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介绍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电压等级的划分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电压等级的划分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四个电压等级。
它们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和使用范围来确定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电压等级的特点和应用。
一、低压电网低压电网是指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下的电网。
低压电网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家庭用电一般为220V,商业和工业用电一般为380V。
低压电网主要用于供电给家庭、商业建筑和小型工业设施,如家庭照明、电器用电、商场、办公楼、小型工厂等。
低压电网具有电压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电压等级。
二、中压电网中压电网是指额定电压在1kV~35kV之间的电网。
中压电网广泛应用于市区、乡村、工矿企业和农村地区。
中压电网主要用于供电给中型工业设施、农村地区、小型城市等。
中压电网具有输电距离远、输电损耗小等特点,是电力系统中输电的重要环节。
三、高压电网高压电网是指额定电压在35kV~220kV之间的电网。
高压电网广泛应用于大城市、工矿企业和大型工业设施。
高压电网主要用于供电给大型城市、大型工业设施等。
高压电网具有输电距离远、输电损耗小等特点,是电力系统中输电的重要环节。
高压电网还可以通过变电站将电压降低后再供给中压和低压电网。
四、超高压电网超高压电网是指额定电压在220kV以上的电网。
超高压电网广泛应用于大型城市、重工业设施和大型能源工程。
超高压电网主要用于大型城市、大型工业设施和大型能源工程等。
超高压电网具有输电距离远、输电损耗小等特点,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电能输送。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四个电压等级。
它们在不同场合中有不同的应用,从低压到超高压,电压等级逐渐升高,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也逐渐增加。
通过合理的电压等级划分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可以实现电能的高效、稳定和可靠供应,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为30~100Km、110 kV 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
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
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
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 kV /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
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或35 kV /10 kV。
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

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在现代社会,电力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能源,其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满足各类用电设备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根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压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高压电压等级:包括220kV、330kV、500kV、750kV和1000kV等。
2. 中压电压等级:包括110kV、220kV、330kV等。
3.低压电压等级:包括35kV、66kV、10kV等。
4.配电电压等级:包括380V、220V等。
5.用户电压等级:包括220V、110V等。
6.特殊电压等级:包括1000V、1500V等。
二、电压等级划分标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 高压电压等级的应用高压电压等级主要用于长距离输电,将发电厂产生的电力输送到各个地区。
例如,500kV和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在跨越省份和区域时,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2. 中压电压等级的应用中压电压等级主要用于地区间的输电,满足地区电力需求。
110kV和220kV输电线路在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负荷中心时,具有较高的传输容量和可靠性。
3.低压电压等级的应用低压电压等级主要用于城市和农村配电系统,为各类用电设备提供电力。
35kV、66kV和10kV配电线路在将电力传输到用电负荷点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4.配电电压等级的应用配电电压等级主要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商业和工业用电。
380V和220V线路在为各类用电设备供电时,具有广泛的应用。
5.用户电压等级的应用用户电压等级主要用于供电给各类用电设备,如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
220V和110V线路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特殊电压等级的应用特殊电压等级主要用于特定场合,如1000V和1500V线路在地铁、隧道等场所的电力供应方面具有优势。
总之,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
通常将35kV 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
330KV-500KV称为超高压,500KV以上称为特高压。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是1000KV(长治---荆门线),于2008年12月30日投入运行。
在建输电线路(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800kV),其下有500、330、220、110、(60)、35、10KV,380/220V,其中60kV是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目前仅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
我国最高直流电压等级为±500KV(葛洲坝---上海南桥线、天生桥---广州线、贵州---广东线、三峡---广东线),另有±50KV(上海---嵊泗群岛线),±100KV(宁波---舟山线),南方电网公司已建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两条±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分别为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及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
1。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小知识

.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小知识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66 kV 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2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 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用10 kV电压送给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 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变电站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
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550kV /220kV /110kV。
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220 kV /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
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110kV /10 kV或35 kV /10 kV。
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4kV,其中以10kV /0.4kV为最多。
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

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用电,还是工业生产,电力都是支撑一切的基础。
而正是通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我们才能实现电能的传输与利用。
而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就是电压等级。
本文将围绕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2. 额定电压等级的概念额定电压等级,简称为额定电压,指的是电力系统中所规定的各个设备、线路等的标称电压。
它是电压设备在正常运行和设计条件下的工作电压。
额定电压等级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互通性。
在我国国家标准中,额定电压等级主要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等级,并有详细的细分。
3. 高压等级高压电力系统主要用于电力传输与分配,以及冶金、化工、煤炭等大型工业企业。
在我国,高压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主要分为220kV、110kV、66kV和35kV四个档次。
其中,220kV是高压中的高压,通常用于大型电厂的发电厂站之间的长距离电力传输。
4. 中压等级中压电力系统主要用于城市供电、大型工矿企业和农村电网。
在我国,中压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主要分为10kV和35kV两个档次。
10kV电网是我国城市供电的主要电网,用于将电力从变电站传输到用户的配电站,再由配电站经过变压器降压供电给用户。
5. 低压等级低压电力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商业、办公楼等需要电力供应的场所。
在我国,低压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主要为220V和380V两个档次。
220V电压是我国家庭用电的标准电压,而380V多用于商业、办公楼等场所。
6. 规划与建设我国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需求来确定额定电压等级。
当前,我国电网建设正朝着更高电压等级和更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电力需求的增长。
7. 个人观点与理解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是保证电力传输和利用安全可靠的重要因素。
中国标准电压

中国标准电压中国标准电压是指在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力系统中,用于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电能的电压等级。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中国标准电压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220V、380V和110V。
这三个电压等级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用电场所和设备,保障了中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电安全。
首先,220V电压是中国家庭用电的标准电压等级。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家庭用电都采用220V的电压等级。
220V电压适用于家庭中的照明、插座、电器等设备,能够满足家庭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用电需求。
此外,220V电压也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服务业场所,如商场、餐饮、办公室等,为这些场所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其次,380V电压是工业生产和大型设备用电的标准电压等级。
在中国的工业生产领域,大部分设备和机械都需要采用380V的电压等级。
380V电压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电能支持,保障了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行业和设备,如医疗器械、航空航天设备等,也需要采用380V的电压等级,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能。
最后,110V电压是特殊场所和设备用电的标准电压等级。
在中国的一些特殊场所,如实验室、科研机构、船舶、航空器等,需要采用110V的电压等级。
110V 电压通常用于一些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以及一些对电气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保障了这些设备和场所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中国标准电压的设定和实施,为中国的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提供了统一的电压标准,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电安全。
不同的电压等级适用于不同的用电场所和设备,为各种用电需求提供了合适的电力支持。
同时,中国标准电压的设定也为电力设备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中国标准电压的设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标准电压的合理设置,不仅满足了各种用电场所和设备的用电需求,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2)变配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
110kV /35kV /10kV。
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
110kV /10 kV或35 kV /10 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 变压器)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4kV,其中以10kV /0.4kV为最多。
可靠系数为一个经验数据,计算继电器保护动作值时,要将计算结果再乘以可靠 系数,以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与可靠,其范围为1.3~1.5。
发生故障时的最小值与保护的动作值之比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一般为1.2~2, 应根据设计规范要进行选择。
合分闸通过合分闸转换开关进行操作,常规保护为提示操作人员及事故跳闸报警 需要,转换开关选用预合-合闸-合后及预分-分闸-分后的多档转换开关。以使利用不对 应接线进行合分闸提示与事故跳闸报警,国家已有标准图设计。采用微机保护以后, 要进行远分合闸操作后,还要到就地进行转换开关对位操作,这就失去了远分操作的 意义,所以应取消不对应接线,选用中间自复位的只有合闸与分闸的三档转换开关。
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 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断路器 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 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 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 ,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 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担者。2006年,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被确定为我
国特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并于同年12月19日开
工建设。工程于2009年6月30日全线贯通并实现单极400千
伏低端送电,12月28日极二单极一次送电成功;2010年5月
1日,又成功实现极一的400千伏低端送电。6月15日,800
千伏高端部分完成双极全压试验送电。6月18日,工程竣
5
国外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美国、前苏联、日本和意大利都曾建设了特高压 交流输电试验线路,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和试验。 最终只有前苏联和日本建成了交流特高压线路。
1985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条1150kV交流特高 压线路(900km),从西伯利亚经哈萨克斯坦到乌 拉尔。前苏联从1985年8月至1991年共建成2350km 的1150kV输电线路和4座1150kV变电站。其中有 907km线路和3座1150kV变电站从1985年~1990年 按系统额定电压1150kV运行了5年。 1991年由于前 苏联解体和经济衰退,电力需求明显不足,降至 500kV运行。
20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0 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 范工程投入运行,这是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 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该 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是我国能源 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代表了当今世界高压直流输 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至昆明钟街变电所 ➢ 1921年建成33kV石景山电厂至北京城的线路 ➢ 1933年建成抚顺电厂44kV出线 ➢ 1934年建成延边至老头沟66kV线路 ➢ 1935年建成抚顺电厂至鞍山154kV线路 ➢ 1943年建成镜泊湖水电厂至延边110kV线路
11
中国输电线路发展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按电网发展统一电压等级,逐渐形成经济合理的 电网电压等级。
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建设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 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于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 贤换流站,全长1907公里,动态总投资达232.74亿元,承 担着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基地的送出任务。该工程途径四 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8省 市,四次跨越长江。
21
12
我国(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 交流输电线路
2009年2月27日, 中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山西晋东南至 湖北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式投入运行。
13
14
15
晋东南-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 这条世界上首次投入运营的特高压交流线路全长640公里, 电压等级是世界最高的,达到1000千伏,输送的电能是现 有的500千伏的5倍,输送过程的电能损耗和占地面积都可 以节省一半以上,整个工程的投资比500千伏的线路节省 三分之一。正是有了这项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打破 了中国之前不能远距离输电、只能输煤的格局。
火电站至湖北武昌凤凰山变电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拥有 500kV超高压输电的国家。1983年,又建成葛洲坝至武昌、葛洲坝至 双河两回500kV线路,开始形成华中电网500kV骨干网架。 ➢ 1989年我国第一条± 500kV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上海(1080km)建成投 入运行,实现华中电力系统与华东电网互联,形成中国第一个跨大区 的联合电力系统。 ➢ 2005年9月,西北电网建成750kV青海官亭-甘肃兰州超高压输变电工程 (140.7km),输变电设备全为国产。
➢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西起云南楚雄,东至广东广州, 输电距离1373千米,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500万 千瓦。
➢ 2003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听取南方电网公
司汇报时明确指示,公司要加快更高电压等级的研究,瞄
准更高的目标。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全面启动了特高压
直流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南方电网公司为主要工作
22
23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据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特高压 直流工程单位走廊宽度输电能力为常规±500千伏直流工 程的1.5倍,换流站单位面积环流容量是常规工程的1.65倍, 该工程其额定电压为±800千伏,额定电流4000安培,额 定输送功率640万千瓦,最大联续输送功率720万千瓦。预 计正式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 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三分之一,可节约 原煤1500万吨,减排二化碳超过3000万吨。
➢ 1952年,自主建设了110kV输电线路,逐渐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 1954年,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220kV输电线路建成,从丰满水
电站至虎石台变电所,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 ➢ 1972年,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建成,从刘家峡水电站至汉中,
全长534km,形成西北电网330kV骨干网架。 ➢ 1981年,第一条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从河南平顶山姚孟
24
2010年我国进入一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两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混输时期,标志 着国家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 网时代,表明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向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迈 出坚实的一步。
4
国外输电线路发展过程
20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及前苏联开始建设从350kV 到500kV再到750kV最后至1000kV的交流超高压输 电线路。
早期交流系统采用12.44kV和60kV的电压等级, 1923年增加到220kV,1935年增加到287kV,1953 年提高到330kV,1965年提高到500kV。
➢ 特高压的成功运行,不仅可以让山西大规模的变输煤为输 电,同时在夏季雨水丰沛时,可以把三峡充足的水电送往 北京等华北地区,更重要的是将为中国下一步把西南丰富 的水资源以及新疆丰富的煤炭转化为电力后输送到广东、 上海一带打下基础。
16
我国(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 直流输电线路(两条)
➢ 2010年6月18日,世界首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竣工投产,这是迄今世界电压等 级最高的直流输电项目。
此外,该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仅系统验证了特高压直流输 电的技术可行性、设备可靠性、系统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还为加快我国西部地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提高非化 石能源比重,形成可持续的能源提供体系,应对气候变化 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为推动电力布局从就地平衡向 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 的煤电运紧张矛盾做出重要贡献。
330 kV~750 kV ➢ 特高压直流(UHVDC-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
1 000 kV及以上
2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
➢ 中国国家标准《额定电压》(GB I56-1980)规定的电压等 级为:3,6,10,35,63,110,220,330,500,750 kV (待定)。
➢ 根据相邻级差不宜太小的原则,可以认为上述电压等级中 的35kV、63kV和110kV不宜在同一个地区性电网中并存; 330kV和500 kV、500 kV和750 kV不宜在同一输电系统中并 存。中国电力系统中除西北地区采用330/(220)/110/ (35)/10 kV和东北地区采用500/220/63/10 kV,其他地 区都采用500 /220/110 /(35)/10 kV系列。
工投产。
17
云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8
云广±800千伏特高压直电工程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由南方电网自主承担系统研究、 成套设计,工程自主化率超过60%,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 800千伏的高端换流变、第一根长达21米的直流穿墙套管、 第一台电感量为75毫亨的空芯平波电抗器;研究解决了特 高压直流运行方式和控制保护策略、高海拔地区换流站的 绝缘水平,以及单台设备重达300吨的大件运输等难题; 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直 流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严密组织、科学管理,实现了工 程建设零事故、本体工程零缺陷的目标,荣获了“亚洲最 佳输配电工程奖”。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亲笔签署的贺信中 表示:“该工程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直流输变 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制造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
➢ 其他国家的情况如下:美国、日本、加拿大、前苏联多采 用500/220(275,230)/110 kV系列,美国、加拿大、前 苏联也有750(765)/330(345)/110(154)kV系列;西 欧和北欧国家采用400(380)/220/110(138)系列。
3
国外输电线路发展过程
自从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以来,电能 已经有180余年的发展。 1882年,爱迪生在美国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完 整的电力系统,由一台直流发动机通过110V地下 电缆给59个用户供电。 1886年,乔治.西屋建立了一个由150个电灯构成的 交流配电试验系统。 1889年,北美洲第一条单相交流输电线路在美国 俄勒冈州建成,输电电压为4kV(21km)。 1891年德国在劳芬电厂至法兰克福之间建成世界 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长175km,电压 15.2kV,输送功率200kW。
7
国外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耶基巴斯图兹到欧 洲中部的直流输电线路规模最大, 输送容量 为6 000MW , 输电电压为±750 kV ,线路长度 2 400 km。
前苏联设计过±750 kV 直流输电系统,先 后生产过能满足±750 kV 直流输电工程需 要的320 MVA 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多台, 但±750 kV直流输电工程没有建成运行过。
1952年,前苏联建成第一条330kV线路,1956年建 成400kV线路,1967年建成750kV线路。
欧美方面主要发展345kV、380kV和750kV电压级, 500kV发展比较缓慢。1964年,美国建成第一条 500kV线路。1966年,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的第一 条765kV线路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