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时目标:1、了解并感受人间真情,产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整体感知课文,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3、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一、谈话导入1、谈话: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2、齐读导语。
3、初步交流,明确目标:从导语中我们知道本单元要学习什么?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阅读这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
要求:(1)快速浏览课文。
(2)试着分别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2、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并说明理由,将感受写在表格中。
3、交流反馈三、引领方向,充分准备通过刚才的浏览、交流,我们对这个单元的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学好这个单元,希望每个同学下课后认真准备,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完成下面的表格:第二、三课时《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4、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着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4、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5、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教学可用12---14课时17《可贵的沉默》2课时18《他是我的朋友》2课时19《七颗钻石》2课时20*《妈妈的帐单》1课时《语文园地五》3课时五教学措施教学中,要树立专题意识、整体意识和整合意识,从内容、目标等方面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和活动,整体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依据单元内容之间的整合性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
17、《可贵的沉默》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烦恼、享受”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学法指导:利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1、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3
会时,我们就应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学完了 《可贵的沉默》 ,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 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 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前三分钟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学习中的收获。
1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主要讲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也应该回报 父母的爱。 ) 4.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边读边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 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5.孩子为什么沉默? (孩子们沉默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没有关心自己 的父母。 ) 三、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生字。 2. “贺” “烦”最后一画均为点,不要写成了捺。 “顾”左半边最后一画是竖提。 “享”最后一画是横,注意与“亨”区别。 3.学生交流对生字的理解。 4.抄写生字、生词。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生词。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鲜 血的故事) 3.当时情况怎样?(迫在眉睫) 4.指名朗读 1-4 自然段。 三、感知献学过程 1.指明读课文 5-11 自然段。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对献血感到很可怕? (1)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思想斗争激烈) (2)学生齐读这段话,要读出小男孩的紧张、害怕。 3.小男孩是怎样给小姑娘献血的? (1)学生自由读第 8-10 自然段。 (2)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最重要的词句勾画出来,还可以在旁边写 上自己的体会。 (3)学生讨论、交流。 4.学生自由读 11 自然段。 (1)想象一下,在献血过程中阮恒是怎么想的? (2)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医生会怎样对阮恒说呢? (3)学生齐读第 11 自然段。 四、解读献血原因 1.学生齐读第 12-14 自然段。 小黑板出示: “她是我的朋友” (1)学生齐读这句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任务名称:
——部编三年级下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大胆想象(习作单元)
语文要素:走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单元备课
并讲给大家听,参加想象故事会。
【表达与交流】
1.通过学习到的发挥想象的方法,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并在“想
象岛”专栏进行展示
单
元
任
务
群
设
计
课时分配课时课型学习任务学习内容
1单元起始课
1.朗读人文主
题和语文要素,
说一说自己的理
解。
2.根据课题试着
想象课文内容。
1.通过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人文
主题和语文要素.
2.单元课文内容简要介绍。
4精读引领课环游想象岛
1.学习《宇宙的另一边》,感受作
者的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借鉴学习文本,想象交流还会有哪
些秘密。
2.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感受
想象的神奇有趣,畅想自己会变成
什么,又会发生什么。
1
交流平台破解想象密钥
能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古诗,
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
想象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这组教材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安排了四篇课文。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
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
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学生分析】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
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
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教学设想】1、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默读,感悟课文,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生活。
2、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紧抓重点词句,逐层深入进行感知与理解,重点突出,既符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
【学习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前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学习这单元的每一课前,教师都要根据本课的特点布置适当的课前准备。
如请学生以各种方式了解一些关于友情的动人故事;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让学生留意父母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便于很好地投入到课文中来。
二、基本策略1、这组课文描写具体,事件感人,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熟读课文,采用指名读,自由读,评读,表演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要求认识的字可以随文识字,可以在预习识字,容易读错的字要加强指导。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王雅蔷一、教材分析:这组教材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
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
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二、学生分析: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
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
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三、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4、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5、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五、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教学可用11课时17.《可贵的沉默》 2课时18.《她是我的朋友》 2课时19.《七颗钻石》 2课时20*.《妈妈的账单》 1课时《语文园地五》3课时17、可贵的沉默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二、学生分析:
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中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一、二年级都有几篇课文是讲爱的内容,到了四年级也有关于爱的专题,可见,编者十分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本册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4、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5、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4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朗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
2.分析例文,总结例文中反向想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例文内容继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有一条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这太可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例文,分析这条尾巴它是怎么想的。
下面我们就以《尾巴它有一只猫》为例,分析尾巴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板书:尾巴它有一只猫)二、阅读指导,分析想象:(一)初读例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2)尾巴它真的有一只猫吗?自由读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大家一起交流。
(二)细读例文。
1.尾巴为什么说它有一只猫呢?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1)(课件出示3)“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本来是尾巴跟着猫跑,尾巴在听猫的指挥的呀。
所以跳蚤揭穿它:(课件出示4)“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跳蚤的`话,非常正确呀,可是尾巴又是怎么说的呢?(2)(课件出示5)“我就是有一只猫。
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
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如此说来,尾巴的这种想象合理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想象?预设:尾巴的这通想法是合理的,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想象。
预设:不光合理,还很有趣,这真是一只有趣的尾巴!照这种思维方式,顺下去所以,狗尾巴可以说——“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2.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条怎样的猫尾巴?预设:我认识了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自负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有趣的狗尾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三篇课文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本组内容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以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教学中,要树立专题意识、整体意识和整合意识,从内容、目标等方面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和活动,整体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依据单元内容之间的整合性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
总体学习目标1、会认25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4、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关心别人,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体会沉默的可贵;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时间安排:共12课时第1课时:单元导读课(导语+课文浏览)第2、3课时:《可贵的沉默》第4课时:《妈妈的账单》+读读背背《游子吟》+展示台第5、6课时:《它是我的朋友》+我的发现第7、8课时:《七颗钻石》+拓展阅读《星星银元》第9、10、1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第12课时:日积月累+单元小结整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时目标:1、了解并感受人间真情,产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整体感知课文,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3、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一、谈话导入1、谈话: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2、齐读导语。
3、初步交流,明确目标:从导语中我们知道本单元要学习什么?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阅读这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
要求:(1)快速浏览课文。
(2)试着分别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2、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并说明理由,将感受写在表格中。
课文感受(一个词语或者句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可贵的沉默3、交流反馈 三、引领方向,充分准备通过刚才的浏览、交流,我们对这个单元的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学好这个单元,希望每个同学下课后认真准备,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习内容主要内容 学习活动 我的收获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第二、三课时《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4、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3、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2)“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
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课件出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___________________(4)“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
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
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
)(5)“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
“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6)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到底哪儿不一样?(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
)(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
(8)出示: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a.“享受”是什么意思?文中的“我”指的是谁?b.你能联系上文,试着填填这三句话吗?出示句子: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受到。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
小组交流,指名发言。
(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
)齐读课题,升华情感。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
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
五、总结。
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孩子们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很多很多;孩子们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孩子们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的道理。
)师归纳小结: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
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就不是好孩子了。
另外,沉默之后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
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六、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应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情。
在他们的生日之时,或者母亲节、父亲节之日,送上一句问候语,做张贺卡、写封信表一表心意,对于他们来讲将是一种多么大的快乐与幸福呀!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给与将比得到更快乐。
)七、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谈话导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布置学生课下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板书设计:可贵的沉默热闹沉默热闹↑↑↑兴奋地感受爱思索沉默地回报爱第四课时(《妈妈的账单》+读读背背+展示台)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4、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一、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是老师不动声色的教育使同学们懂事了。
《妈妈的账单》中的小彼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的呢?二、快速地读读课文,想想是什么使小彼得变得懂事了?(妈妈的账单)三、对比小彼得的账单与妈妈的账单,交流自己的体会。
1、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2、认真阅读彼得和母亲的账单,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