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科学创意小活动方案(5篇)

科学创意小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点击浏览该文件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科学创意小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演一演,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合作能力得到发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白色屏幕筐架____个,皮影道具____个,皮影、手影录像各一,篓子____只,手电筒数量和师生人数一样多,小动物图片若干个,音乐《健康歌》,大投影屏幕一个。
小小科学家简单科学实验活动方案

小小科学家简单科学实验活动方案科学实验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简单的科学实验活动方案,既能让小小科学家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又能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实验一:浮力的奥秘材料:一个玻璃杯、水、不同形状的水果步骤:1. 取一个玻璃杯,将其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2. 将水果分别放入杯中,观察水果在杯中的浮沉情况。
3. 分析不同形状的水果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实验原理: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支持力。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浮沉情况。
实验二:彩虹演绎材料:一个透明玻璃杯、糖、食用色素步骤:1.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加入几勺糖并搅拌均匀。
3. 将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滴在杯中。
4. 观察并记录颜色的变化。
实验原理:光在折射过程中会被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谱,形成彩虹的七种颜色。
在本实验中,糖的折射作用会使得光产生分散,形成类似彩虹的效果。
实验三:化学变色龙材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指示剂(酚酞、溴酚蓝等)步骤:1. 准备两个小杯子,分别倒入少量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 在每个杯子中加入几滴不同的指示剂。
3. 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不同的溶液对于指示剂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指示剂会改变颜色来反映溶液的酸碱性质。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学到酸碱指示剂的的概念,以及酸碱溶液的特性。
实验四:静电球舞材料:一个塑料球、羊毛布步骤:1. 用羊毛布擦拭塑料球。
2. 将球放置在桌面上并观察。
实验原理:羊毛布会使得球带上静电。
通过擦拭塑料球,电荷从羊毛布转移到球上,使得球带电。
带电的球会产生引力和斥力,从而出现各种有趣的现象,如球的吸附、飞舞等。
通过这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活动,小小科学家们可以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只需简单的材料和步骤,就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主题方案活动(精选10篇)

科学主题方案活动(精选10篇)科学主题方案活动篇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发现土豆沉浮的现象,感知盐的多少与土豆沉浮的关系。
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盐水、清水每组各一盆;土豆每人2个;装有清水的盆子每人一只、勺子每人一只;每组一盆盐;记录纸、笔。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发现土豆沉浮的现象,知道土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
活动难点:感知盐的多少与土豆沉浮的关系,在实验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过程:一、通过对比操作,了解土豆沉浮,激发幼儿兴趣。
1.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今天老师请你们去做一个小实验,后面的桌子上放着两盆水,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土豆,分别放进两盆水里,仔细观察土豆在水里会怎么样?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你们刚刚玩的时候,你发现你的土豆在水里怎么样了?5.小结: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土豆放在两盆水里有浮上来和沉下去的两种不同现象。
5.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土豆浮起来的水有什么秘密呢?二、做一做土豆沉浮的实验(探究操作盐的多少与浮力的关系)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土豆、清水、盐,这些材料能让土豆浮起来,你们想试试吗?2.交待实验规则:用勺子取盐时,取满满的一勺,然后用筷子刮平,放入水中,多搅拌几下,让盐溶解到水里,把土豆放进去,仔细观察土豆能否浮起来?如果浮起来用“↑”(往上的箭头)表示,如果沉下去用“↓”(往下的箭头)表示,并记录你用了几勺盐。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展示记录结果,交流、讨论。
5.小结:原来要让土豆浮起来,加一点点盐是不行的,要有一定量的盐。
三、再次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1.刚刚我们没有让土豆浮上来的小朋友你可以在去试试看,让你的土豆也浮起来。
其他小朋友可以去帮帮他们。
2.这次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3.展示记录结果,交流。
四、延伸1.那除了盐,还有什么溶化在水中,也会使土豆浮起来?2.请你们回家用你们刚才说到材料回去也做做实验,明天把结果告诉我们。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方案一:如何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活动目的】让儿童发现科学的奥妙,启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30分钟。
【活动步骤】1.引入:将对物理的定义解释给儿童听,能简单地让他们理解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变形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2.示范:进行小实验,例如将一个铁球滚到地上,让儿童跟着这种模式进行。
分别用羽毛和钢珠来比较,让他们发现羽毛滚得比钢珠慢。
3.过程:给儿童提供物理实验相关的资料,例如有关各种材料的密度、压力、热传递等论述,让他们自己在小组进行探究。
4.结果:引导儿童通过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理解物理理论的奥妙。
【预期结果】启发儿童对物理的兴趣,学习到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彼此交换想法和批判性地思考。
方案二:了解科学方法【活动目的】介绍科学方法,鼓励儿童在自己的探究中使用。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30分钟。
【活动步骤】1.引入:让孩子们了解知名的科学家(如牛顿和达芬奇),并介绍他们的工作和成功的科学发现。
2.示范:通过设定考察题目,将他们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进程示范给儿童。
3.过程: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放大和转化成科学理论(例如:为什么向太阳观测会获得更多的太阳能),并引导孩子们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记录数据。
4.结果: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发现的问题、与小组中的同学进行讨论,并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到更广泛的世界里。
【预期结果】教会儿童使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方案三:迪克牛仔学科学【活动目的】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究科学,激发兴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30分钟。
【活动步骤】1.引入:从迪奥牛仔身上的装饰因素开始,将孩子们引入该活动主题。
2.示范:用迪克牛仔主题装饰实验室,在孩子们玩游戏的同时进行科学实验。
例如:在班级中模拟恐龙时代,挖掘恐龙骨,探究动植物的生长方式。
3.过程:为孩子们提供实验上的指导和提示,以活动中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学习,推动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同时充实科学感知。
趣味小实验活动方案

趣味小实验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奇妙小实验,探索大乐趣”二、活动目的。
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享受动手实验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X]点下午[X]点。
2. 地点:[详细地址,如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学校实验室等]四、活动对象。
对科学小实验感兴趣的小朋友、大朋友(年龄范围可以是8 50岁,主打老少皆宜)五、活动准备。
1. 实验材料采购。
白醋、小苏打(做火山爆发小实验)牛奶、食用色素、洗洁精(做彩虹牛奶小实验)透明塑料瓶、吸管、温水、酵母、白糖(做自制汽水小实验)纸张、剪刀、铅笔(做纸飞机飞行实验)气球、塑料瓶、吸管(做气球喷泉小实验)采购足够的量,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亲自动手操作,并且多准备一些以防万一,就像给小实验们准备“后备军”一样。
2. 场地布置。
在活动场地设置不同的实验区域,每个区域摆放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并且用有趣的小牌子标明实验名称,就像给每个小实验划分一块“领地”。
在场地周围张贴一些科学小知识的海报,像“你知道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你走吗?”之类的有趣问题,让大家在做实验的间隙还能涨涨知识。
准备好足够的桌椅,让大家可以舒舒服服地做实验,就像坐在科学探索的小城堡里一样。
3. 人员安排。
每个实验区域安排一名“实验小导师”,他们就像每个小实验的“守护者”,负责讲解实验步骤、演示实验过程,并且在大家做实验的时候进行指导,确保大家的安全。
这些小导师可以是科学老师、大学生志愿者或者是对科学实验特别擅长的小达人。
安排一到两名后勤人员,负责维持场地秩序、补充实验材料,就像小实验活动的“后勤小管家”。
六、活动流程。
1. 活动开场(上午[X]点 [X + 0.3]点)主持人热情洋溢地欢迎大家来到趣味小实验活动现场,就像欢迎大家来到一个超级有趣的科学游乐场。
简单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内容和规则,比如说每个实验可以做几次啦,要注意安全啦之类的。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范例(六篇)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范例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通过分析池塘生物环境的资料,为创建生态瓶设计合理的方案。
2、具备根据设计规划及实际情况制作生态瓶的能力,并能持续进行管理和观察。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互相倾听意见,共同协作完成生态瓶的制作,并进行分工管理及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设计并实施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运作机制。
教学预备:大容量塑料瓶、剪刀、制作生态瓶所需材料、活动记录本以及实物投影设备。
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都曾仔细观察过学校里的荷花池吗?能描述一下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元素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2、探究阶段:1)展示池塘生态系统的图像,教师引导介绍,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a) 池塘中有哪些水生生物?b) 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c) 植物如何为池塘中的动物提供生存条件?d) 池塘中有哪些非生物元素,它们对生物有何影响?2)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和答案。
3)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
a) 小组讨论应选择哪些生物放入生态瓶,并考虑需要为它们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b) 记录并完善设计方案。
4)制作生态瓶。
a) 准备必要的制作材料。
b) 根据设计方案和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c) 小组讨论确定生态瓶的放置位置,并分配管理与观察任务。
5)总结。
3、板书设计:小学科学活动方案范例(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具备吸引铁质物体的特性,这称为磁性。
2、磁铁能穿透某些物体吸引铁质材料。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的物体以及不能吸引的物体。
2、利用磁铁来识别物体是否由铁材料制成。
3、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否隔着水吸引铁质物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通过严谨实验获取证据,并理解用证据验证假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特性。
【教学难点】理解和接受磁铁可以用于辨别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1、磁铁和待测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纸片、弹簧、布条等(材料种类多样,包括多种铁制品和非铁金属物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作为测试材料)。
科学小实验活动队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计划成立一支科学小实验活动队,通过一系列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实验主题选择:- 光与影的奥秘- 水的奇妙世界- 力与运动的探索- 生命科学初探- 环境与能源的挑战2. 实验项目:- 制作简易万花筒-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水中沉浮实验- 制作简易指南针- 空气压力实验3. 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收集实验材料,制定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报告模板。
-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 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 总结反思:每个小组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心得,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四、活动组织1. 队员选拔: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队员,选拔具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加入活动队。
2. 师资力量:邀请校内具有丰富实验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负责实验指导和技术支持。
3. 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五、活动时间- 活动周期:一个学期- 每周活动时间:周六下午2:00-4:00六、活动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分析的深度进行评价。
2. 团队表现评价:根据团队的协作精神、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3. 学生反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
七、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科学小实验活动,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提升。
-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得到提高。
趣味小实验活动方案

趣味小实验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奇趣小实验,探索大奥秘”二、活动目的。
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欢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X]点下午[X]点。
2. 地点:[详细地址,如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学校实验室等]四、活动对象。
对科学小实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年龄不限哦。
五、实验内容。
(一)“彩虹牛奶”1. 实验材料。
盘子、全脂牛奶、食用色素(红、黄、蓝等)、洗洁精、滴管。
2. 实验步骤。
先在盘子里倒入适量的全脂牛奶,让牛奶铺满盘子底部。
在牛奶上小心地滴上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这些色素就像彩色的小珠子在牛奶上漂浮着。
用滴管吸取少量洗洁精,然后将滴管轻轻触碰色素滴。
哇塞!你就会看到色素像彩虹一样在牛奶中迅速扩散开来,就像魔法一样。
3. 实验原理。
牛奶里含有脂肪,洗洁精是表面活性剂。
当洗洁精碰到色素时,它会降低牛奶表面的张力,导致色素在牛奶表面快速扩散,就形成了这种超酷的“彩虹牛奶”效果。
(二)“会跳舞的盐”1. 实验材料。
碗、保鲜膜、盐、小音箱(手机播放音乐也可以哦)。
2. 实验步骤。
把碗口用保鲜膜紧紧封住,要封得严严实实的,像给碗戴了个透明的小帽子。
在保鲜膜上撒上一些盐,这些盐就像等待跳舞的小精灵。
把小音箱或者手机放在碗旁边,播放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盐粒开始在保鲜膜上欢快地“跳舞”啦!3. 实验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当音乐响起时,声波会引起碗里的空气振动,而保鲜膜也会跟着振动,这样就带动了上面的盐粒跳动起来,就像盐粒在随着音乐跳舞一样。
(三)“自制泡泡水”1. 实验材料。
水、洗洁精、白糖、甘油(如果没有甘油也可以不加)、吸管、小杯子。
2. 实验步骤。
在小杯子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洗洁精,洗洁精的量大概是水的三分之一。
再加入一小勺白糖,白糖就像给泡泡增加能量的小魔法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白山市浑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学的开心,玩的开心。
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对象
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科学教师
五、活动内容
选取比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
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
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乐于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六、附件:
1、带电的气球
2、有趣的微小世界
3、当小苏打遇到白醋后
4、走进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