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阶段测试卷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检测模拟题与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模拟题与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模拟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不属于对糖果糕点感官分析人员要求的一项是()。

A、对产品无偏见B、具超常敏感性C、身体健康D、无明显个人气味正确答案:B2、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 ( )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B、聚酰胺粉C、硅胶HD、CMC正确答案:B3、下列不属于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功能类别的是()。

A、漂白剂B、食品强化剂C、甜味剂D、食品用香料正确答案:B4、在水果农残检测的均质过程中,需要准备与盛装样品的离心管配套的空离心管的作用是( )。

A、装多余的样品B、装乙腈,用于清洗均质机C、装废液D、用于盛放移液管正确答案:B5、食品生产企业在一年内()次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A、出现一次B、累计两次C、累计三次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6、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异养型D、化能自养型正确答案:C7、国家建立( ),对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B、食品安全抽检制度C、食品安全检查制度D、食品安全监督制度正确答案:A8、下列选项中 ( )是用以确定两种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感官分析检验方法A、三点检验B、差别检验C、五中取二检验D、两点检验正确答案:B9、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A、滴氯霉素眼药水B、用干净手帕擦拭C、不处理D、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正确答案:D10、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A、平板菌落计数B、干细胞重量测定C、显微直接计数法D、比浊法正确答案:A11、关于生产过程食品安全控制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内包装材料使用紫外等传统清洁消毒方法,食品生产企业不必验证其效果B、食品生产企业应做好清洁消毒记录C、食品生产企业在关键环节所在区域,应配备相关的文件以落实控制措施,如配料(投料)表、岗位操作规程等D、食品生产企业可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对生产过程进行食品安全控制正确答案:A12、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配料表中,添加量不超过()的各种果脯蜜饯水果,可以标示为“蜜饯”、“果脯”。

豆腐脑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豆腐脑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A.阻隔性
B.抗拉强度
C.食品安全性
D.透明度
14.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豆腐脑产品召回?()
A.微生物超标
B.农药残留超标
C.重金属污染
D.错误的标签信息
15.豆腐脑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A.杀菌设备
B.称重设备
C.温度控制器
D.检测仪器
16.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豆腐脑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豆腐脑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A.原料检验
B.工艺优化
C.添加防腐剂
D.定期设备维护
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豆腐脑微生物污染?()
A.原料受潮
B.操作人员卫生状况不良
C.设备清洁不彻底
D.包装材料不合格
3.豆腐脑的感官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外观
B.气味
C.口感
D.味道
A.沙门氏菌
B.大肠杆菌
C.霍乱弧菌
D.肉毒杆菌
3.豆腐脑制作过程中,大豆蛋白的提取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A. 40℃
B. 60℃
C. 80℃
D. 100℃
4.以下哪个环节不是豆腐脑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A.原料验收
B.制浆
C.豆腐脑成型
D.包装
5.对豆腐脑进行微生物检测时,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是()
9.对豆腐脑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技术是()
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色谱-质谱联用法
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0.以下哪个指标不是评价豆腐脑品质的重要指标?()
A.水分
B.蛋白质
C.脂肪
D.钙含量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是为了消除磷酸干扰。

A、EBTB、氯化钙C、EDTAD、氯化镁正确答案:C2、某食品生产企业于2018年4月1日生产了一批保质期为12个月的产品,该批产品的出厂检验记录至少应保存到()。

A、2018年10月1日B、2019年6月1日C、2019年4月1日D、2019年10月1日正确答案:C3、采集的样品如果是冷冻食品应该()。

A、加热后B、保持在冷冻状态C、于高温下D、进行解冻正确答案:B4、用酸度计测试液的PH值,先用与试液PH相近的标准溶液()。

A、减免迟滞效应B、调零C、定位D、消除干扰离子正确答案:C5、总酸度的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

要在结果中注明以哪种酸计,下列哪种酸不能用来表示食品中总酸的含量()。

A、苹果酸B、乙酸C、酒石酸D、硫酸正确答案:D6、为正确反映食品中各种菌的存在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A、作为检验的稀释液,每批都要设置空白B、每递增稀释一次,必须另换一支灭菌吸管C、加入平皿的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检样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混淆,可做一检样与琼脂混合平皿,同样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检验中所需玻璃仪器必须是完全灭菌的正确答案:C7、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B、聚酰胺粉C、硅胶HD、CMC正确答案:B8、下面()不能用来测定液体密度。

A、波美计B、锤度计C、密度计D、阿贝折射仪正确答案:D9、原子荧光法测硒时,加入铁氟化钾的目的是()。

A、消除共存Se(VI)的干扰B、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C、将Se(IV)还原成Se(VI)D、将Se(VI)还原成Se(IV)正确答案:B10、测定菌落总数操作中,加入的平板计数琼脂的温度通常是()左右。

A、60℃B、55℃C、90℃D、46℃正确答案:D11、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下列关于回收食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食品检验专业等级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专业等级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专业等级考试题库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土壤B. 水C. 空气D. 金属2. 食品检验中,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以下哪种仪器?A. 滴定管B. pH计C. 显微镜D. 离心机3.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A. 气相色谱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常用以下哪种方法?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红外光谱法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检测,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技术?A. 原子吸收光谱法C. X射线荧光光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6.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苯甲酸盐,其检测方法不包括: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7.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是什么?A. 稀释倒板法B. 直接计数法C. 显微镜观察法D. 电子计数法8.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其检测方法不包括: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 气相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10.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如糖精钠,其检测方法不包括: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薄层色谱法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指标包括:A. 总菌落数B. 大肠杆菌群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沙门氏菌12. 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A. 防腐剂B. 着色剂C. 增稠剂D. 甜味剂13.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质谱法14.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包括: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原子发射光谱法C. X射线荧光光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5.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 薄层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6. 食品检验中,pH值的测定可以使用滴定管进行。

江大20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一次离线作业

江大20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一次离线作业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 水分含量一样的两个样品,它们的水分活度也是一样的。

(1 分)()2. 果糖含量较高的样品,所以在测定它的水分的时候应该用100℃常压烘箱干燥法。

(1 分)()3. 某些食品的安全性因人而异。

(1 分)()4. 食品中的水分分为自由水、亲和水、结合水三部分。

(1 分)()5. 水与食品中成分结合程度越高,则水分活度值越高。

(1 分)()6. 放射免疫法可定量分析测出ng到pg含量的物质。

(1 分)()7. 在某一仓库里面抽取小麦样品时,只需要在仓库的四个角落和中心最高点分别取样然后混合就可以了。

(1 分)()8. 湿法灰化是一种比干法灰化更好的方法。

(1 分)()9. 对于检验合格的样品检验结束后可以不予保留而直接销毁。

(1 分)()10. 饮食的风险不仅来自生产过程中人为施用的农药、兽药、添加剂等,还大量来自食品本身含有的某些成分。

(1 分)()二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11. 随机抽样(3 分)12. AOAC (3 分)13. 酸不溶灰分(3 分)14. 基准物质(3 分)15. 结合水:(3 分)16. 灰分:(3 分)17. 准确度(3 分)18. 采样(3 分)1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3 分)20. 回收率(3 分)三填空题 (共7题,总分值20分 )21. 常压干燥法测定浓稠态样品的水分含量,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以增大样品蒸发面积;样品从烘箱取出后要放到_________中冷却。

(2 分)22. 食品的水分活度Aw越________,食品越有利于保存。

(1 分)23.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食品中重金属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不包括()A 干法灰化B 湿法消解C 微波消解D 萃取3、以下哪种试剂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A 对氨基苯磺酸B 盐酸萘乙二胺C 磺胺酸D 以上都是4、能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是()A 平板计数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比浊法D 重量法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 酶联免疫吸附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薄层层析法D 酸碱滴定法6、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A 凯氏定氮仪B 干燥箱C 分光光度计D 酸度计7、不属于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的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苏丹红8、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常用的方法是()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以上都是9、食品中酸价的测定通常使用()A 酚酞指示剂B 甲基红指示剂C 淀粉指示剂D 铬黑 T 指示剂10、以下哪种不是食品中防腐剂检测的项目?()A 苯甲酸B 山梨酸C 糖精钠D 苏丹红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食品检测中,样品的采集要遵循________原则。

2、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________。

3、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检测系统。

4、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6、食品中铅的测定可以采用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7、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__法。

8、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常用________方法。

9、检测食品中致病菌时,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有________、________等。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一阶段练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食品中氯丙醇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技术的原理中采用( B )分离。

(1 分)A. 萃取;B. 柱色谱;C. 沉淀;D. 电化学2. 乳制品中含有( C ),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1 分)A. 乳酸菌;B. 硝酸盐还原菌;C. 枯草杆菌;D. 大肠杆菌3. 为了减少干扰物质和提取样品回收率,采用( A )进行液液萃取并串联固相萃取。

(1 分)A. 硅藻土;B. 二氯甲烷;C. 二氯乙烷;D. 三氯丁烷4. 食品中氯丙醇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技术的原理中采用( A )的质谱扫描模式进行定量分析。

(1 分)A. SIM;B. IARC;C. ODS;D. MCPD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N-亚硝胺类化学物含量,采用( B )来确认和定量。

(1 分)A. 高分辨率分配法;B. 高分辨率匹配法;C. 低分辨率匹配法;D. 低分辨率分配法6.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食品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时,紫外光照射下呈( B)。

(1 分)A. 绿色荧光;B. 蓝紫色荧光斑点;C. 紫色荧光;D. 紫色荧光斑点7. 食品中氯丙醇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技术的原理中是以(A )为内标。

(1 分)A. d3-3-氯-1,2-丙二醇;B. d3-2-氯-1,2-丁二醇;C. d3-3-氯-1,2-丁二醇;D. d3-2-氯-1,2-丙二醇8. 烷基酚具有(D )特性。

(1 分)A. 损伤脑部;B. 损伤肝脏;C. 损伤皮肤;D. 内分泌干扰活性9. HPLC测定熟肉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时,用( B)进行反萃取。

(1 分)A. 甲苯;B. 二甲基亚砜;C. 丙酮;D. 乙醇10. 食品中氯丙醇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技术的原理中以(C )为吸附剂。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一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随机抽样:2.回收率:3.准确度:4.采样:5.灰分:6.酸不溶灰分:7.基准物质: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9.结合水:10.AOA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水分含量一样的两个样品,它们的水分活度也是一样的。

〔〕2.饮食的风险不仅来自生产过程中人为施用的农药、兽药、添加剂等,还大量来自食品本身含有的某些成分。

〔〕ng到pg含量的物质。

〔〕4.对于检验合格的样品检验结束后可以不予保留而直接销毁。

〔〕5.在某一仓库里面抽取小麦样品时,只需要在仓库的四个角落和中心最高点分别取样然后混合就可以了。

〔〕6.某些食品的安全性因人而异。

〔〕7.湿法灰化是一种比干法灰化更好的方法〔〕8.食品中的水分分为自由水、亲和水、结合水三部分。

〔〕9.水与食品中成分结合程度越高,则水分活度值越高。

〔〕10.果糖含量较高的样品,所以在测定它的水分的时候应该用100℃常压烘箱干燥法。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理化分析中,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化学别离法和浓缩法。

2.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它包括〔〕、〔〕、〔〕。

3.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有〔〕、〔〕、〔〕。

4.食品的水分活度Aw越〔〕,食品越有利于保存。

5.一般根据食品的〔〕、〔〕选择检测水分的方法。

6.常压干燥法测定浓稠态样品的水分含量,需加入〔〕,以增大样品蒸发面积;样品从烘箱取出后要放到〔〕中冷却。

7.测定灰分时,灰化的条件选择包括:〔〕、〔〕、〔〕、〔〕和〔〕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论述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2.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3.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样品的水分时,对样品的性质有什么要求?-干法氧化法的具体操作是什么?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现有一样品要测其水分,已知恒重的玻璃称量瓶为,玻璃称量瓶和样品的总重为,烘至恒重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却以后在称,质量为,计算该样品的水分含量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一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随机抽样:不带主观框架,在抽样过程中保证整批食品中的每一个单位产品(为检验需要而划分的产品最小的基本单位)都有被抽取的机会。

2.回收率:进行检查样品分析或添加样品分析时,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百分比比值。

3.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4.采样:从大量分析对象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即为采样
5.灰分:食品经过高温灼烧时,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发挥逸散,而无机成分则残留下来了,这些残留物就是灰分
6.酸不溶灰分:指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来存在的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7.基准物质:是用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物质
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用酶标记的抗原或酶标记的抗体为主要试剂,通过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呈色反应来对被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

9.结合水: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
10.AOAC:即分析团体协会,它不属于标准化组织,但其记载的分析方法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水分含量一样的两个样品,它们的水分活度也是一样的。

(×)
2.饮食的风险不仅来自生产过程中人为施用的农药、兽药、添加剂等,还大量来自食品本身含有的某些成分。

(√)
3.放射免疫法可定量分析测出ng到pg含量的物质。

(√)
4.对于检验合格的样品检验结束后可以不予保留而直接销毁。

(×)
5.在某一仓库里面抽取小麦样品时,只需要在仓库的四个角落和中心最高点分别取样然后混合就可以了。

(×)
6.某些食品的安全性因人而异。

(√)
7.湿法灰化是一种比干法灰化更好的方法(√)
8.食品中的水分分为自由水、亲和水、结合水三部分。

(√)
9.水与食品中成分结合程度越高,则水分活度值越高。

(×)
10.果糖含量较高的样品,所以在测定它的水分的时候应该用100℃常压烘箱干燥法。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理化分析中,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粉碎)、(待测组分提取)、(分离)、(进化)
化学分离法和浓缩法。

2.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它包括(致畸胎)、(致突变)、(致癌)。

3.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有(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

4.食品的水分活度Aw越(低),食品越有利于保存。

5.一般根据食品的(常压干燥)、(真空干燥)选择检测水分的方法。

6.常压干燥法测定浓稠态样品的水分含量,需加入(干燥助剂),以增大样品蒸发面积;样品从烘箱取出后要放到(干燥箱)中冷却。

7.测定灰分时,灰化的条件选择包括:(容器)、(取样量的选择)、(灰化温度)、(灰化时间)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论述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质量的需求日趋严格,对于污染物法规要求的愈发严格,限量日趋低走;食品加工方式的多样化,化学产品带入食品加工的情况、食品安全突发性事件的不断出现,都要求食安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胶孔盘)上之抗原或抗体仍可具有免疫活性,因此设计其键结机制后,配合酶呈色反应,即可显示特定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并可利用呈色之深浅进行定量分析。

3.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样品的水分时,对样品的性质有什么要求?
水分是唯一的挥发成分,水分挥发要完全,食品中其他成分由于受热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4.改良的湿法-干法氧化法的具体操作是什么?
1 在100℃或微波炉中蒸干
2 电炉上加热到停止冒烟(炭化)
3 525℃灰化3~5小时
4 冷却,用蒸馏水湿润,加0.3~0.5ml的硝酸溶解
5 在电炉或蒸汽炉上蒸干,在525℃条件下灰化1~2小时
6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
7 如果任有炭化物,重复步骤4和5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现有一样品要测其水分,已知恒重的玻璃称量瓶为31.2467g,玻璃称量瓶和样品的总重为36.9034g,烘至恒重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却以后在称,质量为36.0141g,计算该样品的水分含量为多少?
样品总重=36.9034-31.2467,结果5.6567
水分=36.9034-36.0141,结果0.8893 水分含量=0.8893/5.6567,结果15.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