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测试题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4.动物源性食品: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由于使用某种兽药而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此兽药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

6.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取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肠源生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7.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8.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9.GB:国家标准10.湿法消化:在有机物破坏法中利用强氧化剂消化食品中的有机物,以获得待检无机成分的过程。

1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

1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1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贮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质量管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质量管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质量管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质量管理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学号:姓名:成绩:1,单选题(共10道题,每道题1分,共10分)。

1、目前食品行业有效预防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最先进的管理方案是(b)a.ssopb.haccpc.gmpd.iso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三)食品安全信息,为公众咨询、投诉和举报提供便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从有关部门获取食品安全信息。

a、举报人申请b、各级政府要求c、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d、食品安全标准3、质量手册是组织质量工作的“基本法”,是组织最重要的质量(b)文件,它具有强制性质。

a、指导性B,监管性C,实证性D,参考性4。

在食品的质量要素中,第一个是(c)a.风味B.功能c.安全D.营养5、国家质检总局授权(c)组织开展本辖区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受理、企业必备条件审查、产品质量检验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

a、省卫生监督院B、市卫生监督院C、省质量技术监督厅D、市质量技术监督厅6。

食品企业应建立不少于(a)年的原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采购记录。

a、 1b、2c、3d、47、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c)食品安全信息,为公众咨询、投诉、举报提供方便。

a、申请人的要求B.各级政府的要求C.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8。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员可以采集样本和相关数据,进入相关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或(a)类。

a、餐饮服务场所b、私人住宅c、家庭餐桌9.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b)。

a、 2年B,3年C,4年D,5年10、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b)年。

a、1b、2c、3d、4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得2分,共计20分。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测试题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食品添加剂2.合成着色剂: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4.动物源性食品: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6.食源性疾病:7.菌落总数:8.农药:9.GB:10.湿法消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对氧、热、光敏感,但对金属离子和催化剂保持稳定。

()2.食品中天然色素基本上有五大类,其中四类色素仅分布于整个植物界,而第五类却存在于动物组织中。

()3.油脂含量高的样品不影响色素的测定。

()4.六六六、氯环二烯、敌百虫属于有机氯农药。

()5.一般肉、乳品种含有的农药主要是牲畜或家禽取食了农药污染的饲料,造成农药在体内的蓄积。

()6.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可使农药的残留浓度最多提高至1000倍。

()7.有机磷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为主,主要是抑制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而出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

()8.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有的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9.在天然原料中的真菌毒素主要结合在水溶性成分上。

()10.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类胡萝卜素分为两大类:()和()。

类胡萝卜素不仅给食品红色增加了黄色,而且还是()的前体。

2.许多花色苷含(),通常是(),但是其他糖的部分可能与各种()相连。

3.食品添加剂是指为()和色、香、味,以及为()和()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我国()也属食品添加剂。

4.日本使用习惯和管理要求,将食品添加剂划定为四种,即()、()、()和()。

食品化学第3阶段测试题

食品化学第3阶段测试题

食品化学第3阶段测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

2、起泡性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在气-液表面(界面)形成定向分子吸附层的缘故。

3、主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

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

4、酶活酶活力的度量单位。

5、花色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5空格,每空格1分,共35分)1、笼状水合物“主人”物质水通过氢键将“客人”物质小疏水分子以物理方式截留。

23通过连接而成的由 6-,7-,8-个糖单位组成,组成α-,β-,γ-环糊精。

45,数值上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

6、β-胡萝卜素基本的组成单元是异戊间二烯。

7、叶绿素酶是唯一能使叶绿素降解的酶,它使植醇从叶绿素及脱酶叶绿素上脱落。

8、按作用机理可将蛋白质分成4类:①分泌蛋白、②内在蛋白、③结构蛋白、④功能蛋白。

9、水溶液中花色苷在不同pH时可能有4种结构:醌型碱(蓝色), 2-2苯基苯丙并哔喃阳离子、醇型假碱、查尔酮。

10、食品天然色素主要可分为动物肌肉中的色素、植物色素。

11、淀粉酶所括3个主要类型①α-淀粉酶、②β-淀粉酶、③淀粉葡萄糖苷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淀粉糊化。

当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通过氢键缔合形成结晶胶束区,通过加热提供足够的能量,破坏了结晶胶束区弱的氢键后,颗粒开始水合和吸水膨胀,结晶区消失,大部分直链淀粉溶解到溶液中,溶液粘度增加,淀粉颗粒破裂,双折射消失,这个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2、油炸过程中食品对油的影响。

食品微生物学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 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食品微生物学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  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食品微生物学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含答案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当人受到外伤时,用红汞药水洗伤口,这种过程称为( ) (1 分)A. 灭菌B. 抑菌C. 防腐D. 消毒2. 食物中最常见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是( ) (1 分)A. 粪肠球菌B. 李斯特菌C. 沙门氏菌D. 大肠菌群3. 下列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菌种保藏方法是( ) (1 分)A. 低温保藏法B. 隔绝空气保藏法C.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D. 寄主保藏法4. 测定细菌菌落总数时,细菌的培养温度一般是( ) (1 分)A. 4℃B. 28℃C. 37℃D. 42℃5. 下面哪种微生物适合采用砂土管法来进行菌种保藏( ) (1 分)A. 无芽孢菌B. 噬菌体C. 酵母菌D. 霉菌6. 用微生物来检测水质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是( ) (1 分)B. CODC. TODD. TOCA. BOD57. 测定细菌菌落总数时,细菌的培养时间一般控制在( ) (1 分)A. 8~12小时B. 24~48小时C. 36~72小时D. 4~8小时8. 下列对于暗修复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1 分)A. 在黑暗中进行的一种重组修复B. 由多种酶参与的DNA修复过程C. 在可见光存在下不能进行暗修复D. 是光复活过程的逆向过程9. 在酸奶发酵时,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在一起培养时的产酸速度明显高于将两种微生物单独培养时的产酸速度,这种关系称为( ) (1 分)A. 竞争B. 共生C. 拮抗D. 互生10. 下列哪类菌株不适合在发酵工业上提高生产效率( ) (1 分)A. 营养缺陷型菌株B. 噬菌体敏感菌株C. 细胞膜缺损突变株D. 抗反馈调节突变株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食品化学第3阶段测试题3a答案

食品化学第3阶段测试题3a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过氧化值答:测定的是在氧化早期阶段形成的过氧化物,一般可用mmol/g脂肪来表示。

2.蛋白质的乳化能力答:乳状液在相转变前(从o/W乳状液转变为W/o乳状液),每克蛋白质所能乳化的油的体积。

3.相对平衡湿度答:相对平衡湿度为水和纯水的蒸汽压之比,它表示的是与样品平衡的大气的性质.4.支链淀粉答:支链淀粉是高度分支的大分子,葡萄糖基通过a—1,4糖苷键连接构成它的主链,支链通过a -l,6糖苷键与主链连接。

5.触变答:即剪切变稀,随着流动速率增加,粘度降低不是瞬时发生的,在恒定的剪切速率下粘度降低与时间无关,剪切停止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有粘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5空格,每空格1分,共35分)1.水形成的三维氢键能力可充分地解释水分子间存在大的引力,偶极矩对氢键键能作出了主要的贡献,每个水分子至多能与 4 个其他的分子形成氢键。

2.水分活度说明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缔合的强度,与微生物生长和许多降解反应的速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成为了一个能指示产品稳定性和微生物安全的参数。

3. 与打破分子间氢键所需额外的能量有关的水的性质有大容热值、高熔点、高沸点等。

4.常见的淀粉改性方法有交联、稳定化、变稀、预糊化,这些方法可以单独采用使用或组合使用。

5. Maillard反应的条件包括还原糖、游离的氨基和一些水。

6. 食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合、溶解性和界面性质三类。

7. D-葡萄糖酸可通过 D-葡萄糖氧化反应制备,它是一种温和的酸化剂。

8. 脂肪酸烃链亚晶胞有七种堆积类型,最常见的有三斜、正交、六方三种,其中三斜最稳定。

9. 国际酶命名与分类委员会将酶分成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和连接酶六大类。

江南大学阶段性机考食品添加剂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阶段性机考食品添加剂第3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食品添加剂》第六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

A、结冷胶B、罗望子胶C、亚麻籽胶D、卡拉胶2、()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

A、黄原胶B、罗望子胶C、亚麻籽胶D、卡拉胶3、()卡拉胶凝胶属于钾敏型。

A、κ-型B、ι-型C、λ-型D、γ-型4、对热较不敏感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是( )A.氨基酸类 B.无机盐类 C.维生素类5、()在钾存在时形成热可逆性凝胶。

A、果胶B、黄原胶C、羧甲基纤维素钠D、卡拉胶6、缺()会引起脚气病。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E7、()能抗佝偻病。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能促进钙吸收。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9、()是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成分。

A、铁B、钙C、钾D、硒10、缺()会造成儿童发育滞缓、生长停滞等。

A、铁B、钙C、锌D、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生物膨松剂主要包括()。

A、碱性膨松剂B、酵母C、复合膨松剂D、酵母衍生物2、罗望子多糖不可用作()。

A、甜味剂B、抗氧化剂C、稳定剂D、胶凝剂3、乳化剂按解离特性可分为()。

A、油包水型B、水包油型C、阴离子型D、非离子型4、()是食品乳化剂。

A、单硬脂肪酸甘油酯B、大豆磷脂C、海藻酸丙二醇酯D、琼脂5、卵磷脂是()。

A、营养强化剂B、乳化剂C、抗氧化剂D、防腐剂6、品质改良剂包括()。

A、乳化剂B、增稠剂C、膨松剂D、防腐剂7、单硬脂酸甘油酯是()。

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O/WC、W/OD、离子型表面活性剂8、硬脂酰乳酸钙是()。

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O/WC、W/OD、离子型表面活性剂9、脂肪酸蔗糖酯是()。

食品加工工艺学第3阶段练习题及答案

食品加工工艺学第3阶段练习题及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一、填空题(共 44 分,每格 2 分)1、往常依据辐射的作用形式可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种类。

辐射保藏采纳的是电离辐射。

放射源主要有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和电子加快器。

2、重要的发酵种类包含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以及丁酸发酵等。

3、在熏烟中对制品产生风味、发色作用及防腐成效的有关成分就是不完整氧化产物,人们从这种产物中已分出约400 多种化合物,一般以为最重要的成分有酚、醇、酸、羰基化合物和烃类等。

4、常有抗氧化剂从抗氧化的原理上分能够分为 4 类,分别为自由基停止剂,比如:BHA,BHT,TBHQ, VE ;复原剂或许除氧剂,比如:亚硫酸盐,抗坏血酸;螯合剂,比如:EDTA,柠檬酸;单分子氧克制剂,比如:β -胡萝卜素。

二、名词解说(共 16 分,每题 4 分)1、初级辐射与次级辐射初级辐射即物质接受辐射能后,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或分子碎片。

初级辐射与辐射程度有关。

初级辐射的产物互相作用生成与原物质不一样的化合物。

次级辐射与温度等其余条件有关。

2、栅栏技术联合控制水分活度、氧化复原电位、 pH、温度、增添剂等对微生物拥有控制效应的要素,成为栅栏技术。

3、辐射收藏的原理食品辐射收藏就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新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粮食、水果、蔬菜、调味料、饲料以及其余加工产品进行杀菌、杀虫、克制抽芽、延缓后熟等办理。

4、液态烟熏剂一般由硬木屑热解制成,将产生的烟雾引入汲取塔的水中,熏烟不停产生并频频循环被水汲取,直抵达到理想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关成分互相反响、聚合,焦油积淀,过滤除掉溶液中不溶性的烃类物质后,液态烟熏剂就基本制成了。

这种液态烟熏剂主要含有熏烟中的蒸汽相成分,包含酚、有机酸、醇和羰基化合物。

三、问答题(共40 分)1、辐射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效应。

辐射的化学效应指电离辐射使物质产生化学变化的成效。

由电离辐射使食品产生多种离子、粒子及质子的基本过程有:初级辐射(即物质接受辐射能后,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或分子碎片)和次级辐射(初级辐射的产物互相作用生成与原物质不一样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阔的食品添加剂。

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按其作用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储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中,称为兽药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5.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允许上市的间断时间
6.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7.真菌毒素: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之
8.食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的质量状况,对食用后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9.抗寄生虫药:主要用于驱虫或杀虫,如左旋嘧啶
10.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提高动物的繁殖和生产性能,如孕酮等。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花色苷的基本结构和随着pH1时橘红色,pH4-5时显无色,Ph8时呈蓝色。

(V)
2.在提取叶绿素是,必需要将样品进行干燥处理。

(X)
3.食物链是造成生物富集的一种因素。

(V)
4.受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蔬菜,在食用时经过水的冲洗就可以去除残留了。

(X)
5.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

(V)
6.提取酸性真菌毒素(如OTA)时,通常需提高提取溶剂系统中水相的pH值,使其有效地将被提取物碱化或形成水溶性碱混合物后,再进行提取。

(V)
7.真菌毒素在样品中的分布是均匀的。

(X)
8.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毒素及有关酶。

(V)
9.有机汞农药进入土壤后逐渐被分解为无机汞,不会被植物再吸收。

(X)
10.孢子的抗热能力不强在加热60~70℃短时间即可死亡。

(V)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对(氧)、热、光、(金属离子)和催化剂敏感,这些因素提高了色素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2.甜菜色素是(离子型)的,表现出(高水溶性),因此采用水溶液就可容易地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3.肉显色的肌红蛋白,通常由肉表面反射分光光度法测定。

它有三种形式组成——(高铁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脱氧肌红蛋白)。

4.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法规第201款规定,食品添加剂是(直接或间接)进入食品并(成为食品的一部分)的任何物质。

5.欧盟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食品中(只能含有欧盟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成员国允许使用)的香料,即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和(一般卫生法规)的要求。

6.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肌肉中乳酸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而亚硝酸极不稳定,可分解为(亚硝基),并与肌肉组织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鲜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7.漂白剂是指可使食品中的(有色物质)经化学作用分解转变为(无色物质),或(使其褪色)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硫含量的原理?
2.农药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
3.兽药残留主要分哪几类?
4.ELISA检测真菌毒素的主要依据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分析蔗糖时,测得旋光度为8.46,则蔗糖的浓度为多少?([a]tλ=6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