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王建军)

合集下载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文(二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文(二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健康问题。

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就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进行探讨。

二、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制度1. 预防措施(1)学校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检查。

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项目。

如有异常情况,即时告知家长,并提供相应的保健建议。

(2)推行健康教育。

学校要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宣讲等形式,普及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提供清洁饮用水。

学校应确保提供给学生的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源的安全性。

2. 疫情防控(1)定期消毒学校环境。

学校应定期对公共场所、教室、卫生间等进行消毒,减少病菌的传播。

(2)保证学生个人卫生。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勤洗手、勤通风、保持整洁。

(3)建立健全疫情上报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疫情上报和处理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疫情。

三、常见病预防控制制度1. 流感预防控制制度(1)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学生应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指导,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

(2)强调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戴口罩等。

(3)流感疫情的隔离和防范。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有流感症状的学生进行及时隔离,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 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制度(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学校应引导学生养成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宿舍卫生管理。

学生宿舍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加强通风换气,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3)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口罩、纸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四、结语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对于维护学生的健康和提高学习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中学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等预防管理制度

实验中学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等预防管理制度

实验中学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等预防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以下简称“三病”)是指在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的一类疾病。

第三条学校要加强“三病”预防工作,建立健全预防和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四条学校要密切与家长、社区的合作,共同做好学生的“三病”预防工作。

二、预防措施第五条学校要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三病”预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第六条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饮食管理,保证学生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第八条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住宿管理,保证学生住宿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第九条学校要定期开展“三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防止疾病蔓延。

第十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促进家长了解“三病”预防知识,参与学生的健康管理。

三、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更新健康信息。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应急预案,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第十三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第十四条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高教职工的疾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四、协作与保障第十六条学校要与家长、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学生健康工作。

第十七条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学生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保障。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工作考核制度,确保学生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五、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学校、教职工、家长违反本制度的,由学校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诊治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诊治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诊治东辽县辽河源小学矫立国近些年,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上肢力量有所下降;超重、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

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使人不免产生疑惑,为此,针对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措施预防与诊治学生常见疾病对于扭转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对部分学校调查问卷的统计,学生访谈,医生访谈总结出学生常见疾病预防措施:学生常见传染病是感冒,学校每到感冒流行季节都能做到认真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在校学生每天早上都有跑操,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常见非传染病防治措施(一)、贫血的防治措施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

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

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

(二)、学生龋病和牙周疾病综合防治计划与措施(1)健康教,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学生传授龋病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2)提高有效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刷不宜使用过久,最好3个月更新一次,以免牙刷上附有细菌,引发疾病。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药物防龋。

(三)、学生肥胖防治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卡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

(四)、学生视力不良(近视)防治措施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应教育学生把眼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

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

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

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在学校中,学生往往是容易受到传染病侵袭的群体。

因为学生群体聚集,接触面广泛,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学校应该制定有效的防治计划措施。

常见病,如感冒、拉肚子、发烧等,是学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对于这些疾病,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卫生教育: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2.提供健康饮食:学校餐厅应加强卫生管理,提供营养丰富、清洁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物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等疾病。

3.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学校应定期清洁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场所,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4.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应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多发病,如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手足口病等,是学校容易爆发的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疫情信息:学校应及时向学生发布疫情信息,并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2.加强学生体检:学校应定期进行学生健康体检,发现疾病早期征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3.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学校应定期进行消毒、通风等卫生管理措施,确保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4.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指导:学校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专业医生和护士,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和指导,帮助学生恢复健康。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疫苗接种活动、开展防病宣传和宣告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总之,学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计划措施包括加强卫生教育、提供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加强体育锻炼、提供疫情信息、加强学生体检、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指导等。

通过集中力量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行关注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吸道疾病监测、夏秋季消化道疾病监测等。
紧急情况报告
03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紧急报告程序,进行流行病学调
查和处置。
报告制度与责任人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包括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要求相关 人员及时上报疑似病例和异常情况。
责任人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的责任,要求他们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如 班主任负责班级疫情报告等。
感谢观看
营养不良预防控制
总结词
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营养不良往往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偏食或者挑食所导致的。为了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的发生,学校和 家庭应当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水果、蔬菜、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饮食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常见病和传染病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学 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等方式评估宣传效果,及时反馈并 改进宣传策略。
04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式与流程
日常监测
01
通过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等方式,对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
进行日常监测。
季节性监测
02
针对特定季节和疫情流行趋势,进行针对性监测,如冬春季呼
龋齿预防控制
总结词
龋齿是学生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 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龋齿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中糖分过多等原因导致 的。为了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需要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检查口腔状况、限制糖分的摄入等。此外,学校应 当提供口腔卫生保健教育,加强学生对口腔卫生的重视 。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传染性疾病感染风险的群体。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接触面广泛,易感染各种常见病和传染病。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各校应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制度。

本文将介绍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一、预防常见病的措施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应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应勤洗手,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2.定期体检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管理,联系家庭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3.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学校要定期检查、清除害虫和致病菌,做好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

学校食堂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学校晨检工作学校应设立晨检岗位,配备专职医生或护士,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咳嗽、咽痛等症状的观察。

如发现患病学生,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2.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如洗手、咳嗽礼仪等。

3.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餐厅、厕所等易受污染的地方。

学校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配合疾控部门的工作。

4.防控传染病的重点疾病学校要根据当地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及时配发口罩,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防控措施和疫情信息。

学生有传染病症状的,家长应及时通知学校,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

总结: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加强预防常见病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病害防治工作。

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设置晨检岗位,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并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本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本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本一、前言为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传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1. 常见病预防宣传(1)开展常见病的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常见病预防的认识;(2)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保健知识培训,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3)在学校公共区域张贴宣传海报,提醒学生常见病的预防知识;(4)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普及常见病的预防控制知识。

2. 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策略(1)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疾病;(2)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3)饮食卫生: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卫生教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4)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良好通风,及时清理灰尘;(5)室外活动安全: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三、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1. 传染病预防宣传(1)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2)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学生防控传染病的能力;(3)在学校公共区域张贴宣传海报,提醒学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知识;(4)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普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知识。

2. 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1)加强学生个人卫生:培养学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晾被的习惯;(2)室内卫生保洁:定期对学校的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进行卫生保洁,保持干净整洁;(3)食品安全:加强对学生食堂和食品摊点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4)就餐卫生教育:加强学生对就餐卫生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传染病的意识。

四、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警与报告1. 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警(1)学校设立常见病、传染病的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情况;(2)教师和学生应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如发现身体异常,立即向学校报告。

2. 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报告(1)学校及时做好学生的常见病、传染病报告工作,包括病种、发病人数、发病情况等;(2)学校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开展防控工作。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3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3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引言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聚集的地方,常常容易出现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的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制度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学生的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2.常见病防控制度2.1 感冒和流感-学校应定期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以减少病毒传播。

-学校应增加室内通风和消毒工作,保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卫生。

-学校应及时开展疫情报告和追踪,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2 肠道传染病-学校应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确保食堂、食品摊位等场所的卫生安全。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学校应定期检查学生的饮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3 眼疾-学校应建立学生眼疾的健康档案,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防护设施,如太阳镜、泳镜等,以减少眼部疾病的发生。

-学校应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明亮。

3.传染病防控制度3.1 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学校应定期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学生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学校应提供易于理解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以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

3.2 病例报告与隔离-学校应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及时记录学生的疾病情况。

-学校应设立疫情报告点,学生发现有相关疾病症状时应立即向报告点报告。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应及时隔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3 卫生检查和消毒-学校应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合格。

-学校应增加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工作,以杀灭病菌和病毒。

3.4 健康监测与调查-学校应进行学生健康情况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学校应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掌握学生的疫情状况,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4.结论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对于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具体干预措施
1、沙眼与蛔虫 以寄宿制学校为重点,实施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 措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蛔虫防 治和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视力低下 视力低下的防治是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要实施综合防治,即宣传教育、近视眼矫正、家庭 和学校物质环境改善相结合。
近视眼预防与控制具体措施
60 40 20 0
19.65
1985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安徽省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
80 60
67.6
(%)
46.4
32.8
46.6 36.5
53.6
47.1
52.9 43.4
52.9
城 乡
40 20 0
1985
1995
2000 2005 安徽省男生视力不良率
2010
年份
80 60
(%)
安徽省男女生超重和肥胖率
年份
三、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水平,做好学生 常见病防治工作

建立现代化的防治观念和策略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二)加强教育、卫生部门的协调、配合, 着手制定新的防治规划 应包1、新方案要具 有前瞻性;2、真正实现医学—心理—社会模 式;3、防治策略要尊重现实,承认学生常见 病防治上的地区差异和防治重点;4、防治策 略和措施应有可操作性。
(二)学校突发事件中仍以传染病为主 (三)疾病谱变化明显,精神疾病负担日益 突出 (四)学生常见疾病对成年期健康的影响显 现

我国学生主要常见病检出情况


以肥胖和超重、近视为主,防治效果不明显, 继续上升。特征:受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显 著影响,与都市化、工业化、生活现代化密切相 关。 肥胖:我国肥胖和超重检出率迅猛增长 ,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7-22岁城 市 男 女 生 和 乡 村 男 女 生 为 13.3% 、 5.6% 和 7.8%和 3.8%. 给青少儿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 对成年期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视力不良:据我省历年调研结果显示视 力低下人群中 99%以上是近视, 2010年全 国调研结果显示,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 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中小学生分别 为84.7% 73.3% 40.9%。乡村正在迅速赶 上城市水平,增幅高于城市。
精神健康/心理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
行为问题
情绪问题


物质使用 除了用法律限制非法物质、烟草和酒精的可 获得性之外,减少对这些物质需求的干预措施也 会改善健康发育状况。增加物质使用危险的意识, 建立抵御同辈压力的能力,以及以健康的方式管 理压力,对减少青少年的物质使用动机都是有效 的。

暴力 生活技能和社会支持对减少暴力行为很重 要。支持教师和父母提高解决问题和非暴力 训导上的技能对减少暴力也是有效的。持续 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能帮助青少年应对暴 力产生的长期心理影响,并且可降低他们将 来成为暴力的施暴者的可能性。
学生常见病都较5年前有所增长。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 高,学生常见病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增长, 这提醒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自我保健 意识的重要。
我省近25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变化
100 80 60
80.2 73.15 64.25 53.45 85.3 73.4 83.4 75.5 86.8 83.4

艾滋病毒 年轻人面临的艾滋病毒感染威胁与首次性交的 年龄是紧密关联的。性交的节制和首次性行为的 延迟是年轻人艾滋病预防的核心目标。减少性伴 侣的数量,增加综合预防服务的获得和利用,包 括预防教育和避孕套的提供。这些规划也要对诸 如物质使用等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和早期干 预作为重点。提供适宜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治疗、 保健、支持和积极的预防服务。
二、我省近25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变化
对1985、1995、2000、2005、2010年安徽省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7—22岁学生视力不良、龋 齿、贫血、肥胖和超重四种常见疾病进行比较分 析,其样本数均在8000人以上。结果如下:
2010年调研结果:
1、视力不良率高达63.0%,高于2005年(52.9%),尤其是 小学生高达41.3%,明显高于过去10年(2000,23.1%; 2005,23.9%)水平,显示出低龄化;农村增幅高于城市; 不良程度加重,重度者达85%以上; 2、混合龋患率为46.6%;较2005年的26.1%增加20.5个百分 点; 3、贫血率为11.1%,较2005年的5.3%增加5.8个百分点; 4、7~18学生肥胖和超重率分别为3.7%和8.7%,超重较2005 年的和5.2%高出3.5个百分点、男生肥胖率高出2.9个百分 点。 5、7—22岁学生中较轻体重(轻度营养不良)率为44.2%;营 养不良(中度)率为7.7%,较轻体重和营养不良率较2005 年的27.1%和4.1%高出17.1和3.6个百分点。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淑芬 2011年12月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



主要内容: 学生健康问题变化的新模式 我省近25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变化 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水平,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 工作 成年期疾病预防
一、学生健康问题变化的新模式
(一)伤害 中小学生伤害死亡率上升,成为学龄儿童 青少年的首位死因;2005年我国18个省市监 测结果: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率达43.7%;

性和生殖卫生 针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规划,并与他们所学 知识的规划结合起来。还应与一些活动结合起来。 提供预防或治疗卫生服务。从不同的层面对抗青 少年中的性压迫,女孩和妇女应该在教育机构、 工作场所和其他社区环境下免受性骚扰。 预防过早怀孕 ,卫生服务随时准备为怀孕的 青少年提供所需的产前保健,或在法律允许的情 况下为她们进行安全的流产。儿童期的有效保健 对保证产妇和婴儿的生存是重要的,这对预防诸 如产科瘘等问题也是重要的。

营养 婴儿慢性营养不良是产生发育迟缓的原因,并 对一生的健康和社会造成不利后果,最好在儿童 期加以预防。改善食品的获得能使青少年获益。 贫血症是女性青少年中的主要营养问题。预防过 早怀孕并在进入孕期前改善营养状况,能够降低 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并能打破代际营养不良的 循环。这包括改善营养食品和微量营养素补充品 的获得,在许多地方还包括预防感染。青少年期 是形成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的时期,这些对青少 年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好处,并且也能降低在 成人期罹患疾病的可能性。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阻止迅速上升的肥胖流行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意伤害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减少严 重伤害发生的方法,对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是重要 的。这些方法包括: 实行限速; 教育和法律相结合,鼓励安全带(和头盔)的 使用,禁止在使用酒精或其他心理活性物质后驾 驶车辆; 通过增加公共交通,替代驾车的交通方式。 使环境变得更为安全的行动,以及教育儿童和 青少年如何避免溺水、烧伤和跌倒,能够帮助减 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旦有人受伤,迅速地获得 有效的创伤治疗,能够拯救生命。
(三)转变服务职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 扩大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1、建立常见病 服务门诊。2、普及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知识。有 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行为问题矫 正服务机构。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学生 和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
4 、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 病防治等开展监测。 5、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6、加强对 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引导,开展性病、艾 滋病预防教育,戒烟和禁毒教育等,降低 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 (五)加强技术培训。
2008年安徽省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监测结 果显示,我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16.4%。伤 害的主要原因依次有扭伤、跌坠伤,发生地点主要 是家中、学校内体育场/馆和学校其他地方等。伤 害相关危险行为曾经发生过的报告率均较高,大多 在20%—90%之间;经常或总是发生的报告率在 10%左右,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家庭环境中 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亦不同。
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每隔1小时短时间休息,远 处眺望;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每天1小时的课外 活动;睡眠要充足(10、9、8)。 重视读写卫生 坐姿端正;眼书距离一尺、胸距 桌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书本与视线成直角; 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





开展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 :有助于眼压↓, 有研究显示:一次剧烈运动可使眼压↓6mmHg 并持续1小时;自行车负荷运动试验1min后眼压 ↓25%。 眼保健操使眼球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消 除睫状肌紧张痉挛。 合理膳食,注意营养:良好饮食习惯;补充足够 的优质Pr、钙、磷、Vit、锌、铬等微量元素;限制 精制糖摄入量。
超重和肥胖发生原因: ( 1)膳食结构不合理,热量、脂肪和糖 摄入过高,过多脂肪积聚在体内。 (2)体育锻炼不足; (3)“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 (4)不良饮食行为方式。 (5)遗传。
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是,我国在超重、肥胖 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低体重和营养不良近 10年 有 所 下 降 , 但 仍 是 普 遍 ( 2005 年 城 市 男 生 21.6% 、女生 32.7% ;乡村男生 25.8% 、女生 34.2%), 85%以上属轻度。呈现出“双峰现 象”,即肥胖和营养不良两端多,正常体重比 例减少。 肥胖和营养不良同时存在,导致我国在新世 纪改善学生营养方面,面临更艰巨任务。
品行问题 发育问题(包括学习能力障碍)

青少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998 年我省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各种心理卫生问 题阳性检出率高中生达41.41%;初中生达 26.94%。 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呈上升。
(五)全球性问题:
WHO提出(2008年):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影响 着青少年,怎样预防和应对它们? 精神卫生 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早期阶段会出现许多精神卫生问 题。 社会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信力的提高能有助 于预防精神卫生问题,卫生工作者需要有与年轻人 交流的能力,并能及早发现精神卫生问题,并且能 提供包括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和适宜情况下的精神 药物等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