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及其几点思考(精)
农药使用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药使用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自1997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农药的合理使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滥用农药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15年2月17日,原农业部制定了《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为高效使用农药设定了时间目标。
2017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农药监督使用行为,推动农药作为科技力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但是,在农药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药;使用;监管;问题;对策1 .农作物病虫害的新特点1.1主要病虫害的流行和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二化螟世代重叠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防治难度加大增加;一些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
这些因素导致了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危害程度也呈上升趋势。
1.2次生病虫害种类加重稻曲病、玉米蚜虫等病虫害已成为主要害虫。
1.3新物种不断出现前几年玉米弯翅、黑臭虫流行,造成部分乡(镇)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2015年,稻蚊疫情给水稻播种出苗带来严重影响。
这种新的流行性病虫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增加。
1.4迁移性害虫入侵近年来,迁徙性害虫稻飞虱连年发生为害,稻纵卷叶螟危害日趋严重。
1.5检疫性病虫害是危险的福寿螺在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稻水象甲入侵破坏了犍为县周边地区,这也为犍为县敲响了警钟。
1.6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一是抗药性品种增多,二是抗药性程度增加。
2有问题在市场的催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农药的管理和使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农药的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监督和法律责任都有了详细的规定。
然而,在基层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方面亟待改进和提高。
2.1农药登记内容缺失经营者不重视或忽视农药登记内容(施用作物、防治对象、施用剂量和注意事项),凭经验经营或将登记内容与施用作物和目标对象不一致的农药销售给使用者,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和杂草或调解作物生长,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增加成本,造成浪费和污染。
农药化肥施用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影响的思考

农药化肥施用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影响的思考1. 引言1.1 农药化肥施用现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我国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农药种类繁多,涉及农药品种已达2000多种。
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确保农产品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农药残留和化肥过量施用导致了农产品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农药化肥施用现状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呼吁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管理和控制。
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实行全程追溯,确保农产品安全有保障。
【本段字数:236】1.2 问题意识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
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农药化肥施用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不仅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当前,我国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居全球前列,大部分农产品都受到了农药和化肥残留的影响。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而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认识到农药化肥施用对农产品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加强监管和管理,推广绿色农业理念,提倡科学施肥施药,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此部分内容共计230字】。
2. 正文2.1 农药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是一种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药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农药使用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南农业2021年第16
期
不同田间的病虫害发生轻重或种类不尽相同。
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作物田块,使用一种农药“套餐”,不仅造成浪费污染,而且防治效果不好。
(四)农药产品包装不严谨
农药产品包装过于花哨,个别厂家将农药瓶装产品趋向于饮品类包装,对于识别能力差的购买者,特别是对老人和儿童产生安全隐患。
(五)废弃农药包装污染环境
农药施用后的包装物随便丢弃,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对人畜及环境非常不利,与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
二、建议
(一)加强法规宣传,建立规范性体制机制
现阶段分散型的农业经营模式仍会持续,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农药经营管理、技术指导、规范使用约束
要树立对法规的敬畏之心,宣传、是提升农药行业整体升级换代的标志,但农药毕竟是特殊商品,其成分和作用迥异于其它商品,更有大部分成分是对人畜有毒有害的物质,与其他商品应有较为明显的包装区分样式或标志。
农药包装的设计不仅要与饮品类包装瓶有明显区别,而且不能效仿饮品类包装瓶的设计样式,应引起各级监管部门和生产厂家的重视。
3.农药废弃物的回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国家鼓励农药生产企业使用可回收的农药包装材料”中虽然对企业在生产农药包装材料方面有了明确规定,但在农药实施环节,包装物的回收管理无硬性规定。
因此,需要制定较为具体的法规,以引导和促使经营者、使用者能够自觉地回收废弃的农药包装物,确保对人畜安全,降低环境污染。
NONGYAO KEXUE YU GUANLI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药安全使用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

河南农业2017年第9期(上)一、农药安全使用常见错误 (一)防治程序方面缺乏安全性 1.不具备施药资格的人参与配方、施药。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及老弱病残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而这类人群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差,易发生中毒事件。
2.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缺乏综合防治手段的运用。
3.配制粗放不精确。
大部分农民习惯于不用容器称量而凭自己经验或经销商介绍粗略估计,结果往往使农药浓度增加。
4.防治时机不当。
由于忽视测报,农民一般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开始防治,但已错过最佳防治时机,只能依赖加大农药用量,增加施药次数等来达到防治效果。
5. 防治粗放。
防治药械70%粗糙不合格,有的年久失修,导致雾化差,漏药多;防治时粗枝大叶,药液喷洒不均匀。
6.施药后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
据报道,全国每年的农药包装物有32亿个,90%以上随意丢弃。
(二)药剂选择方面缺乏安全性 1.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例如防治苹果甲壳虫、蔬菜害虫用氧化乐果;防治桃小食心虫用甲拌磷;防治韭蛆及地下害虫用林丹粉、涕灭威、甲拌磷,甚至将拌种用的甲拌磷用于喷雾,导致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污染环境甚至引起人畜中毒。
2.滥用激素类农药。
随着化控技术的不断推广,滥用此类农药较为普遍。
如大量不当选用西瓜增色增甜剂、苹果着色剂、膨大剂及蔬菜上2,4-D、乙烯利等激素。
若浓度控制不当,常出现药害并对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3.使用不当。
使用药物不当,误将除草剂作为杀虫杀菌使用,导致药害的发生。
使用生育时期不当,在作物幼苗、幼果、花期喷施一些不宜于此阶段喷施的农药,如乳液或波尔多液,造成农产品污染。
农药安全使用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驻马店市驿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杨明喜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办公室主办(三)农药使用方法方面缺乏安全性1.盲目混用农药。
据报道,市售农药的67%以上为二元制剂甚至三元制剂,农民为了一喷多治,经常3~4种制剂混用,有时是7~8种制剂混用,甚至酸碱混用。
农药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药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农药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了探讨,对农药安全使用的农药、使用、管理以及推广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药;安全使用;存在问题;对策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有效保障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但是若农药用量过度,也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农药的使用,认真分析目前状况下农药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
基于此,本文就农药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
1 农民安全使用农药方面存在的问题1.1 用药不科学,安全隐患大1.1.1 盲目购药在有效的问卷中所有农民群众都使用过农药,40%的人使用农药6~10年,在这些人中仅有10%的人正确知道农药的三证,85%的人选择从农药商店购买农药,购买农药时67%的人没有目标,完全听从商家的推荐;这些方面反映出只有少数群众懂得农药方面的基本常识,大部分人购买农药时没有目标,盲目依赖听从商家的推荐,自己不能根据情况选择农药。
1.1.2 盲目用药、滥用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1)不按防治指标盲目用药。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由于文化、技术等水平有限,不管达不达防治指标,基本上不听从县区、乡镇农技部门的指导,进行一刀切地盲目用药。
(2)擅自增加用药次数,滥用农药。
农民在防病治虫中,往往有意识地增加用药次数,存在打太平药、保险药、滥用药的现象。
也有不法药贩子登门兜售农药,误导农民增加用药次数,多用农药。
(3)随意增加用药品种、用药量或浓度。
一些农民治虫防病心切,对农技、植保部门指导的用药品种、用量总是不放心,施药时总要任意增加品种和用量。
(4)不按时间用药。
有的农民“不见棺材不掉泪”,病虫发生初期不适时用药控制,待到病虫猖獗为害时,则加大药量、提高浓度、缩短间隔期拼命用药,药量或浓度增高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益与危害的博弈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益与危害的博弈化学农药就像一个“从出生就带有先天缺陷的婴儿”,其作为人类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中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或人畜健康造成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1962年,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在世界上首次将化学农药和环保作为主题,他既是一部文学著作,又是一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完成的科普巨著,引发了全球对农药使用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再重新学习这本书,其中关于农药安全使用和发展方向的观点并不陈旧,值得思考和借鉴。
该书已经出版了近60年,全世界仍然在继续使用农药,也未出现书中所描述的悲凄场景,这充分证明了一个自然规律“农业集约化种植离不开农药的使用,使用农药是在利益与危害之间进行博弈”,同时也说明人类在对农药趋利避害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妖魔化”农药的害处,而应该科学看待农药使用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农药自身安全性在不断发展中的进步和变革,扬长避短。
1 科学认识农药的利与弊农药被全世界广泛用于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保障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满足全球粮食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农药又常常被当作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而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缺少被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对待。
Knutson等描绘了没有农药的美国社会“农业生产将减少,食品价格将上涨,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降低,农产品出口下降,从而导致大量失业”。
1.1 农药的危害农药是一种释放到环境中用于消灭有害生物(如植物病虫草鼠害等)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喷雾、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等方式施用到环境中,其中只有少部分真正被利用(到达靶标),其余可能会污染农田并对有益昆虫、土壤微生物等产生危害,进而也可能进入地表水体,挥发到大气中,或通过摄入等方式作用于非靶标生物,杀死蜜蜂、天敌昆虫、青蛙等有益生物,有的还可以在食物链不同层级的生物间富集,造成长期慢性毒性。
农药使用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农药使用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各级农业部门一直在加强农药使用安全检查工作。
在此,我们对农药使用安全检查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农药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农药使用安全检查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农药使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要加强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
严格执行农药销售许可证制度,对农药经销商和使用者进行登记备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对于违规销售和使用农药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加大打击力度,形成震慑效果。
再次,要加强农药使用安全技术指导。
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安全技术指导体系,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使用技术水平,减少农药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最后,要加强农药使用安全监测和评估。
建立农药残留监测网络,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对农药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总的来说,农药使用安全检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管、加强技术指导和加强监测评估,才能有效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
希望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们共同努力,为农药使用安全保驾护航。
化学农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考

l ・ 2
浙
江
柑 橘
2 1 年 第 2 卷 第 1 00 7 期
35 积 极 发展 加 工 业 , 杨梅 产 业健 康 发展 . 为
实市 政府 《 于 印发 积 极扶 持 农 产 品深 加 工 关
推 进现 代 农 业 发展 的若 干政 策 意 见 的通 知 》
提 供保 障
杨 梅 深 加 工 对 于 延 长杨 梅 产 业
药施 用满足 了人们对 农 作物 高产 的愿 望 。 在这些挽 回的损 失中未剔 除因农药使用而
导 致 天 敌 杀 伤 、 境 污染 、 害 人类 健 康 等 环 为 损 失 , 些 损失具 有间接 性 、 这 隐藏 性 、 积 累
性、 复杂 性 和 长期 性 , 以用量 化 指 标统 计 , 难
21 对人体 为 害 .
人体 中毒指 农药 进入 后 超
过 人 的最 大 忍 受 量 , 常 生 理 功 能 受 到 影 正 响 , 使 生 理 失调 , 理 改变 等 。杀菌 剂 、 致 病 除 草 剂 等 毒 性 一般 较 低 , 近 年 来 除草 剂 、 但 杀
7 %以上 , 中高毒 杀 虫 剂有 机磷 又 占杀 虫 0 其
料 。据 有 关 资料 报 导 , 世 界 的化学 农 药年 全
生产 原 药 3 0 t , 国是 农业 大 国 , 0万 多 我 农药
品种多、 用量大 。据我 国有关资料显示 , 1 在
亿 h 。 地 和 2 0 h 原 上 , 年 使 用 农 m耕 2 万 m草 每
药 10 4 万 t 1.9 。杀 虫剂农 药约 占施用 总量 的
收稿 日期 :0 9 0 — 8 20— 9 2
2 1 年 第 2 卷 第 1 00 7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农民对农田投资力度也大大提高。
作物病虫害也日趋加重,化学防治凭借着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农民朋友甚至将化学防治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唯一手段。
特别是近十年,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水稻病虫为主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流行,化学农药(本文统称农药在短期内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份额,其控制蔓延为害力度也超过了其他防治方式,起到了重要保护生产的作用。
但是,随着农药使用频率及使用份量的逐年加大,不仅造成了农副产品价值低廉,而且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且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影响人畜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今年来,虽有不少低毒微度的环保农药的推广使用,以及生物农药的生产运用,但成本过大,多数农民认识不足,推广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搞好化学农药安全使用工作,解决农药使用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和科学用药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化学农药的作用与药害1.1农药的发展以及作用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药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以天然植物农药及无机农药为主;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仿生合成的有机物作为化学农药的开始,并有无机农药和植物性农药的加工厂,并在生产上大量使用,主要3六、滴滴涕等高毒农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有机合成农药进入高级阶段,一些高效农药逐步推广使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探索安全农药发展与世界农药加工业一致至今,新的高效安全农药正在加速发展[1]。
化学防治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2农药的药害1.2.1药害及症状农药对农业的生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或者未严格按照要求施药,或者不懂得科学使药,从而引起农作物或种子生长发育不正常、产生不良的生理症状或造成其产品质量下降等,如产生的各种斑点和各种畸形,黄化、枯萎、裂果、落叶、落果、灼伤等。
同时也给作物带来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如果这种不利的影响加重,引起作物出现不正常的反应,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即为药害。
药害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隐有实。
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有时斑点也表现在茎枝和果实上,如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
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产生畸形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农药量多后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出现叶片黄化或新梢发黄,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所出现黄化等[2,3]。
不一一列举。
从药害症状表象的比率大小分为轻度药害和严重药害,从药害症状表现时间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
施药后l0d内所表现的斑点、失绿、落花、落果等症状,称为急性药害;施药后数l0d以后出现的黄化、畸形、小果、劣果等症状,称为慢性药害[2,3]。
从产品质量残留带来的间接收入影响分为隐象药害和表症药害,农产品或农副产品出口价格差异对农民自身种植积极性的影响,或其对我们自身健康的影响称为隐象药害,而我们对产品使用所直接表现出来的中毒等现象成为表症药害。
1.2.2引起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主要因素1.2.2.1药剂性质。
一般讲,抗生素类和仿生农药不易产生药害,如鱼藤精、阿维菌素类、拟除虫菊酯类等;油剂、乳剂易产生药害,可湿性粉剂次之,乳粉及颗粒剂比较安全。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易引起药害。
一般无机杀菌剂最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杀菌剂药害可能性较小;植物性杀菌剂最安全,不易出现药害。
同一类药剂中,药剂的水溶性愈大,药害愈重。
如硫酸铜水溶性强,易产生药害,与石灰混合配成波尔多液后,不溶于水,对作物较安全。
农药质地好坏对作物影响很大,如可湿性粉剂的可湿性能差时,粉粒粗大,在水中沉淀速度快,如不及时搅拌,药液下部浓农家之友2009年第8期(总第267期工作研究❽度大,喷后容易产生药害。
在不同的农药剂型中,易造成药害的排列顺序为:油剂>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4]。
1.2.2.2作物耐药力及自身特性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
不同的植物对药剂的反应是不同的。
高粱、樱桃、梨、十字花科蔬菜对倍硫磷敏感,莠去津对豆类作物很易产生药害,不能使用;杀螟腈对瓜类也容易产生药害,也不宜使用。
敌百虫、嘧啶氧磷对高粱有药害。
蜡质层厚、茸毛多、细胞壁厚、气孔少的耐药力强,反之耐药加弱。
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如高粱、玉米对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极为敏感;双子叶植物对苯氧乙酸类药剂很敏感;瓜类对有机氯农药较敏感;白菜、桃、李对铜制剂很敏感;一般来说,禾本科、柑橘、苹果、葡萄、梨等作物耐药性较强,而豆科、茄科、葫芦科、桃、李等作物耐药力较差[5]。
作物的休眠期耐药力差;拔节期、孕穗期、花期的耐药力也差,施药时应加以注意。
不同作物对农药表现敏感性和耐药力的强弱不同。
如敌百虫普遍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虫害,而对高粱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总的来说,幼苗期、孕穗期、开花期等生育期和幼嫩组织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
我们尽量不要在开花期用药,应提早用药[5]。
1.2.2.3环境条件的影响。
高温下作物代谢旺盛,药物的活性也强,易侵入植物组织而引起药害。
光照和温度直接相关,故强光照也是造成药害的重要原因。
湿度过大,某些药剂也易引起药害,如波尔多液在多雾天,露水大时施用就易导致药害。
另外,土壤理化性质,砂土地、贫瘠地、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由于作物长势弱、抗逆性差而导致药害,特别是这类田块的土壤对药剂的吸附性差,施用除草剂或用杀虫、杀菌剂处理土壤时更易出现药害,而且使土壤碳氮比例失调[6-8]。
1.2.2.4药技术的差异对药害产生的影响。
农民掌握的知识单一,多数农民文化知识跟不上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在农药正确使用方面的欠缺最大。
不懂混配原则,造成混用不当;不同药量要求,造成剂量过大;喷使不均,在田块的同一位置上造成重复喷使;不同最佳使用时期,盲目跟随别人喷药,造成使药间隔时间缩短等。
以及在植物敏感期使用等,均易造成药害。
不懂识别药剂知识,药剂变质,杂质过多,填加剂、助剂不适或用量偏小或偏大,影响了乳化性能或喷雾质量,甚至理化性状改变,也是造成药害的一个原因。
2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2.1购买农药,看准标签,储运喷施,远离食品。
通过在农资销售门店观察和田间询问等调查方式,经在襄樊黄龙等16个乡镇调查,在农民购买农药时,有34%的农民不看标签,忠信农资销售人员的言语,拿到药就付帐;有25%的是跟心理从购买的;有31%的人看读标签,其中又有60%的农民只看防治对象和用药方法,对质量、日期等没有认识。
总计下来只有8%的农民对农药标签有充分认识和别辨的能力。
有50%以上的农民使用过假药或过期农药。
农村留守的多是老龄农民及妇女儿童,参与农药购买的人自然落在老人和妇女的肩上。
而他们大多是没有文化知识,没有出门打工的机会。
不懂农药的储运方法,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也有边喷施农药边抽烟或饮水止渴引起中毒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认识标签的方法和掌握安全储运知识,有条件的植保、农技站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给农民做培训。
2.2配制农药,专用器具,水量充足,浓度适准。
农药剂型和规格不同,有效含量则也不同,使用时必须根据有效含量,来准确称取药剂,然后再准确计算稀释至所需的使用浓度和每亩施药量。
在实地使用液体农药时,常常用药瓶上的塑料盖头作为量取药液的量器,这样很难做到准确计量,也不安全。
特别是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甲黄隆等一些超高效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亩用量很少,如氯虫苯甲酰胺每亩施用有效物质在1克左右,如果用量过多,一是浪费,另外就有可能产生药害。
对这一类农药配制方法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准确量取或称量后,先加少量水或土配成母液或母粉,再按要求加入水或土稀释到所需的浓度,这样可使药液均匀一致,不致发生药害。
另外,利用专用的配药器皿和药械,减少药害。
配药器皿以及药械用完后,应立即冲洗干净,避免药液的残留对下次用药的影响。
2.3对症下药、适时适期,虫菌分明,均匀喷雾2.3.1针对病虫害种类、作物生育期而选择用药。
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引起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对刺吸式口器取食汁液的害虫(蚜虫、粉虱应选择触杀及内吸作用的农药。
对体表有保护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蚧类、黑刺粉虱应选择对蜡质有较强渗透作用及触杀作用农药。
对咀嚼式口器取食叶肉的害虫(小菜蛾、夜蛾的幼虫,应选择以胃毒作用为主的药剂。
病虫害的在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对同一化学农药表现的敏感程度不同。
部分农药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作用机理不同,不同部位喷施的侧重点也不同。
例如防止棉花后期的主要害虫棉红铃虫对棉花造成烂铃损失及品质的影响。
在其2d、3d期间,产卵主要分布于棉株中下部果枝及青铃上,由外向内,第二、三和第四圆锥体位上的表铃卵量占最多,全占全部落卵量的74%以❾上,其中15-35日龄的青铃上占总落卵量的75%,多的单铃落卵达90%。
我们应在落卵量多的棉株果枝和青铃上使药,可有效控制棉铃虫破卵率[9]。
一般杀虫剂施药适期应选择在害虫三龄以前的幼虫期;钻蛀性害虫要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2.3.2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许多农药的防效与温度关系密切,其防治效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而提高,选用此类农药,应在温度较高时施用,施药时间一般以在上午8时到11时,下午3时到7时为宜。
中午因气温过高,阳光强烈,多数作物这时的耐药力减弱,容易产生药害,且防效亦不理想。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杀虫剂在温度较低时反而防效较好,此类农药应在早晨或傍晚施用,如氯虫苯甲酰胺,在雾天或露水较多时施用较好。
而微生物杀虫剂对光照、温度较敏感,应选择在作物生长后期。
2.3.3根据病虫害入侵特点选择合适农药。
有些病毒是由害虫侵入引起的,我们可以在防治虫害的同时防治病害的发生,杀虫剂去杀菌剂混用或交错使用,均能达防治效果,例如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蚜虫携带引起的[10]。
对玉米螟和玉米蚜虫也可一次施药兼治。
杀虫药剂与杀菌药剂要明确,针对防治对象施药,如若虫害病害同时发生,应咨询相关人员,混配药剂原则。
避免盲目配制施药。
此外,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施用量不能任意增高或降低。
通过间接的二次稀释兑水来满足作物对药剂浓度的要求。
兑水或兑土的倍数要按规定,如使用浓度需要有较大的变更,先要经过慎重试验,再作更动。
2.4高毒剧毒,禁止使用,选择品牌,保护天敌。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对HCH、滴滴涕(DDT等高毒、剧毒农药禁止使用以来,我国农业已经取得良好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