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素研究进展 演示文稿24页PPT
【茶叶生物化学】第三节 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茶黄

• 多酚提供质子和电子易与自由基反应
使其失去活性,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 特性。
•茶黄素(TF)、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含有活性 羟基、没食子酰基、苯骈卓酚酮等活性基团 (TFMG)也有相当强的抗氧化活性。
•除直接清除自由基外,茶多酚与Vc、Ve还有协 同增效作用。
•多酚可络合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等,对 由其催化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起阻止 作用,从而有效地切断连锁反应。
•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喝茶多的人其血液中胆固醇总 量较低,而其中主要是LDL胆固醇的量的减少,HDL 胆固醇没有大的变化。主要作用机理为抑制消化系统 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体内脂质、胆固醇的排泄。因 此,喝茶可改善血液中胆固醇的比例,从而达到预防 心血管病的效果。
•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也是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的原因 之一。茶多酚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③镇静作用
✓试验表明,服用茶氨酸后,脑中的α波增强, α波的出现就表示大脑处于放松、平静状态。其 效果可与咖啡碱的兴奋作用相对抗。并且茶氨 酸的这种作用对容易不安的人更有效。
cps = Cycles Per Second
✓茶叶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其具有兴奋作用,但 是人们在饮茶时反而感到放松、平静、心情舒 畅。这主要是茶氨酸的作用。
茶叶中主要的游离氨基酸
☺茶氨酸(占茶叶干重的1-2%;占整个游离 氨基酸的70%); ☺谷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9%) ; ☺精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7%) ; ☺丝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5%) ; ☺天冬氨酸(占游离氨基酸的4%)。
1、茶氨酸(Theanine)
• 茶氨酸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在一般植物中 罕见的氨基酸,是茶叶中特色成分之一。除了在 一种蕈(xùn)及茶梅中检出外,在其它植物中尚 未发现。
儿茶药材化学成分分析_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柠檬酸 、 N 、 N - 二甲基甲酰胺 , 四氢 呋喃均为分析纯 。
儿茶素对照品 (纯度 > 98 %) 及表儿茶 素对照品 (纯度 96 %) 购自 Sigma 公司 。 2 分析条件的确定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 Phenomenex ODS (2) 柱 (5μm , 416 mm ×150 mm) ; 理论塔 板数 按 儿 茶 素 计 算 大 于 3000 。流 动 相 : 0104mol·L - 1 柠檬酸 - N , N2二甲基甲酰胺 - 四 氢 呋 喃 ( 45 ∶8 ∶2 ) , 流 速 : 018 mL · min - 1 。柱 温 : 35 ℃。检 测 波 长 : 280 nm 。 进样量 : 5~10μL 。灵敏度 : 6 。在本色谱条 件下 , 对照品与样品色谱图见图 1 。
图 1 儿茶 HPL C 色谱图 A1 对照品 B1 样品
11 儿茶素 21 表儿茶素
212 线性关系试验 精密称取儿茶素对照品 1128 mg 及表儿茶素对照品 3164 mg , 分别 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 , 加甲醇超声溶解并稀
3 本项研究由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编号 962903202202)
135 (本文于 1998 年 5 月 26 日收到)
Study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atechu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atechin and Epicatechin by RP - HPLC
Wang Gangli , Yu Jiandong , Tian Jingai and Zhang Ji
儿茶素

一类酚类活性物质
01 产品介绍
03 制备方法
目录
02 生物合成 04 物理性质
05 化学性质
07 注意事项
目录
06 主要用途 08 品质指数
基本信息
儿茶素,英文名为Catechin,又名儿茶酸、儿茶精(Caredhieacid),系从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 类酚类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15H14O6,相对分子质量为290.28。为白色针状结晶(水-醋酸),熔点212~216℃, 溶于热水、乙醇、冰醋酸、丙酮,微溶于冷水和乙醚,几乎不溶于苯、氯仿及石油醚。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控制肥胖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等主办的中国控制中心性肥胖科学大会已召开,立顿茶叶研究所同时报告了其 研究成果:绿茶中的儿茶素对人体脂肪代谢以及脂肪分布,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有着明显的作用。
饮用绿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主要是因为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物质,特别是儿茶素类。已 经有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儿茶素具有细胞调节作用以及抗氧化功能。儿茶素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类黄酮的总称, 在绿茶中含量较高。联合利华针对绿茶中高含量儿茶素功效进行的两个临床实验中发现,在不改变饮食和身体活 动的前提下,轻度超重的中国健康男性与女性连续90天饮用高儿茶素含量绿茶后,体重、腰围和内脏脂肪都显著 减少,绿茶中的儿茶素可能对人体脂肪分布,特别是腹部脂肪分布产生特定的有益影响,它对控制中心性肥胖具 有一定的效果。
品质指数
品质指数
全年儿茶素平均含量为136.04 mg/g,范围在104.48~166.14mg/g。春茶平均含量为127.96 mg/g,夏茶儿 茶素平均含量为136.50 mg/g,秋茶平均含量为143.27 mg/g。含量大小为秋茶>夏茶>春茶。
茶与健康PPT课件

第22页/共43页
二、茶叶中的其它成分
(一) 维生素 茶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1、 B2、 B5、
C、 E、 K等,这些维生素都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1.水溶性维生素 茶叶中的维生素以水溶性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含量最高。 (1)维生素C以绿茶中的保留最多。
第23页/共43页
茶和其他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Lin RY,1989)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叶 香
海 拔 : 高 山 与 平 地 : 不 论 是 绿 茶 、 红 茶 还 是 乌 龙 茶 , 高 山 原 料 中的芳香类物质较为丰富,且组成比例更佳,常有高山云雾出好茶
气
的说法。
第21页/共43页
一、茶叶主要风味成分及特性
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研究进展王静 戚向阳(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E-mail:kiki91094@摘 要:自Roberts发现儿茶素氧化产物茶黄素以来,人们对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可喜进展。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研究作一综述,包括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生物活性,提取制备及其分离纯化的方法,旨在为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生物活性;制取;分离纯化1.引言茶多酚又名茶单宁,属多酚类物质,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以儿茶素为主体成分,占总酚含量的60%-80%[1]。
儿茶素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的结构,主要包括四种儿茶素类物质,即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大量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降血糖、抑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效[2-5]。
其中儿茶素的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被公认为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
但儿茶素性质不稳定,易发生氧化。
过去人们常认为其酚羟基氧化后会导致其活性降低或丧失,但随后对儿茶素氧化产物的研究发现,其氧化产物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生物活性。
因此对儿茶素氧化产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种类繁多,最为常见的是茶黄素、茶红素等茶色素类物质。
其中茶黄素的各种性质已被研究的较为透彻。
茶红素及其他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研究虽然不如茶黄素研究的深入,但也正处于不断的摸索发展中。
2.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生物活性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在体外对不同体系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有极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不低于茶多酚复合体。
李春美等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对不同体系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O2·-和·OH的清除作用。
结果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氧化产物的效果强于茶多酚;对脱氧核糖体系产生的·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4%和88.5%[6]。
儿茶及儿茶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儿茶及儿茶素的研究进展尹志萍 张古英 王建军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药剂科 儿茶,又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而成的干燥浸膏。
儿茶在我国应用广泛,早在明朝,《本草述》便对其有详细记载;现代临床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外用治疗溃疡、湿疹等症。
儿茶素为儿茶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已有的研究表明,儿茶素类物质有抗癌、抗心律失常、调血脂、抗病毒等活性,可能在防治慢性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因此日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
1 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现代化学研究已从儿茶中分得儿茶鞣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等。
儿茶素类化合物虽存在广泛,但含量却分布不均,而且随着品种、产地及药用部位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如豆科儿茶和茜草科儿茶钩藤相比较,前者心材中儿茶鞣酸的含量最高可达50%,而在后者的叶和根茎中儿茶鞣酸最高只有24%;前者不同产地的6个样品中儿茶素的均量为16.05%,表儿茶素的均量为10.80%;而后者另6个样品中儿茶素的均量可达25.03%,表儿茶素的均量却仅为2.47%。
于健东等[4]分别取自洪县曼京堡(加工现场)、思茅药材公司(当地收购)、云南药材公司(进口)的儿茶样品对其进行分析。
按照《中国药典》1990年版测定,鞣质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78.5%,77%,71.5%,水分分别为15%、14.8%、14.5%,杂质含量分别为3.2%,2.8%,5.1%,为进一步探讨儿茶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又对其宏量、微量、稀土、放射性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在宏量、微量元素分析中K 、Na 、Ca 、Zn 、Cu 、Fe 等元素的含量进口药品高于国产药品,其余元素进口药品低于国产药品。
在稀土、放射性元素分析中,各种元素进口药品均低于国产。
《中国药典》2000年版之前,药材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项均为测定儿茶中总鞣质的含量,操作繁琐,不能很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茶儿茶素研究进展

素 和儿 茶 素没 食 子 酸 酯 的生 物 合 成 途 径 还 不 是 很
收稿 日期 :0 l l 2 2 1 —O 一 4
作者简 介: 熊立瑰( 9 5 ) 男, 南株洲人 , 18 一 , 湖 在读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茶叶 生化方 面的研究。
2 8
茶 叶 通 讯
第3 8卷
植 物 细胞 培养 是 研 究 植 物 次 生代 谢 产 物 形 成 的 良好 途径 。茶 树愈 伤组 织 能够保 持一 定 的次 生代
谢 产物 的合成 能力 。茶树 组织 培养 次生 代谢产 物形 成 的研 究 最早 见 于 英 国 F r s 1 or t9 e ] 道 , 研 究 表 的报 其
儿茶素研究进展 演示文稿

研究表明,儿茶素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作用。松崎妙子等研究四种儿茶素对猪油的抗氧 化力,表明按等克分子浓度的抗氧化活性秩序 是:L一EGCG>L一EGC>L一ECG>L一EC;按等重 量的抗氧化活性秩序是:L一EGC>L一EC>L一 ECG>L一EGCG。 ESR、 BCL(生化发光 )及SPM(分光光度 )法的实 验结果表明儿茶素对超氧离子的清除率高达90% 以上, 远远高于VE和VC。
抗衰老作用
小白鼠的实验结果表明 :儿茶素能减少肝脏及血浆中脂 质过氧化物 (LPO)的含量, 延缓脂褐质的形成, 抑制氧 化酶 (GSH-Px,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保护抗氧化酶 (SOD, 超氧歧化酶 )的活性, 从而起到防衰作用 。 皮肤老年斑的形成是人老化的特征, 对100例黄褐斑受试 者的临床实验结果 : 受试组连续食用茶儿茶素制剂30d, 黄褐斑颜色积分下降及黄褐斑面积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总有效率56%, 与对照 组 (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并且未观察到新的黄褐斑产 生。 可见,儿茶素具有抑制或祛黄褐斑作用, 从而起到 延缓皮肤的老化作用。
降脂降压作用
儿茶素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酸酯(TG)、 血浆 中的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并可提高HDLC(高密度脂蛋—胆固醇。儿 茶素可通过调节人体脂肪代谢,预防因高脂肪膳食 而导致的肥胖症,并可减少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相关 疾病的发生。 儿茶素类(特别是 ECG、 EGCG)对血管紧张肽 I(ANG I)转化酶(ACE,血管紧张肽 II酶)活性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了有强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 肽Ⅱ(ANGII)的形成,达到降低血压之功效。 除此之外,儿茶素还有抗突变,抑菌消炎,除臭, 降血糖,防止神经损伤性疾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