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优课2018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2答案[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优课《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答案解析

优课《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答案解析

1、根据本课程,有关经济与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CA: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B:没有无文化的经济,也没有无经济的文化C: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统一,存在着严格的界限D:人类在创造财富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已经把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2、下面与“生产者主权”的观点不一致的是:AA: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偏好进行生产B:不仅设计和生产产品,而且控制者产品的销售价格C:通过庞大的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机构对消费者进行劝说D:对政府进行游说,左右政府采购3、本课程所讲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是教你:DA:成为研究生活中的经济学的经济学家B:如何在生活中理财C:学会如何管理经济运行D: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运用经济学的理念进行人生抉择4、最早提出消费者主权的是:BA:哈耶克B:亚当斯密C:奥地利学派D:加尔布雷斯5、最早提出生产者主权的是:BA:亚当斯密B:加尔布雷斯C:哈耶克D:剑桥学派1、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如果降低价格,则收益:A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判断2、当需求相对于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由谁承担:CA:消费者B:生产者C:消费者承担更多,生产者承担较少D:消费者承担更少,生产者承担较多3、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A: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的变动量B: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微弱时,我们说这种物品缺乏弹性C: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强烈时,我们说这种物品富有弹性D: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数值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A:拥有替代品的比没有替代品的更富有弹性B:消费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更富有弹性C: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D:奢侈品更缺乏弹性5、如果某物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则认为该物品:D A:富有需求弹性B:单位需求弹性C:正常需求弹性D:缺乏需求弹性1、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DA:1B:2C:0D:-22、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每元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AA:正确B:错误3、作为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BA:正确B:错误4、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BA:正确B:错误5、某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数量感到足够了,这说明他对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达到了极大:BA:正确B:错误1、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解释最准确的是:BA: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B: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C: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D:工资增加只有收入效应,没有替代效应2、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40小时/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元/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C A: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一样3、如果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增加,那么:DA:工资率下降,劳动的供给量增加B:工资率下降,劳动的供给量减少C:工资率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增加D:工资率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减少4、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AA: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闲暇B: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增加闲暇C: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工作时间D:工资增加则劳动的供给减少5、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BA: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会增加B: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选择更多的闲暇C: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用工作替代闲暇D:工资与是否选择更多闲暇无关1、根据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等边际法则说的是实现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B: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美元,都能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C: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D: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可以是总效用增加2、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角、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CA:20B:4C:70D:253、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消费者均衡告诉我们如何使稀缺的有限资源能在我们自身理性的支配中给我们自己带最大的满足和效用:AA:正确B:错误4、根据本文,“捆绑”销售有利于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BA:正确B:错误5、根据等边际原则,作为学生,应该在每一门功课上分配相等的时间:BA:正确B:错误1、关于本讲提到的“投机者们巧妙地踏着供求波动的鼓点”,理解错误的是:D A:在秋季低价时买进谷物或玉米,并将其储存起来;当价格上涨时把它卖掉,从中赚取利润B:投机者的行为增加了秋季的需求量,从而提高了秋季的价格C:增加了春季的供给量,从而降低了春季的价格D:稳定物价是投机者最原始的推动力2、根据本课程观点,政府为什么通过税收“劫富济贫”:BA: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小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B: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C: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D:穷人的边际效用递增而富人的编辑效用递减3、根据本课程,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法则的作用,并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提高着经济效率:AA:正确B:错误4、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投机者加大了市场的风险,使物价波动更大:BA:正确B:错误5、根据本课程的观点,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每一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之和:BA:正确B:错误1、在对生产者征税时,税收最终更多由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DA:生产者B:消费者C:平均负担D: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确定2、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其需求曲线:A A:向上倾斜B:向下倾斜C:垂直D:水平3、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DA:1B:2C:0D:-24、“生产者主权”的内容:DA:对政府进行游说,左右政府采购B:不仅设计和生产产品,而且控制者产品的销售价格C:通过庞大的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机构对消费者进行劝说D:以上都包括5、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BA: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会增加B: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选择更多的闲暇C: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用工作替代闲暇D:工资与是否选择更多闲暇无关6、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A A:酒和水是替代品,而酒和花生米是互补品B:酒和水是互补品,而酒和花生米是替代品C:酒和水是替代品,酒和花生米也是替代品D:酒和水是互补品,酒和花生米也是互补品7、降价销售将带来总收益的变化是:D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8、时间的稀缺性是其“价值”存在的根本原因。

生活中的经济学2

生活中的经济学2




接下来,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情 了。亲戚非常生气,表示:“你什么意思, 这不明摆着撵人走吗?有话你就明说,我们 交你租金不就行了吗?至于找个借口把人往 外撵吗?你这不缺德吗?”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亲戚根本就不去找房 子,某人实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中介找了 间合适的房子,并且表示可以先垫付1月的 租金。亲戚一看,实在是没办法了,说那你 直接把房子卖我吧! 某人着急买商铺,况且卖谁不是卖啊。 但万万没想到,亲戚提出10万块钱买这套房 子!某人心情简直崩溃,按市价这套房子已 经升值到23万,中介甚至表示,如果卖20万 可直接现金收房。
效用特点(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 际价值无关。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
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TU f (Q)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 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TU (Q) MU Q
MU lim TU (Q) dTU (Q) Q 0 Q dQ

你说,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事,你骗人,我 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小公举,处于社会底层 的民众都是非常勤劳善良的。好吧,看下 图:


一个馒头店主,看到很多环卫工人和流 浪汉吃不上热乎饭,开办了“爱心馒头”, 免费送热乎馒头。过分的不仅仅是“我不要 馒头了,你退钱给我吧”,更多过分的在于, 停止免费送馒头后,很多“纯洁善良的底层 民众”大闹馒头店,污蔑栽赃者有之,破口 大骂者有之…… 我真的很难忘记馒头店店主哭泣的画面。 店主和她帮助的人非亲非故,而且人数庞大, 不可能来领馒头的人都是“坏人”。为什么 这些人都没意识到:他们本该感谢这位在寒 冬中送他们热馒头的善良女人啊! 为什么?

优课《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答案解析

优课《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答案解析

1、根据本课程,有关经济与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CA: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B:没有无文化的经济,也没有无经济的文化C: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统一,存在着严格的界限D:人类在创造财富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已经把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2、下面与“生产者主权”的观点不一致的是:AA: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偏好进行生产B:不仅设计和生产产品,而且控制者产品的销售价格C:通过庞大的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机构对消费者进行劝说D:对政府进行游说,左右政府采购3、本课程所讲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是教你:DA:成为研究生活中的经济学的经济学家B:如何在生活中理财C:学会如何管理经济运行D: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运用经济学的理念进行人生抉择4、最早提出消费者主权的是:BA:哈耶克B:亚当斯密C:奥地利学派D:加尔布雷斯5、最早提出生产者主权的是:B A:亚当斯密B:加尔布雷斯C:哈耶克D:剑桥学派1、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如果降低价格,则收益:A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判断2、当需求相对于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由谁承担:CA:消费者B:生产者C:消费者承担更多,生产者承担较少D:消费者承担更少,生产者承担较多3、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A: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的变动量B: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微弱时,我们说这种物品缺乏弹性C: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强烈时,我们说这种物品富有弹性D: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数值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A:拥有替代品的比没有替代品的更富有弹性B:消费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更富有弹性C: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D:奢侈品更缺乏弹性5、如果某物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则认为该物品:DA:富有需求弹性B:单位需求弹性C:正常需求弹性D:缺乏需求弹性1、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DA:1B:2C:0D:-22、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每元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AA:正确B:错误3、作为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BA:正确B:错误4、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BA:正确B:错误5、某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数量感到足够了,这说明他对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达到了极大:BA:正确B:错误1、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解释最准确的是:BA: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B: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C: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D:工资增加只有收入效应,没有替代效应2、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40小时/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元/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C A: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一样3、如果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增加,那么:DA:工资率下降,劳动的供给量增加B:工资率下降,劳动的供给量减少C:工资率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增加D:工资率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减少4、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AA: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闲暇B: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增加闲暇C: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工作时间D:工资增加则劳动的供给减少5、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BA: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会增加B: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选择更多的闲暇C: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用工作替代闲暇D:工资与是否选择更多闲暇无关1、根据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等边际法则说的是实现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B: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美元,都能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C: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D: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可以是总效用增加2、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角、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CA:20B:4C:70D:253、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消费者均衡告诉我们如何使稀缺的有限资源能在我们自身理性的支配中给我们自己带最大的满足和效用:AA:正确B:错误4、根据本文,“捆绑”销售有利于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BA:正确B:错误5、根据等边际原则,作为学生,应该在每一门功课上分配相等的时间:B A:正确B:错误1、关于本讲提到的“投机者们巧妙地踏着供求波动的鼓点”,理解错误的是:DA:在秋季低价时买进谷物或玉米,并将其储存起来;当价格上涨时把它卖掉,从中赚取利润B:投机者的行为增加了秋季的需求量,从而提高了秋季的价格C:增加了春季的供给量,从而降低了春季的价格D:稳定物价是投机者最原始的推动力2、根据本课程观点,政府为什么通过税收“劫富济贫”:BA: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小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B: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C: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D:穷人的边际效用递增而富人的编辑效用递减3、根据本课程,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法则的作用,并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提高着经济效率:AA:正确B:错误4、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投机者加大了市场的风险,使物价波动更大:BA:正确B:错误5、根据本课程的观点,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每一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之和:B A:正确B:错误1、在对生产者征税时,税收最终更多由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DA:生产者B:消费者C:平均负担D: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确定2、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其需求曲线:A A:向上倾斜B:向下倾斜C:垂直D:水平3、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DA:1B:2C:0D:-24、“生产者主权”的内容:DA:对政府进行游说,左右政府采购B:不仅设计和生产产品,而且控制者产品的销售价格C:通过庞大的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机构对消费者进行劝说D:以上都包括5、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BA: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会增加B: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选择更多的闲暇C: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用工作替代闲暇D:工资与是否选择更多闲暇无关6、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A A:酒和水是替代品,而酒和花生米是互补品B:酒和水是互补品,而酒和花生米是替代品C:酒和水是替代品,酒和花生米也是替代品D:酒和水是互补品,酒和花生米也是互补品7、降价销售将带来总收益的变化是:D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8、时间的稀缺性是其“价值”存在的根本原因。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1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40小时/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元/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A、B、C、D、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每单位1元、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最后一单位的Y边际效用为20,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X的边际效用大约为( ) A、B、C、D、我的答案:D得分:0.0分3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以上我们称之为:A、B、C、D、我的答案:A得分:10.0分4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B得分:5.0分5有关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理解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B得分:5.0分6有关本课程所讲的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我的答案:A得分:5.0分7下列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我的答案:BC得分:5.0分8下面属于价格歧视的是:A、B、C、D、E、我的答案:ABC得分:10.0分9根据本文观点,“经济文化人”以最佳为理性,而“经济人”以实用为理性;我的答案:√得分:0.0分10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10,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2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优课《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答案解析

优课《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业答案解析
B:酒和水是互补品,而酒和花生米是替代品
C:酒和水是替代品,酒和花生米也是替代品
D:酒和水是互补品,酒和花生米也是互补品
7、降价销售将带来总收益的变化是:D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8、时间的稀缺性是其“价值”存在的根本原因。毫无疑问,一小时对于有限寿命的人和长生不死的人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A
A:正确
B:错误
9、本课程认为:“经济人”以最佳为理性,而“经济文化人”以实用为理性:A
A:正确
B:错误
10、根据本文,“捆绑”销售有利于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B
A:正确
B:错误
1、根据本课程观点,有关消费者价格的理解错误的是:D
A:由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要程度决定
B:和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评估有关
1、根据本课程,有关经济与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
B:没有无文化的经济,也没有无经济的文化
C: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统一,存在着严格的界限
D:人类在创造 财富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已经把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
2、下面与“生产者主权”的观点不一致的是:A
A: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偏好进行生产
D: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可以是总效用增加
2、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角、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C
A:20
B:4
C:70
D:25
B:卖者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买者购买商品的意愿或能力。也就是说,他知道不同的买者对商品所具有的不同的需求弹性

2020年UOOC优课MOOC生活中的经济学考试题库二(深大成教)

2020年UOOC优课MOOC生活中的经济学考试题库二(深大成教)

一、单选题1.垄断厂商确切地知道消费者意愿,他对每个消费者所索取的价格高到使他几乎要拒绝购买,但又不会拒绝购买的程度。

因为消费者的意愿不同,垄断厂商对每个人索取的价格将存在差别。

以上我们称之为()。

A.一级差别定价B.二级差别定价C.三级差别定价D.四级差别定价正确答案:A2.以下市场最容易出现垄断的是()。

A.农产品市场B.轻工业品C.日用品市场D.航天市场正确答案:D3.“大炮与黄油”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大炮代表军用品,是保卫一个国家的国防所必不可少的。

黄油代表民用品,是提高一国国民生活水平所必须的。

“大炮与黄油”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如何配置自己的稀缺资源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大炮与黄油,这就是()。

A.欲望的有限性B.欲望的无限性C.资源的有限性D.资源的无限性正确答案:B4.如果某物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则认为该物品()。

A.富有需求弹性B.单位需求弹性C.正常需求弹性D.缺乏需求弹性正确答案:A5.下列不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卖者是一个垄断者,或者它至少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因而他可以控制价格。

B. 卖者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买者购买商品的意愿或能力。

也就是说,他知道不同的买者对商品所具有的不同的需求弹性。

C.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D. 卖者必须确切地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意愿,对每个消费者所索取的价格高到使他几乎要拒绝购买,但又不会拒绝购买的程度。

正确答案:D6.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5角、1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

A.20B.56C.70D.25正确答案:B7.根据本课程观点,有关消费者价格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由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要程度决定。

B.和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评估有关。

C.和消费者偏好有关。

D.现实中实实在在支付的价格。

生活中的经济学1-5套题 含答案

生活中的经济学1-5套题 含答案

模拟考试-1一、单选1、垄断厂商把商品购买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购买量索取不同的价格。

以上我们称之为(B )。

A.一级差别定价 B.二级差别定价 C.三级差别定 D.四级差别定价2、一般来说,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公共物品(D )。

A.道路、桥梁 B.国家安全 C.义务教育 D.房地产3、国家发改委本次对日本12家企业开出了史上最重的一个罚单,不管是从被揪出企业的数量来看,还是从处罚的金额来看,都破了《反垄断法》出台以来的纪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在发改委通报的具体情况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那就是在汽车零部件反垄断案中和轴承反垄断案中,各有一家企业因为率先出来充当“污点证人”而被免除了处罚,坦白越晚的企业遭受的处罚也就越重。

这里用到了什么经济学理论?(B)A.占优策略B.“囚徒困境”模型 C.胜者全得D.多数原则4、下面有关需求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拥有替代品的比没有替代品的更缺乏弹性。

B.消费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更缺乏弹性。

C.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

D.奢侈品更缺乏弹性。

5、有关本课程所讲的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等边际原则与效用最大化没有任何关系。

B.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美元,都能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

C.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D.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会减少总效用。

6、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的变动量。

B.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微弱时,我们说这种物品富有弹性。

C.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强烈时,我们说这种物品缺乏弹性。

D.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数值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生活中的经济学——送礼的艺术人们常常为送礼而纠结。

谁家乔迁新居了,谁家新添贵子了,谁家又喜结连理了,都要礼表心意。

可送什么好呢?昂贵怕显得高调奢侈,太轻又怕登不上台面。

这家送了花瓶,那家不好意思再送……看来,送礼是一门大学问,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如何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抓住对方对的需求,从而送上自己对的心意,着实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

礼尚往来本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可如今送礼也趋于功利化。

像是一种计算,计算投入与产出,计算供求关系,计算利益最大化……在这里讲讲送礼“艺术”,在送礼过程中将礼品价值最大化。

不要让礼品风气偏于正道。

首先,该不该送礼?羊群效应:一哄而上送礼太盲目羊群效应是指人群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因而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协和谬误:被拒收后请停下送礼脚步某件事在投入了一定成本,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发现不宜继续下去,却苦于各种原因将错就错,欲罢不能。

当你进行了一项不理性的行动后,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你支付的成本,只要考虑这项活动之后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能够带来的好处,再综合评定它能否给自己带来正效果。

比如进行投资时,把目光投向前方,审时度势,如果发现这项投资并不能赢利,应该及早停掉……其次,送什么礼物?弗里德曼定律:礼不在贵,讨得欢心才是硬道理美国心理学家n·w·弗里德曼提出的理论,当一个人的需要可以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时,两人就趋于互相喜欢。

有利益与利益的相互补充,才会有需要与需要的相互满足。

二八定律:礼品中只有两成是有用的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共40.00分)
1.
属于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是()。

A.
萨缪尔森
B.
索洛
C.
弗里德曼
D.
卢卡斯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2.
在对消费者征税时,税收最终更多由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平均负担
D.
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确定。

满分:1.00 分
得分: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3.
根据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等边际法则说的是实现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B.
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美元,都能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

C.
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D.
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可以是总效用增加。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4.
一般来说,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公共物品()。

A.
道路、桥梁
B.
国家安全
C.
义务教育
D.
房地产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5.
“每个人都试图用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这段话来自哪位经济学家的著作?()
A.
凡勃伦
B.
亚当斯密
C.
D.
曼昆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6.
1967年,菲利普斯离开英国,回到阔别已久的澳洲。

他开始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他打算研究()。

A.
中国经济
B.
美国经济
C.
日本经济
D.
英国经济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7.
以下市场最容易出现垄断的是()。

A.
农产品市场
B.
轻工业品
C.
日用品市场
D.
航天市场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D
D
教师评语:
--
8.
根据本课程,有关经济与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

B.
没有无文化的经济,也没有无经济的文化。

C.
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统一,存在着严格的界限。

D.
人类在创造财富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已经把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9.
下列不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卖者是一个垄断者,或者它至少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因而他可以控制价格。

B.
卖者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买者购买商品的意愿或能力。

也就是说,他知道不同的买者对商品所具有的不同的需求弹性。

C.
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D.
卖者必须确切地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意愿,对每个消费者所索取的价格高到使他几乎要拒绝购买,但又不会拒绝购买的程度。

满分:1.00 分
得分: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10.
根据本课程观点,有关消费者价格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由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要程度决定。

B.
和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评估有关。

C.
和消费者偏好有关。

D.
现实中实实在在支付的价格。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11.
GDP是指()。

A.
一国一年中国内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品和劳务B.
一国一年中国民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品和劳务C.
一国一年中销售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品和劳务D.
一国一年中库存的全部物质产品品和劳务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12.
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出()。

A.
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一定会增加。

B.
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一定会选择更多的闲暇。

C.
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一定会用工作替代闲暇。

D.
增加工资,劳动的供给不一定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