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战斗残酷士兵睡梦中突然坐起来拔手枪2015年06月29日 09:42来源:凤凰卫视核心提示:他已经8天7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了,当天晚上他和副营长之在同一个防炮洞,两个人夜间都说了梦话,副营长睡在地板上突然坐起来,拔出手枪说敌人上来了,同住的通信员吓了一跳,赶紧把他按下去,同时说打下去了,打下去了,副营长哼哼哈哈的又睡了。
中越自卫反击战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卫视6月2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攻占老山主峰战斗结束之后第五天,营长臧雷拖疲惫不堪的身躯带着三营官兵,从老山主峰撤回了马嘿,他已经8天7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了,当天晚上他和副营长之在同一个防炮洞,两个人夜间都说了梦话,副营长睡在地板上突然坐起来,拔出手枪说敌人上来了,同住的通信员吓了一跳,赶紧把他按下去,同时说打下去了,打下去了,副营长哼哼哈哈的又睡了,臧雷没有这么大的动作,但他说的话比较长,睡梦当中突然来了一句炮火准备开始了,通信员马上应了一声是,这边就不吭声了,待会又说,敌人的炮火反准备怎么还没开始,通信员又马上机灵的回答说快了,就这样度过了撤下战场之后的第一个夜晚。
解说:4月28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日子,经过浴血奋战,主攻团终于在这天拿下了老山,当晚就转入了防御,主峰各高地的战斗结束后,一营对1072等高地的控制依然不够稳固,阵地多次易手,直到29日凌晨,配属给主攻团的某团四连又重新攻占1072高地,并牢牢掌握在手中,一营撤下来到78号高地休整,攻取老山地区的战斗才最终落幕,经过一天的生死搏杀,攻击部队都已精疲力竭,但为了击退越军的反扑,大家都忍着饥饿干渴,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夜幕降临,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仍未散尽,官兵们肚子饿了,啃口压缩饼干充饥,口渴了找点雨水润润喉咙,困了轮流抱着枪在战壕里打个盹,每一分钟都觉得格外难熬。
李先国(老山主攻团三营机枪连三排一班长):只有轮流,中午下午可以睡,轮流睡,一天我估计要睡睡觉,轮流睡可能就那么三四个小时已经不错了,那个猫耳洞里面又潮湿,那个老山前线的话呢你看起来,你看起来远的话看起来好像是干的,一上,抓一把起来使劲一捏会滴水。
中越最惨烈的一次战争——谅山战役,死伤惨重

中越最惨烈的一次战争——谅山战役,死伤惨重本文导读:当时的苏联将欧洲作为其战略重心,但亚洲这块大地盘也不能置之不理,无奈分身乏术,因此急需寻找一个亚洲的代理人。
经过反复考虑,苏联最终决定扶持越南作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帮手。
当时的越南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刚刚获胜,自信心一时爆棚,急于确立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
这时,苏联又伸出了橄榄枝,拥有苏联的支持让越南更加忘乎所以,接连发动战争侵占老挝和柬埔寨。
但这并没有使他满足,之后又将目光盯向了中国,频频在中越边境掀起事端,并多次越过边界杀害我手无寸铁的无辜公民。
中国一开始本着争取和平解决的良好愿望一再忍让,而越南却将这种忍让理解成了软弱可欺,更加变本加厉。
终于,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决定对越南开展自卫反击,1979年2月17日,我军几十万将士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同时对越军发动打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中越双方爆发了多次激烈的战役,谅山战役绝对算得上是其中最激烈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堪称战争绞肉机。
越南谅山,位于中国广西省的南部,越南的北部,北边距离中越边境大约18公里,南边距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
谅山的北面,是层峦叠嶂、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的南面,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许多公路、铁路纵贯其中,往北可到达中越边境,往南则直通河内。
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因此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1979年3月1日,谅山地区爆发激战越南方面守卫谅山的是隶属河内第一军区的越南人民军第3师。
点击查看:中国十大灵异事件:1993年14公交车闹鬼事件!当事人口述!这是一支非常擅长进攻的部队,并且很能打近战夜战,因在对美作战中的出色战绩而名声大噪,曾经获得过"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谅山战役刚开始的时候,这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没有将我军放在眼里,甚至大放厥词:"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傲慢狂妄可见一斑。
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发生背景与原因

从各大国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是一个不稳定的,充满纷争的地区。
挑战与机会共存。
过去,这个地区就是连绵的战乱。
未来也并非就是太平盛世。
从历史情况看,这个地区的战乱有这个地区的特征。
一般来讲,过去百年里,东南亚的战争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区外大国作怪,二是本地区各国战略优势(领土大小、种族纷争和经济利益)的调整。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也不例外。
实际上,在研究中越关系的专家中就有两个派别,一是强调两国自已本身为关系的主要动力,而第二个派别则认为中越关系主要是由第三种力量支配的。
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
本文的第一章即说明两派都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
二战后四十年至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国际政治的特点是东西方对抗。
这个特点不可能不影响中越关系。
本文的第二章,即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强调了这个特点。
但是,中越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互动早于欧洲人对东方的扩张,而且两国都有很强的拒绝外来干涉的传统,所以两国关系当中的一些磨擦不可能完全是外来影响的结果。
没有外来影响,双边关系的问题也足以颠覆稳定导致战争。
两国关系出现问题之后,双方不谋而合地寻求外界的同情和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苏联和美国非常迅速地对自己的盟友做出了两肋插刀的姿态,使这对冤家反倒下不了台,非得决一死战不可。
敌意升级,不战不足以平息相互的怨气,战争****了。
因此,本文关于战争原因的论述分为两在部份:第一部分写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双边问题,这些问题的由来,发展,如何走进死胡同。
第二部分写苏美两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
这一部分非常强调西方因素在中国调整国家利益时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结尾试图将所列的所有因素,双边的或者外来的,一一对号入座,重新拼贴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图景。
作者始终认为本次战争的初作俑者为1970年代中国国内的社会巨变。
由于中国重新认定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逐渐采取了对西方示好的政策,离前苏联渐行渐远,使本来就不好的关系雪上加霜。
在这个前提下,越南有理由怀疑中国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抗美斗争的忠诚度。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
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
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
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一文。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冷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
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
(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著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
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国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
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或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
虽然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它背后的起因是复杂而深远的。
本文将回顾中越战争的起因并对其历史进行回顾。
一、越南战争的结束中越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的结束。
越南战争于1975年结束,南越政权垮台,越南统一。
然而,南京中国和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的政权合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摩擦。
例如,中国曾以支持南越政权为由对越南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干预。
因此,越南共产党对中国表示了持怀疑态度。
二、领土争端与边境冲突中越边境的领土争端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中越两国在北部边界的土地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越南在南中国海的岛屿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而中国则主张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在这种背景下,边境冲突时有发生,局势经常紧张。
三、民族矛盾与越南对华侵略行为此外,中越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一个因素。
中国人和越南人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仇恨和文化矛盾。
越南历史上多次受到中国的侵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越南人民对中国持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在1978年底,越南政府更是实施了一系列对华侵略行为,包括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破坏和军事侵略,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
四、中国发动进攻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南中越边界干线,对越南发起了全面军事行动。
中国对越执行了空中轰炸和地面进攻,迅速占领了越南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和缺乏有效的后勤供应,中国军队在越南南部遭遇了坚决的越南反击。
在此后的几个星期里,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但最终中方决定结束这场战争。
五、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中越战争在1979年3月结束,双方都宣布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
然而,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估计,越南死亡人数超过10万,中国死亡人数为数千人。
战争还导致了广泛的破坏和人员流离失所。
中越战争后,中越关系陷入了长期的冷淡期。
直到1991年,中越双方签署了两国边界问题的临时解决方案,才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越战争原因背景分析

1451340王宇凡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背景分析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
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后,宣布越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文章主要分析一下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背景因素。
在国际大背景的推动下,以及中国和越南的各自战争和政治的目的和需求,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首先是国际因素。
美国借中越战争来援助泰国和牵制苏联,弥补东南亚的真空状态。
而苏联为打击中国,支持越南的扩张。
除了这两个超级军事大国之间的争斗,西方国家投资第三世界和地区,来拉拢第三世界国家,再加上东南亚局势本身就不稳定,从而使矛盾越来越激烈。
而越南因素是越战结束后,越南自认战胜美国,认为自己是除美苏外的第三大军事强国,狭隘的民族野心暴涨,况且它在美苏两国中选择了强大的苏联为依靠,妄想建立地区霸权。
越南推测中国刚结束动乱,无力与它一战,并配合苏联围堵中国发展空间。
越南利用其北部地形,人员基础、军事装备、部队实战经验,越方占优,想用战争来获取更多的领土。
所以归结起来是苏联的阴谋和越南的野心。
最后来具体看看中国的考虑:首先是国内因素-重聚人气,提高民族凝聚力。
文革刚结束,政治斗争的影响还在,民族士气低落,各阶层矛盾重重。
对越自卫反击战可以提高、恢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缓解、转移国内矛盾,凝聚人心、提高我国军队及民族士气。
因为邓小平刚上台不久,需要在中国共产党中树立威信及核心位置,并强调“党指挥枪”,重新握稳枪杆子,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及领导。
文革期间,部队管理混乱,军心有待重整,同时通过此战摸一摸我国军队战斗力如何。
接着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争取更大的国际战略空间。
中苏交恶,而此时越南倚靠苏联甚至受苏联支使公然在我边境及周边国家滋事,因此打击越南就是对苏联霸权的回应,削弱甚至打破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霸权地位,树立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强势位置。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决策内幕

出 , 国 对 越 自卫 反 击 战 争 , 联 的 反 应 有 四 种 中 苏 可 能 : 骂 、 胁 、 规 模 冲 突 、 规 模 边 境 战 争 谩 威 小 大
然 袭 击 的 方 式 派 兵 侵 占 了 中 国 南 沙 群 岛 6个 岛 屿 。 17 9 8年 1 2月 , 越 南 举 行 庆 祝 人 民 军 建 军 在 3 4周 年 的 集 会 上 , 南 国 防 部 长 作 报 告 说 , 南 越 越
速 拉 拢 越 南 , 使 越 南 迅 速 投 向 苏 联 。 越 南 政 府 促
自 恃 有 苏 联 作 后 盾 , 肆 推 行 地 区 霸 权 主 义 政 大
策 , 把 中 国视 为 其 推 行 扩 张政 策 的主 要 障 碍 , 并 极 力 恶 化 中越 关 系 , 害 和 驱 赶 在 越南 的华 侨 , 迫
上个 世 纪 7 0年 代 , 际 形 势 扑 朔 迷 离 。 当 时 国
中 美 关 系 坚 冰 已 破 , 苏 两 大 阵 营 正 在 发 生 变 美
央领 导集 体 开始 思考 和 酝 酿一 项 重 大决 策 : 越 对
自卫 反 击 。
化 , 联感 到 了前 所未 有 的 恐 慌 。于 是 。 联 加 苏 苏
应 是 问题 的 关 键 。
直 至 提 出对 中 国 南 海 的 部 分 领 土 要 求 。
从 17 9 4年 起 , 南 政 府 不 断 在 中 越 边 境 滋 越 事 , 造 武 装 挑 衅 和 流 血 事 件 。 17 制 9 7年 , 以 突 又
在 战 前 中央 的 几 次 会 议 上 。 小 平 分 析 指 邓
或 者 入 侵 , 两 种 反 应 是 肯 定 不 可 避 免 的 , 规 前 小 模 冲 突 也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可 能 性 , 大 规 模 战 争 和 但
1978对越反击战

惨烈: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始末中越在79年的战争中让双方更真实的认识了对方,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决不夸张,越正规军付出3万9千的伤亡,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伤亡多少,还是未知之数,双方合计伤亡绝对在10万以上,从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伤亡10万,日均5000人,可谓惨烈之极。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广州军区各单位完成一切行动准备,等待行动命令,十二月八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十二月十三日,下达开进命令,次日,广州军区参战各单位一边开进,一边编组,十二月底到达集结地域,我军边境一线十二月二十五日封锁边境。
当面敌情: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
成两线配置。
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
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部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署5个师另3个旅团。
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
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
中越边境一线越军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
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后勤组等。
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
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
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
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5116
政治|1-15 16:32|作者:佚名|编辑:?
分享:
字号:???
1、首战两天伤亡4000多人
2月17日6时25分,我广西至云南772英里边防部队阵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战开始轰击越军阵地,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炮轰,基本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的有生力量,我军坦克部队配合步兵开始向越军阵地纵深推进,然而,我军猛烈的炮战并没有致命打击消灭久经战火熏陶的越军主力,我军步兵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
由于我军深受文革乱军的影响,单兵素质,远不如越军,加之我军大部队行径作战,伤亡巨大。
17日,东线部队在我军炮兵的猛烈炮轰之后,开始了友谊关突破,然而,无论是基层指挥员,还是战士,都缺乏实战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过于密集,越军的炮火,自然是会钻进我军战士的躯体,伤亡惨重。
17日、18日,我人民解放军部队广西和云南战场,传来两天伤亡达4000多人的消息,而且战场大批伤亡人员出现,更使我军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教训深刻,我军前线指挥机关和中央军委震惊了,中央军委和东线指挥许世友,西线指挥杨得志,命令我军后勤部门增加部队加大抢运伤员的战斗,把战场伤员运回后方治疗。
我军进入实战初期,死亡率确实相当高,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十几个人,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
我军前线指挥机关面临战场现实,善打游击战的许世友,立即改变作战部署,直到2月底以后,我军的伤亡才逐渐减少。
查阅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歼灭越南正规军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
我军伤亡2。
7万人,其中阵亡将士为六千多人,负伤战士为2。
1万多人。
但从另外的资料显示:中越伤亡总数近乎相等,中方约6万多人,越方不到8万人。
但中方伤亡中,伤者占大多数,死亡仅6000余人。
越方则死亡率很高,死亡人数约近5万人。
2、500多名烈士不是倒在敌人枪口下死亡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阵亡将士六千多人中,有五百多人并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当时解放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
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受到冲击,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武器低劣,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尖刀连,我军士兵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
在受伤战士中,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3、中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不进攻河内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
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伤亡惨重向越南一方
推进约40公里。
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
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
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
但是,我军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单兵素质差,指挥员合成指挥能力低下,武器装备落后,综合作战能力不强。
我军的坦克质量很差,很容易就被越军摧毁,发射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
而越美战争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他们使用的是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和过去中国支援的军火,越军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战士就连钢盔都没有装备,我军一个四O火箭筒阵地遭越军炮击,弹片就从班长李建国右侧耳朵上缘将半个头顶削去,脑浆崩了一地,当场牺牲。
越军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说,炮的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得大,且射程远,威力大。
1979年,我军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
我军的通讯指挥系统极其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
东线军区前指许世友司令下令:“歼灭之!”的命令,传到下面却变成“原地组织防御”,致使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导致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就是一个大笑话。
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
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
所以,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来看,1979年时的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
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战斗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
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空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作为。
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
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
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多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
”也许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
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西方媒体在中越战争的报道中指出,中国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
我军高级参谋人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我军士兵在战场上只认识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一旦指挥官阵亡后,军服又没有军衔识别符号,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长官,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和混乱状态,使得我军遭受伤亡。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