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空气污染。

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其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机制、防治方法和技术。

这包括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分、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具体来说,该课程将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其次,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大气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等。

其中,控制污染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如静电沉降、离子交换、膜分离、光化学氧化、生物反应器等。

此外,该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国际标准、法律法规和国内状况等。

最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课程、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应该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各个方面的教
学目标。

借助该课程,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正面的影响,为大气污染治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大气实习报告

大气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6年11月3日1、实习单位青岛金田热电有限公司2、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1、在学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论知识后,为了将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观了青岛金田热电厂,详细了解了热电厂的工作原理,脱硫除尘的相关流程与工艺。

2、增加对热电企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流程、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认识。

3、能结合实际,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深入地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

(2)实习单位简介青岛金田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属中外合资企业。

公司位于青岛市区北大门——城阳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城阳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至2015年,城区工业热负荷将逐步增长并稳定在100t/h,采暖负荷快速增长,供热面积将达到1200万平米。

为满足城阳区快速发展的热负荷的需求,2008-2015年,公司计划分步骤建设六台116MW 高温水锅炉,届时公司居民供热能力可达到1400万平米。

在供热管网配套建设方面,现公司南向、东向高温水主管线已形成,公司下一步主要发展西向及北向供热主管线及供热主管线配套支线管网。

在公司供热模式上,现为汽水换热及高温水供热两种模式同时并存,考虑今后供热的经济性和理性,高温水供热模式将逐步替代汽水供热。

同时,在供热模式创新方面,公司引进了循环水供热及混水供热技术,经过两个供热季的运行,运行稳定可靠并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公司也成为了青岛市首家成功引入循环水及混水供热的模式的供热企业。

(3)实习过程我们首先在学校南门处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朝金田热电厂走去。

到达金田热电后,老师让我们排好队,进入厂门后,老师向我们介绍该厂的两位工程师。

我们在一位工程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他们的监控室,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整个工艺的流程。

工程师向我们说明了他们热电厂的脱硫系统为氧化镁湿法脱硫工艺,详细的讲解了该工艺的流程及原理,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氧化镁浆液的制备:氧化镁原料粉和工艺水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镁浆液。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索
的一 种 独 特 的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 重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分析 解 决 问 题 和实践能力 。 除 必 要 的 实验 课 时 外 还 实 行 开 放 性 实 验 。学生 随 时 可 到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通过 多媒体辅 助教学优 化了课
堂教 学 结 构 , 活 跃 了课 堂 气 氛 , 对 提 高教 学效 率 起 到 了 积 极 的 作用 。首先 , 采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激发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运 用 多媒 体 提 供 有 关 背 景 资 料 、 图片 、 录像 等 , 能 增 强 学 生 的 感 官刺激 。 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 调动他 们 自主学 习的积极性 口 ] 。 例如 , 在讲解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 , 我们通过向学 生展 示大 量 工 厂 使 用 的旋 风分 离 器 的 实 际 图 片 ,使 学 生 对 旋 习环境, 给 学生 充 分 的 自主 学 习 余 地 , 使 学 生 能 够 根 据 自 己的 需求 、 兴趣、 习 惯 等 因 素决 定 自己 的 学 习 目标 、 学 习 任务 、 进 度 和 方 式等 。 从 而树 立 良好 的 终身 学 习 的意 识 。 ( 三) 调 整 教 学 内容 , 加 强人 文教 育 。 英 语 作 为 世 界 的 通 用 语 言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被 广 泛 使 用 , 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文化交 流的载体 , 所 以 英 语 课 程 不 能 只 为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做 准备 , 而应该兼具 一些 文化内涵的 人文教育 。 尤其 是 中国文化 与世界 多元文 化课 程 , 应该 是必 要的教学 内容之一 。 人文通识 教育的 目标不 仅是培养学生的 听说能 力 , 而且是培 养学生 富有逻辑 的 思辨能 力 , 培 养学生 身在 中国 , 掌握全球 文化 的能 力 。 在 中外交 流过 程 中能够说 得 出, 也听得懂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彭伟功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孙秀枝学号:070508127日期:2010-12-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A、颗粒物污染物类一、课程设计的题目(见附件一,如:某焦化厂焦炭破碎筛分储运工段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借助除尘系统的工艺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初步掌握除尘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培养使用工程技术资料、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没计方案、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设计原始资料(见附件一)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与要求,研究并分析设计资料。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与确定,绘制净化系统流程图。

(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净化系统设备及管道布置:确定流程中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绘制出系统平面、剖面图。

管道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缩短管线,减少占地空间,节省投资,方便安装、调节和维修。

(5)净化系统管道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计算管道系统的压力损失,及管网损失平衡计算,并绘制管道系统图。

(6)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气体处理量及温度状态、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7)编写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过程进行编写,要求内容完整,叙述简明,层次清楚,计算过程详细、准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设计说明书应包含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等主要部分。

其中,正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设计资料及背景整理;②净化方案的确定;③净化设备的选择及计算;④设备与管道布置简图;⑤系统阻力及管网阻力平衡计算;⑥风机及配用电机的选择与确定;⑦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8)设计绘图,并编制主要设备材料表。

图纸要求:①图纸幅面、图线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面布置均匀,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②除尘系统的平面、剖面布置图.2~3张(A3)。

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

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式中 C——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mg / m3 ;
Cs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 mg / m3 。


1

200 2.48 103
0.9193
91.93%
(2) 除尘器工况烟气流量
第 9页 共 21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 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 计的初步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 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 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 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彭伟功 院 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环境工程 姓 名:孙秀枝 学 号:070508127 日 期:2010-12-6
第 1页 共 21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第 7页 共 21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烟量气、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a 4.76 1.867C Y 5.56H Y 0.7S Y 0.7OY (m 3/ kg)
式中 CY,HY,SY,OY——分别为煤中各元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
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号:*********日期:2010-12-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课题: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指导老师:翟云波、彩亭专业班级:2005级环境工程2班学生:学号:目录一、设计目的--------------------------------------------------------1二、设计任务--------------------------------------------------------1三、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11、设计题目---------------------------------------------------------12、课题已知条件------------------------------------------------------1四、设计容--------------------------------------------------------31、集气罩的设计------------------------------------------------------32、管道的初步计算及压损的确定----------------------------------------43、选择风机及电机----------------------------------------------------7 4大门及窗户的设计--------------------------------------------------8 五、主要参考资料----------------------------------------------------8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学生课程设计设计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学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 年 6月 18日摘要中文摘要:本设计是按照给定的烟气的含尘量以及除尘效率选定除尘器类型和脱硫方式,通过计算的数据和选型设计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烟气除尘和脱硫流程。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flue gas containing dust and dust collection efficiency selected precipitator types and desulfurization metho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data and selection of design out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flue gas dust removal and desulfurization process.关键词:除尘;脱硫;设计Key words: dust removal;desulfurization,;design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DZL2-13型锅炉低硫烟煤烟气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而单独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

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内主要设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DZL2-13型锅炉低硫烟煤烟气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锅炉型号:DZL2—13 即:蒸发量2t/h,出口蒸汽压力13 Mpa设计耗煤量:350Kg/h设计煤成分:CY=69.2% HY=3% OY=3% NY=1% SY=0.8% AY=12% WY=11%; VY=18%;属于低硫烟煤排烟温度:160℃空气过剩系数α=1.3飞灰率=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550Pa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50m,90o弯头10个。

注: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执行标准烟气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900mg/m3四、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设计的选题紧紧围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烟气除尘为主题。

学生必须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条件,进行恰当选题。

能按照设计任务书,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五、设计内容与要求(1)根据燃煤的原始数据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包括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运行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3)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4)脱硫设备结构设计计算(5)烟囱设计计算(6)管道系统设计,阻力计算,风机电机的选择(7)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设计图,系统图要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除尘系统、脱硫设备平面、剖面布置图若干张,以解释清楚为宜,最少4张A3图,并包括系统流程图一张。

此外,还要求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前言在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应增加。

而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的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我国的大气污染仍将以煤烟型污染为主。

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是我国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和SO2危害的关键问题。

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

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称为次生环境。

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急剧恶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各种污染物,特别是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极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与日俱增。

这些污染物随同空气、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有害影响。

大气污染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

近百年来,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本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世界上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人,数千人的死亡。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

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

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不严格控制,到201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增长到15亿吨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2730万吨。

因而已经到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这里我们将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去防治。

目录前言1.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说明 (1)1.1吸收剂制备和补充系统 (1)1.2烟气系统 (1)1.3SO2吸收系统 (1)1.4脱硫产物处理系统 (1)2.除尘器的设计及计算 (1)2.1燃煤锅炉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2.1.1理论需氧量 (2)2.1.2理论空气量 (2)2.1.3 理论烟气量 (2)2.1.4实际烟气量 (2)2.1.5烟气含尘浓度 (2)2.1.6标准状况下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计算 (3)2.2除尘器的选择 (3)2.2.1 除尘效率 (3)2.2.2工况下烟气流量 (3)2.2.3除尘器的选择及计算 (3)2.2.4管道布置及各管段的管径 (4)3.脱硫的方法选择 (5)3.1工艺比较 (5)3.2工艺流程介绍 (6)3.3 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7)3.4操作影响因素 (7)4脱硫工艺计算 (9)4.1吸收塔内径计算 (9)4.2吸收塔径计算 (9)4.3吸收塔高度计算 (10)4.3.1吸收区高度 (10)4.3.2除雾区高度 (10)4.3.3浆池高度 (10)4.3.4吸收塔总高度 (11)5.烟囱的设计 (11)5.1烟囱高度的计算 (11)5.1.1烟囱的抬升高度 (11)5.2烟囱直径的计算 (12)5.2.1烟囱出口内径 (18)5.2.2烟囱底部直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烟囱的轴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烟囱阻力损失计算 (13)5.3.1砖砌阻力计算 (13)5.3.2系统阻力计算 (14)6风机和电机的选择和计算 (16)6.1标准状况下风机风量的计算 (18)6.2风机风压的计算 (17)6.3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17)7课程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说明1.1吸收剂制备和补充系统脱硫装置启动时用氢氧化钠作为吸收剂,氢氧化钠干粉料加入碱液罐中,加水配制成氢氧化钠碱液,在碱液罐中可以定期进行氢氧化钠的补充,以保证整个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烟气的达标排放。

为避免再生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也被打入脱硫塔内容易造成管道及塔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可以加装瀑气装置进行强制氧化或特将水池做大,再生后的脱硫剂溶液经三级沉淀池充分沉淀保证大的颗粒物不被打回塔体。

另外,还可在循环泵前加装过滤器,过滤掉大颗粒物质和液体杂质。

1.2烟气系统锅炉烟气经烟道进入除尘器进行除尘后进入脱硫塔,洗涤脱硫后的低温烟气经两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进入主烟道,经过烟气再热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当脱硫系统出现故障或检修停运时,系统关闭进出口挡板门,烟气经锅炉原烟道旁路进入烟囱排放。

1.3SO2吸收系统锅炉烟气从烟道切向进入主塔底部,在塔内螺旋上升中与沿塔下流的脱硫液接触,进行脱硫除尘,经脱水板除雾后,由引风机抽出排空。

脱硫液从螺旋板塔上部进入,在旋流板上被气流吹散,进行气叶两相的接触,完成脱硫除尘后从塔底流出,通过明渠流到综合循环池。

1.4 脱硫产物处理系统脱硫系统的最终脱硫产物仍然是石膏浆,从曝气池底部排浆管排出,由排浆泵送入水力旋流器。

由于固体产物中掺杂有各种灰分及NaSO4,严重影响了石膏品质,所以一般以抛弃为主。

在水力旋流器内,石膏浆被浓缩(固体含量约40%)之后用泵打到渣处理场,溢流液回流入再生池内。

2.除尘器的设计及计算2.1燃煤锅炉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以1kg 低硫煤燃烧进行计算,质量(g ) 摩尔数(mol )需氧数(mol )C 692 57.667 57.667 H 30 30 7.5 O 30 1.875 -0.9375 N 10 0.714 ---- S 8 0.25 0.25 H2O1106.111----2.1.1理论需氧量57.667+7.5-0.9375+0.25=64.4795mol/kg 2.1.2 理论空气量假设理论干空气量下N/O 的摩尔比为3.78 理论空气量64.4795×(1+3.78)=308.212mol/kg 2.1.3理论烟气量CO2:57.667mol SO2:0.25mol N2:0.714+64.4795×3.78=244.45mol H2O :6.111+15=21.111mol理论烟气量:57.667+0.25+244.45+21.111=323.478mol/kg 2.1.4实际烟气量323.478+308.212×0.3=415.94mol/kg 标准状态下:415.94×22.4/1000=9.32m 3/kg 实际耗煤量为350Kg/h则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为:9.32×350=3262m 3/h 2.1.5烟气含尘浓度C=Qsd sh×A (m 3/㎏) 式d sh –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 A –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Q s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m 3/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