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常识 5、宋辽金

古代文学常识    5、宋辽金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 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 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 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 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 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 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 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黄庭坚 (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 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 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 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 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临安 浙江杭州 皇都 辽宁巴林右 (上京) 旗 兴庆 宁夏银川 府 会宁 阿城(黑龙江)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作 家
柳永 (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 名柳永,字耆qí 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 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暮年及 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 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 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 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 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 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 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南宋后期和辽金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南宋后期和辽金诗歌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第二节 宋末诗歌
两大组成群体: • 英雄:文天祥 • 遗民:谢翱、谢枋得、林景熙、郑思肖 • 特例:汪元量 • 《醉歌》10首、《湖州歌》98首、《越州 歌》20首。
第三节
辽金诗歌
• 一、辽代的《醉义歌》(寺公大师) • 二、金诗发展的三个阶段: • 1.金国初建至海陵朝(1115-1161),‚借才异代‛时 期。代表诗人: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 • 2.金世宗、章宗时期(1162-1208),‚国朝文派‛。 代表诗人:蔡珪、王庭筠、党怀英、周昂。 • 3.南渡至金亡前后。 • 赵秉文、王若虚(《滹南诗话》) • 李纯甫 • 元好问
《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一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摸鱼儿 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 鸣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 号‘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订之 。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 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 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 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 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岐阳三首》之二
• • • •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生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精】第十二讲南宋后期与辽金诗歌

【精】第十二讲南宋后期与辽金诗歌

龟峰寺
赵师秀 石路入青莲,来游出偶然。 峰高秋月射,岩裂野烟穿。 萤冷粘棕上,僧闲坐井边。 虚堂留一宿,宛似雁山眠。
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得名于《江湖集》。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 刻印当时一百零九位诗人的作品,合称《江湖集》,后人 就称这些诗人为江湖诗人或江湖派。十分松散的诗人群体, 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
文天祥
• 民族英雄,南宋末最有 成就的爱国诗人。
• 诗歌创作大致分前后期。 前期诗受江湖派影响。 后期诗是直接领导抗战 后,不仅记录了他后期 生活的种种艰苦经历, 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民族 气节和爱国精神。诗风 效法杜甫,沉郁顿挫, 慷慨悲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身世浮沉雨打萍。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干戈寥落四周星。
徐照 一掬吴山在眼中,楼台叠叠间青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
蔡珪、王庭筠、 怀英
身世浮沉雨打萍。 西台哭所思
宋末遗民诗人成就最高,诗沉痛悲凉,意旨深密,深刻反映异族统治下人们的哀痛心情。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jian1)百段支女乐。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徐照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寒之士。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 • 以贾岛、姚合为宗,五律。 • 内容以描写身边眼前的山林景物来表示自己的清高
脱俗。 反对江西诗风,注重白描的诗风,有革新的意义。
山中
徐照
世事已无营,翛然物外形。 野蔬僧饭洁,山葛道衣轻。 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 敲门旧宾客,稚子会相迎。
翛(xiao1无拘无束)
壮伟的风格的诗学主张。 • (四)文献编辑方面,有《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
卷。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元好问也是金代最杰出的词人,现存词作三百馀首。 摸鱼儿
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 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 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 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 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第三节 辽代诗歌
辽(907——1125),先后与五代、北宋 并立。 寺公大师的《醉义歌》—— “长于歌诗,其 旨趣高远,不类世间语,可与苏、黄并驱争 先耳。” 耶律倍,知音律、善书画,工辽、汉文章, 曾作《征渤海凯旋献歌》、《乐田园诗》、 《海上诗》等。


萧观音(1040—1071),辽道宗的皇后— —懿德皇后,姓萧,小字观音,能诗善书, 爱好音乐。其《回心院词》、《咏史》、《 谏猎疏》等作,后人评价甚高。

宋末遗民诗人

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晞发子,著 有《晞发集》,存诗将近300首。 此外,诗人汪元量也在诗中记录了随南宋皇室被俘 北上的所见所闻,并从中批判了皇室贵族的只顾享 乐,终至忘国,表现了对蒙古贵族统治的不满,描 绘了战祸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破坏,给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他在燕京时曾和关在元人狱中的文天祥互 相唱和,其诗感情真挚沉痛,语言则十分朴素。代 表作有《醉歌》10首、《湖州歌》98首和《越州 歌》20首。

金亡之后,元好问为了保存金代的文献,编 成《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 全书收录金代的251位诗人的2026首诗作 ,且每人名下各系小传,或叙生平事迹,或 评所作诗文,旨在以诗存史湖诗派

中国古代文学(宋辽金元)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宋辽金元)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宋辽金元)知识要点一、填空题:作家作品集、文人字号、诗文评;代表性的文学主张、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等等。

元人郝经《陵川文集》卷十《温公画像》曾称(宋)代与汉、唐为“后三代”。

史称金曰(金源)。

金代文学也称金源文学。

宋代“四大书”反映出宋型文化整合的博大气象,“四大书”指的是:《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平广记)》五百卷,《文苑英华》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

王禹偁《小畜集》、欧阳修《六一诗话》、王安石《临川集》、黄庭坚《山谷集》、陆游《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晏殊《珠玉词》、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篇》、《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柳永《乐章集》、张先《张子野词》;苏轼《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

晏几道《小山词》。

(李清照)《漱玉词》。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周邦彦《清真集》。

贺铸《东山寓声乐府》(一名《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朱敦儒词集《樵歌》。

张元干《芦川词》。

叶梦得《建康集》、《石林诗话》,词集《石林词》。

陈亮《龙川文集》,词集《龙川词》。

刘过《龙洲集》、《龙洲词》。

姜夔《白石词》、《白石道人诗》。

吴文英《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张炎《山中白云词》、《词源》。

蒋捷《竹山词》。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

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秦观号(淮海)居士,陈师道别号后山居士,陆游的老师曾几自号(茶山)居士,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叶梦得自号(石林)居士。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姜夔)号“白石道人”,刘过号龙洲道人,(高明)号“菜根道人”。

“梅妻鹤子”指的隐逸诗人林逋。

“词俊”(朱敦儒)的词作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洛中八俊”。

周密,号草窗、四水潜夫等。

与吴文英(梦窗)齐名,人称“二窗”。

张炎堪为白石(姜夔)后劲。

著有《山中白云词》及《词源》。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宋辽金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宋辽金部分)

is《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辽金部分) 第二节 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一、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特点 (1)该运动在北宋初年即已开始,但在理论上和创作上未能取得明显成就。

欧 阳修的参与并领导,使该运动迅速走向成功。

(2)宋诗的特点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宋代散文也在这一时期确立其正 宗的地位。

(3)这一运动主要是针对晚唐五代和北宋初年的不良文风而展开的,提倡唐代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风格。

其复古与革新都有很深的现实背景。

二、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其他参与者 (一) “苏梅” 梅尧臣与苏舜钦并称“苏梅” ,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的贡献主要在散文方 面,而“苏梅”的贡献则主要在诗歌方面。

后代学者称赞他们开创了宋诗的新格 局。

欧阳修庆历四年(1044)秋赴河北,途中作《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 “……缅怀京师友,文酒邀高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篇章富纵横,声价 相摩益。

子美气犹雄,万窍呈一噫。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 发不可杀。

盈前尽玑珠,一一难拣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作诗三十年, 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难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 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气似烁,举世徒惊骇。

梅穷独我知, 古货今难卖。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安得相从游, 终日鸣哕哕。

相问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 嘉祐五年(1060)后作《感二子》(梅尧臣卒于嘉祐五年)诗: “黄河一千年一清,岐山鸣凤不再鸣。

自从苏梅二子死,天地寂然收雷声。

百虫 坏户不启蜇,万木逢春不发萌。

岂无百鸟解言语?喧啾终日无人听。

二子精思极 搜抉,天地鬼神无遁情。

及其放笔逞豪俊,笔下万物生光荣。

古人谓此觑天巧, 命短疑为天公憎。

昔时李杜争横行,麒麟凤凰世所惊。

……英雄白骨化黄土,富 贵何止浮云轻。

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贤愚自古皆共尽,突兀空留 后世名。

” 《六一诗话》中苏、梅并称者仅第十三条: “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成为江湖谒客。当时杭州有一个名叫陈起的书商,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其中有低级官员、隐逸之士,也有许多江湖谒客。从宋理宗庆元年(1125)开始,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诗集,总称为《江湖集》。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由于被收入《江湖集》的诗人身份各异,他们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而已。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宋宁宗时的开禧北伐失败以后,宋室再次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和议,宋、金之间再次处于相对稳定的对峙状态。到了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蒙古灭金以后,南宋又面临着更加强大的蒙古汗国的威胁,直至灭亡。在这段时期里,史弥远、贾似道相继擅权,朝政黑暗,国势孱弱。诗坛上激昂悲壮的歌声逐渐减弱,而吟风弄月、投谒应酬之作则日益流行,宋诗进入了尾声阶段。然而要求抗敌御侮的主题一直不绝如缕,到了宋末还一度成为诗坛主流,使宋诗放射出最后一束光辉。
江湖诗派成员众多,人品流杂,其中大多数人对于国事政治不甚关心,但也不甘于清贫寂寞的隐逸生活。他们热衷于交游、结社、互相标榜。有不少人甚至以诗歌作为干谒权贵、谋取钱财的工具。他们的前辈姜夔虽然结交高官,但尚能清介自守。而此时的江湖诗人则不再坚持那种操守和志趣,他们追求的是社会的承认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实际利益,他们写了许多用于献谒、应酬的诗,内容大多是歌功颂德或叹穷嗟卑,空洞无聊。此外,献谒、应酬之作往往是即席而成,率意出手,有时甚至逞才求博,以多相夸,结果辞意俱落俗套,在艺术上相当粗糙。
戴复古(1167~1248?)性喜漫游,以诗闻名于公卿间。他早年曾从陆游学诗,后来一度崇尚晚唐,但受陆游雄浑诗风的影响最深。他虽然身在江湖,但作诗则继承杜甫、陆游的传统,指斥朝政,反映民瘼,绝少顾忌。例如《庚子荐饥》指责官府赈灾之虚伪:“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言辞之尖锐,是宋诗中少见的。戴复古最好的诗是写对时事的感触,例如《江阴浮远堂》和《频酌淮河水》: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1),蒙古军围攻汴京。 ),蒙古军围攻汴京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1),蒙古军围攻汴京。哀 宗将曹王讹可送往蒙古军营作人质, 宗将曹王讹可送往蒙古军营作人质,旋又派户部 侍郎杨居仁奉珍宝乞和。七月, 侍郎杨居仁奉珍宝乞和。七月,蒙古使臣唐庆到 汴京,令哀宗去帝称臣,将士激愤, 汴京,令哀宗去帝称臣,将士激愤,杀使者及随 和议遂败。十二月城中粮尽,哀宗率兵出京, 从,和议遂败。十二月城中粮尽,哀宗率兵出京, 将往河朔,即所谓“车驾东狩” 天兴二年正月, 将往河朔,即所谓“车驾东狩”。天兴二年正月, 金兵与蒙古军在黄河北岸接战,金兵大败, 金兵与蒙古军在黄河北岸接战,金兵大败,元帅 完颜猪儿贺都喜战死, 完颜猪儿贺都喜战死,哀宗与副帅合里合等退走 归德。当时元好问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 归德。当时元好问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目睹 国破兵败的惨剧,饱醮血泪写下了这组律诗 律诗。 国破兵败的惨剧,饱醮血泪写下了这组律诗。
二、四灵的渊源和影响
“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其作品以 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 五律为主要诗体, 五律为主要诗体,在写作中尽量少用典故 成语, 成语,与江西派背道而驰 。 那些不满江西诗风又无力像陆游、 那些不满江西诗风又无力像陆游、杨万里 一样自辟新路的诗人对“四灵”趋之若鹜, 一样自辟新路的诗人对“四灵”趋之若鹜, 对稍后的江湖派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稍后的江湖派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文天祥的集杜诗
文天祥,字履善,后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 文天祥,字履善,后改字宋瑞,号文山, 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 今江西吉安)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 进士,历知端州、赣州。恭帝德祐二年(1276) 进士,历知端州、赣州。恭帝德祐二年(1276) 任右丞相,出使元军,宋端宗景元三年(1278) 任右丞相,出使元军,宋端宗景元三年(1278) 兵败被俘,拘于大都四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兵败被俘,拘于大都四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存诗九百三十多首,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存诗九百三十多首,其 中集杜诗200首 中集杜诗200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一节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永嘉四灵指宋光宗绍熙年间出现诗坛的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

他们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曾编《四灵诗选》,为之揄扬。

“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

他们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比较单薄,多数作品为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创作局限于书斋之中,只有少数诗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书商陈起为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刻印诗集,总称为《江湖集》,因此他们被称为江湖诗派,代表诗人有刘克庄和戴复古。

这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诗人们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仿效“四灵”,学习晚唐。

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下层,接触的生活面很广,诗歌的题材来源比较丰富。

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第二节宋末诗歌
宋末诗人的两个群体:
1.奋起抗敌,以死殉国的民族英雄,以文天祥为代表。

2.隐居守节,不仕异族的遗民诗人,以谢翱、谢枋得、林景熙、郑思肖为代表。

他们的诗歌都是血泪凝成的悲歌,风格都有慷慨悲壮的倾向。

文天祥名作《过零丁洋》《正气歌》,表现了诗人的忠义情怀和英雄气概。

晚期诗作多为“集杜诗”,即把杜甫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创作。

谢翱是宋末遗民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家,诗作沉痛悲凉,意旨深密,深刻地反映出在异族统治下人们的哀痛心情。

其《效孟郊体七首》,成功地运用隐喻的手法抒写了亡国的哀思。

汪元量代表作《醉歌》10首、《湖州歌》98首和《越州歌》20首,这些大规模的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南宋王朝覆灭的过程,完整而真切生动地记载了那段伤心的历史。

第三节辽代诗歌
辽诗留存下来的作品有七十馀首,契丹诗人大多是君主、皇族和后妃
耶律倍《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诗人利用汉字“山”的意象与契丹文“可汗”的意思的巧合,使此诗既有鲜明的意象,又有深微的隐喻义。

女诗人萧观音的诗作既有雄豪俊爽之诗,也有委婉深曲之作。

前者如《伏虎林待制》: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老虎不投降。

粗犷奇崛,气势不凡。

后者如《怀古》: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借咏史以兴发感慨,深婉含蓄。

另有《回心院词》十阕,情感深挚,意象细腻。

女诗人萧瑟瑟的诗颇含政治见解,《讽谕歌》《咏史》讽谕朝政,稍嫌直露,但情感激切,风格奔放。

诗用骚体写成,句式参差错落,具有较强的力度。

《醉义歌》署为“寺公大师”作,在契丹诗作中篇幅最大、最具典型意义。

保存于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中,译文为七言歌行体,长120句。

此诗从重阳节饮酒入手,多方面地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慨,表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以佛道思想消解人生烦恼的意愿。

全诗结构开阖有致,脉络鲜明,是辽诗中最出色的长篇歌行;诗中运用了许多汉文化的典故,是古代诗歌中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生动例证。

第四节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金诗发展的三个阶段:
1.金国初建到海陵朝
主要作家是由辽、宋入金的文士,比较重要的诗人有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作品中常流露出故国之思,为日后金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诗本是宋诗的移植,但由于不同的地域背景、文化氛围的影响,已经具有一些北方文学的雄豪特色,表现出由宋诗向金诗过渡的特征。

2.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
金诗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诗人有蔡珪、王庭筠、党怀英、周昂等,被称为“国朝文派”。

他们的诗作已不再有对异族政权的拒斥倾向,
初步形成了雄豪粗犷的北方文学的特质,代表作有蔡珪的《野鹰来》、王庭筠的《韩陵道中》等诗。

3.金朝南渡到金亡前后
诗歌创作相当活跃,不事雕琢、重在达意的文学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产生了一批关心国计民生的好作品。

赵秉文、李纯甫主盟诗坛,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诗歌流派:赵秉文主张师法古人,强调多样化的风格,本人诗作不拘一格,五古、七绝显得清远冲和,有蕴藉之致,七古则气势奔放,雄丽高朗。

李纯甫论诗力主自成一家,诗风奇险雄肆,其《雪后》等诗,意象奇崛,光怪陆离,近于韩愈诗风。

元好问:
1.总风格: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

2.纪乱诗的艺术特色:直面国家灭亡、人民遭难的现实,把悲壮慷慨的感情表现于苍莽雄阔的意境之中;往往把对现实的悲怆情怀与对历史的批判意识融合一起,增加了思想深度,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3.七律深受杜诗的影响,功力深厚,意境沉郁。

4.七古气势磅礴,意象奇伟壮丽,没有粗戾豪肆、一览无余之病。

5.五言诗浑融含蓄,意象平淡而韵味隽永。

6.词作气象雄浑苍莽,境界博大壮阔;又有摧刚为柔、幽婉深挚之作,手法绵密,情致深婉。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相当全面地评论了自汉魏下迄宋季这一千馀年间的重要诗人及诗派,表达出重视自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壮伟的
风格的诗学主张,一直为后代的诗论家所重视
元好问编《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收录金代的251位诗人的2026首诗作,且每人名下各系小传,或叙生平事迹,或评所作诗文,旨在以诗存史。

《中州集》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是金代历史的宝贵史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