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谷18品种介绍

合集下载

谷子品种豫谷18及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品种豫谷18及栽培技术要点
寸 闺 种业
良 种良 法
谷 子品种 豫 谷 1 8及 栽培 技 术要 点
王淑君 魏林楠 刘海 萍 王素 英 刘金 荣 闫宏 山 宋中强
( 河南省 安阳市农 业科学院 , 安阳 4 5 5 0 0 0)
豫谷 l 8 原名安 0 7 — 4 5 8 5 , 是 河 南 省 安 阳市 农 业 科 学 院 以豫 谷 1 号 为母 本、 保 2 8 2为 父 本 经 过 安 阳 、 海 南 两 地 动 态选 育 而 成 的 谷 子 新 品 种 。2 0 1 2年 通 过
6 . 7 0 %, 蛀茎率为 3 . 5 2 %; 在东 北 春谷 区 , 该 品种 高抗 倒
谷 2 0 1 2 0 0 1 , 并 定 名 为豫 谷 1 8 。2 0 1 2 — 2 0 1 3年 参 加 了
国家 谷 子 品种 西北 中晚 熟组 、 东 北 春 谷 区组 区 域试 验 ;
病 率分别 为 0 . 4 0 %、1 . 1 4 %、0 . 2 4 %, 蛀 茎率 1 . 7 3 %;
穗粒 重 1 6 . 9 4 g; 千粒 重 2 . 5 6 g , 出谷率 8 1 . 6 8 %, 出 米
2 产 量 表 现
2 . 1 华 北夏 谷 区 2 0 1 0 — 2 0 1 1 年 参 加 华 北 夏 谷 区 组 国 家 谷 子 品种 区域 试 验 , 2年 每 h m 平 均 产 量 为
全 国谷 子 新 品种 鉴 定 委 员 会 鉴 定 , 鉴 定 编号 为 国 品鉴
在 西 北 春 谷 区( 中晚熟组 ) , 该 品种 抗 倒 性 、 耐 旱 性 均
为1 级, 谷锈 病 、 谷瘟病 、 纹 枯病均为 3 级, 黑穗病 、 线

晋南冷凉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乳线比例、产量及品质研究

晋南冷凉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乳线比例、产量及品质研究

杂谷16号、朝谷58、冀谷39、豫谷35、中谷2号、冀谷168、济谷22、中谷9号均适宜在淄博市进行推广种植,同时这些品种也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谷子新品种的选育。

参考文献[1]刁现民.中国谷子产业与产业技术体系.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刘洛明.洛阳市谷子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中国种业,2014(1):65-66[3]秦岭,杨延兵,管延安,张华文,王海莲,刘宾,陈二影.不同生态区主要育成谷子品种芽期耐旱性鉴定.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1):146-151[4]管延安,杨延兵,秦岭,王海莲,张华文.山东省谷子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对策.山东农业科学,2009(9):119-122[5]李荫梅.谷子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6]古世禄.谷子研究新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杜,1996[7]吕建珍,王宏勇,任莹,马建萍,赵凯.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表型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农学报,2023,37(3):471-482 [8]王殿瀛,陈玉香.谷子品种(系)南北异地种植主要性状变化及其应用.中国农业科学,1980(4):33-38[9]王殿瀛,郭桂兰,王节之,王玉文,赵太存,史琴香.中国谷子主产区谷子生态区划.华北农学报,1992,7(4):123-128[10]刁现民,程汝宏.十五年区试数据分析展示谷子糜子育种现状.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4469-4474[11]相吉山,张恒儒,刘涵,索良喜,贾姝婧,张颖,史景奇,胡利喆,蔡一宁.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比较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22(9):31-41(收稿日期:2023-12-12)表5 各品种产量比较品种名称小区产量(kg)折合产量(kg/667m2)较对照增减产(%)产量排名晋谷217.44371.8 6.627黄金苗 4.90245.1-29.7121山西红谷 5.06252.9-27.4720长农357.35367.1 5.288大同29 3.94197.1-43.4824金苗K2 3.46172.7-50.4725赤优金苗1号 6.20309.8-11.1616张杂谷13号 6.53326.2-6.4514张杂谷16号8.14406.916.691长农47 6.93346.2-0.7212陇谷13 5.66282.7-18.9319九谷23 6.92346.0-0.7713嫩选18 6.08304.0-12.8217嫩选15 4.08203.8-41.5522朝谷588.03401.415.112龙谷25 4.01200.2-42.5923龙谷38 5.68284.0-18.5518公谷88 6.46322.9-7.4015豫谷18(CK) 6.98348.7-11豫谷357.81390.511.994济谷227.25362.5 3.969冀谷1687.62380.79.186冀谷397.82390.912.103中谷9号 6.99349.40.2010中谷2号7.63381.49.385DOI:10.19462/ki.zgzy.20240116002赣东北地区中、晚稻品种展示试验初报张美薇 夏 晶 郑 伟 孙 华 夏 立 俞步云 杨雨春 钱 辉 余小芸 周晓丰(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南昌330000)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赣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2023年在江西省余江区开展了中稻和晚稻两个不同生育期优质水稻品种(系)展示试验。

谷子新优品种介绍

谷子新优品种介绍

谷子新优品种介绍作者: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01期抗除草剂高产谷子新品种—济谷16济谷16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济8787为母本,冀谷2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代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新品种。

2013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品种特性:幼苗绿色,生育期 87天,株高122厘米。

纺锤形穗,穗较紧;穗长20厘米,单穗重14克,穗粒重11.9克;千粒重2.8克;出谷率85.3%,出米率80%;黄谷黄米,熟相较好。

该品种对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具有较强抗性。

为抗除草剂拿捕净品种。

稳产性好,667平方米产4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麦收后抢时足墒下种,以保全苗。

3~5叶期可用100毫升拿捕净对水50千克防除禾本科杂草。

留苗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4.5万株,及时间苗、定苗。

注意追施拔节孕穗氮肥,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宜超过20千克尿素,如有旱情及时浇水。

及时防治病虫害,孕穗期注意防治黏虫。

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合于山东、河南、河北南部夏播种植。

高产灰米谷子新品种—济谷17济谷17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高产、抗性好的谷子品种冀谷22为母本,以山东地方品种乌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谷子新品种,是目前夏谷产区表现最为突出的灰米谷子品种。

品种特性:幼苗绿色,生育期86天,株高137厘米。

纺锤形穗,穗子紧;灰谷灰绿米,穗长20厘米,单穗重14.7克,穗粒重12.5克;千粒重3克;出谷率85.6%,出米率82.3%。

该品种对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抗性较强,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轻。

多年产量鉴定表现突出,2012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多点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342.2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9%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麦收后尽量抢时播种,尽量做到足墒下种,以保全苗。

留苗密度一般应667平方米4万株,间苗定苗要及时。

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宜超过20千克尿素,如有旱情及时浇水。

谷子种植管理技术

谷子种植管理技术

谷子种植管理技术谷子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喜温、喜光照的短日照作物,不同地区的谷子种植管理技术有不同,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东北春谷区的谷子种植管理技术(一)选择良种根据市场需求,兼顾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田间表现好的优质、高产、抗倒、耐旱、抗病,及兼抗除草剂的品种。

此外,选择株高适宜、谷码较紧的品种,有效降低机械收获损失率。

谷子属于光温反应敏感的作物,避免不同地区间盲目引种,特别是跨大区引种。

适宜品种有公矮5号、公矮8号、九谷18、九谷19、九谷20、龙谷25、龙谷35,农家优质品种黄金苗、红谷子等,近年来新培育的豫谷31、冀谷40和中谷2等也可在本区种植。

(二)整地施肥谷子粒小苗弱,提倡精细整地。

秋季耕翻耙耱,春季播种前灌足底墒水、施足底肥,旋耕、耙耱、镇压,做到上虚下实。

本区去年冬季降雪较多,今年春季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应抓住时机,免耕保墒播种。

部分冬季降雨降雪少干旱严重的地区,可在早春整地,待降雨后趁墒播种。

底肥一般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也可用二铵等复合型化肥代替,一般亩施纯N8-10公斤、P2O58.0公斤左右。

旱薄地很少追肥,宜重施底肥。

(三)适期播种该区黑龙江等无霜期短的地区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开始播种,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一般在5月初到5月20日左右,不能晚于5月底。

冷凉春播区和干旱区应选择微垄膜侧沟播或者全膜覆盖播种,采用配套覆膜播种一体机,并可结合滴灌、喷灌等节水栽培技术。

雨量和热量较好的地区可采用2B/M-5A2谷子条播机露地平播,可用抗除草剂品种以节约人工间苗成本,并注意加大行距至50厘米左右,以利于中耕机械操作。

(四)合理密植适宜播量和间苗管理,确保适宜基本苗是谷子丰产丰收的关键技术之一。

旱薄地采用精量播种,亩播量0.2-0.35公斤,播后无需间苗;若无法精量播种,一般可按照0.5-1.0公斤播量,播后采用人工间苗或化学间苗,达到适宜群体。

15972573_不同品种系_和地区对小米硒含量的影响

15972573_不同品种系_和地区对小米硒含量的影响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防癌变等诸多生物学功能[1,2],人体缺硒会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白肌病[3,4]等多种疾病。

提高粮食的硒含量是改善人体膳食硒营养的主要途径。

目前国内对硒含量的研究多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等作物上,内容大多为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作物对硒的吸收和转运[5~7],不同硒肥对作物产量、硒累积和品质的影响[8,9]等方面。

目前,对谷子的硒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品种的硒含量差异上,测定结果显示,晋谷29号的硒含量为0.04μg/g [10],豫谷11的硒含量为173.78μg/g [11];但是,不同种植区域对谷子硒含量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且品种与地域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小米硒含量的影赵宇1,崔纪菡1,李顺国1,夏雪岩1,宋世佳1,刘猛1,王慧军2*(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5;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摘要:明确谷子品种(系)和种植区域对谷子硒累积的影响,可为优化小米硒营养、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依据。

以来自谷子主产区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的25个夏谷主栽品种或潜力品系为试材,在土壤硒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的3个地区河北藁城、河北井陉和山东博山同时种植,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和地区对小米硒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品种(系)对小米硒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品种间小米硒含量变幅较小,范围为0.072~0.101μg/g ,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40倍,其中,济谷15、衡谷10号、冀谷35、博山黑谷、夏谷2号和冀谷21可以作为富硒谷子品种开发利用;土壤硒含量是影响小米硒含量的决定性因素,小米硒含量随着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地区差异导致的小米硒含量变幅为0.0453~0.1210μg/g ,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67倍,其中,藁城区可以作为富硒谷子种植区开发利用。

关键词:硒;品种;地区;谷子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7)04-0001-04收稿日期:2017-04-24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6);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236405D );石家庄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1490248A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项目(F17E04)作者简介:赵宇(1979-),男,河南原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研究。

辽西地区谷子新品种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辽西地区谷子新品种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辽西地区谷子新品种及机械化栽培技术作者:孙睿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02期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特色作物,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

谷子脱壳后为小米,小米营养素种类齐全,营养全面,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7种元素。

对预防和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和抗氧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辽西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做以介绍,重点推介了适于机械化覆膜和简化化学除草的谷子品种朝谷58,同时对该品种的机械化栽培技术做以简介。

1.辽西地区的谷子新品种辽西地区不同区域种植的谷子品种不同,在喀左县主要是红谷子及燕谷18为主;建昌县以朝谷58和燕谷18为主,在建平县主要是红谷子和黄金苗,北票市以赤谷系列和朝谷13为主,阜新县县以日本132和金谷系列矮杆品种为主。

这些品种除燕谷18号和朝谷58是近几年审定的品种外,其他品种由于长时间种植,品种退化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生产的要求。

1.1燕谷18号燕谷18号是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选育的优良谷子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鉴定。

该品种幼苗绿色,生育期110-120天。

株高130-140cm,出谷率78-82%,褐谷、黄米,米质粳性,千粒重3.2g。

该品种米质优良,2009年在全国第八届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国家二级优质米。

抗旱性强,高抗谷瘟病、白发病、锈病、纹枯病。

一般亩产350-450kg。

1.2朝谷58号。

朝谷58是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选育的谷子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国家鉴定。

朝谷58为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119天,株高155.7cm,穗长20.2cm,穗纺锤型,单穗粒重11.91g,千粒重2.70g,籽粒圆形,黄谷、黄米,米质粳性,出谷率80-83%,一般亩产350公斤左右。

朝谷58突出特点是抗拿扑净(适合简化栽培)。

1.3朝谷62朝谷62是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河北省谷子研究所选育。

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0天,株高123cm,穗型纺锤,粒色黄,穗粒重11.31g,千粒重2.86g。

谷子品种豫谷18及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品种豫谷18及栽培技术要点

4.4 田间管理 春播地膜花生防止烧苗,播种后要经常查田护膜,当花生出苗顶土时,要及时开膜放苗。

麦套花生在小麦收获后,及时中耕灭茬、破除板结,苗期中耕每hm2追施花生配方肥300kg,促进壮苗早发。

初花期施硝酸磷肥225kg;盛花后期对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进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1 2次控制花生长势,每次间隔7 10d,将株高控制在45cm左右,中低产田地一般不控制旺长。

花生生长后期,追施叶面肥可满足花生对水肥的需求,延长荚果充实时间,提高荚果饱满度,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4.5 收获与干燥 花生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充分干燥(含水量10%以下)后入库保管,切忌与普通花生混收混存。

(收稿日期:2015-08-21)谷子品种豫谷18及栽培技术要点王淑君 魏林楠 刘海萍 王素英 刘金荣 闫宏山 宋中强(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 455000)豫谷18原名安07-4585,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1号为母本、保282为父本经过安阳、海南两地动态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

2012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谷2012001,并定名为豫谷18。

2012-2013年参加了国家谷子品种西北中晚熟组、东北春谷区组区域试验;2014年通过西北东北春谷区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谷2014009。

该品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是理想的谷子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1 特征特性1.1 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幼苗绿色,穗呈圆筒型、纺锤型,穗码适中偏紧,株高适中,穗层整齐,灌浆快,结实性好,黄谷黄米,抗穗发芽,后期不早衰,丰产性状优良,适合机械化收割。

在华北夏谷区该品种生育期88d,株高119.64cm。

在留苗密度为60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率为94.13%;穗长18.99cm,单穗重19.85g,穗粒重16.94g;千粒重2.56g,出谷率81.68%,出米率76.46%。

在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该品种生育期122d,株高120.7cm,穗长22.71cm,穗重22.02g,穗粒重18.06g,出谷率82.10%,千粒重2.73g。

宜阳县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宜阳县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河南农业2016年第10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豫谷18号、豫谷19号、豫谷24号、豫谷5415号6个品种由安阳市农科院提供;豫谷23号、冀谷31号2个品种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晋谷51号由山西省农科院提供;张杂谷8号由张家口农科院提供;衡谷10号由河北省农科院提供;HD-2039由深圳华大公司提供。

以宜阳县主栽品种豫谷18号作为对照品种。

(二)试验设计供试品种12个,对照品种为豫谷18号,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每次重复12个处理,每个处理长25m,宽10m,面积为250m 2,按品种编号顺序随机东西向排列,南北行向,按当地群众习惯高122.5cm,居参试品种第4名;豫谷19号株高122cm,居参试品种第5名;衡谷10号株高121.3cm,居参试品种第6名;豫谷17号株高117cm,居参试品种第7名;张杂谷8号株高109cm,居参试品种第8名;豫谷18号株高108cm,居参试品种第9名;豫谷16号株高107.5cm,居参试品种第10名;冀谷31号株高103cm,居参试品种第11名;豫谷23号株高101cm,居参试品种第12名。

晋谷51号、HD-2039株高都在140cm 以上,明显偏高,易倒伏。

(二)室内考种情况分析从表2可知,豫谷18号单穗1名;豫28.8g,居参试品号单穗粒重3名;张杂谷穗粒重24.4g,24号单6名;23.9g,居参试51号单穗粒重8名;豫谷17920.1g,居10号单穗粒11名;豫19.7g,居参试品张杂谷8号每居参试品18号增长667m 2产量为2名,比对7.7%;豫谷5415居参试18号增长每667m 2产量为4名,比对19号、17号、号、豫谷24号18号。

该试验在谷子播种后,谷子出苗基本整齐,个别地块有少量的缺苗断垄现象。

谷子生长期间,光照充足,有多次降雨过程,无持续性干旱,极端气候少,基本上属于风调雨顺,为谷子的出苗、拔节、抽穗及灌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硒优质保健谷子新品种“冀谷18”
(1)品种来源: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谷研4号”为母本,“高39”为父本,采用杂交方法育成,原名“冀优1号”,出圃代号“98481”,2003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2)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绿色,夏播生育期86天,株高106.7厘米,穗长17.8厘米,纺锤型穗,松紧适中。

单穗重12.1克,穗粒重9.70克,在亩留苗5.0万的情况下,亩成穗4.56万,成穗率91.2%,在同期参试品种中成穗率最高。

出谷率80.2%,出米率78.5%。

黄谷,米色浅黄,适口性好,千粒重为3.0克。

抗逆性较强,在两年22点次的国家谷子品种试验中表现1级抗倒,2级抗旱,对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抗性较强,均为1级,抗红叶病、线虫病、白发病。

米色浅黄,一致性上等,煮粥省火、粘香,品质较好。

2001年在“全国第四届食用粟品质检测鉴评会”上评为一级优质米。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小米含粗蛋白质11.3%,粗脂肪3.66%,直链淀粉16.74%,胶稠度144毫米,碱消指数2.3,VB1 5.86mg/kg ,VE 10.51mg/kg ,硒180.1ppb,铁24.86mg/kg,锌22.41mg/kg。

医学研究表明,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大骨节病、克山病和癌症等作用。

冀谷18小米含硒180.1ppb,是一般品种的2倍左右。

(3)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试验(华北夏谷区组),两年22点次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0.2公斤,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10.54%。

2001~2002年还跨生态区参加了国家谷子品种试验西北春谷区中熟组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96.4公斤,与
统一对照承谷8号产量持平,其中,在内蒙赤峰农科所、河北承德农科所、山西经作所、山西遗传所试点表现较好,2001年在承德市农科所试点亩产达528.8公斤。

在大面积示范中,一般较当地品种增产10~15%,小面积最高亩产542公斤。

(4)适宜种植区域:主要冀鲁豫两熟区夏播,也适宜在冀东北和冀西丘陵山地、山西太原、内蒙赤峰、宁夏固原等地春播。

(5)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冀鲁豫夏谷区适宜播期为6月15~25日,最迟不晚于7月5日,行距0.35~0.4米,亩留苗4.5~5.0万株;在冀东北、冀西丘陵山地春播的适宜播期为5月10~30日。

在河北承德、山西太原、内蒙赤峰、宁夏固原等地春播适宜播期5月10日左右。

春播要求行距0.4~0.5米,亩留苗4.0万株。

旱地拔节后至抽穗前趁雨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水浇地孕穗中后期亩追施尿素15公斤。

抽穗前后注意防治粘虫和蚜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