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案5 环境污染及其人类健康人侵害

合集下载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教案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教案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环境污染图片、案例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环境污染类型与特点讲解(1)讲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类型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各类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分析环境污染导致的人类健康问题。

(2)讨论如何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设定一个环境污染情景,让学生分析污染类型、特点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5. 例题讲解讲解环境污染相关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相关习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类型与特点2.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特点。

(2)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 答案:(1)大气污染:指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污染:指水体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土壤污染:指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2)例如:大气污染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水污染可导致腹泻、肝损伤等;土壤污染可影响农作物质量和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 学生能够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 学生能够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

- 通过实验、调查、参观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 通过写作、演讲、宣传等方法,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2.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 如何让学生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环境污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类型、危害、防治措施等。

2. 讨论法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染的相关问题,如环境污染的原因、影响、防治措施等,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案例分析法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法调查法: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如垃圾处理、污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如水质检测、空气净化等。

5. 调查法水排放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6. 参观法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让学生写作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环境污了解环保设施的运行原理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教案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保护教案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保护教案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2.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视频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并引导学生探索环境保护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步骤二:学习1. 讲解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等。

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环境污染,了解其主要原因和危害,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3. 通过视频展示,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步骤三:探究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或预防所选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2. 分享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集体讨论,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步骤四:总结1.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境友好,比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和视频展示,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然而,在分组讨论环节需要督促学生尽量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避免停留在理论层面。

此外,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例如组织环保演讲比赛、制作环保海报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设施或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图片、视频资源。

2.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白板、笔等。

环境污染与健康保护教育教案

环境污染与健康保护教育教案

环境污染与健康保护教育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2.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3.学会通过实际行动保护自身健康。

二、知识内容:1.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如何保护自身健康。

三、教学流程:1.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2.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

3.如何保护自身健康(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制定行动计划,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自身健康。

4.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四、教学方法:1.课件展示法:通过多媒体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

3.讨论互动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身健康。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方便展示)2.环保宣传资料(含案例分析)3.环保组织志愿活动介绍六、教学评价:本次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自身健康。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讲解、互动等方式,旨在全面地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让学生能够用保护环境为己任,保护自然,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课件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课件
18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二)作用时间 很多环境污染物具有蓄积性,只有在体内蓄 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产生危害。因此,随着 作用时间的延长,毒物的蓄积量将加大。污染物 在体内的蓄积是受摄入量、污染物的生物半衰期( 即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和 作用时间三个因素影响的。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三、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疾病是有机体在环境致病因素的作用 下,其功能、代谢及形态上发生病理变化的 一个过程。这些变化要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表 现出疾病的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人体对环 境致病因素造成的功能损害有一定的代偿能 力,当机体受到损害而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时, 机体还会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表现出疾病的 临床症状,这时若环境致病因素停止作用, 机体便向恢复健康的方向发展。
13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五)毒物的蓄积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 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 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蓄 积量是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各量 的代数和。蓄积时,污染物质的体内分布 ,常表现为相对集中的方式,主要集中在 机体的某些部位。
11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三)毒物的生物转化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极小的毒物 可以原形被排出人体外,绝大部分毒物都要经过 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毒物 在体内的这种代谢转化过程,叫生物转化作用。 肝脏、肾脏、胃肠等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转 化功能,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

理论教案5环境污染及其人类健康人侵害

理论教案5环境污染及其人类健康人侵害

理论教案5环境污染及其人类健康人侵害一、教学目标通过介绍对人类有害污染,使学生能够远离污染,从而养成健康的身体。

使学生懂得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到处是绿水青山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环境污染(2)环境污染有哪些,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教学内容(1)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致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并超出了其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

(3)*空气污染对内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中散发来的尘埃、烟灰等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空气中的污染物已达一百多种。

(4)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呼吸道的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结核、肺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内脏器官的肝肿大、肾炎;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

另外,对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少年儿童发育都有负面影响。

(5)对人体的间接危害:导致佝偻病、眼部病症的发生。

(6)*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污染主要是指由工厂排出的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和各种有害物质流入、渗入水中,使江、河、湖、海遭到污染。

(7)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人们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各种肠胃疾病,严重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导致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8)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有害的水浇灌农用物,污水中的水产类、食用有害物质的动物等最后由人类来食用,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噪声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噪音污染是指由生产、交通、生活中发出的超常规的振动。

(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导致人心烦躁、引起头痛和听力障碍。

当噪声达到100分贝时,人就烦躁难受;达到130分贝时耳朵疼痛;达到160分贝时耳膜破裂;达到170分贝时会导致死亡。

环境保护概论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概论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 2、作用时间:很多环境污染物具有积累性, 只有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产生危 害。所以往往会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毒物的 蓄积量将加大。
❖ 3、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环境污染物往往不 是单一的,而是经常与其它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因素同时作用于人体,因此,必须考虑 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和综合影响。
❖ 五第、二影响节环境环污境染污物对染人及体作其用对的人因素体:的环境作污用染
物对人体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以下的一些因素: ❖ 1、剂量:环境污染物能否对人体产生危害及其危害
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 可引起异常反应,甚至进一步发 展成疾病。对于这一类物质元素主要是研究制订其 最高允许量的问题(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人体 的最高负荷量的问题)。 ❖ 2)人体必需元素:这里可以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当 环境中这种必需元素含量过少,不能满足人体的生 理需要时,使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形成 一系列生理变化;另一方面,如果环境中这类元素 的含量增加过多,也会作用于人体,引起不同程度 的中毒性疾病。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
❖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与环境 的变化是相适应的。如解毒和代谢功能往往 能使人体与环境达成协调统一。但是,这些 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工业的三废、农 药等毒物进入环境并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当超过了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引起中毒, 导致疾病或者死亡。由此可见,人和环境是 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在地球的长期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 用的统一关系。
❖ 第二3、节毒物环的境生污物染转化及:其除对少人部分体水的溶作性用强、
分子量极小的毒物可原型被排出,绝大多数毒 物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从而改变其毒性。毒 物在体内的这种代谢转化过程,叫生物转化作 用。肝脏、肾脏、胃等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 物转化功能,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 ❖ 4、毒物的排泄:毒物的排泄途径主要经 过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少量可随汗液、乳 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在皮肤的 新陈代谢过程中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能够通 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的毒物,可以影响胎儿的 发育和产生先天性中毒及畸胎。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优质教案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优质教案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五章“环境污染”,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第三节“水污染”,第四节“土壤污染”,以及第五节“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详细内容涉及各类污染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危害机理,以及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环境污染相关资料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理,以及各类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和危害,以及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环境污染概述: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成因和传播途径。

(2)大气污染:介绍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

(3)水污染:讲解水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

(4)土壤污染:介绍土壤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

(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分析各类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机理。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2. 内容:(1)环境污染概述(2)大气污染(3)水污染(4)土壤污染(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和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教案5
环境污染及其人类健康人侵害
一、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对人类有害污染,使学生能够远离污染,从而养成健康的身体。

使学生懂得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到处是绿水青山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环境污染
(2)环境污染有哪些,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教学内容
(1)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致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并超出了其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已经开始威胁
人类的生存。

(3)*空气污染对内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中散发来的尘埃、烟灰等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空气中的污染物已达一百多种。

(4)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呼吸道的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结核、肺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内脏器官的肝肿大、肾炎;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失眠、神
经衰弱。

另外,对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少年儿童发育都有负面影响。

(5)对人体的间接危害:导致佝偻病、眼部病症的发生。

(6)*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污染主要是指由工厂排出的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和各种有害物质流入、渗入水中,使江、河、湖、海遭到污染。

(7)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人们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各种肠胃疾病,严重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导致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8)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有害的水浇灌农用物,污水中的水产类、食用有害物质的动物等最后由人类来食用,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噪声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噪音污染是指由生产、交通、生活中发出的超常规的振动。

(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导致人心烦躁、引起头痛和听力障碍。

当噪声达到100分贝时,人就烦躁难受;达到130分贝时耳朵疼痛;达到160分贝时耳膜破裂;
达到170分贝时会导致死亡。

(2)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长时间生活在噪声达70~90分贝时的环境中,会引起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寇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心理疾
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