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基本常识
稻谷的基本常识

稻谷基本知识稻谷(Roughrice;Paddy),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学名OlyzaSativaL.。
目前,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唯一用于大宗贸易的是Olyza Sativa L.类稻谷,即普通类稻谷。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一)稻谷籽粒的结构稻谷是一种50-130厘米高的年生性植物,有的深水型稻谷可长至5米高。
稻谷的主茎在底部分叉成数个分蘖,这些分蘖的末端可长出圆锥状花簇。
每个花簇可长出50-500个小穗状花序,每个小穗状花序可给出一个果实,即核质仁。
与大麦和燕麦相同,但与其他谷物不同,稻谷的果实收获后并不与花簇的植物结构完全分离。
即便在脱粒后,稻壳与果实也紧紧地连在一起。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1、稻壳包括内颖、外颖、护颖和颖尖(颖尖伸长为芒)四部分组成。
外颖比内颖略长而大;内、外颖沿边缘卷起成钩状,互相钩合包住颖果,起保护作用。
颖的表面生有针状或钩状茸毛,茸毛的疏密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颖面光滑而无毛。
一般籼稻的茸毛稀而短,散生于颖面上。
粳稻的茸毛多,密集于棱上,且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增多,顶部的茸毛也比基部的长。
因此粳稻的表面一般比籼稻粗糙。
颖的厚度为25-30μm,粳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18%左右。
籼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20%左右。
颖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颖薄而轻。
粳稻的颖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
早稻的颖比晚稻的颖薄而轻。
未成熟的谷粒,其颖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
2、糙米稻谷经砻谷机脱去稻壳后即可得到糙米(Brown rice)。
糙米属颖果,它的表面平滑有光泽。
稻谷知识

稻谷的结构稻谷籽具有紧密附着的果皮和种皮。
米粒外面包围着一层很坚韧的稻壳。
稻壳除含有粗纤维外,还含有很高比例的硅酸。
第二层果皮是紧紧包裹着胚乳的糠层。
糠层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
米胚含有很高比例的脂肪。
胚乳主要含有淀粉、水分和蛋白质。
稻米的营养淀粉是稻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它决定其蒸煮品质和食用品质。
蒸煮后米饭的性能取决于直链淀粉的含量。
大多数短(圆)粒粳稻米和中粒粳稻米品种含有较低的直链淀粉(7%-20%),并在蒸煮后带有粘性。
而高含直链淀粉的籼稻米品种,如同大多数长粒谷物品种一样,在蒸煮后没有粘性。
蛋白质是稻米中仅次于淀粉的重要营养成分。
在谷物蛋白质中,稻米蛋白质具有独特的性能,它富含谷蛋白,而极少含醇溶蛋白。
这就使之成为平衡膳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稻谷的产地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之外,每个大陆均有稻谷生长。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恒河平原到中国南部的辽阔地带,就已开始生产这种作物。
由于在各种变化的环境下经历漫长时期的栽种和选种,现已有各种各样的稻谷,估计栽培稻谷品种已达12万种左右。
今天,稻谷已成为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
碾米流程接收和储存稻谷的接收、清理和储存需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特别是在收获季节。
散装的稻谷经称重,卸入大型进粮坑。
然后,输送机将稻谷送至清理工序,清除粗杂质。
清理后的稻谷用立式干燥机,以8-12小时的时间间隔,经过多道干燥,使其水分降至14%,以便于储存。
清理稻谷在进入米厂加工之前需彻底清理灰尘和异物等杂质。
分选机可分离稻谷中的稻草、砂石、纸屑等,而石子和玻璃等重杂质则需用去石机清除。
脱壳和分离脱壳是通过胶辊对稻谷的柔和擦离将稻谷脱去外壳。
吸风分离机应用吸风原理将稻壳和糙米分离。
糙米然后进入谷糙分离机,在这里未脱壳的谷粒被分离出来。
未脱壳的谷粒返回砻谷机,而已脱壳的糙米则被送至碾米机和抛光机。
碾白和抛光碾白和抛光就是去除糙米表面的糠层。
这不仅可改善稻米的外观,而且能增加储存期限,降低米胚和糠层所含的脂类的氧化。
稻谷的分类,基础质量指标,测定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和方法

稻谷的分类,基础质量指标,测定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和方法稻谷,指的是没除去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的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的稻亚种。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谷类含蛋白质在8-12%间,因谷粒外层蛋白质较里层的含量高,脂肪含量较少,约2%,含碳水化物不仅量多(约70-80%),而且大部分是淀粉。
无机盐的含量为1.5%左右,在其中主要是磷和钙。
此外,还富含较多的镁。
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在其中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较多。
一、稻谷的分类1.早籼稻谷: 是一种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2.晚籼稻谷: 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粒较多。
3.籼糯稻谷: 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4.粳稻谷: 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
5.粳糯稻: 比较容易煮烂,熟透之后的粘性会比较高带着明显的甜味.二、稻谷的基础质量指标:I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1.出糙率:1级≥79%,2级≥77%,3级≥75%,4级≥73%,5级≥71%,等外〈71%2.整精米率:1级≥50%,2级≥47%,3级≥44%,4级≥41%,5级≥38%3.杂质含量≤1%4.黄粒米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2%6.互混率≤5%II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1.出糙率:1级≥81%,2级≥79%,3级≥77%,4级≥75%,5级≥73%,等外〈73%2.整精米率:1级≥61%,2级≥58%,3级≥55%,4级≥52%,5级≥49%3.杂质含量≤1%4.黄粒米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2%6.互混率≤5%三、稻谷的水分含量标准1.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水分≤13.5%2.粳稻谷、粳糯稻谷水分≤14.5%四、控制稻谷水分含量的意义1.稻谷中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总称为水分。
关于稻谷的介绍

关于稻谷的介绍稻谷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球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它是属于禾本科植物的一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
稻谷的种植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中国,稻谷被称为“粮食之王”,在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稻谷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稻谷生长的温度要求在15℃-35℃之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同时,稻谷对水分的需求量也较大,特别是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由于这些特殊的生长条件要求,稻谷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稻谷的生长周期分为水稻和旱稻两种类型。
水稻是在积水的田地中生长,占据了全球稻谷种植的绝大部分。
而旱稻则是在非积水的田地中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较低。
无论是水稻还是旱稻,它们都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养分来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稻谷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然后是分蘖期,稻谷开始分出侧枝并形成穗。
接着是开花期,稻谷的花朵开始开放,进行授粉。
之后是结实期,花朵授粉成功后,稻谷开始结实,籽粒逐渐形成。
最后是成熟期,稻谷的籽粒充分饱满,颜色变黄,表示可以收割了。
稻谷是一种富含营养的粮食作物。
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
稻谷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它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此外,稻谷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稻谷的种植和加工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者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在收割后,稻谷需要经过脱粒、碾米、糙米研磨等加工步骤,最终产生出市场上的大米。
稻谷不仅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商品作物。
世界各地的农民依靠种植稻谷来维持生计。
稻谷的价格波动对于全球粮食市场和农民的收入都有重要影响。
同时,稻谷也是许多地区的重要贸易品,稻谷贸易对于国际经济和贸易有重要的影响。
五谷冷知识

五谷冷知识五谷,是指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等五种主要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五谷的冷知识吧!一、稻谷1. 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以稻谷为主食。
2. 稻谷可分为水稻和旱稻两种。
水稻主要生长在水田中,而旱稻则适应干旱环境。
3. 稻谷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B1、B2和矿物质。
4. 稻谷的外壳是稻草,可用于制作纸张、编织器具等。
二、小麦1. 小麦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2. 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栽培方式和适应环境不同。
3. 小麦是面包、面条、饼干等主要原料,也是生产麦芽、麦片等产品的重要原料。
4. 小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是人体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
三、玉米1. 玉米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2. 玉米可分为甜玉米和粮用玉米,用途不同。
甜玉米可生食,而粮用玉米常用于加工食品和饲料。
3. 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
4. 玉米的花粉可以用于制作玉米淀粉、玉米油等产品。
四、高粱1. 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2. 高粱的种类很多,包括红高粱、黄高粱等。
红高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3. 高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4. 高粱的茎秆可以用于制作纸张、编织材料等。
五、大豆1.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2. 大豆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富含维生素B、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
3. 大豆可用于制作豆腐、豆浆、豆腐干等食品,也可以提取大豆油。
4. 大豆渣是豆腐副产品,可用于制作饲料、有机肥料等。
以上就是关于五谷的一些冷知识了。
五谷作为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增加大家对五谷的了解和认识。
稻米基础知识培训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籼糯稻谷粳糯稻谷净稻谷:出去杂质和谷外糙米后的稻谷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占试样的质量分数,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不完善粒:未成熟或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稻谷颗粒,包含以下五种未熟粒:籽粒不饱满,糙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病斑粒: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颗粒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芽或幼根已突破糙米表皮的颗粒。
生霉粒:稻谷粒生霉,去壳后表面有霉斑的颗粒。
互混:本类别稻谷中混入其他类别的稻谷杂质:除稻谷粒以外的其他杂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筛下物:通过直径2.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及其他无机物质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大米加工精度: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大米中不完善粒:未成熟粒:米粒不饱满,外观全部呈粉质的米粒。
虫蚀粒:被虫蛀蚀的米粒病斑粒:粒面有霉斑的米粒糙米粒:完全未脱皮层的米粒杂质:除大米之外的其他物质,包含糠粉、矿物质、带壳稗粒、稻谷粒等完整米粒:除胚外其余部分未破损的完整米粒平均长度:试样中完整米粒长度的算术平均值碎米:长度小于同批试样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的,留存1.0mm圆孔筛上的不完整米粒小碎米: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留存在直径1.0mm上的不完整米粒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颜色明显不同的米粒。
大米质量指标。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详解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稻谷和大米检验一、稻谷概述:1、稻谷的分类和特性(1)按稻谷生长期长短不同分早稻(90-120d)中稻(120-150d)晚稻(150-170d)一般早稻品质较差、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晚稻米质坚实,耐压性强,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
(2)按粒形粒质分1)粳稻:①谷籽粒短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②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高。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小,粘性较大。
2)籼稻:①谷籽粒细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②米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大,粘性较小。
3)糯稻:按其粒形、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
米粒呈现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粘性大。
一般情况下,晚稻加工工艺品质优于早稻,粳稻优于籼稻。
2、稻谷的形态结构稻谷籽粒包括颖(外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
(1)颖(稻壳):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颖便脱落,脱下的颖壳通称稻壳,俗称大糠或砻糠。
(2)颖果:稻谷去壳后的果实称为颖果(糙米),它是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颖果的主要部分是胚乳,其质量约占整个谷粒的80%左右。
随稻谷品种和等级不同而变。
3、稻谷加工流程:总括起来可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 3个主要工序。
1)清理:稻谷中混有砂石、泥土、煤屑、铁钉、稻秆和杂草种子等多种杂质。
加工过程中清除不净,不仅影响安全生产,降低稻米质量,而且有害人体健康。
清除方法有:①筛选—筛除与谷粒大小不同的杂质。
②精选—利用稻谷和杂质在长度上的不同进行分离③风选—筛除质轻的杂质(如谷壳、稻秆、不实粒)④磁选—筛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⑤比重分选—将砂石与稻谷分离。
2)砻谷: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
碾米3)碾米:稻谷经脱壳和谷糙分离而成的净糙米,表面的皮层含纤维较多,影响食用品质。
碾米即将糙米的皮层碾除,从而成为大米的过程。
机械碾米靠碾米机的摩擦和碾削等作用碾除皮层。
五谷知识科普

五谷知识科普五谷是指稻、麦、粟、黍、稷这五种主要粮食作物。
五谷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农作物,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下面将对五谷的种类、特点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科普。
一、稻谷稻谷是指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稻谷具有耐湿润的特点,适宜生长于湿润的环境中。
稻谷的主要品种有籼稻和粳稻。
籼稻外观短而粗,口感软糯,适合制作米饭;粳稻外观长而细,口感稍硬,适合制作米饭、米粉等。
稻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类的重要能量来源。
二、麦谷麦谷是指小麦,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麦谷的主要品种有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
硬质小麦含有较高的面筋,适合制作面包、面条等;软质小麦则含有较高的淀粉,适合制作糕点、糖果等。
麦谷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三、粟谷粟谷是指高粱,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粟谷的主要品种有红高粱和黄高粱。
粟谷适应性强,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是贫瘠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粟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四、黍谷黍谷是指黍稷,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黍谷的主要品种有紫黍、青黍和黄黍。
黍谷适应性强,能够在干旱地区生长,是干旱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黍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五、稷谷稷谷是指粟种,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稷谷适应性强,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中生长,是贫瘠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稷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五谷作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五谷提供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满足了人体的能量需求和营养需求。
五谷还能够通过加工制作成各种食物,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
除了作为食物,五谷还有其他重要的用途。
例如,五谷可以用来制作酒精饮料,如米酒、啤酒等。
五谷还可以用来制作淀粉、糖等工业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谷基本知识稻谷(Roughrice;Paddy),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学名OlyzaSativaL.。
目前,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唯一用于大宗贸易的是Olyza Sativa L.类稻谷,即普通类稻谷。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一)稻谷籽粒的结构稻谷是一种50-130厘米高的年生性植物,有的深水型稻谷可长至5米高。
稻谷的主茎在底部分叉成数个分蘖,这些分蘖的末端可长出圆锥状花簇。
每个花簇可长出50-500个小穗状花序,每个小穗状花序可给出一个果实,即核质仁。
与大麦和燕麦相同,但与其他谷物不同,稻谷的果实收获后并不与花簇的植物结构完全分离。
即便在脱粒后,稻壳与果实也紧紧地连在一起。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1、稻壳包括内颖、外颖、护颖和颖尖(颖尖伸长为芒)四部分组成。
外颖比内颖略长而大;内、外颖沿边缘卷起成钩状,互相钩合包住颖果,起保护作用。
颖的表面生有针状或钩状茸毛,茸毛的疏密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颖面光滑而无毛。
一般籼稻的茸毛稀而短,散生于颖面上。
粳稻的茸毛多,密集于棱上,且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增多,顶部的茸毛也比基部的长。
因此粳稻的表面一般比籼稻粗糙。
颖的厚度为25-30μm,粳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18%左右。
籼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20%左右。
颖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颖薄而轻。
粳稻的颖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
早稻的颖比晚稻的颖薄而轻。
未成熟的谷粒,其颖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
2、糙米稻谷经砻谷机脱去稻壳后即可得到糙米(Brown rice)。
糙米属颖果,它的表面平滑有光泽。
在糙米米粒中,米粒有胚的一面称腹白,无胚的一面称背面。
有的糙米在腹部或米粒中心部位表现出不透明的白斑,这就是腹白或心白。
腹白和心白是稻谷生长过程中因气候、雨量、肥料等不适宜而造成的。
糙米由果皮、种皮、外胚乳、胚乳及胚所组成。
糙米依粒长可分为特长米、长粒米、中粒米及短粒米。
(1)特长米:糙米长度大于7."50mm者。
(2)长粒米:糙米长度为6."61mm以上。
(3)中粒米:糙米长度为5."51mm以上,未满6."61mm者。
(4)短粒米:糙米长度小于5."51mm以上。
糙米依米粒长宽比可分为细长形、中间形、粗圆形米。
(1)细长形米(Slender grain rice):糙米长宽比大于3."0者。
(2)中间形米(Intermediate grain rice):糙米长宽比为2."1以上、3."0以下者。
(3)粗圆形米(Bold grain rice):糙米长宽比小于2."1者。
糙米再经加工碾去皮层和胚,留下的胚乳,即为食用的大米(Milledrice;Polishedrice)。
碾米过程中脱落的糙米外表部分为米糠,包括果皮、种皮、胚芽、糊粉层及少部分的胚乳等。
(二)稻谷品种的分类品种是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人工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栽培稻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在同一品种中的个体具有较一致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籼稻、粳稻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Sinica)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两个普通栽培稻亚种,籼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平原,粳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及以南的高寒山区。
籼稻亚种与粳稻亚种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形态特征上均有区别。
(1)籼稻籼稻(Long-grain nonglutinous rice)是籼型非糯性稻的果实,具有耐热、耐湿、耐强光和忌寒冷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印度、锡兰、中南半岛、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热带地区及我国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籼稻籽粒一般为细长形,长度是宽度的三倍以上,扁平,茸毛短而稀,一般无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稻壳较薄,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加工时容易出碎米,出米率较低,米质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
(2)粳稻粳稻(Medium to short-grain nonglutinous rice)是粳型非糯性稻的果实,具有耐寒、耐弱光和忌高温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温度较低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地区及韩国、日本等。
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粒短,长度是宽度的1."4-2."9倍,茸毛长而密,芒较长,稻壳较厚,腹白小或没有,角质粒多,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质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
2、早稻、中稻和晚稻籼稻和粳稻亚种根据其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
凡全生育期(播种一成熟)125天以内的为早稻,125-150天为中稻,150天以上为晚稻。
早、中、晚稻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上均有区别。
(1)早稻早稻是生育期较短、成熟季节较早的类型。
从纬度上看,我国的水稻南起海南三亚(北纬18°),北至黑龙江黑河(北纬52°),如此广泛的纬度分布,造成水稻对温度和光照反应的多样性变异。
早稻的感光性极弱或不感光,只要温度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无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下均能完成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换。
华南及长江流域稻区双季稻中的第一季以及华北、东北和西北高纬度的一季粳稻都属于早稻。
由于早稻的生育期较短,成熟季节较早,在长江以南稻区既可做双季早稻种植,又可做双季晚稻种植,早、中熟品种还可以"早翻早",即早稻收获后再播种、移栽。
早稻又分为以下两类:①早籼稻(Earlylong-grain nonglutinous rice):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早籼稻的生长期90-125天,一般1-4月播种,4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籼稻栽插全面开始,7月中下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
早籼稻一般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食味品质也较差。
但是,早籼稻也具有许多其他大米品种无法替代的品质优点:一是营养品质好。
稻米蛋白具有较高的赖氨酸含量、蛋白效用比值(PER)和生物价,是种子蛋白中的佼佼者;而早籼稻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要明显优于中晚稻。
二是早籼稻用途广泛。
早籼稻除直接作口粮外,还可作多种工业加工用粮和饲料。
早籼稻直链淀粉含量高,是食用味精、米粉和酿酒等主要加工原料。
据浙江省味精协会介绍,目前浙江省味精年产量达110亿公斤,占全国产量的1/ 6 ,每年可转化早籼米215亿公斤。
用早籼米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米粉更加松软可口。
三是早籼稻脂肪(油份)含量相对较少,大米的陈化速度较慢,从而耐贮藏。
《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长江以南地区稻谷的储存年限为2-3年,但从实际情况看,早籼稻谷即使储存3-5年,质量仍可保持相对稳定,而晚籼稻和晚粳稻储存2-3年后就容易引起陈化劣变。
由于早籼稻耐储存,所以它往往是国家储备粮的首选品种。
四是早籼稻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相对较少,早籼米的卫生品质也相对较高,因而随着早籼米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样化的发展,当前及未来还有相当数量的消费群体。
②早粳稻(Early round-grain nonglutinous rice)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粳稻谷,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东北的一季粳稻以及长江以南稻区双季稻中第一季早、中熟品种多属于早粳稻类型。
目前,国内所说的早稻通常指双季稻的前季稻,基本上为籼型,即早籼稻。
(2)中稻中稻生育期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生长期125-150天,一般在早秋季节成熟。
多数中粳品种具有中等的感光性,播种至抽穗日数因地区和播期不同而变化较大,遇短日高温天气,生育期缩短。
中籼稻品种的感光性比中粳稻弱,播种至抽穗日数变化较小而相对稳定,因而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可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之间相互引种,如华南稻区的迟熟早籼引至长江流域稻区可以作中稻种植。
(3)晚稻晚稻为生育期较长,成熟季节较迟的类型。
晚稻对日照长度极为敏感,无论早播或迟播,都要经9~10月份秋季短日照条件的诱导才能抽穗。
原来的华南和华中一带的单季和连作晚籼或晚粳的地方品种,都属于晚稻。
现代改良品种中,许多晚稻品种的感光性被削弱。
由于晚稻的成熟灌浆期正值晚秋,昼夜温差较大,稻米品质比较优良。
晚稻又分为以下两类:①晚籼稻(Late long-grain nonglutinous rice)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粒较多。
晚稻的生长期为150-180天,7-8月播种,11月上旬收获。
晚籼稻米与早籼稻米相反,一般品质较好。
②晚粳稻(Late medium to short-grain nonglutinous rice)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粳稻谷,米粒腹白较小,角质粒较多。
无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都可根据熟期早晚分为早、中、迟熟三类。
熟制是因地、因时相对而言。
我国水稻品种全国熟性期的划分,是以各品种在南京的抽穗期作为标准;地区熟性期的划分,则按地区品种在当地的生育期长短而定,不同熟期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育期日数、不同生育型,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生长,播种期和收获季节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按熟期特点进行搭配和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
由于中、晚籼稻的种植和收获时间连续,用途相近,现货中通常把中晚籼稻归为一类,与早籼稻相区别。
3、水稻和陆稻根据栽种地区土壤水分的不同,早稻、中稻和晚稻又分水稻和陆稻两个土壤生态类型。
陆稻是人们从水稻中选择驯化出的具有耐旱性的一种土壤生态型。
水稻与陆稻在生理特性、栽培特点上均有区别。
水稻种植于水田中,需水量多,产量高,品质较好;陆稻则种植于旱地,耐旱性强,成熟早,产量低,谷壳及糠层较厚,米粒组织疏松,硬度低,出米率低,大米的色泽和口味也较差,因此播种面积一直较少。
此外还有少量完全依赖雨水的天水稻。
水约占93%,天水稻约占4%,陆稻约占3%。
纳入国家标准的籼稻谷、粳稻谷和糯稻谷,都是指水稻而言。
4、粘稻和糯稻每个土壤生态型又分为粘稻和糯稻两个变种。
粘稻与糯稻的主要区别是米质粘性大小的不同,糯稻是粘稻淀粉粒性质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变异型。
(1)粘稻粘稻(非糯性)是相对于糯稻而言的,米粒的胚乳中含有较多直链淀粉的水稻类型。
粘稻的米饭粘性较弱,其中粳稻的粘性强于籼稻。
大多数粘稻的胚乳中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和70%~80%的支链淀粉,而糯稻中则只有支链淀粉,不含或很少含直链淀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