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年10月00467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

合集下载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

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7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7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A.《怎样编制课程》B.《课程》C.《课程编制》D.《理解课程》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A.《潜在课程论》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现代课程论》D.《实践:课程的语言》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

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教师 B.学生C.教材D.环境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论》D.《教育漫话》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A.教学的教育性B.教学的直观性C.教学的循序渐进D.教学的因材施教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

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A.古德莱德 B.艾斯纳C.斯腾豪斯D.奥利瓦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1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曾对讲解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

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00467课程与教学论章节复习资料

00467课程与教学论章节复习资料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

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9[单选]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

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00467)

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00467)

B.目 标 取 向
C.过 程 取 向
D.主 体 取 向
27.以 下 属 于 典 型 的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模 式 的 是
A.程 序 教 学
B.发 现 学 习
C.情 境 教 学
D.非 指 导 性 教 学
28.体 现 “在 不 同 情 境 、从 不 同 角 度 建 构 知 识 的 意 义 和 理 解 ”特 征 的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模 式 是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本 大 题 共 3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30 分 )
A.实 践 理 性
B.解 放 理 性
C.技 术 理 性
D.科 学 理 性
13.博 比 特 和 查 斯 特 的 课 程 理 论 属 于 学 校 课 程 与 社 会 生 活 关 系 的
A.被 动 适 应 论
B.主 动 适 应 论
C.超 越 论
D.交 叉 论
14.以 下 哪 项 是 教 学 对 话 的 范 型 ?
D.杜 威
4.“出 自 造 物 主 之 手 的 东 西 ,都 是 好 的 ,而 一 到 了 人 的 手 里 ,就 全 变 坏 了 ”,持 该 观 点 的 是
A.洛 克
B.斯 金 纳
C.加 涅
D.卢 梭
5.被 瑞 士 人 民 誉 为 “人 类 的 教 育 家 ”、“人 民 的 导 师 ”的 是
A.罗 杰 斯
反映的是
A.课程开发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组织范式 D.课程实施范式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藕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加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一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持这种课程开发方法的是()。

A.博比特B.查特斯C.卢梭D.施瓦布2.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实践性课程B.学科结构C.自然教育D.泰勒原理3.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A.夸美纽斯B.拉特克C.塔巴D.杜威4.“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持该观点的是()。

A.洛克B.斯金纳C.加涅D.卢梭5.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的是()。

A.罗杰斯B.施滕策尔C.裴斯泰洛齐D.斯宾塞6.将有意义学习划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是()。

A.维果茨基B.奥苏伯尔C.赞可夫D.普莱西7.“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自我提高驱力D.附属驱力8.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倡导的教学模式是()。

A.范例教学模式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C.程序教学模式D.发现学习9.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至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这样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模拟3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模拟3

00467课程与教学论模拟题三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以下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

A.多尔B.麦克尼尔C.博比特D.阿普尔答案:C解析: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20年代,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A.工作分析B.审议C.活动分析D.程序设计答案:C解析: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所谓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3.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课程》答案:C解析: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所以选C。

4.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B.泰勒原理C.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D.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答案:B解析:“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所以选B。

5.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经典教育著作是()。

A.《教学的艺术》B.《大教学论》C.《实验教学论》D.《教育学讲授纲要》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

所以选B。

6.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班杜拉C.桑代克D.斯金纳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7.认为“教育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的教学观可简称为()。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持这种课程开发方法的是()。

A.博比特B.查特斯C.卢梭D.施瓦布答案:A解析: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所谓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所以选A。

2.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实践性课程B.学科结构C.自然教育D.泰勒原理答案:D解析:“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所以选D。

3.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A.夸美纽斯B.拉特克C.塔巴答案:B解析: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所以选B。

4.“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持该观点的是()。

A.洛克B.斯金纳C.加涅D.卢梭答案:D解析: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爱弥儿》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影响深远。

《爱弥儿》中开宗明义:“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所以选D。

5.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的是()。

A.罗杰斯B.施滕策尔C.裴斯泰洛齐D.斯宾塞答案:C解析:裴斯泰洛齐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

所以选C。

6.将有意义学习划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是()。

A.维果茨基B.奥苏伯尔C.赞科夫D.普莱西解析:由于新旧观念的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分别把它们称作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所以选B。

7.“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自我提高驱力D.附属驱力答案:D解析: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施 滕 策 尔
C.裴 斯 泰 洛 齐
D.斯 宾 塞
6.将 有 意 义 学 习 划 分 为 下 位 学 习 、上 位 学 习 和 并 列 结 合 学 习 的 是
A.维 果 茨 基
B.奥 苏 伯 尔
C.赞 可 夫
D.普 莱 西
7.“学 生 为 得 到 师 长 的 认 可 和 表 扬 而 学 习 的 动 机 ”是 以 下 哪 种 影 响 学 习 成 就 的 动 机 ?
A.实 践 理 性
B.解 放 理 性
C.技 术 理 性
D.科 学 理 性
13.博 比 特 和 查 斯 特 的 课 程 理 论 属 于 学 校 课 程 与 社 会 生 活 关 系 的
A.被 动 适 应 论
B.主 动 适 应 论
C.超 越 论
D.交 叉 论
14.以 下 哪 项 是 教 学 对 话 的 范 型 ?
A.描 述
B.测 验 或 测 量
C.价 值 判 断
D.协 商
26.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 解 而 不 是 控 制,以 人 的 自 由 与 解 放 作 为
评 价 的 根 本 目 的 ,这 种 评 价 属 于 以 下 课 程 与 教 学 评 价 哪 种 基 本 取 向
A.学 科 取 向
D.课 程 评 价
23.“研 究 、开 发 与 传 播 ”模 式 体 现 的 是 课 程 实 施 的
A.忠 实 取 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技术理性取向
24.布 卢 姆 的 评 价 体 系 属 于
A.量 的 评 价
B.质 的 评 价
C.目标本位评价 D.目标游离评价
25.在 古 巴 和 林 肯 对 课 程 与 教 学 评 价 的 历 史 分 期 中 ,第 一 代 评 价 认 为 评 价 在 本 质 上 是
在 每 小 题 列 出 的 四 个 备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请 将 其 选 出 并 将 “答 题 纸 ”的 相
应 代 码 涂 黑 。 错 涂 、多 涂 或 未 涂 均 无 分 。
1.把 人 的 活 动 分 析 为 具 体 的 、特 定 的 行 为 单 元 的 过 程 与 方 法 ,持 这 种 课 程 开 发 方 法 的 是
B.目 标 取 向
C.过 程 取 向
D.主 体 取 向
27.以 下 属 于 典 型 的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模 式 的 是
A.程 序 教 学
B.发 现 学 习
C.情 境 教 学
D.非 指 导 性 教 学
28.体 现 “在 不 同 情 境 、从 不 同 角 度 建 构 知 识 的 意 义 和 理 解 ”特 征 的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模 式 是
B.经 验 课 程
C.综 合 课 程
D.必 修 课 程
16.古 希 腊 、古 罗 马 的 学 校 中 主 要 的 教 学 科 目 是 所 谓 的 “七 艺 ”,“七 艺 ”属 于 学 科 课 程 中 的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17.布 拉 梅 尔 德 提 出 的 “轮 形 课 程 ”属 于
A.模 仿 学 习 说
B.有 意 义 学 习
C.精 神 助 产 术
D.发 现 学 习
15.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 知 识 领 域 或 学 术 领 域 选 择 一 定 的 内 容,根
据 知 识 的 逻 辑 体 系 将 所 选 出 的 知 识 组 织 为 学 科 ,这 称 为
A.学 科 课 程
A.程 序 教 学
B.情 境 教 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支架式教学
29.教育要回归社会生活,不只是适应着社会生活,更 根 本 的 是 对 社 会 生 活 进 行 持 续 批 判 与 超
越 ,这 反 映 的 是
A.多 元 主 义 价 值 观
B.教 育 民 主 化
C.主 体 教 育 观
D.唯 科 学 主 义
时定型的原则
A.综 合 贯 通 原 则
B.小 步 子 原 则
C.积 极 反 应 原 则
D.使 学 生 理 解 学 习 过 程 的 原 则
11.“解 释 《失 乐 园 》的 意 义 ”体 现 出 的 是
A.普 遍 性 目 标
B.行 为 目 标
C.生 成 性 目 标
D.表 现 性 目 标
12.课 程 与 教 学 目 标 中 ,生 成 性 目 标 的 价 值 取 向 是
请 运 用 教 学 组 织 的 相 关 理 论 ,对 以 上 材 料 展 开 分 析 。
浙0046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第4页 (共4页 )
注意事项: 用 黑 色 字 迹 的 签 字 笔 或 钢 笔 将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纸 上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二 、简 答 题 (本 大 题 共 5 小 题 ,每 小 题 6 分 ,共 30 分 ) 31.简 答 “教 育 性 教 学 ”思 想 。 32.简 答 忠 实 取 向 视 野 中 教 学 设 计 的 特 征 。 33.简 答 布 卢 姆 等 人 “教 育 目 标 分 类 学 ”的 局 限 性 。 34.简 答 课 程 与 教 学 评 价 中 第 二 代 评 价 的 基 本 特 点 。 35.简 答 范 例 教 学 模 式 的 一 般 程 序 。 三 、论 述 题 (本 大 题 共 2 小 题 ,每 小 题 12 分 ,共 24 分 ) 36.请 结 合 教 学 实 践 ,谈 谈 组 织 课 堂 讨 论 应 当 注 意 的 事 项 。 37.举 例 说 明 支 架 式 教 学 的 基 本 环 节 。 四 、材 料 分 析 题 (本 大 题 16 分 ) 38. 德国教育家克雷因(H.Klein)提出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级的所
A.学 科 本 位 综 合 课 程
B.社 会 本 位 综 合 课 程
C.儿 童 本 位 综 合 课 程
D.分 科 课 程
18.社 会 本 位 综 合 课 程 的 典 型 范 例 是
A.广 域 课 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融合课程
D.经 验 课 程
19.1968 年 杰 克 逊 在 《班 级 生 活 》一 书 中 首 次 提 出 的 课 程 概 念 是
30.课 程 变 成 了 一 种 “文 本 ”,对 这 种 “文 本 ”不 同 角 度 的 解 读 ,形 成 了 丰 富 多 彩 的 “课 程 话 语 ”,这
反映的是
A.课程开发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组织范式 D.课程实施范式
浙0046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第3页 (共4页 )
非选择题部分
D.课 想 及 实 现 这 种 理 想 的 具 体 方 案 的 制 定 ,都 称 为
A.课 程 计 划
B.课 程 实 施
C.课 程 采 用
D.课 程 开 发
22.课 程 变 革 正 式 启 动 的 第 二 阶 段 是
A.课 程 计 划
B.课 程 采 用
C.课 程 实 施
达 至 改 变 自 我 、实 现 自 我 ,这 样 的 教 学 设 计 模 式 是
A.非 指 导 性 教 学 模 式
B.程 序 教 学 模 式
C.范 例 教 学 模 式
D.发 现 学 习
10.以 下 哪 条 教 学 原 则 属 于 赞 可 夫 在 实 验 研 究 的 过 程 中 逐 步 形 成 、在 对 实 验 工 作 进 行 理 论 概 括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请 考 生 按 规 定 用 笔 将 所 有 试 题 的 答 案 涂 、写 在 答 题 纸 上 。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 题 前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 的 考 试 课 程 名 称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用 黑 色 字 迹 的 签 字 笔 或 钢 笔
A.博 比 特
B.查 特 斯
C.卢 梭
D.施 瓦 布
2.被 称 为 课 程 领 域 中 “主 导 的 课 程 范 式 ”的 是
A.实 践 性 课 程
B.学 科 结 构
C.自 然 教 育
D.泰 勒 原 理
3.教 育 史 上 第 一 个 倡 导 教 学 论 的 是
A.夸 美 纽 斯
B.拉 特 克
C.塔 巴
D.杜 威
4.“出 自 造 物 主 之 手 的 东 西 ,都 是 好 的 ,而 一 到 了 人 的 手 里 ,就 全 变 坏 了 ”,持 该 观 点 的 是
A.洛 克
B.斯 金 纳
C.加 涅
D.卢 梭
5.被 瑞 士 人 民 誉 为 “人 类 的 教 育 家 ”、“人 民 的 导 师 ”的 是
A.罗 杰 斯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本 大 题 共 3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30 分 )
A.好 奇 心
B.认 知 驱 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附属驱力
浙0046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第1页 (共4页 )
8.瓦 根 舍 因 和 克 拉 夫 基 倡 导 的 教 学 模 式 是
A.范 例 教 学 模 式
B.非 指 导 性 教 学 模 式
C.程 序 教 学 模 式
D.发 现 学 习
9.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 理 氛 围 中 自 由 地 表 现 自 我、认 识 自 我,最 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