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5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5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5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真审题,明白作文要求是写多彩的活动。

2.注重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3.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2.难点: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教学准备:1.准备作文要求的课件。

2.放一段关于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出示一段活动的视频。

2.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老鹰捉小鸡3.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活动真是太好玩了,让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你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请回忆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活动,并写一写你喜欢的活动。

4.出示作文要求的课件。

记一次活动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活动。

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

如果大家能自己创编一个活动,就更好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写活动: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

写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一起举行活动。

(1)分小组进行。

(2)提出要求:要一边玩一边观察,一边玩一边思考。

2.交流活动的感受。

3.如果写这个活动,该怎样写呢?有哪些内容必须要写呢?4.学生交流。

(1)活动的规则要写。

(2)举行活动的过程要写。

(3)活动时还要关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把人物写具体,这样便有趣了!5.教师相机提问。

(1)活动过程中会反复进行,进行很多次?莫非一个一个地写吗?生交流讨论。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鲁滨逊勇敢、智慧、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中,培养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方法,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按照阅读计划,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做好读书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阅读过程中的疑问、感受等进行讨论,共享阅读心得。

4. 全班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将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六、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2. 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2. 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根据阅读过程中的疑问、感受等,进行小组讨论,共享阅读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方法?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形成自己的感悟?3.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4.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是否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阅读成果?5. 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古诗两首》、《文言文两则》。

2.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3. 习作:写作品梗概。

4. 回顾·拓展: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交流展示: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生字、词语、课文主要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4. 预习下一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三首、现代诗两首、文言文两篇、作文一篇。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单元的学习。

2. 新课学习: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3.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写作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 内容:古诗三首、现代诗两首、文言文两篇、作文一篇3. 重点与难点:语文知识、文学作品的美七、作业设计1.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提前了解课文大意。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欣赏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把握课文主题,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课堂小结2.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课文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3.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课文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进行拓展讨论。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4.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掌握本单元的句型,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诗歌《静夜思》、散文《草原》、小说《小英雄雨来》和说明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些课文都涉及到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形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诗歌《静夜思》的理解和欣赏,散文《草原》的意境感受,小说《小英雄雨来》的情节分析和人物评价,说明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信息提取和逻辑推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课文背景、作者介绍或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 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练习。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或问题。

5. 探究学习:提出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寻找答案或解决方案。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他们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可以采用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教学内容】教科书P76~77 内容。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4.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2. 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3. 析题。

(出示课件:简介孟子)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指名读,简单评价。

3. 学生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

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4. 读古文讲究断句。

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

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

明白吗?(1)老师范读。

语速较慢,生边听边记。

(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

(生练读)三、理解内容1.“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2. 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

3. 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4. 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四、领悟道理1. 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向老师学习。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板书设计】学弈专心致志者学有所成条件相同三心二意者学无所成态度不同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 教师范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么感悟吧!(唤起学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

)2.板书课题。

说说“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8226;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弈(yì)秋弓缴(zhuó)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走近作者,正确断句。

1.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弈》选自《孟子8226;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题时举的一个案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通读课文,感知整体。

1.默读课文,并根据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两个学生跟同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两人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3.通读课文,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作者阐明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科学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

《文言文二则》中,《学弈》讲述了两个人同时学下棋,效果却大不一样的故事;《两小儿辩日》讲述了两个孩子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

《表里的生物》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体现了小孩的好奇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描绘了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