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河北大学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汇总(2005-2013)

一、名词解释(6分/30分)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纳什均衡3.政府购买乘数二、简答题(15分/45分)1.画图分析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
2.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加率不相等,分析会出现什么情况?三、计算题(15分)假设在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50+0.8y,投资函数i=150-400r,名义货币供给量M=150,货币需求方程L=0.2y-100r(单位都是亿美元)。
设价格水平P=1。
1)求IS和LM方程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四、论述题(30分/60分)1.论述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名词解释(5分/15分)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资本的边际效率3.投资乘数二、简答和计算题(12分/36分)1.简述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并画图说明短期均衡情况下垄断厂商获得利润的情况。
2.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画图并分析储蓄率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50+0.8y,投资i=10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
三、论述题(24分)画图分析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的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一、名词解释(5分/30分)1.需求函数2.消费者均衡3.生产者剩余4.资本的边际效率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6.内在稳定器二、简答题(10分/40分)1.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3.简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三、计算题(10分/40分)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60-2P,供给函数Q=-40+8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五章 成本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成 本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K L f 的产量表:(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P L ,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短期成本表。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4)根据上表,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2)如图所示:(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4)如图所示:(5)从图形可以看出,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总产量上升,总可变成本以递减速率上升。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产量最大而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下面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
分别在Q 1和Q 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解答:如图所示,SAC曲线为LAC曲线的内包络线,所以既定产量下SAC在LAC的内侧而且与其相切。
短期MC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必然相交,在相应产量与SMC相交的曲线即为LMC。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3-10Q2+17Q+66,求:(1)指出该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函数:TVC(Q)、AC(Q)、AVC(Q)、AFC(Q)、MC(Q)。
解:(1)已知TC=Q3-10Q2+17Q+66TVC=Q3-10Q2+17Q TFC=66(2)AC=TC/Q=Q2-10Q +17+(66/Q)AVC=(TVC/Q)=Q2-10Q+17AFC=(TFC/Q)=(66/Q) MC=TC′=TVC′=3Q2-20Q+174.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微观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2、边际成本: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
3、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4、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通常简称为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6、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需求对其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7、低档品:指当人们实际收入增加时,反而减少对其消费需求量,以较高档次商品将其替代的那一类商品。
与正常商品相对而言,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
8、正常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所谓正常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想更多的购买一种物品,那么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商品。
如蔬菜,水果等。
9、必需品:10、高档品11、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12、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1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2016微观经济学作图练习

U2
设 商品1为吉 芬物品,其价 格 P1下降
c
B X 1c G U1
B′
X1
替代效应
因此,吉芬物品的需求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葛颖培
教材108页图4 —3
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的APL曲线、APL曲线和 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125页题2) D 答:⑴ MP与TP的关系 Q MP值是TP曲线相应点切 线的斜率(导数): MP>0,TP递增; MP<0,TP递减;
MRTS LK
w r
L*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葛颖培
教材134页图5 —4
8.试画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149页题11) C
答:STC(Q)=TVC(Q)+TFC TVC a SAC(Q)=AVC(Q)+AFC(Q) b TFC 两线斜率同。 ' SMC MVC a 对应TVC曲线上切点b,AVC 0 Q Q1 Q2 Q3 曲线在b′点达到最低点。 C SMC SAC 对应STC曲线上切点b, SAC c′ AVC 曲线在b′点达到最低点。 ′ STC和TVC曲线出现拐点时, b a″ AFC SMC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 SAC和AVC线最低点都在 0 Q Q1 Q2 Q3 SMC曲线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葛颖培
p
根据利润最大化 的均衡条件 MR=SMC,交点E 为短期均衡点。
SAC
π 0, TVC TR STC;
N Pe H 0
π0
F
AVC
E G
Q*
d(AR=MR=P)
Q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葛颖培
教材158页图6 —6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1基数效用者是求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得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得边际效用.某一单位得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出来,就得到了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
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理解(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2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可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相切,MRS12=P1/P2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P1)3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解:(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收入效用则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2)分析正常品,抵挡品,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补偿预算线。
以正常品为例加以说明。
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的化的均衡点为a点。
价格1P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即1P下降的总效应为1211XX,且为增加量,故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替代效应,且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U和2U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价格的预算线FG.BA相切的c、b两点,表示收入效应,且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1 2 ,82.96 3
分别为TC及TVC拐点
(横轴为Q,纵轴为成本C)
Q 0 1 2 3 4 5 6
TEC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TVC 0 60 80 90 105 140 210
TC 120 180 200 210 225 260 330
TC、TVC、TEC曲线 350 300 2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5 85 110 130 160 210 280 370 480 610 760
答案
产 量 Q 固定 可变 总 成 边 际 平均成 平均固定 平均可 成 本 成 本 本 TC FC VC 成 本 本 MU AC=TC /Q 0 1 2 3 4 5 6 7 8 9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0 30 55 75 105 155 225 315 425 555 55 85 110 130 160 210 280 370 480 610 30 25 20 30 50 70 90 110 130 无穷 85 55 43.3 40 42 46.67 53.8 60 67.8 55 27.5 18.3 13.75 11 9.16 7.9 6.9 6.11 30 27.5 25 26.25 31 37.5 45 53.125 61.66 成 本 变成本 AVC= VC/Q AFC=FC/ Q
MC c" b" a" b' a" c'
• (1)MC是 TC、TVC的 斜率 • (2)TC、 TVC的斜率 先降后升 • (3)MC是 U形曲线
(b)
图 5-8 由 T C曲 线 和 T V C曲 线 到 M C曲 线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成本函数:厂商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由技术和投入 要素价格所决定。 短期成本函数:在某些要素投入量不能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内,厂商的成本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一、总成本函数 1、总固定成本(TFC):对短期内 不能因产量变化而调整其投入量的要 素所支付的成本。 TFC = 常数 2、总可变成本(TVC):生产一定 数量的商品,对短期内投入量可随产 量变动的可变投入要素支付的成本。 TVC = PVV = PV Q-1(V)
MP F1 PF 1
MP F2 PF2
MP Fn PFn
2、数学方法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问题,为:
max Q F ( L, K )
求解的结果,为:
s.t. PL L PK K R
F ( L, K ) ( P L L P K K R) F ( L, K ) P L MP L P L 0 L L F ( L, K ) P K MP K P K 0 K K P L L P K K R 0 MP MP L K P P L K
在多种投入的情况下: max Q F ( F1, F2 ,, Fn )
n i 1
s.t.
PF F R
i 1 i i
n
F (F 1, F 2 ,, F n ) ( PF i F i R) F P F P F 1 MP F 1 0 1 F F 1 1 F P F i MP Fi P F i 0 Fi Fi F P F n MP Fn P F n 0 Fn Fn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长期成本函数是厂商在所有投入要素均可 随产量调整时的生产函数,因此没有固定成本 函数,各种要素的成本都是可变的。
5-5长期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本节将分析厂商的长期成本。
◆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
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区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它们的英文缩写依次为LTC、LAC和LMC。
◆为了区分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在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前都加上“S”,如短期总成本表示为STC等。
◆1、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从长期来看,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通过调成全部要素的投入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长期总成本LTC: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LTC(Q)。
◆长期平均成本LAC: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LAC=LTC(Q)/Q。
◆长期边际成本LMC: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LMC(Q)=∆LTC(Q)∆Q◆或LMC(Q)=lim∆Q→0∆LTC(Q)∆Q=dLTC(Q)d∆Q◆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分析◆根据长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可以推导出长期总成本曲线。
图42-1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求得。
图42-2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LAC曲线呈现出U形。
图42-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4、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分析◆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可以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得到。
但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图42-4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1)如同前面在第2题推导LTC曲线和第3题推导LAC曲线一样,第2题的答案要点(1)中的基本原则,仍适用于此推导LMC曲线。
除此之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从推导LTC 曲线的图中可得:在每一个产量Qi上,由于LTC曲线与相应的STCi曲线相切,即这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故有LMC(Qi)=SMCi(Qi)。
由此,我们使可推导出LMC曲线,如1-29所示。
在图中,例如,当产量为Q1时,厂商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且在Q1时有SMC1曲线与LMC曲线相交于a点,表示LMC(Q1)=SMC1(Q1)。
同样地,在产量分别为Q2和Q3时,厂商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分别由SAC2、SMC2曲线和SAC3、SMC3曲线所代表,且在b点有LMC(Q2)=SMC2(Q2),在c点有LMC(Q3)=SMC2(Q3)。
(2)由此可得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LMC曲线表示的是与厂商在长期内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达到的最低成本相对应的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