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八针特效治疗各型颈椎病

合集下载

特效针法(颈八针)治疗颈性眩晕

特效针法(颈八针)治疗颈性眩晕

特效针法(颈八针)治疗颈性眩晕眩晕通常都被归类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或良性阵发性的位置性眩晕,其基本原因都认为与内耳迷路受到刺激和前庭疾病有关,但1950年Bartschi Rocharx根据眩晕与交感神经的关系提出颈性眩晕,并将颈部紊乱伴发眩晕或头晕称之为颈性眩晕。

又因其症状与颈交感神经关系密切,又被称为Barre-Lieou综合征国内常将颈性眩晕归咎于颈椎病和颈椎失稳, 认为是一起由颈椎病所引起的以眩晕及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甚至,有的学者把这种颈部肌源性的眩晕称为一种新的疾病综合征。

20世纪,欧美逐渐将骨骼肌源性的疼痛病症归结于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骨骼肌内形成了疼痛触发点,造成肌肉长期的肌力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肌筋膜痛性综合征(MFP)。

而某些颈部特定肌肉的力学不平衡不仅仅会导致局部的疼痛,也会产生头晕、眩晕、定向、定位功能障碍。

通过在临床长期是实践与观察,触发点研究者发现引起颈型头晕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颈部肌肉痉挛可以造成眩晕和头晕,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可以有效缓解眩晕。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以针刺和推拿手法对颈部特点肌肉的触发点灭活,不仅能使机体各部的疼痛得以缓解,同时也可以有效眩晕、头昏重感以及[定向、定位功能障碍。

我们将其归纳为八点,称之为“颈八针”。

根据国内外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发现,胸锁乳突肌触发点的产生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头夹肌、颈夹肌,颞肌、二腹肌等,颈八针就主要来源于这些肌肉中的触发点。

颈部8针定位图解:1定位在上颈部胸锁乳突肌后,横进针,然后斜向后中、下穿刺头夹肌和颈后肌触发点,后上内刺头后大斜和直肌。

2定位在颈中下部胸锁乳突肌后肩胛舌骨肌下腹上,横进针,然后斜向后中、下穿刺斜角肌、提肩胛肌、颈夹肌、斜方肌颈角和颈后肌下部触发点。

3定位在锁骨上窝,用手抓住斜方肌,针刺手抓部分向中内外的斜方肌触发点。

4定位胸锁乳突肌中内侧,用手抓提该肌,向中上下穿刺该肌触发点。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作者:金晓晓李懿来源:《上海医药》2016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伤科门诊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采用“项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项八针疗效中图分类号:R681.5+5/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2-0033-02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ight-pin” in the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JIN Xiaoxiao, LI Yi(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Eight-pi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Methods: From Jan 2013 to July 2014, 60 cases of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confirmed by the traumatolog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one with 30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 th “Eight-pin” and the control one with the ultrashort wave.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three times a week and ten times for one cours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8 cases were cured, 19 ones improved and 3 ones had no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In the control group, 5 cases were cured, 14 ones improved and 11 had no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3.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Eight-pin; treatment effect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近年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

颈椎病八字疗法

颈椎病八字疗法
颈椎病八字法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八字疗法简介 • 八字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 八字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 八字疗法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八字疗法的未来展望
01
八字疗法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八字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以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基础,通 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 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 手法进行治疗,如推拿、按摩、 牵引等,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治疗
在颈椎相关穴位进行针灸,以调节 气血、舒缓疼痛。
八字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八字疗法对颈 椎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八字针、 八字灸等。
后续护理阶段
日常保健
指导患者进行颈椎保健操,加强颈部 肌肉锻炼,提高颈椎稳定性。
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
八字疗法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将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 展,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元化的方法和思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调和气血
三因制宜
八字疗法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运行,可以治 疗各种疾病。
八字疗法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 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季节等因素 制定治疗方案。
02
八字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椎病的成因与症状
01
02
03
04
长期低头工作
颈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颈椎 压力过大,导致颈椎病变。
治疗手段。
创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八字疗法 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与现代医 学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治疗的效
果和安全性。
八字疗法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7-02-08T13:55:45.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谌利杨顺露杨志华[导读] 本研究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嘉定 201800)【摘要】本研究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针刺加火罐治疗,治疗组同时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

两组疗程为3周,观察发现针刺加火罐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化SF-MPQ疼痛总分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简化SF-MPQ疼痛总分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加火罐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改善颈部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值得在社区患者中推广。

【关键词】健身气功八段锦;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294-03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以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该病的病理基础,包括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的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增生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节段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1]。

本病常见症状是颈部及患侧上肢及其相应部位疼痛。

由于对应神经根支配区的障碍,会导致感觉的缺失、运动的障碍、局部反射的缺失等问题。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肩背、颈、枕部出现各种急、慢性的疼痛。

(2)脊神经及其循行部位有灼热、割裂样疼痛,伴有针刺样或触电样感觉。

(3)患者颈部活动受限。

颈椎病分型及治疗

颈椎病分型及治疗

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 位。
(二)取穴与部位:风池、缺盆、肩井、天宗、 曲池、小海、合谷等穴,颈肩背及患肢。
(三)主要手法:滚、拿捏、点揉、拔伸、屈伸 旋转、搓、牵抖、拍打法等。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
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
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
分期综合治疗方案
方法:以颈椎推拿(间歇牵抖法)、牵引 为主,配合针灸、颈椎制动及药物改善微 循环治疗。
患者颈椎动静力平衡的失调已被最大限度 地改善,因此,如何加强颈椎稳定性,防 止复发就成为治疗的重点。
分期综合治疗方案
康复期,以主动颈部功能锻炼为主,锻炼颈椎相 关肌肉,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达到加强颈椎 稳定性,减少复发的目标。配合使用对症治疗, 解决患者日常疲劳、外伤、受寒等引起的症状。

项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验案

项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验案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88 期2019 Vol.6 No.8820项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验案敖文凯1,陈 波2*(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治疗方法有非甾体药物、牵引、手术治疗,但临床缓解率不到七成,且多伴随着一些不良作用[1],中医临床上常通过针灸刺激与颈部相关经脉腧穴调其血气,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具有毒副作用较少,永久性损伤较少的优势[2],陈教授发现“项八针”结合“手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验案【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8.20.011 病因病机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颈椎病流行病学已发生显著改变,具有患病率较高和低龄化特点[3],而其中最为常见为神经根型颈椎病[4],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变,沿着相应水平神经根方向突出、增生、压迫,以致其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感觉缺失等和反射改变[5],典型症状为单侧颈痛、放射性上肢痛和手指麻木。

体格检查中一般可见患侧上肢肌力下降、腱反射下降或消失和感觉障碍。

在中医学中,并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名称,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如“疼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等症状,与“痹证”有共通点。

故众多学者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的范畴。

《素问•痹论》中,首先提出“痹证”的病名,并提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颈椎病多因风寒湿邪气侵袭颈项部、过劳损伤颈项、跌仆闪挫等造成颈项部筋脉损伤,也可源于脾胃不和滋生痰浊等,从而使颈项部经气不利,不能灌溉濡养经筋,进而导致颈项处经筋因经气不通则痛,或由于年老肝脾肾不足、劳倦体虚等因素造成颈项部气血亏虚,经筋失去气血滋养,不荣则痛。

颈椎病特色针灸治疗(经典)

颈椎病特色针灸治疗(经典)
❖ 我们认为:肌肉长期收缩和舒张,从而劳损 ,导致肌肉痉挛(患肌),诱发肌肉内血供 不足而导致肌肉缺血,从而出现疼痛症状。
❖ 所以我们在浮针治疗时找治疗对象是患肌。
2022/3/23
患肌的特点
❖ 患肌就是存在一个或多个MTrP的肌肉。 ❖ 医生触摸患肌时指下有“紧、僵、硬、滑”
的感觉,患者有酸胀不适感。 ❖ 患肌的相关活动范围减小,时有乏力感。
2022/3/23
为何选择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 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较强的自愈力,对人体各组织的自我修复起促进作用。 ❖ 疏松结缔组织具有无极性,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无区别,所以浮针在痛点上下左右
各个方向针刺,疗效没有区别。 ❖ 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全身肌肉的表面,形成肌肉的肌外膜,还深入到肌肉内部形成
肌束膜和肌内膜。因此浮针扫散治疗时,大幅度牵拉疏松结缔组织和肌肉,可缓 解患肌的挛缩和缺血状态,改善肌肉功能,消除临床症状。 (类似农民耕田、园丁松土)
杂病穴组——感冒穴
❖ 定位:半握拳,此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指掌关节之间凹陷处。
❖ 局解:布有骨间肌及手臂静脉网,掌背动脉及尺桡神经手背支。 ❖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或同时取穴或交替取穴。 ❖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桡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待针体进入到要求的深度后,将针体退到进针处,向左向右各提插 一次,即可出针。可采用滞针手法。 ❖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 ❖ 功能:退热,消炎,抑菌,抗过敏,解热散寒,清咽止痛。 ❖ 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坐骨神经 痛。 ❖示意图:
颈椎病的特效穴-----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 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 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 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 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 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小肠经上穴位,输(木)穴,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 赤;癫狂痫;疟疾。

麦粒灸联合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麦粒灸联合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2020年12月第27卷第23期麦粒灸联合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楼 晨 邹 艳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关节增生、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盘、韧带、神经根、血管等受压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颈项部疼痛、进行性肢体感觉障碍及运动障碍,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

我科门诊采用麦粒灸联合项八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我科门诊2019年5—10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年龄18~65岁;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并经DR、CT、MR确诊,临床症状如颈部疼痛、僵硬、手臂麻痹或疼痛、肌力及肌张力下降、头晕、头痛等;神志清楚,能够坚持治疗;近1个月未接受任何其他治疗。

排除颈椎畸形及颈椎病术后,具有严重骨质疏松,伴有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病,皮肤有破损、溃疡、结痂不易愈合,哺乳期、孕期妇女。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1±11.0)岁,病程(3.2±1.0)年。

对照组中男、女各15例,年龄(41.3±9.8)岁,病程(3.1±1.0)年。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取端坐位,采用颈椎牵引机(L Z X-100E型)牵引治疗,牵引力7kg,间歇时间5s,牵引角度15~20°,牵引时间20分钟,隔日1次。

1.2.1 观察组 ① 项八针方法:取患者颈项部两侧第2、4、6颈椎棘突后正中下旁开2寸的阿是穴,项部后发际正作者单位:321300 浙江永康市中医院针灸科通信作者:邹艳,中直上0.5寸第1颈椎旁下的哑门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的大椎穴。

患者端坐位常规消毒后,使用0.25mm×40mm 无菌针灸针双手进针法沿颈椎方向斜刺45°至椎体横突,进针0.5~0.8寸,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患者得气即可。

患者针刺时静留针30分钟,隔日1次,每周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八针特效治疗各型颈椎病
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现可谓五花八门,本人在多年的针刀身涯中,结合一些其他老师的方法,总结出自已的一套定点定位方法,临床二百余例的治疗中,百分之六十以上一次便可解除临床症状(当然这些病人中大部分还是颈肌综合症).
定点:根据魏氏理论在颈六下七下脊突旁开一个厘米各取二个点共四点,此四点是治疗颈椎病的根本,树大从根起,这里就是整个颈椎的根本;另根据陈氏理论取双颈二椎板和双肩胛内上角共四点,根根平衡效应所有这八个点都必须取到,但可根据临床症状调整,在有症状的点上可仔细触诊,如有条索和硬结必须切开,其他没症状的地方可轻刺激到骨膜点刺一下就行.
此定点方法值得大家探讨的是个人在临床运用中把这八个点取齐比单* 回去试一下效果!再来请教!*
好像唯楚有才早就告诉过我们吧,没有反馈意见呀!*
在颈八针的定点上,埋线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
这个效果应该不错,颈六下七下脊突旁开常用,呵呵*
可以试一下。

*
嗯好贴顶*
双颈二椎板和双肩胛内上角在什么位置,具体治疗法,说明一下*
这个比较实用啊,值得学习啊!!*
回复8#参芩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
双颈二椎板和双肩胛内上角描述的还是不清楚,请在解释一下,另用几寸针呀!!*
回复11#zx j79719
用真刀松解*
针刀*
可以试一下。

谢谢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好些*
没有针刀、针灸可以吗?*
针灸也可以但松解力度小效果有待实践*
谢谢分享,我一定试试,
*
用拇指压揉可不可以。

*
x ie xi e*
颈二椎板针刀注意什么?*
颈二椎板解剖依次为深层始头下斜肌头半棘肌枕A N分支头夹肌斜方肌相对安全但要仔细触摸骨表*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不错,不过,那个颈二板还是不明白,是颈三横突吗,*
是颈二横突出吗*
谢谢分享*
学习了,一定试试效果如何*
不错,学习了,顶!!:v ic to ry:*
这个效果不错*
本帖最后由推拿医生于2010-4-11 17:31 编辑
C2其实没有必要到椎板,到棘突侧面骨面即可。

C6、C7旁也不一定是旁开一个厘米,主要是治疗夹肌的附着处。

另外,治疗肩胛内上角时兼顾一下冈上肌内侧缘。

还有,要看患者具体情况,是单侧的不要选双侧。

这只是颈肩部常用的一些定点经验。

欢迎同道交流腰腿部的定点经验。

QQ:10605464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