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有哪些_小学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有哪些_小学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生预防传染病学问,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忙。
学校生预防传染病学问1、我们在平常学习之余,要多参与体育熬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常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奇,流通。
3、平常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我们要留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依据气候变化留意增减衣服,避开着凉。
6、不能偏食,平常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8、肯定要保证充分的睡眠,不能过于疲惫,因疲惫简单使我们的反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支配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肯定要按时去接种。
由于许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细心支配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
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肯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由于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许多许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殊留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削减户外活动,特殊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下面是专家开具的护眼药方:1、用眼不行过劳。
2、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
3、照光明度要适中。
4、充分的养分。
眼睛是特别劳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的养分和能量。
5、睡眠充分。
6、巧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可以帮忙您爱护双眼。
一是看电视距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
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殊是在晚上不要熄灭全部灯光看电视。
另外电视机的亮度也不要调得太亮。
看电视半小时适当休息几分钟。
7、定期检查视力。
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

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标题: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引言概述: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
因此,预防传染病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手部卫生1.1 经常洗手:小学生接触到的物品繁多,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因此要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接触动物后、使用厕所后等时刻。
1.2 使用肥皂:洗手时最好使用肥皂,肥皂能有效清洁手部,去除细菌和病毒,保持手部清洁。
1.3 指甲修剪:小学生的指甲容易藏污纳垢,细菌病毒在指甲下容易滋生,因此要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清洁。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1 定期通风:室内空气如果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因此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2 室内清洁:室内要保持整洁,及时清理地面、桌椅、玩具等物品,避免细菌滋生。
2.3 避免烟雾: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对小学生的呼吸系统有害,家长要避免在室内吸烟,保护孩子的健康。
三、饮食卫生3.1 食品烹饪:食品烹饪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禽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品,避免食用生食。
3.2 食品储存:食品储存要分开生熟,避免交叉污染,冰箱内的食品要盖好,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3.3 饮食均衡:小学生的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四、接种疫苗4.1 遵循疫苗接种计划:小学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及时完成各类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4.2 注重疫苗保护期:接种疫苗后要注意保护期,及时进行加强接种,增强疫苗效果。
4.3 定期体检:定期带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孩子的免疫情况,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五、避免接触传染源5.1 避免密切接触: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要避免与感染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减少传染风险。
5.2 避免公共场所:传染病易在公共场所传播,家长要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一、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1.1 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传染病是一种通过病原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预防传染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人际交往频繁,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在班级或学校内传播,给其他同学和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小学生要学会预防传染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1.2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做到勤洗手。
在吃饭、上厕所、回家等情况下,都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
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
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二、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2.1 教室卫生管理教室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加强教室卫生管理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要定期对教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
要加强对课桌椅、门把手等公共设施的消毒。
还要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避免细菌滋生。
2.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小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还要教育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3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根据国家规定,小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种相应的疫苗。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孩子的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孩子按时完成所有疫苗接种。
三、结论预防传染病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通过加强教室卫生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和按时接种疫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学生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小学生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这些传染病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和参加其他活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以及预防方法。
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鼻塞等。
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孩子们还应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病人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脚起水泡以及发热等。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3.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水疱、发热、瘙痒等。
预防水痘最好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
此外,孩子们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4. 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高热、咳嗽、鼻塞、红眼等。
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
此外,孩子们应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红眼、结膜充血、疼痛等。
预防结膜炎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不触碰眼睛、不与患者共用毛巾和保持眼部卫生。
6. 肺炎:肺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接种疫苗。
孩子们应经常洗手,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并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通风。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家长们应该及时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小学生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

一、非典型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在中国广东省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目前公认非典的病原体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又称SARS 病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资料,最早的病例发病于2002 年11 月16 日。
目前已有30 多个国家报告发现了非典型肺炎病例。
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加拿大、越南和美国等。
(一)传染源非典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病毒存在于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中。
(二)传播途径非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非典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污水和间接接触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使人感染的传染病。
(三)症状与危害从接触到发病,非典的潜伏期平均为4~5 天。
表现为发病快,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在38℃~40℃之间波动,畏寒或者寒颤。
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全身乏力。
干咳,少痰或者偶有血丝痰。
胸部牵拉感或者胸痛、腹泻。
进而浮现胸闷,呼吸次数增多至气促、呼吸艰难,严重者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1.主动隔离:得非典,应在第一时间去医院。
疑似病人要进行医学观察。
2.及时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
3.重症要通气:人工通气对于重症非典病人具有关键作用。
(五)预防措施1.注意住处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2.注意远离病原体,正确使用预防药物。
3.合理消毒:可用0.5%碘伏溶液、75%酒精、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4.正确洗手:反复搓揉,时间不少于30 秒,重复两三遍。
5.正确使用口罩:在家中、睡觉、体育运动时,均没有必要带口罩。
6.讲究个人卫生,锻炼身体。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个我们似乎熟悉.又实际目生的疾病,来去匆匆,神奇莫测。
正如难忘的历史所述,由于极强的传染性,流感一旦发生大流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横扫全球,最早记载流感流行的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1580 年的流行使马德里几成空城。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何谓传染病㈠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此类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
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使其他人也感染同样疾病。
㈡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⒈病原体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⒊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⑴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间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的人。
⑵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
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⑶季节性。
季节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
⒋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原体产生抵抗力,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的入侵而不会再感染,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的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感染。
二、何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种类繁多,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
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

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因此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
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1. 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小学生应该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到可能有细菌或者病毒的物品或者场所后,如使用厕所、咳嗽或者打喷嚏后、接触动物后等。
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确保彻底清洁双手,并使用纸巾或者洗手液擦干。
2.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提高反抗力。
小学生应该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蛋白质食品,避免过多摄入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
同时,要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和蔬菜。
3. 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疫苗接种计划,小学生应该接种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疫苗,如麻疹、流感、百日咳等。
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教室和家庭中,时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5. 个人卫生: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很重要。
他们应该学会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当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此外,要鼓励他们定期洗澡、更换干净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身体清洁。
6. 避免接触患病者:如果小学生身边有人患有传染病,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自己浮现类似症状,应即将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7.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向小学生传授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
可以通过讲座、展览、海报等方式向他们传达相关信息,让他们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总结起来,小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包括良好的手卫生、健康饮食、接种疫苗、室内通风、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者以及教育宣传等。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看不见的“小怪兽”,它们叫做病菌。
这些病菌会让我们生病,特别是传染病。
为了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长大,我们要学会怎么打败这些“小怪兽”,保护好自己。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预防传染病的安全常识吧!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呀,就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这些病原体就像一个个小捣蛋鬼,有的是细菌,有的是病毒,还有的是寄生虫。
它们会悄悄地钻进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发烧、咳嗽、流鼻涕,可难受啦!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等。
每种传染病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二、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传染病的传播就像是一场接力赛,需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
传染源就是那些已经生病的人或者动物,他们身上带着病菌,就像一个装满“小怪兽”的盒子。
传播途径呢,就像是病菌的“交通工具”。
有的病菌喜欢通过空气传播,比如我们打喷嚏、咳嗽的时候,病菌就会随着飞沫飞到空气中,其他人吸进去就可能会生病;有的病菌喜欢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如果我们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病菌就会趁机进入我们的身体;还有的病菌会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我们和生病的人握手、共用毛巾,病菌就会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
而易感人群呢,就是像我们小朋友这样抵抗力比较弱的人,容易被病菌欺负。
三、如何预防传染病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那就能想办法预防啦!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这可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一步哦!我们的小手每天会接触很多东西,上面沾满了细菌和病毒。
所以,吃饭前、上厕所后、玩完玩具都要认真洗手。
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
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身体清洁,病菌就不容易在我们身上安家啦。
勤剪指甲:指甲缝里很容易藏污纳垢,要定期修剪指甲,不让病菌有藏身之处。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能让我们的身体更有力量,抵抗病菌的入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识
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引起,病原体能够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或者寄生虫等。
传染性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
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表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相关。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
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相关。
传染病的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病效的方式在于防控,因为在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乏任何一个都无法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对于传染病预防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
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即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实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实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不过,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因为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
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即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
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
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实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实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即时实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使用针具实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实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
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
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
历,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
几种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流感的主要预防措施
一、早期发现流感患者、早期就地隔离患者,早期治疗。
流行期间应减少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出入人口密集的地方。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药物预防:盐酸金刚烷*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对乙型流感则无效。
所以,在流行早期必须确定流行株的型别,才能对没有保护的人群实行药物预防。
三、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减毒疫苗用鼻腔喷雾法,灭活疫苗采用皮*射法。
接种后半年到一年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
但流感病毒的毒株经常变异,所以难以预测本年度流行的病毒类型,只能推测可能是哪种类型,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很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若能即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肺结核的病因及症状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
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
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
结核病人一般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水准胸闷或呼吸困难。
肺结核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即时发现并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升自身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
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
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