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地理必修一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地理必修一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50分。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

A.5月1 日B.7月1 日C.8月1日D.10月1 日3.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

4.下列自然灾害不是地质灾害的是

A.台风B.地震C.火山爆发D.泥石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5~6题。

5.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6.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7.有乌金之称的矿产资源是

A.铁B.石油C.煤D.铜

8.自然资源可再生和非可再生的划分是:

A.绝对的B.毫无必要的C.错误的D.相对的

9.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一般在:

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

10.2004年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1.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亮斑

12 具有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亚D.温带海洋性气候

13. 不同地区间作物种植制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土壤差异

C. 水源差异

D. 热量差异

14. 形成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A 黄赤交角存在

B 太阳回归运动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15.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A 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16.对全球水热分布具有调节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壳物质循环

B 生物循环

C 地球公转运动

D 大气环流

17.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移民新西兰是因为:()

A 地震频繁

B 火山喷发

C 酸雨严重

D 海平面上升

18. 地球上水圈的主体是:()

A 大气水

B 陆地水

C 海洋水

D 冰川水

19. 土壤中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生物圈

C. 大气圈

D. 水圈

20.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大气层是()

A. 平流层

B. 大气上界

C.所有大气层

D. 对流层

21.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22.下列行为不会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生态功能失调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大规模垦荒

C.彻底清除林区内的枯枝烂叶 D.长江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

23.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②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③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④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25.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26、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A.毫无关系 B.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C.相互对抗D.相互排斥27、暖流一般指海流从()

A.高纬度流向低纬度B.海洋流向陆地 C.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D.东岸流向西岸

28 、世界上渔场分布的规律是

A.在寒暖流的交汇处 B.在中温带C.在高温地区 D.在低纬度地区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30.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 .P 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二、综合题,(共20分)

31. 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 ;③ ; ④ ;⑥ ;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32. 右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 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

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成土母质

++++ ++++ 淋失

++++

++++

地理必修1期末试题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 BBCAA 6—9DCDB

二、综合题(共20分)

31.(共10分)

(1)②海洋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陆地降水;⑥地下径流;(8分)

(2)太阳辐射能(2分)

32题:(10分)

(1)光合矿物质(2分)

(2)降水气温(2分)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2分)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