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小说排名

中国古典小说排名

中国古典小说排名中国古典小说琳琅满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本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排名,希望得到您的认可。

第一部《红楼梦》《红楼梦》清曹雪芹“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我国古典小说中现实性和艺术性能完美统一的巨著,代表着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成为世界名著之一。

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为中心,以明清封建社会为背景,写出了封建大家庭的兴衰。

第二部《西游记》《西游记》明吴承恩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本书取材于唐太宗时,僧人陈玄奘往天竺(印度)取经的故事,而加以神魔化的发挥被称为至奇至幻之书,几百年来,一直以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成就、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绚丽多彩、汪洋姿肆的笔调,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孙悟空、猪八戒等人、妖、神三位一体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第三部《水浒传》《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大著,中国英雄传奇的最杰出的代表作。

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村,塑造了宋江、李逵、林冲、鲁智深等一百多位梁山英雄的形象,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和腐朽。

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被视为“史记而下,便是此书的天地间至文”第四部《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我国古代历史题材小说最高成就这部巨著以宏大的气魄,艺术化的笔墨描述了从汉末三分到三国归晋,这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其中对风云变幻的政局和惊心动魄的战争淋漓尽致的描绘,尤显作者超凡的艺术功力。

第五部《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

(清)蒲松龄作。

分为十六卷,四百三十一篇,是一部讽刺意味很强的小说集。

书中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做了尖刻的讽刺。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话的形式写出来的。

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学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

第六部“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明冯梦龙“三言”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宝库明代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与《二拍》并称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开创中国小说的新领域。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小说•白话小说《西游记》明•吴承恩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100回.〔天都外臣序本〕《三国演义》明•罗贯中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120回.〔程乙本〕《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2回.〔尚友堂重刊本〕《三刻拍案惊奇》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型世言》明•陆人龙40回.〔奎章阁本〕《花月痕》清•魏秀仁56回.〔通行本〕《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60回.〔通行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糊涂世界》清•吴趼人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瞎骗奇闻》清•吴趼人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发财秘诀》清•吴趼人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劫馀灰》清•吴趼人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说岳全传》清•钱彩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说唐》清•无名氏66回.〔通行本〕《说唐后传》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说唐三传》清•中都逸叟编次90回.〔通行本〕《薛刚反唐》清•如莲居士100回.〔通行本〕《绣鞋记》清•乌有先生20回.〔通行本〕《海上花列传》清•韩庆邦64回.〔通行本〕《平山冷燕》佚名20回.〔通行本〕《赛花铃》清•白云道人16回.〔通行本〕《九命奇冤》清•吴趼人36回.〔通行本〕《狐狸缘全传》22回.〔通行本〕《二度梅全传》清•天花主人40回.〔通行本〕《情梦柝》清•蕙水安阳酒民20回.〔通行本〕《老残游记》清•刘鹗20回.〔通行本〕《品花宝鉴》清•陈森编62回.〔通行本〕《绿野仙踪》清•李百川100回.〔通行本〕《飞龙全传》清•吴璇60回.〔崇德书院本〕《隋唐演义》清•褚人获100回.〔通行本〕《杨家将》清•佚名50回.〔通行本〕《呼家将》清•佚名40回.〔通行本〕《济公全传》清•郭小亭240回.〔通行本〕《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刊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京本通俗小说》7回.〔缪荃悄刻本〕《宜春香质》明•醉西湖心月主人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隋炀帝艳史》明?齐东野人40回.〔通行本〕《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三国志平话》3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武王伐纣平话》3回.〔通行本〕《封神演义》明•许仲琳100回.〔清褚人获序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明•罗懋登100回.〔明万历二十六年三山道人刻本〕《金瓶梅词话》明•笑笑生100回.〔万历本〕《英烈传》明•佚名80回.〔通行本〕《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蔡元放108回.〔通行本〕《三遂平妖传》明•罗贯中20回.〔通行本〕《禅真逸史》明•清溪道人40回.〔通行本〕《禅真后史》明•方汝浩54回.〔通行本〕《杜骗新书》明•张应俞24回.〔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风流和尚》明•无名氏12回.〔通行本〕《欢喜冤家》明•西湖渔隐主人12回.〔通行本〕《续欢喜冤家》明•西湖渔隐主人12回.〔通行本〕《剑侠传》明•王世贞4回.〔通行本〕《万花楼演义》清•西湖居士68回.〔同文堂刊本〕《洪秀全演义》清•黄小配54回.〔笔记小说大观本〕《儒林外史》清•吴敬梓56回.〔卧闲草堂本〕《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100回.〔通行本〕《怡情阵》清•江西野人编演10回.〔通行本〕《浓情快史》清•嘉禾餐花主人30回.〔啸花轩刻本〕《镜花缘》清•李汝珍100回.〔点石斋石印本〕《孽海花》清•曾朴35回.〔通行本〕《续孽海花》张鸿(燕谷老人)35回.〔通行本〕《韩湘子全传》30回.〔通行本〕《七侠五义》清•石玉昆120回.〔通行本〕《三侠五义》清•石玉昆120回.〔通行本〕《七剑十三侠》清•唐芸洲180回.〔光绪二十九年集成本〕《施公案》清•佚名180回.〔宝文堂本〕《施公案续》清•佚名180回.〔宝文堂本〕《刘公案》清•佚名(曲本)107回.〔车王府曲本〕《彭公案》清•贪梦道人100回.〔清光绪壬辰京都经国堂刻本〕《三侠剑》清•张杰鑫7回.〔通行本〕《小八义》105回.〔通行本〕《小五义》清•石玉昆248回.〔通行本〕《八洞天》清•笔炼阁编述8卷.〔通行本〕《侠义风月传》清•名教中人18回.〔萃芳楼藏版本〕《儿女英雄传》清•文康等72回.〔北京聚珍堂本〕《于少保萃忠全传》40回.〔通行本〕《十二楼》清•李渔38回.〔通行本〕《九云记》清•无名氏33回.〔通行本〕《青楼梦》64回.〔通行本〕《风流悟》清•坐花散人8回.〔通行本〕《女娲石》清•海上独啸子16回.〔通行本〕《醒名花》清•墨憨斋16回.〔通行本〕《明珠缘》明•佚名50回.〔通行本〕《八段锦》清•醒世居士8回.〔醉月楼刊本〕《幻中游》清•烟霞主人18回.〔通行本〕《五美缘》清•寄生氏80回.〔通行本〕《醋葫芦》清•伏雌教主20回.〔通行本〕《疗妒缘》清•静怡主人8回.〔通行本〕《警寤钟》清•嗤嗤道人16回.〔通行本〕《玉蟾记》清•通元子53回.〔通行本〕《珍珠舶》清•烟水散人18回.〔通行本〕《梦中缘》清•李修行15回.〔通行本〕《都是幻》清•潇湘迷津渡者12回.〔通行本〕《玉楼春》清•白云道人24回.〔通行本〕《锦香亭》清•素庵主人16回.〔清初写刻本〕《痴娇丽》清•情痴反正道人13回.〔通行本〕《痴人福》清•不题撰人9回.〔上海书局石印本〕《风月梦》清•邗上蒙人33回.〔上海申报馆排印本〕《蝴蝶缘》南岳道人编16回.〔通行本〕《绣球缘》29回.〔通行本〕《九尾龟》清•张春帆192回.〔点石斋刊本〕《石点头》12回.〔通行本〕《野叟曝言》清•不题撰人152回.〔毗陵汇珍楼新刊本〕《女仙外史》清•吕熊100回.〔通行本〕《补红楼梦》清•嬛山樵48回.〔通行本〕《后红楼梦》清•逍遥子30回.〔嘉庆白纸刊本〕《红楼复梦》100回.〔通行本〕《红楼真梦》清•郭则64回.〔通行本〕《红楼圆梦》清•临鹤山人31回.〔通行本〕《红楼梦影》清?云槎外史24回.〔通行本〕《红楼梦补》清•沈懋德48回.〔民国三年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绮楼重梦》清•兰皋主人48回.〔通行本〕《增补红楼梦》清•嫏嬛山樵32回.〔道光四年本衙藏本〕《蜃楼志》清•庾岭劳人24回.〔通行本〕《歧路灯》清•李绿园108回.〔清义堂本〕《天豹图》清•不题撰40回.〔丰胜书坊刊本〕《梼杌闲评》清•不题撰人49回.〔通行本〕《西湖二集》清•周清原34回.〔通行本〕《绣戈袍全传》清•江南随园主人42回.〔通行本〕《粉妆楼全传》清•竹溪山人80回.〔宝华楼刊本〕《春柳莺》南北鹖冠史者10回.〔清坊刊本〕《蕉叶帕》清•无名氏16回.〔清刻本〕《空空幻》清•梧冈主人18回.〔通行本〕《巫梦缘》佚名18回.〔通行本〕《娱目醒心编》清•杜纲18回.〔通行本〕《永庆升平前传》清•姜振名、郭广瑞18回.〔北京宝文堂刊本〕《昭阳趣史》明•古杭艳艳生4回.〔通行本〕《株林野史》清•痴道人编辑16回.〔通行本〕《林兰香》清•清•随缘下士编64回.〔道光十八年本,大连图书馆藏〕《五色石》清•笔炼阁主人8回.〔大连图书馆藏原刊本〕《桃花庵》清24回.〔通行本〕《弁而钗》清•醉西湖心20回.〔通行本〕《桃花影》清•徐震12回.〔通行本〕《巫山艳史》不题撰人16回.〔通行本〕《五凤吟》清•云间嗤嗤道人20回.〔通行本〕《绣屏缘》清•苏庵主人编次20回.〔通行本〕《锦绣衣》12回.〔通行本〕《载花船》4回.〔通行本〕《何典》清•过路人编定10回.〔通行本〕《再生缘》清•陈端生40回.〔通行本〕《笏山记》清•蔡召华69回.〔通行本〕《岂有此理》清•空空主人12集.〔通行本〕《廿载繁华梦》清•黄小配40回.〔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新中国未来记》清•梁启超5回.〔《饮冰室合集》本〕《绿牡丹》清•无名氏64回.〔芥子园藏板本〕《巧联珠》清•烟霞逸士16回.〔可语堂刊本〕《白圭志》清•崔象川15回.〔通行本〕《双凤奇缘》清•雪樵主人80回.〔经文堂刊本〕《后西游记》40回.〔通行本〕《新西游记》清•陈景韩6回.〔小说林铅印本〕《后水浒传》46回.〔通行本〕《荡寇志》清•俞万春78回.〔通行本〕《驻春园小史》清•吴航野客26回.〔通行本〕《负曝闲谈》清•欧阳钜源30回.〔通行本〕《飞花艳想》清•樵云山人编次18回.〔通行本〕《凤凰池》清•烟霞散人编16回.〔通行本〕《雪月梅》清•陈朗50回.〔德华堂藏版本〕《东游记》56回.〔通行本〕《海上尘天影》清•梁溪司香旧尉60回.〔通行本〕《海游记》清•无名氏30回.〔通行本〕《恨海》清•吴趼人10回.〔通行本〕《李笠翁小说十五种》清•李渔15种.〔通行本〕《豆棚闲话》艾衲居士编12则.〔通行本〕《续英烈传》清•空谷老人编次34回.〔集古斋梓刻,经国堂刊印本〕《续金瓶梅》清•丁耀亢64回.〔通行本〕《洞玄子》1回.〔双梅影龛丛书本〕《肉蒲团》明•李渔20回.〔通行本〕《浪史奇观》40回.〔通行本〕《灯草和尚》12回.〔通行本〕《痴婆子传》芙蓉主人2回.〔通行本〕《如意君传》明•徐昌龄1回.〔明刊本〕《赵飞燕外传》伶玄1回.〔通行本〕《杏花天》14回.〔通行本〕《绣榻野史》明•吕天成2回.〔通行本〕《僧尼孽海》明•唐寅30回.〔通行本〕《春闺秘史》10回.〔通行本〕《姑妄言》清•曹去晶24卷.〔通行本〕《别有香》16回.〔通行本〕《春梦琐言》1回.〔通行本〕《控鹤监秘记》1回.〔通行本〕《素娥篇》42节.〔通行本〕《一片情》14回.〔通行本〕《妖狐艳史》12回.〔通行本〕《两肉缘》12回.〔通行本〕《碧玉楼》18回.〔通行本〕《桃花艳史》清•佚名18回.〔通行本〕《风月鉴》清•吴贻棠18回.〔通行本〕《灯月缘》清•携李烟水散人12回.〔通行本〕《玉娇梨》明•荑秋散人18回.〔通行本〕《龙阳逸史》明•京江醉竹居士20回.〔通行本〕《闹花丛》清•故苏痴情士18回.〔通行本〕小说•文言小说《穆天子传》战国•佚名6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燕丹子》3卷.〔平津馆丛书孙星衍校订本〕《异苑》晋•刘敬叔10卷.〔四库全书本〕《搜神记》东晋•干宝20卷.〔津逮秘书本〕《搜神後记》旧题晋•陶潜10卷.〔四库全书本〕《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36篇四库全书本〕《殷芸小说》南朝梁•殷芸10卷.〔通行本〕《游仙窟》唐•张鷟1卷.〔通行本〕《太平广记》宋•李昉50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夷坚志》宋•洪迈206卷.〔涵芬楼排印本〕《醉翁谈录》宋•罗烨20卷.〔通行本〕《绿窗新语》宋•皇都风月主人辑2卷.〔通行本〕《剪灯新话》明•瞿佑4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本〕《剪灯馀话》明•李祯1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觅灯因话》明•邵景詹2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本〕《古今谈概》明•冯梦龙36卷.〔通行本〕《古今说海》明•陆楫等4卷.〔通行本〕《类说》明•冯梦龙36卷.〔通行本〕《虞初新志》清•张潮辑2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情史》明•江南詹詹外史24卷.〔通行本〕《聊斋志异》清•蒲松龄12卷.〔铸雪斋钞本〕《女聊斋志异》清•贾茗辑4卷.〔通行本〕《子不语》清•袁枚24卷.〔通行本〕《续子不语》清•袁枚10卷.〔通行本〕《萤窗异草》清•长白浩歌子12卷.〔通行本〕《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24卷.〔通行本〕《玉梨魂》徐枕亚30卷.〔通行本〕《断鸿零雁记》清•苏曼殊27章.〔通行本〕。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荐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绚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珍宝。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举,欢迎查阅!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举1.《水浒传》元末明初传为施耐庵创作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通过描写梁山英雄抵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2.《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布满奇情幻想的浪漫主义杰作,神话小说第一书,在缤纷的神话之境中展现生活的真实,是荒诞与完满的结合。

经典桥段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

3.《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经典桥段有煮酒论英雄、桃园三结义、败走华容道、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4.《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巅峰之作,一部最宏大的文学奇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呈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5.《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

古典文学名著大全

古典文学名著大全

古典文学名著大全在中华传统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之作,这些古典文学名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着古人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不可错过的古典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跨越时空,仍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

通过描绘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遭遇,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荒诞和人性的悲剧。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最高峰。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乱世的政治斗争和英雄豪杰的形象为背景,描绘了诸葛亮、刘备、曹操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出了智谋、忠诚、胆识等品质。

《三国演义》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寓言体长篇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为主角,讲述了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描绘了孙悟空等人物的英勇善良,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这部作品以其幽默诙谐、丰富奇幻的情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以忠、信、义为主题的史诗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宋江、吴用、李逵等英雄好汉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水泊梁山一起抗击腐败官吏的斗争历程。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悲壮的情节,展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正义、勇气、团结等价值观的追求,为后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总结来说,这些古典文学名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它们通过对人性、道德、历史的探索,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这些作品之所以被誉为经典之作,正是因为它们深深影响着读者,并启迪着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小说•白话小说《西游记》明•吴承恩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100回.〔天都外臣序本〕《三国演义》明•罗贯中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120回.〔程乙本〕《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2回.〔尚友堂重刊本〕《三刻拍案惊奇》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型世言》明•陆人龙40回.〔奎章阁本〕《花月痕》清•魏秀仁56回.〔通行本〕《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60回.〔通行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糊涂世界》清•吴趼人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瞎骗奇闻》清•吴趼人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发财秘诀》清•吴趼人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劫馀灰》清•吴趼人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说岳全传》清•钱彩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说唐》清•无名氏66回.〔通行本〕《说唐后传》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说唐三传》清•中都逸叟编次90回.〔通行本〕《薛刚反唐》清•如莲居士100回.〔通行本〕《绣鞋记》清•乌有先生20回.〔通行本〕《海上花列传》清•韩庆邦64回.〔通行本〕《平山冷燕》佚名20回.〔通行本〕《赛花铃》清•白云道人16回.〔通行本〕《九命奇冤》清•吴趼人36回.〔通行本〕《狐狸缘全传》22回.〔通行本〕《二度梅全传》清•天花主人40回.〔通行本〕《情梦柝》清•蕙水安阳酒民20回.〔通行本〕《老残游记》清•刘鹗20回.〔通行本〕《品花宝鉴》清•陈森编62回.〔通行本〕《绿野仙踪》清•李百川100回.〔通行本〕《飞龙全传》清•吴璇60回.〔崇德书院本〕《隋唐演义》清•褚人获100回.〔通行本〕《杨家将》清•佚名50回.〔通行本〕《呼家将》清•佚名40回.〔通行本〕《济公全传》清•郭小亭240回.〔通行本〕《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刊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京本通俗小说》7回.〔缪荃悄刻本〕《宜春香质》明•醉西湖心月主人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隋炀帝艳史》明?齐东野人40回.〔通行本〕《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三国志平话》3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武王伐纣平话》3回.〔通行本〕《封神演义》明•许仲琳100回.〔清褚人获序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明•罗懋登100回.〔明万历二十六年三山道人刻本〕《金瓶梅词话》明•笑笑生100回.〔万历本〕《英烈传》明•佚名80回.〔通行本〕《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蔡元放108回.〔通行本〕《三遂平妖传》明•罗贯中20回.〔通行本〕《禅真逸史》明•清溪道人40回.〔通行本〕《禅真后史》明•方汝浩54回.〔通行本〕《杜骗新书》明•张应俞24回.〔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风流和尚》明•无名氏12回.〔通行本〕《欢喜冤家》明•西湖渔隐主人12回.〔通行本〕《续欢喜冤家》明•西湖渔隐主人12回.〔通行本〕《剑侠传》明•王世贞4回.〔通行本〕《万花楼演义》清•西湖居士68回.〔同文堂刊本〕《洪秀全演义》清•黄小配54回.〔笔记小说大观本〕《儒林外史》清•吴敬梓56回.〔卧闲草堂本〕《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100回.〔通行本〕《怡情阵》清•江西野人编演10回.〔通行本〕《浓情快史》清•嘉禾餐花主人30回.〔啸花轩刻本〕《镜花缘》清•李汝珍100回.〔点石斋石印本〕《孽海花》清•曾朴35回.〔通行本〕《续孽海花》张鸿(燕谷老人)35回.〔通行本〕《韩湘子全传》30回.〔通行本〕《七侠五义》清•石玉昆120回.〔通行本〕《三侠五义》清•石玉昆120回.〔通行本〕《七剑十三侠》清•唐芸洲180回.〔光绪二十九年集成本〕《施公案》清•佚名180回.〔宝文堂本〕《施公案续》清•佚名180回.〔宝文堂本〕《刘公案》清•佚名(曲本)107回.〔车王府曲本〕《彭公案》清•贪梦道人100回.〔清光绪壬辰京都经国堂刻本〕《三侠剑》清•张杰鑫7回.〔通行本〕《小八义》105回.〔通行本〕《小五义》清•石玉昆248回.〔通行本〕《八洞天》清•笔炼阁编述8卷.〔通行本〕《侠义风月传》清•名教中人18回.〔萃芳楼藏版本〕《儿女英雄传》清•文康等72回.〔北京聚珍堂本〕《于少保萃忠全传》40回.〔通行本〕《十二楼》清•李渔38回.〔通行本〕《九云记》清•无名氏33回.〔通行本〕《青楼梦》64回.〔通行本〕《风流悟》清•坐花散人8回.〔通行本〕《女娲石》清•海上独啸子16回.〔通行本〕《醒名花》清•墨憨斋16回.〔通行本〕《明珠缘》明•佚名50回.〔通行本〕《八段锦》清•醒世居士8回.〔醉月楼刊本〕《幻中游》清•烟霞主人18回.〔通行本〕《五美缘》清•寄生氏80回.〔通行本〕《醋葫芦》清•伏雌教主20回.〔通行本〕《疗妒缘》清•静怡主人8回.〔通行本〕《警寤钟》清•嗤嗤道人16回.〔通行本〕《玉蟾记》清•通元子53回.〔通行本〕《珍珠舶》清•烟水散人18回.〔通行本〕《梦中缘》清•李修行15回.〔通行本〕《都是幻》清•潇湘迷津渡者12回.〔通行本〕《玉楼春》清•白云道人24回.〔通行本〕《锦香亭》清•素庵主人16回.〔清初写刻本〕《痴娇丽》清•情痴反正道人13回.〔通行本〕《痴人福》清•不题撰人9回.〔上海书局石印本〕《风月梦》清•邗上蒙人33回.〔上海申报馆排印本〕《蝴蝶缘》南岳道人编16回.〔通行本〕《绣球缘》29回.〔通行本〕《九尾龟》清•张春帆192回.〔点石斋刊本〕《石点头》12回.〔通行本〕《野叟曝言》清•不题撰人152回.〔毗陵汇珍楼新刊本〕《女仙外史》清•吕熊100回.〔通行本〕《补红楼梦》清•嬛山樵48回.〔通行本〕《后红楼梦》清•逍遥子30回.〔嘉庆白纸刊本〕《红楼复梦》100回.〔通行本〕《红楼真梦》清•郭则64回.〔通行本〕《红楼圆梦》清•临鹤山人31回.〔通行本〕《红楼梦影》清?云槎外史24回.〔通行本〕《红楼梦补》清•沈懋德48回.〔民国三年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绮楼重梦》清•兰皋主人48回.〔通行本〕《增补红楼梦》清•嫏嬛山樵32回.〔道光四年本衙藏本〕《蜃楼志》清•庾岭劳人24回.〔通行本〕《歧路灯》清•李绿园108回.〔清义堂本〕《天豹图》清•不题撰40回.〔丰胜书坊刊本〕《梼杌闲评》清•不题撰人49回.〔通行本〕《西湖二集》清•周清原34回.〔通行本〕《绣戈袍全传》清•江南随园主人42回.〔通行本〕《粉妆楼全传》清•竹溪山人80回.〔宝华楼刊本〕《春柳莺》南北鹖冠史者10回.〔清坊刊本〕《蕉叶帕》清•无名氏16回.〔清刻本〕《空空幻》清•梧冈主人18回.〔通行本〕《巫梦缘》佚名18回.〔通行本〕《娱目醒心编》清•杜纲18回.〔通行本〕《永庆升平前传》清•姜振名、郭广瑞18回.〔北京宝文堂刊本〕《昭阳趣史》明•古杭艳艳生4回.〔通行本〕《株林野史》清•痴道人编辑16回.〔通行本〕《林兰香》清•清•随缘下士编64回.〔道光十八年本,大连图书馆藏〕《五色石》清•笔炼阁主人8回.〔大连图书馆藏原刊本〕《桃花庵》清24回.〔通行本〕《弁而钗》清•醉西湖心20回.〔通行本〕《桃花影》清•徐震12回.〔通行本〕《巫山艳史》不题撰人16回.〔通行本〕《五凤吟》清•云间嗤嗤道人20回.〔通行本〕《绣屏缘》清•苏庵主人编次20回.〔通行本〕《锦绣衣》12回.〔通行本〕《载花船》4回.〔通行本〕《何典》清•过路人编定10回.〔通行本〕《再生缘》清•陈端生40回.〔通行本〕《笏山记》清•蔡召华69回.〔通行本〕《岂有此理》清•空空主人12集.〔通行本〕《廿载繁华梦》清•黄小配40回.〔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新中国未来记》清•梁启超5回.〔《饮冰室合集》本〕《绿牡丹》清•无名氏64回.〔芥子园藏板本〕《巧联珠》清•烟霞逸士16回.〔可语堂刊本〕《白圭志》清•崔象川15回.〔通行本〕《双凤奇缘》清•雪樵主人80回.〔经文堂刊本〕《后西游记》40回.〔通行本〕《新西游记》清•陈景韩6回.〔小说林铅印本〕《后水浒传》46回.〔通行本〕《荡寇志》清•俞万春78回.〔通行本〕《驻春园小史》清•吴航野客26回.〔通行本〕《负曝闲谈》清•欧阳钜源30回.〔通行本〕《飞花艳想》清•樵云山人编次18回.〔通行本〕《凤凰池》清•烟霞散人编16回.〔通行本〕《雪月梅》清•陈朗50回.〔德华堂藏版本〕《东游记》56回.〔通行本〕《海上尘天影》清•梁溪司香旧尉60回.〔通行本〕《海游记》清•无名氏30回.〔通行本〕《恨海》清•吴趼人10回.〔通行本〕《李笠翁小说十五种》清•李渔15种.〔通行本〕《豆棚闲话》艾衲居士编12则.〔通行本〕《续英烈传》清•空谷老人编次34回.〔集古斋梓刻,经国堂刊印本〕《续金瓶梅》清•丁耀亢64回.〔通行本〕《洞玄子》1回.〔双梅影龛丛书本〕《肉蒲团》明•李渔20回.〔通行本〕《浪史奇观》40回.〔通行本〕《灯草和尚》12回.〔通行本〕《痴婆子传》芙蓉主人2回.〔通行本〕《如意君传》明•徐昌龄1回.〔明刊本〕《赵飞燕外传》伶玄1回.〔通行本〕《杏花天》14回.〔通行本〕《绣榻野史》明•吕天成2回.〔通行本〕《僧尼孽海》明•唐寅30回.〔通行本〕《春闺秘史》10回.〔通行本〕《姑妄言》清•曹去晶24卷.〔通行本〕《别有香》16回.〔通行本〕《春梦琐言》1回.〔通行本〕《控鹤监秘记》1回.〔通行本〕《素娥篇》42节.〔通行本〕《一片情》14回.〔通行本〕《妖狐艳史》12回.〔通行本〕《两肉缘》12回.〔通行本〕《碧玉楼》18回.〔通行本〕《桃花艳史》清•佚名18回.〔通行本〕《风月鉴》清•吴贻棠18回.〔通行本〕《灯月缘》清•携李烟水散人12回.〔通行本〕《玉娇梨》明•荑秋散人18回.〔通行本〕《龙阳逸史》明•京江醉竹居士20回.〔通行本〕《闹花丛》清•故苏痴情士18回.〔通行本〕小说•文言小说《穆天子传》战国•佚名6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燕丹子》3卷.〔平津馆丛书孙星衍校订本〕《异苑》晋•刘敬叔10卷.〔四库全书本〕《搜神记》东晋•干宝20卷.〔津逮秘书本〕《搜神後记》旧题晋•陶潜10卷.〔四库全书本〕《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36篇四库全书本〕《殷芸小说》南朝梁•殷芸10卷.〔通行本〕《游仙窟》唐•张鷟1卷.〔通行本〕《太平广记》宋•李昉50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夷坚志》宋•洪迈206卷.〔涵芬楼排印本〕《醉翁谈录》宋•罗烨20卷.〔通行本〕《绿窗新语》宋•皇都风月主人辑2卷.〔通行本〕《剪灯新话》明•瞿佑4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本〕《剪灯馀话》明•李祯1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觅灯因话》明•邵景詹2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本〕《古今谈概》明•冯梦龙36卷.〔通行本〕《古今说海》明•陆楫等4卷.〔通行本〕《类说》明•冯梦龙36卷.〔通行本〕《虞初新志》清•张潮辑2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情史》明•江南詹詹外史24卷.〔通行本〕《聊斋志异》清•蒲松龄12卷.〔铸雪斋钞本〕《女聊斋志异》清•贾茗辑4卷.〔通行本〕《子不语》清•袁枚24卷.〔通行本〕《续子不语》清•袁枚10卷.〔通行本〕《萤窗异草》清•长白浩歌子12卷.〔通行本〕《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24卷.〔通行本〕《玉梨魂》徐枕亚30卷.〔通行本〕《断鸿零雁记》清•苏曼殊27章.〔通行本〕。

古代经典小说排行榜

古代经典小说排行榜

古代经典小说排行榜古代经典小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娓娓动听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本人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一些评价排出的古代经典小说排行榜。

第一名:《红楼梦》《红楼梦》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是一部中国文学的巨著。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对人性的探讨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小说语言优美,寓意深刻,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之巅”。

第二名:《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被誉为“中国小说的第一部神魔小说”。

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了奇幻、幽默、悲喜等元素,同时也传达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真善美的价值观。

第三名:《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创作的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黑暗面的英雄传奇小说。

小说通过描绘宋江、武松、林冲等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民间的正义与对权贵的反抗,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

第四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和曹操、孙权、周瑜等历史上的名将在战乱中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通过这些英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经典之作。

第五名:《金瓶梅》《金瓶梅》是明朝小说家兰陵笑笑生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妓女潘金莲为中心,描写了一个家庭的种种红尘悲欢和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这部小说以其真实细致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明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面貌,同时也有一定的文学、思想及艺术价值。

以上是本人对古代经典小说的排行榜,这些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之作,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和深远。

经典古文十大巅峰之作

经典古文十大巅峰之作

以下是一些经典古文作品: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论语》: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文献。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以上是一些经典古文作品,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推荐1.《水浒传》元末明初传为施耐庵创作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2.《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充满奇情幻想的浪漫主义杰作,神话小说第一书,在缤纷的神话之境中展示生活的真实,是荒诞与完满的结合。

经典桥段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

3.《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经典桥段有煮酒论英雄、桃园三结义、败走华容道、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4.《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巅峰之作,一部最伟大的文学奇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5.《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

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中国古代小说一、什么是“小说”?现代汉语中,用来称呼一种文学体裁的名称——“小说”,与古汉语中的“小说”——小道杂说,丛残小语的含义不同。

现代汉语的“小说”指一种以虚构性叙事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形态,从形制规格上来分,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主要特征。

这是近代以来文艺界对西方观念引进的一个结果,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文艺样式的发展形成有一定关联。

中国古代的“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外物》篇中有“夫揭竿累,趣灌读,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之说。

鲁迅认为此“小说”为琐屑之言。

方正耀认为是小道理。

荀子《荀子·正名》篇中有“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后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列为诸子之末,“右二十五部,合一百五十五卷。

小说者街说巷语之说也。

”可惜其所收书目均已佚失。

《隋书·经籍志》中也有“小说”类,但不收晋以前作品(除《燕丹子》外),所录篇目呈现二个特点。

其一,未录张扬神鬼的故事和史事考订拾遗之类的作品。

其二,所列作品的内容明显不同,大致可分四类:一是笑话故事,如《笑林》、《笑苑》等;二是杂说应对的作品,如《杂对语》、《要用语对》等,三是志人风貌的作品,如《世说》、《琼林》等;四是艺术器物介绍的作品,如《古今艺术》、《器准图》等。

此后,“小说”与各种无法归类的杂著一起并,直到清代。

纪晓岚在撰写《四库全书》时,将小说列入《子部十·杂家类三·杂说之属》子部中的十四类之十二位:与一儒家、二兵家、三法家、四农家、五医家、六天文算法类、七术数类、八艺术类、九谱录类、十杂家类、十一类书类等并列,十二小说家类(《西京杂记》始,《续博物志》止,其中又分杂事之属,异闻之属,琐记之属,)、十三释家类、十四道家类等。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古今说海·备遗录》臣等谨案《古今说海》一百三十九卷,明陆楫编,……是编辑录前代至明小说分四部七家。

一曰说选,载小録偏记二家;二曰说渊,载别传家;三曰说畧,载杂记家;四曰说纂,载逸事散録杂纂三家。

所采凡一百三十二种,大约都是类似史事记载,但不为修史者所采信的篇目,有以人物为中心,有以事件为中心,大多类似地方志、回忆录文体。

1849年以后,小说观念在与西欧兴起的文学观念碰撞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

1872蠡勺居士译《昕夕闲谈》,连载于《瀛寰琐记》月刊,前有译者小序。

其中术语方法颇值得研究,据称“都是因袭传统”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1897年《国闻报》11月连载,是我国小说理论史上第一部长篇论文),《小说原理》(原载1903年《绣像小说》第3期)开始以新小说之名,倡导现代小说。

1902《新小说》杂志创刊,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新小说》创刊号);《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清议报》);“小说界革命”1903—1904年间由其主编的《新小说》第1卷第17号至第2卷第20号连载有一组关于小说理论的笔谈,名为《小说丛话》;《告小说家》(1915年刊2卷1期《中华小说界》1907《小说林》创刊黄摩西《小说小话》,《〈小说林〉发刊词》(1907)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的关系》王国维《红楼梦评论》1904王钟麒《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月月小说》第1卷第9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同上刊第1卷第11期),《中国三大家小说论赞》(同上刊第2卷第2期,三大家,《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1903年《新小说》第7号),《小说丛话》陶祐曾《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1907年《游戏世界》第10期),《月月小说题辞》,《扬子江小说报发刊词》徐念慈《〈小说林〉缘起》(1907《小说林》第1期);《余之小说观》(1908年《小说林》第9、10期);《觉我赘语》,《小说管窥录》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序》章太炎《与人论文书》(梁启超)早在戊戌变法前,著《变法通议》时,梁启超就开始主张重视小说的教育功能。

在《论幼学第五·说部书》中,他就把“说部书”与“识字书”“文法书”等并列,列为幼学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鉴于通俗小说“读者更多于六经”的情况,他提倡:“今宜专用俚语,广著群书,上之可以借阐圣教.下之可以杂述史事,近之可以激发国耻,远之可以旁及彝情,乃至宦途丑态.试场恶趣,鸦片顽癖,缠足虐刑,皆可穷极异形,振厉末俗。

其为补益。

岂有量耶?”小说上可宣扬儒教,下可让人熟悉历史,激发爱国思想,以至可以改变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如此重大的社会教育责任,都要由小说来承担,可见梁启超对于小说的社会功用估价之高。

而这种观点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中有了更为详尽的阐发。

陈业东《近代小说理论起点之我见》一文中认为:众所周知,近代小说理论最有价值的核心,首先在于它把小说从“稗官野史”的地位提高到为社会改革服务的地位,把小说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小说的教化作用,要求小说家把小说作为开民智、新风尚的武器。

因此,近代小说的兴起,伴随着与以往小说杂乱不屑的娱乐功效不同的认知:一是语言通俗化;二是关注现实,提升民智,积极构建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地位高于其他文学样式;三是强调叙事与虚构的完整与合理。

在鲁迅、茅盾、巴金等一大批现代作家的努力下,终于以成熟的作品完成了这一小说现代化构想,从此成为当代小说观众的基础。

对当代的研究者来说,对古代小说的理解就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当下的小说观念为标准,去审视和筛选古代作品中符合当代小说观念的作品,作为古代小说史研究的对象;二是尊重古代作品的客观存在,以一种认知了解的态度去考察古代叙事虚构性文本的形成和发展。

前一种无疑有“六经注我”的态度,是一种古为今用的文化批判视角;而后一种更具有求真求实的认识价值。

本课上我们准备采取第一种态度,因为从第二种角度来看,其容量需要专门开一门课程来讲授,短短的一节课是无法完成的。

二、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在当代小说概念的几个要素中,第一条至少要到宋代才出现;第二条要到现代才完成,因此,用第三条标准筛选出来的古代小说出现得最早。

目前学界也正是以此标准来判断中国古典小说的真正形成的,学界公认,唐传奇是古代小说文体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典小说才进入它的正式存在阶段。

唐传奇是用书面语言,即文言文写的,是真正比较符合小说概念的文本。

为什么唐以前的或叙事,或虚构作品不属于小说呢?同学们不妨比较一下以下几个概念:小说、戏剧、寓言、传记、历史、地方志、笑话、段子、神话、传奇、故事……你会发现什么?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都伴随着相应的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邯郸学步、掩耳盗铃等等,而这些成语的出处也都是在汉以前的典藉之中。

当时除了如《左传》、《史记》这样的优秀史传散文之外,还有一些是从诸子论著中分离出来,纵横家为了游说而准备的材料。

如《韩非子》中的《储说》、《说林》;《吕氏春秋》中每一个道理都要用两三个小故事来说明,充分证明了这种材料在当时的流行。

汉代刘向把这些材料编为《说苑》、《世说》。

魏晋时期,随着品评人物风气的漫延,出现了用来记载时人言行的小集子《世说新语》、《俗说》、《小说》、《说郛》等。

这些还只能说是些叙事性的小故事,还远不是小说。

那么虚构呢?唐以前的虚构都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虚构。

神话传说在中国相对古希腊来讲,保存的相当不好。

神话并非出于故意的虚构,而是原始人用想象的方式解释世界的一种哲学,在他们当时看来,这些都不是假的,也不用来娱乐。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给弟子讲三代以前的事,已经深深地继承了周代的实用理性精神。

但即使这样,我们仍然能够从《左传》中看到不少讲述神鬼之事的片段,“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是当时史官的一种态度,未必不真。

直到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仍然是以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进行写作的。

也就是说,现代的小说虚构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而唐以前,我们所见到的虚构是无意识的。

有趣的是,现存保存古代神话最多的两部典籍《山海经》和《淮南子》,虽然有诸多的神话,但其文体却并非叙事,即使有叙事的段落,也是为了说理,从整体上看,并非是如古希腊神话般,以讲述诸神历史为目的。

1、唐传奇唐传奇与前代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开始有意作小说。

非但作者有意虚构,而且以情节曲折,叙事完整为务。

如《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吕翁》、《柳毅传》、《李娃传》、《红拂传》、《莺莺传》等,一大批为后人传诵之作。

其中很多作品都被后世改写改编为多种艺术样式,流传不息。

如《霍小玉传》:(略)2、宋元话本。

宋代文人多不苟言笑,其所寄情者,词也。

亦有仿唐传奇之作,但其作平淡无奇,既乏文彩,又不引人入胜,故不多传。

但城市经济的兴起,使始自唐代的“说话”艺术颇为兴盛。

作为“说话人”底本的话本,逐渐开始兴起。

在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其中小说讲述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讲史讲前代兴亡;说经讲演佛禅道理;合生是即兴类的滑稽艺术。

现存话本有《五代史平话》、《通俗小说》等,其中有《碾玉观音》、《西山一窟鬼》、《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等篇。

由于当时不被人看重,故流传至今者并不多。

在说话、话本流行期间,特别是到了元代,文人也逐渐看重说话这种艺术样式,开始撰写“拟话本”,拟话本与话本的区别在于,更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而不是类似演讲稿一样的说话底本,但语言仍然继承了话本的通俗特点,逐渐形成一种白话版的小说书面语。

著名的如《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及《大宋宣和遗事》、《全相三国志平话》等。

《三国志》后被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整理撰写为《三国志演义》。

但鲁迅认为目前所存版本均为后人修改后的样子,其原本如何,已经无从捉摸。

而《宣和遗事》也有同样的命运,至今存有六种版本,一百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七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其作者也向来有争议,一说是罗贯中,一说是施耐庵。

这都充分说明这些作品是自宋元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的通俗读物,但屡经修改,也说明人们对它的态度不甚重视,将其视为小道,可以随意修改。

宋元话本小说有一定的体制,大体由入话、正话、结尾三部分构成。

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关联,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联系;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此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叫作“权做个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和将要细述的故事之间有着某种类比关系。

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惯用语作结。

3、明清小说。

白话小说在宋元拟话本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案头之作,这些作品也更符合当代的小说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