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部分 第一章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为什么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发端?答: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由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谣曲,以及城市文学所构成。

虽然这四种文学繁荣于不同的阶段,但它们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在艺术上的贡献,都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1)骑士文学突破了宗教思想和封建意识的禁锢骑士文学突破了宗教思想和封建意识的禁锢,描写骑士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而冒险的故事,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荣誉观与爱情观,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封建神学的禁欲主义束缚,表达出人文主义的呼声。

而在艺术上,骑士文学主要描写爱情,细致地描绘感情,常常围绕一个或两个主人公的经历展开叙事,从而在描写内容和主题、故事结构模式和故事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打下了基础。

(2)英雄史诗和谣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朴实的现实主义精神英雄史诗和谣曲来自于口头文学的积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朴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英雄史诗虽然因为成文时代的限制而打上了封建意识与基督教思想的烙印,但也通过塑造民族英雄形象而表达了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思想,流露出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其记录的民族大迁徙时代的故事传说,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重新塑造民族精神、创造民族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谣曲则更明显地反映了普通民众反对封建领主和教会压迫的强烈要求,表达了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愿望。

(3)城市文学是中世纪最具有批判精神与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城市文学作品大多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站在市民阶级的立场上,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

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与虚伪,赞美市民阶级的机智与才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例如,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表现了市民阶层的聪明才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性质;《玫瑰传奇》明确主张个性解放,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发出了人文主义的先声。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20世纪俄苏文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2 章 20 世纪俄苏文学
2.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白银时代”的文学 1.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的含义 从 19 世纪 90 年代起,俄罗斯文学中先后出现象征主义、“阿克梅派”、未来主义等新 流派,它们与已经变化发展了的现实主义一起,构成多种思潮和流派并存发展的文学现象。 这个时代即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2.文学流派及其成就 (1)象征主义——白银时代最先出现的文学新流派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论著《论现代俄罗斯文学衰落的原因与若干新流派》第一次从理论上 确认了作为艺术潮流的俄国现代主义,他的诗集《象征》是俄国象征派诗歌出现的标志之一。 ①理论主张 强调艺术的宗教底蕴,坚信艺术具有改造尘世生活的作用。 ②代表作家及作品 巴尔蒙特的诗集《燃烧的大厦》《我们将像太阳一样》、别雷《彼得堡》(被认为是欧美 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2)“阿克梅派”——与象征派对立的艺术观 古米廖夫是这一派理论的主要阐释者,写有《象征主义的遗产和阿克梅主义》。
等。
(三)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至 80 年代的文学 1.“解冻时期”的文学 (1)产生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初,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文学开始突破日丹诺夫主义的 钳制,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开始回归。 (2)代表作品 爱伦堡《解冻》、列昂诺夫《俄罗斯森林》、杜金采夫《不是单靠面包》、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战壕真实派”)《人的命运》、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 一天》、特瓦尔多夫斯基《焦尔金游地府》等。 2.“停滞时代”的文学 (1)产生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进入“停滞时代”,但是文学的发展并未停滞。 (2)主要文学形式 道德题材作品大量涌现,包括“城市小说”和“农村散文”。 ①“城市小说” 特里丰诺夫《交换》《长别离》《另一种生活》《滨海街公寓》(统称“莫斯科小说”)、 利帕托夫的《伊戈尔·萨沃维奇》(描写现代“多余的人”)等。 ②“农村散文”

外国文学史课后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Ⅰ04综合)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第7-8页)Ⅳ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第8-9页)Ⅲ(英雄传说Ⅱ01【欧美文学史】)*《诗艺》(第14-15页)Ⅱ(Ⅱ03)3、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分析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主要思想?(第17-22页)Ⅳ(荷马史诗Ⅱ02【欧美文学史】/04)4、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征?(第22-23页)Ⅲ5、简述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第23-24页)Ⅲ6、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24、26-27、28-29、30页)Ⅳ*伊阿宋(第29页)Ⅱ(Ⅱ03)*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不同的悲剧风格和命运观。

(第30-31页)Ⅲ7、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第25-26页)Ⅲ8、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第27-28页)Ⅲ9、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第29-30页)Ⅲ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第31、12页)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第11、12页)Ⅲ12、简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即《伊尼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第34-36页)Ⅲ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16页)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第38页)2、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第42页)3、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作品?(第43、45页)Ⅲ(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是盎格鲁—撒克逊史诗《》。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古代文学1.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产生根源与特点所在。

答: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学中不可分割的宝贵部分,是古希腊人民对现实社会的最早的艺术反映。

(1)产生根源①希腊神话是生产力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的反映。

古代希腊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不足,对于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难以理解,只能借助想象作出解释。

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大自然的一切现象、一切变化,都必然是神力在操纵,于是就赋予各种自然力量以神的形象。

②希腊神话的起源跟希腊人的原始崇拜关系密切。

古代各希腊城邦宗教崇拜的对象,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

③希腊神话也源于氏族社会记录历史、解释人伦关系的需要。

古希腊神话不仅是古希腊人建立原始宇宙观的必然结果,也是古希腊人试图记录社会发展过程、建立社会秩序的反映,为民除害的英雄、发明工具的巧匠逐渐被尊奉为神,伦理道德秩序通过英雄的故事得到传播。

④弗洛伊德认为神话起源于古代人的“白日梦”。

他认为神话是人类的世俗梦想歪曲了事实之后的产物。

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古希腊神话的起源也是值得尝试的。

总之,古希腊神话起源于多方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需求,古希腊神话也就曲折地反映了古希腊的自然和社会形式。

(2)特点①古希腊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众神的高度人格化,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腊绝大部分神不仅形体与人相似,而且思想感情的活动也与人一致,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②希腊神话具有极强的想象力、故事性和哲理性。

它把自然万事万物拟人化、神化,通过想象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而且希腊神话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十分生动;再者它们都是先民劳动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

③创作方法多样。

希腊神话中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总之,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宝库,也是它的土壤,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取材于此,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巨大的精神源泉。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课后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课后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课后题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产生根源与特点所在。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

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德墨忒尔,灶神赫斯提亚。

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换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

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最着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

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

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2、古希腊文学为什么具有不朽的魅力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

体现在文学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现代主义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现代主义文学)

第3章现代主义文学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1)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2)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②德国哲学家尼采在19世纪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为现代主义文学怀疑一切和反传统这一总的创作倾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人对世界之本体的认识不能凭理性,只能靠直觉;理性分析只能围着对象转圈子,抓不住本质,而直觉却能打破空间设置在创作者和创作对象之间的界限,从而把握住智力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④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①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②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

③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仅仅受外部因素的作用,同时还受文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和推动,因而它并非是脱离文学传统突然从一个历史断层中冒出来的,而是传统文学合规律的发展与延续。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欧美下编】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20世纪初美国“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是厄普顿·辛克莱写的《________》。

(中山大学2009年研)【答案】屠场【解析】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有了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

厄普顿·辛克莱在1905年发表的《屠场》是“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肉类加工厂非人的劳动条件。

2.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赫塔•米勒【解析】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其代表作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走》、《光年之后》、《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等。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二、名词解释1.《虹》(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

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

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

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

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2.“长河小说”(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长河小说(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长河小说”是20世纪初欧洲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深入和发展。

“长河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这部小说第7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

”长河小说以多卷本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或者通过一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第2章20世纪俄苏文学2.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20世纪上半期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1.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同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各种现代社会哲学思潮开始传播,欧洲优秀的艺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了俄国,这为俄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并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所谓“白银时代”)的到来。

(2)文学成就①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樱桃园》,1903)等老作家继续在推出他们的新作外,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决斗》,1905)、安德列耶夫(《红笑》,1905)和魏列萨耶夫等后起的作家又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各种文学流派纷纷登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如巴尔蒙特、别雷(《彼得堡》,1916)、梅烈日可夫斯基(《基督与反基督者》三部曲,1896~1905)、梭罗古勃、勃洛克、洛扎诺夫、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赫列勃尼可夫等,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3)代表作家及作品①高尔基高尔基的主要作品发表在20世纪,他以自己优秀的作品承继传统,启迪未来。

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他在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②蒲宁蒲宁的早期诗集《落叶》曾获普希金奖,后致力于小说创作,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上。

a.前期小说创作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主题深刻、风格独特,较重要的作品有:《乡村》(1910)、《苏霍多尔》、《伊格纳特》和《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等。

b.1920年起,他侨居法国。

后期创作了200多篇中短篇小说,基本主题是死亡、爱情和大自然,艺术成就很高,较重要的有: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8),以及短篇集《幽暗的林荫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特点1.1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批判意识进一步增强,常常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描绘社会现实。

1.2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他们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

有的作家别开生面,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或盛衰史,从一个家族的荣枯变迁去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还有的作家索性将视野局限在一两个家庭中,描写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此去表现社会变化。

1.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内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工人的斗争变得更有组织,他们的罢工从经济考虑出发发展为带有政治性质,而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结成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这种变化必然进入现实主义作家的视野之中。

1.4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现实主义作家纷纷表现反法西斯的主题,抒发爱国主义激情。

(2)这一时期文学的艺术特点2.1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容量更大。

“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2.2 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艺术探索的现实主义作家,较之19世纪作家更倾向于人物的心灵世界的开掘,他们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

心理描写的手法更为丰富。

同时,现实主义作家也不时探索人物的潜意识,以反映人物完整的内心世界。

此外,对现代主义的其他表现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时空颠倒、象征手法、荒诞意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等等,都有所吸取,并从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了一些有益的方法,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手段。

2.3 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他们往往描写某一种社会现象、某一种社会心理、某一种犯罪动机,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

这是向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与传统现实主义有显著不同。

2.谈谈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但同时又不固步自封。

(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人道主义精神内核1.1 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猛烈抨击非人道的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对人的异化,并对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表示了深切同情。

1.2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重视真实客观性的创作原则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力图展现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注重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的意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之处20世纪现实主义继承了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1真实的认识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注重客观的真实,强调再现生活中的本来样子,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20世纪现实主义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真实,对艺术真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

2.2对人物的塑造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重视典型人物的塑造,将社会环境与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主人公对社会制度的反抗;20世纪现实主义则更加关注普通人的塑造,将主人公置于平庸的社会风气或堕落的文化环境中予以表现,以此反映人物的不幸,较少将其塑造成高大的英雄形象。

2.3表现的内容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描写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20世纪现实主义因为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大了对战争的反映,表现了反战和反法西斯的主题。

2.4艺术表现的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主要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叙事、描写、抒情为主,20世纪现实主义更多地吸收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大量运用象征、意识流、变形等表现方法,在结构和叙事上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变的特征。

小说体裁方面也具有创新性,创造了多卷本长河小说和音乐小说的形式。

3.为什么说劳伦斯是一个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点上的作家?答: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在艺术上,劳伦斯是一个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点上的作家。

(1)思想上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传统,又跟现代主义文学精神保持了联系劳伦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传统,但同时,他又从高扬人性与生命本能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跟现代主义的文学精神保持了联系。

他的小说对生活的描写,一方面真实地再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外部生活和物质形态,另一方面又观照人性、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状态,努力展露在自然本能驱使下人物的心理与情绪状态,具有现代小说的那种心理探索的内倾性特征。

(2)文学表现方法和形式既有传统小说的特点,又出现了现代小说的特征劳伦斯小说的的结构呈现出由历时结构向共时结构的转变,既有传统小说的情节性、故事性,却又不完全具有传统小说情节的节奏感、完整性和清晰度,而出现了情节淡化和暗示性等现代小说的特征。

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同时,又重视对人物心理和本能的挖掘,大量运用象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象征体系,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在劳伦斯笔下那丰富而复杂的象征物中,有的具有传统象征的那种明确而稳定的喻意,如《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小树林象征自然,格拉比庄园象征工业社会。

有的象征物除了具有基本稳定、明确的象征意义外,又蕴含了深刻而含蓄模糊的心理、情绪和形而上的抽象意义,如黑夜、雪地、彩虹、凤凰等。

在这类象征描写中,劳伦斯的主要目的是用自然物象和景致来暗示人的某种心灵隐秘,借以沟通物我,表达人的心灵在自然力启迪下的某种顿悟、反响和心态、情绪与意识的细微变化。

这类象征具有传统美学不曾赋予的美学特征。

4. 克利斯朵夫是个人反抗的英雄吗?答:《约翰·克利斯朵夫》是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河小说”。

它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

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具有反抗思想和独立精神的音乐家,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1)克利斯朵夫具有真诚、执著、坚强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生命力,他的生命充满无穷的信心和勇气,敢于挑战旧道德和旧秩序,始终捍卫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精神独立。

他要在践踏人格的鄙俗的环境里不停的抗争,做一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

他厌恶那些庸俗丑恶的人,绝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在这个人性受到压抑的社会,这种维护灵魂的自由,发挥生命力的抗争精神是一种强者的精神,是维护理想,追求真善美的英雄主义精神。

约翰·克利斯朵夫要以他英雄主义的气概去追求灵魂的自由,捍卫一切美好善良的事物,与一切丑恶虚假作斗争。

作品力图将这一形象塑造成高于庸俗资产阶级社会的英雄人物。

毫无疑问,克利斯朵夫的反抗具有积极意义。

(2)克利斯朵夫也是一名孤独的反抗者他的思想里包含了众多复杂的因素,一方面具有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意识,另一方面也有着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追求精神独立,不理解无产阶级运动,他的个人反抗自然也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势必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3)克利斯朵夫身上包含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他反抗、失败、动摇、幻灭的生活历程,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它深刻地概括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矛盾,尖锐地批判了腐朽文化对真正艺术的摧残,肯定了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

5. 为什么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答:《约翰·克利斯朵夫》被称为一部音乐小说,它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结构和色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强烈的音乐性。

5.1 小说的基本结构具有交响乐的形式特征,各卷如同不同乐章,分为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气势浩荡,犹如奔腾的长河。

5.2 独立自由的音乐精神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精神主线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音乐家,其音乐人生就成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他对音乐精神的理解与不懈追求,对现实生活平庸和势利习气的反抗,就成为小说刻画其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的重要线索。

所以,自由不羁的音乐精神成了主人公高尚灵魂的体现,也构成了小说内在的精神主线。

5.3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音乐家的内心世界罗兰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克利斯朵夫儿时对音乐的敏感和觉醒,万事万物常常在他的心中融会为曲调。

如莱茵河在屋下奔腾,水声引起了他的音乐想象。

这段文字把主人公说特有的音乐感都描写出来了,这种音乐感代替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所写的既是人物的音乐感,又是心理活动。

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人物音乐才能的发展过程。

心理描写(即音乐感)是独特的,细腻的;而自然景色的描写是富有诗意的,优美的。

两者结合形成一段动听的奏鸣曲,并构成交响乐的一部分。

5.4 塑造了个性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型,融合了欧洲其他音乐家的生平材料,将克利斯朵夫塑造成20世纪音乐家的代表形象,表现了时代的精神特征。

5.5 小说中大量描写了与音乐相关的内容例如音乐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等,充满了对音乐作品的介绍、分析和评论。

罗曼罗兰凭着他对欧洲音乐的深厚素养,在小说中穿插对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评点,带领读者漫游欧洲古典音乐的王国。

6.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如何描写资产阶级的兴衰?答: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小说的副标题为“一个家族的没落”,揭示了这部小说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

(1)小说描写了一个旧式资产阶级家庭精神道德和经济的没落小说以布登勃洛克这个德国殷实的市民家庭四代人的生活为中心,展示了这个家庭由繁荣兴盛到衰落失败的过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惟利是图的本性。

(2)形象地反映了德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由此表现了德国传统社会在19世纪中叶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预示性地表现了西方社会的衰落,隐含了作者对西方文化危机的担忧。

(3)小说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托马斯·曼一直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感兴趣,并在这部小说中对之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