

岩心录井

一、钻井取心概述:
关于取心的物质准备:
1、接到有取心任务的井要及时检查各种工具、器 材是否齐全,包括岩心盒、标签、挡板、水桶、 刮刀、劈刀、榔头、塑料桶、玻璃纸、牛皮纸、 石蜡、油漆、放大镜、纲卷尺、泡末棒等,特殊 取心井还要准备好冰柜。 2、冰柜和岩心割刀运到井队,要及时通电检查其 是否能正常工作。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录井一大队
四、岩心整理
示意图
冒气位置用圆圈标 注。
2.5 m
3m
岩心块号在方向 线的同一侧。
标注半米 、整米记 号。
方向线红色在上,黑色 在下,箭头指向井底。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录井一大队
四、岩心整理

2、(泥饼、岩屑、井壁岩 石)
b、检查岩心顺序排列无误后,首先沿钻头方向由 浅入深画丈量线,并用小箭头标明丈量线方向, 其方向指向钻头方向;沿方向线丈量该筒岩心总 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同时标 明半米、整米记号。丈量结束后计算岩心收获率 :第一次取心及分段取心收获率不应大于100%。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录井一大队

四、岩心整理

2、岩心丈量:
c、按自然块参考岩性对岩心进行分块,并编号,每 0.2m 编一个号 , 含油岩心和磨光面较多的地方适当 加密编号,其它自然块成饼片状的全直径岩心,每自 然块长度小于 5cm, 且块间并无磨损的 , 可适当合并 几块成厚度 0.2m 左右编一个号 , 松散破碎的小块岩 心可按顺序和岩性类别分装在塑料袋编号 ; 编号以 带分数形式表示,号要统一标写在长2.5cm,宽1.5cm 涂白漆的长方块上 , 然后沿丈量线依次丈量岩心分 块长度和岩性细分层、油气显示细分段长度;同时 记录磨光面、破碎带的准确位置及破碎程度。

岩心、岩屑描述总稿(整改)

岩心、岩屑描述总稿(整改)

岩心、岩屑录井编写人:杨柳孝2005.10.27第一章岩心录井第一节概述在钻井过程中利用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进行整理、描述、分析,获取地层的各项参数、恢复原始地层剖面的过程叫岩心录井。

一、岩心是最直观的第一性地层资料,通过岩心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解决以下各种问题1.了解岩性、岩相特征,判断沉积环境,划分沉积体系;2.研究生物化石、划分和确定地层时代;3.发现油、气、水,了解油气水的性质;4.了解生油层,分析生油潜力;5.研究储油层,分析储层的物性(有效厚度及孔、渗、饱),为储量计算提供基础资料;6.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为测井资料的解释提供物理模型;7.研究标准层、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裂活动等,为地震解释提供物理模型;8.获取储层含油、含水饱和度的动态参数,了解开发过程中油层水洗情况,为油区井网调整提供基础资料;9.了解地层物化特性,为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配制、钻头使用及油层压裂、酸化等工程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二、岩心资料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由于钻进进尺慢、成本昂贵(每米成本一万元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大量采用,只是针对特定需要在某些关键井、关键井段取心,再把这些分散的岩心资料综合起来,解决全区的地质认识问题。

以下是不同钻探阶段的一般取心要求:1.预探阶段: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取心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地层、构造和发现油气显示。

所以仅在钻井过程中见油气显示取心或需要证实地质界面、构造现象时取心。

为节约取心成本,该阶段多采用原钻井液、普通直径取心。

2.详探阶段:通常在主力油层及情况复杂的含油气井段取心。

往往布十字剖面,以详细了解油层的岩性、构造位置及油气水纵、横向变化及分布特征。

通常将取心任务集中到少数几口井,在每口井上选择最佳井段,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探区地层、构造、含油气显示的系统资料。

为了获取准确的原始含油、水饱和度资料,为制定开发方案做准备,通常在个别井进行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或压力密闭取心。

1-3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

1-3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

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钻井地质录井时主要工序的基本技术、工序及资料采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TDC-VIGILANCE型联机综合录井仪,对石油天然气探井进行钻井地质综合录井。

使用其它型号综合录井仪进行石油天然气探井钻井地质综合录井,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录井项目应录取5类资产、31条记录曲线、3种样品及有关数据资料(除常规地质录井录取的数据资料外)33项。

2.1 5类资料2.1.1 地质录井(岩屑、岩心等)类;2.1.2 气测井类;2.1.3 钻井液录井类;2.1.4 钻井工程录井类;2.1.5 地层压力录井类;2.2 31条记录曲线2.2.1 钻时,min/m(钻速m,/h);2.2.2 甲烷(C1)含量,%;2.2.3 甲烷(C2)含量,%;2.2.4 甲烷(C3)含量,%;2.2.5 甲烷(iC4)含量,%;2.2.6 甲烷(nC4)含量,%;2.2.7 气体全量;%2.2.8 二氧化碳含量;%2.2.9 硫化氢,ml/m3(ppm);2.2.10 1号罐钻井液量,m3;2.2.11 2号罐钻井液量,m3;2.2.12 3号罐钻井液量,m3;2.2.13 4号罐钻井液量,m3;2.2.14 钻井液总量,m3;2.2.15 进口钻井液电阻率,Ω·m(电导率S/m);2.2.16 出口钻井液电阻率,Ω·m(电导率S/m);2.2.17 进口钻井液温度,℃;2.2.18 出口钻井液温度,℃;2.2.19 进口钻井液密度,g/cm3;2.2.20 出口钻井液密度,g/cm3;2.2.21 出口钻井液密度,g/cm3;2.2.22 大钩载荷(悬重和钻重),KN;2.2.23 钻压,KN;2.2.24 转盘转速,r/min;2.2.25 转盘扭矩,N·m;2.2.26 1号泵冲速,冲/min;2.2.27 2号(或3号)泵冲速,冲/min;2.2.28 立管压力,Mpa;2.2.29 套管压力,Mpa;2.2.30 色谱流出曲线(气体组分),%;2.2.31 岩屑碳酸岩含量,%;2.3 3种样品2.3.1 岩屑样品2.3.1.1 岩屑描述样品;2.3.1.2 荧光分析样品;2.3.1.3 碳酸盐岩分析样品;2.3.1.4 泥(页)岩密度测试样品;2.3.2 岩心样品2.3.2.1 钻井取心分析化验样品;2.3.2.2 井壁取心样品;2.3.3 钻井液样品2.3.3.1 气体基值钻井液样品;2.3.3.2 气测异常井段钻井液样品;2.3.3.3 地质循环钻井液样品;2.3.3.4 罐装钻井液样品。

2-2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2-2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的解释内容与要求、录井资料的异常反应、取值要求、油气水层、异常地层压力和钻井工程施工异常事件的解释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录井资料的解释工作。

2 资料解释内容和要求2.1 解释内容2.1.1 建立地层岩性剖面。

2.1.2 油、气、水层的解释。

2.1.3 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预报。

2.1.4 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预报。

2.2 解释要求2.2.1 在无特定要求时,现场只对录井参数的异常井段进行解释;对无异常井段、不作解释。

2.2.2 根据任一测量或检测参数的异常变化和录取的岩心岩屑资料,荧光显示资料以及钻井液表面观察情况,结合计算机处理的各种报告、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判断,及时做出解释结论。

2.2.3 及时将解释、处理、判断的结论或报告、通报现场地质监督和钻井施工的有关方面。

3 录井资料的异常反应在无特定要求和规定情况下,录取的任意一项资料或参数符合下列情况则为异常:3.1 钻进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呈趋势性减小或增大;3.2 在正常钻进时,钻压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98.066 5KN以上,或钻压突然减小并伴有深度跳进;3.3 除去改变钻压的影响后,大钩载荷突然增大或减小98.066 5KN以上;3.4 转盘扭矩呈趋势性增大10%以上,或大幅度波动;3.5 转盘转速无规则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3.6 立管压力逐步减小0.5Mpa,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3.7 钻井液总体积相对变化量超过2m3;3.8 钻井液出口密度突然减小0.04kg/cm3以上,或呈趋势减小或增大;3.9 钻井液出口温度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出口温度差逐渐增大;3.10 钻井液出口电阻率或电导率突然增大或减小;3.11 钻井液出口排量明显大于或小于入口排量;3.12 气体全量高于背景值2倍以上;3.13 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大;3.14 硫化氢含量超过5×10-6mol/mol(5ppm);3.15 实时钻进中的钻头成本呈增大趋势;3.16 泥(页)岩井段dc指数或Sigma值相对于正常趋势线呈趋势减小。

综合录井名词解释

综合录井名词解释

综合录井名词解释
综合录井是一种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技术,用于获取地下岩石和流体的信息。

它通常包括使用各种录井工具和技术来采集地下岩石和流体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测试。

综合录井包括以下技术:
1. 声波测井:利用声波在不同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通过录井工具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地下岩石的密度、硬度、成分等信息。

2. 岩心录井:通过在井中采集地下岩石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来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特征等信息。

3. 流体录井:通过在井中采集流体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测试,来获取地下流体的成分、含量和性质等信息。

4. 红外录井:利用红外辐射在不同岩石和流体中的传播和转化方式不同的原理,通过录井工具发射红外辐射并接收回波,来获取地下岩石和流体的温度、密度和成分等信息。

5. 地震录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录井工具产生地震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地下岩石和构造等信息。

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石油勘探和开发者更好地了解地下岩石和流体的性质和分布情况,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一. 录井综合图:(1 :500)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油商秘密(3号黑体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35+45+9+9+7+30+13+45+40+30+8+8=279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4. 曲线颜色: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四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四、录井报告内容格式:第一章概况(小三号宋体加粗)第二章录井综述1. 钻井简史2.录井概况3、工程与录井、4、其他与录井质量有关的问题(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第三章地质成果1、地层2、油、气、水显示3、生储盖层(1.生油层、2.储集层、3.盖层4、生储盖组合)4、构造、(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第五章结论与建议1、结论2建议五、录井完井报告附表:附表:(四号宋体)1、基础数据表 2.录井资料统计表3、油气显示统计表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5、测井项目统计表6、钻井取心统计表7、井壁取心统计表8、气测综合解释统计表9、分析化验统计表(小四号宋体)附件一:(四号宋体)1、井录井综合图(1:500)(小四号宋体)2、井岩心录井综合图(1:100)3、井井斜图(水平投影图、垂直投影图、三维投影图)附件二:(四号宋体)1、井录井综合记录(小四号宋体)2、井岩屑描述记录3、井钻井取心描述记录4、井套管记录5、井井斜数据表6、井岩心分析报告7、井壁取心描述记录四、录井原始资料规范封面:构造名称(三号宋体)xx井xx记录(二号宋体加粗)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扉页:构造名称(三号宋体)xx井xxxx记录(二号宋体)施工单位、监督所在单位、地质监督:、编人、审核人(小三号宋体)中国石油…….公司.. ..年月日(四号宋体)快速色谱录井资料整理规范一、快速色谱录井综合图1.纸张规格、图头、曲线颜色、字号均与录井综合图相同。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ST/CNLC SOP3005-20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2007-12-31发布2008-01-01实施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 引用标准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3 内容和要求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放,严防顺序错乱,上、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3.1.3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油、冒气、情况,立即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 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m)×100%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用红铅笔作出整米、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录井岩心和描述规范中文修改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ST/CNLC SOP3005-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2007-12-31发布 2008-01-01实施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引用标准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3内容和要求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放,严防顺序错乱,上、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3.1.3 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油、冒气、情况,立即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m)×100%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用红铅笔作出整米、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

岩芯破碎严重时,在岩心对应的岩心盒内侧位置贴上标注;3.1.9 选取岩心样品后,其样品空位上做好标识。

3.1.10 每筒岩心底部放置岩心卡片挡板;岩心卡片式样见表1。

井名取心筒次取心井段 m取心层位取心进尺 m取心日期岩心实长 m整理人收获率%岩心编号标准岩心按顺序依破裂面、磨损面、冲刷面、层面等放入岩心盒排放整齐后,按破碎情况、自然断块进行岩心编号。

用白漆在岩心表面平整、岩性结构特征一般的部位涂成大小为2X3 cm的矩形标签,待白漆干后用油性笔写上岩心分块编号。

岩心分块编号形式以代分数格式表示,左边的整数表示取芯序数,分子表示岩心块号序数,分母表示本筒的总块数。

若岩心破碎无法涂矩形标签时,可在岩心对应的岩心盒内侧位置贴上规格统一的标签,并粘贴牢固。

见表2井名:第次取芯第盒取心井段:— m; 进尺: m; 心长:m;收获率: %取样封蜡,选取岩心长度大于10厘米的显示较好的岩心进行取样封蜡。

3.2 钻井取芯描述方法岩心描述总的要求:岩心描述要求定名准确,观察细致,特征主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术语一致,标准统一;描述做到客观实际,见到什么描什么,防止千篇一律;不能定论的东西也应注明现象或疑点;3.2.1 岩心描述分段a)颜色分段:厚度大于10cm(含10cm)的不同颜色必须分层描述;b)含油等级分层:厚度大于5cm(含5cm)的不同含油等级岩心,应分层描述;c)岩性分段:厚度大于10cm(含10cm)的一般岩层和厚达5cm的特殊岩层、化石层均要分层描述;d)厚度小于5cm的含油岩层、特殊岩层、化石层以及厚度小于10cm的一般岩层,作为薄层、条带状描述,不单独分层定名描述。

3.2.2 岩芯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岩性名称、颜色、成分、结构、构造、胶结情况、油气显示、化石及其它含有物、物理性质等;3.2.3 岩石名称:描述时的定名采用主要岩石名称,如;泥岩、砂岩、砾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岩、煤、石英岩、花岗岩、板岩等等;3.2.4 含油岩芯描述,要充分结合出筒显示及整理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综合描述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见表6;3.2.5 接触关系:从上、下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及产状特征,判断属渐变性质还是突变性质,如为后者应结合其它资料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断层接触等。

若判断为断层,则应描述上下盘岩性、破碎带岩性、产状、伴生物(角砾、断层泥)、断面倾角、擦痕等;3.2.6 主要内容描述之后,应注明岩芯磨损位置及破碎程度;3.2.7 与5-10%盐酸反应程度(含灰质和白云质情况):与盐酸反应情况,可分为4级:A) 剧烈:反应迅速,大量冒泡,气泡较大,并有“咝咝”响声;B) 中等:反应较迅速,冒泡中等,气泡中等,有微弱响声;C) 微弱:反应缓慢,有少量小泡冒出;D) 无反应:与盐酸作用不起泡。

详见下表表3 碳酸盐岩现场简易鉴定方法岩石定名区别方法岩石成分(%)与5—10%稀盐酸作用与热盐酸作用肉眼观察主要特征灰岩方解石>75立即强烈起泡作用时间长,泡径大,可听到响声,岩屑能跳动浮起来。

立即强烈起泡且大于前者岩石越纯与酸作用后,其岩石表面和溶液越清洁。

白云质灰岩方解石50—75白云质25—50很快起泡,作用时间较长,泡径大,有较小响声,岩屑上气泡呈串株状冒出,只有轻微跳动。

立即强烈起泡,泡径稍小。

岩石越纯与酸作用后,其岩石表面和溶液越清洁。

白云岩白云质>75很弱很慢,仅在放大镜下可见表面起小泡,岩屑开始反应弱,后渐快,且有气泡冒出。

立即起大量小泡。

断面平直,越平性越脆,硬度3-4级,小刀可刻动。

灰质白云岩白云质50—75方解石25—50微弱起泡,靠近耳边可听到声音,反应微弱也不跳。

立即起泡,泡较小。

断面平直,越平性越脆,硬度3-4级,小刀可刻动硅质灰岩方解石50—75硅质25—50微弱起泡。

起泡较大,但不强烈。

较白云岩、灰岩硬,断口较平或似贝壳状。

硅质白云岩白云质50—75硅质25—50不起泡。

起泡小、弱。

较白云岩、灰岩硬,断口较平或似贝壳状。

硬石膏硫酸钙>75不起泡。

不起泡。

比灰岩、白云岩软,热盐酸与其粉末反应液遇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泥灰岩灰质50—75泥质25—50立即强烈起泡,泡径大,但作用时间长。

立即强烈起泡,泡径大,表面有泥垢。

较软、易脆,断口较平坦或呈贝壳状,与酸作用后岩石表面呈糊状。

灰质泥岩泥质50—75灰质25—50立即起泡,作用时间短,过量酸泡后呈泥团。

立即强烈起泡,泡径大。

较软、易脆,断口较平坦或呈贝壳状,与酸作用后岩石表面呈糊状。

白云质泥岩泥质50—75白云质25—50不起泡。

微弱起小泡,作用时间短。

较软、易脆,断口较平坦或呈贝壳状,与酸作用后岩石表面呈糊状。

灰质砂岩砂粒50—75灰质25—50立即起泡,作用时间短,过量酸作用后,见残余砂岩。

起泡较强烈,作用时间短。

较硬,断口粗糙,与盐酸作用后岩石表面及溶液清洁。

白云质砂岩砂粒50—75白云质25—50不起泡。

微弱起泡,作用时间短。

较硬,断口粗糙,与盐酸作用后岩石表面及溶液清洁。

描述任何岩样时,都要进行滴酸测试,可能含白云质时还要进行热盐酸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估计碳酸盐岩含量;3.2.8 岩芯照相:岩芯摆放到盒内,做好标识后,对每米(盒)岩芯进行照相,对于含油气显示部位、缝洞发育部位、不整合接触、断层等地质构造进行特写拍照。

照片力求清楚地反应岩芯特征。

3.3 常见岩石钻井取芯描述内容3.3.1 泥岩/页岩(粘土岩)3.3.1.1 颜色:白色,灰白色,浅灰色,灰色,深灰色,绿灰色,浅棕色,深棕色,深灰褐色等,其它;3.3.1.2 物理性质:断口形态、滑感、脆性、可塑性、膨胀性及硬度;3.3.1.3 纯度:含砂质、粉砂质、钙质、碳质、硅质等情况;;3.3.1.4 含有物、化石:黄铁矿,炭屑,微云母,云母,螺蚌化石等;3.3.1.5 构造:块状构造,层理、层面特征、接触关系、生物扰动等;节理、擦痕、滑动面、裂缝及收缩痕等;A) 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B) 层面特征:波痕、冲刷面、龟裂和侵蚀下切痕迹、斑点、虫孔及其它印痕等;C)生物扰动构造:指栖痕、蠕痕、食痕、穴状构造等。

3.3.1.6 磨损位置及破碎程度:凡有磨光面的地方,标注距筒顶的距离;破碎程度分为轻微破碎、中等破碎、严重破碎;3.3.2 粉砂岩3.3.2.1 颜色:白色,灰白色,浅灰色,灰色,深灰色,绿灰色,浅棕色,深棕色,暗棕色等;3.3.2.2 胶结程度:疏松,中等,致密;3.3.2.3 粒度:粉砂,如含有砂砾,描述其含量和分布情况;3.3.2.4 胶结物成分:泥质、钙质、白云质、硅质、高岭土质、铁质、石膏质等;3.3.2.5 可见孔隙度:借助放大镜,根据岩性特征估计,好(大于15%)、中(10至 15%)、差(小于 10%);3.3.2.6 含有物:化石,黄铁矿,炭屑,沥青,次生矿物,云母等;3.3.2.7 构造:参考3.3.1.5;3.3.2.8 油气显示;3.3.2.9 磨损位置及破碎程度:同3.3.1.6;3.3.3 砂岩/砾岩3.3.3.1 颜色:透明,半透明,白色,灰白,浅灰色,灰色,灰色,深灰色,绿灰色,浅棕色,深棕色,暗棕色等;3.3.3.2 胶结程度:疏松,中等,致密;3.3.3.3 粒度:粗粒,中粒,细粒,极细粒;每种粒度的大概含量;3.3.3.4 颗粒磨圆度:棱角状,次菱角状,次园状,园状;3.3.3.5 分选:分选差,分选较差,分选中等,分选较好,分选好;3.3.3.6 成分:石英、长石、暗色矿物、燧石、岩块等;3.3.3.7 基质:泥质、粉砂质等;3.3.3.8 胶结物成分:泥质、钙质、白云质、硅质、高岭土质、铁质、石膏质等;3.3.3.9 化石和含有物:植物炭屑,黄铁矿,方解石,次生矿物等;3.3.3.10 可见孔隙度:借助放大镜,根据岩性特征估计,好(大于15%)、中(10至 15%)、差(小于 10%);3.3.3.11 构造:块状构造,层理、层面特征、接触关系、颗粒排列、地层倾角、擦痕、裂隙等;参考3.3.1.53.3.3.12 油气显示;3.3.3.13 磨损位置及破碎程度:同3.3.1.6;3.3.4 碳酸岩(灰岩、白云岩)3.3.4.1 颜色:白色,灰白色,浅灰色,灰色,褐灰色,褐色,绿灰色;3.3.4.2 成分:主要描述方解石(CaCO3)和白云岩(CaMg(CO3)O2)、硅质(SiO3)、泥质、砂粒、生物碎屑、有机骨架生物的含量;碳酸盐岩纯度现场鉴定方法见表1;3.3.4.3 颗粒:碳酸盐岩的颗粒指内碎屑、鲕粒、生物颗粒、球粒、藻粒;一般应描述其颜色、形态、成分、圆度、分选、保存程度、包裹物、分布情况;3.3.4.4 结晶类型:隐(泥)晶,微晶,细晶,中晶等;3.3.4.5 硬度:硬度中等,脆,硬,很硬;3.3.4.6 构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等成因的构造如裂缝、溶洞、缝合线、纹理、叠层石及其它生物沉积构造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等,以及其它构造如鸟眼、斑状、豹皮状,竹叶状、豆状、鲕状、针孔状、蜂窝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