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第8章习题答案
智慧树知到《现代教育技术》章节答案测试题库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现代教育技术》章节答案测试题库含答案1、1、关于景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使用单反相机拍照时,如果画面偏暗,可采用的方法是()答案:增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当画面有多个被摄物,摄像机无法识别被摄主体,导致主体模糊,或焦点飘移,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答案:切换到手动聚焦模式,并转动聚焦环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F5.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进光量少答案:错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投影画面出现梯形失真时,正确的做法是答案:使投影光束与屏幕垂直、在菜单栏中设置梯形校正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6、一体机要安装配套软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答案:对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软件通常要下载安装程序,安装后,才能运行软件,绿色版无需安装,双击文件夹中的可执行文件,即可运行软件。
[单选题] *○答案:对○8、○2、能够打开pdf文件的软件是○答案:极速pdf阅读器9、 3、支持透明背景的图片格式是 [单选题] *○答案:png○10、○4、下载网络中音频的方法有()○答案:在链接上右键下载、使用百度音乐客户端下载、使用浏览器插件下载、使用录音软件录制系统音频11、 5、下载网络视频的方式主要有查看问题答案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1、QQ截图只能用快捷组合键。
查看问题答案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2、转换视频格式时,要注意哪些参数设置。
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平台题目答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客观题Question 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
答案: 对Question 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 电化教育B. 信息技术教育C. 教学技术D. 计算机辅助教育Question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
A视听传播阶段B教育技术阶段C视听教育阶段D视觉教育阶段Question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2.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3.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Question 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a.第三阶段视听传播b.第一阶段视觉教育c.第二阶段视听教育d.第四阶段教育技术Question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答案:错Question 7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A. 技术人员B. 管理人员C. 教学人员D. 科研人员Question 8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 教学方法b. 学习过程c. 学习资源d. 教学设备Question 9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开发、()、管理和()。
a. 评价b. 设计c. 制作d. 运用Question 10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经验之塔理论b. 传播学理论c. 系统理论d. 直观教学论Question 11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
a. 20年代b. 40年代c. 70年代d. 30年代Question 12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视听传播阶段对应的时间段是。
a. 20世纪初-30年代b. 20世纪50-60年代c. 20世纪30-5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至今Question 13 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习题第1 页(共18 页)《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习题各章节作业教材章节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第一章 1.1-1.5 2.1-2.7 3.1-3.7 4.1-4.2第二章 1.6-1.12 2.8-2.14 3.8-3.15 4.3-4.8第三章 1.13-1.34 2.15-2.25 3.16-3.23 4.9-4.14第四章 1.35-1.91 2.26-2.71 见教材P139第五章 1.92-1.103 2.72-2.85 见教材P238第六章 1.104-1.119 2.86-2.106 3.24-3.25 见教材P315-316综合作业:课件设计与制作(占总评成绩30 % )。
一、判断题1.1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 运用现代媒体来上课就是现代教育技术。
( )1.3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多媒化、再现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1.4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论。
()1.5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1.6 双主模式是左右两个相互独立并行的教学过程。
()1.7 文字脚本是按照教学过程中的先后顺序,用于描述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形式。
()1.8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包括选题、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描述、教学内容的分析、媒体与素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与调试等方面。
()1.9 多媒体课件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是帮助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1.10 多媒体课件是指教师或多媒体制作人员,根据脚本设计的内容,制作出一套适合教与学的,包含有大量多媒体信息的辅助教学系统。
()1.11 教学模拟型多媒体课件与演示型课件具有相同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5CCBAB;6—10DDCBD;11—15CACAD;15—19ACBA;二、多项选择1、AB2、ABC3、ABCD4、ABC5、BD6、ABCD7、ABD8、AB9、BC10、BCD11、ACD12、AB13、ABC14、ABD三、填空题1、学习过程、学习资源2、知识库、学生模型、教师模型3、行为主义、客观主义、建构主义4、VRML5、技术主义、人本主义6、沉浸性、交互性、想像性7、斯金纳8、基于页面的工具、基于时间的工具9、教育传播学10、教学媒体11、选题、设计、制作、评价12、集线器、路由器、网关四、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当媒体以教学信息的传递为最终目的时称为教学媒体,其中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工具、教学资料和教学传媒等。
3.媒体媒体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4.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为进行教与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特性和软件特性是教学课件的两大基本特性。
所以,多媒体课件设计应该基于自身的这种特性来进行。
5.MIDI文件MIDI是乐器数字化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而是用于乐器合成器、乐器和计算机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
6.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ICAI)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7.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8.校园网校园网(Campus Network)是指校园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总称,它所覆盖的范围不但超过了一两幢大楼局部网络的范畴,而且涉及到多幢楼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的问题。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课后题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课后题(必背):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1)定义①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②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③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2)区别①范畴不同。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它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而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是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
②内涵不同。
教育技术和技术是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③历史背景不同。
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3)联系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这三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它是技术在某一个特定领域的运用。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技术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和应用领域。
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
答: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对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的看法①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它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山东联盟-菏泽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
A:教学理念和教育策略B: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C: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D: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答案:B2.教育技术的目的是()。
A:教学方法的有效化B:教学媒体的现代化C:教学过程的最优化D:教学结果的最大化答案:C3.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计算机辅助教育B:电化教育C:教学技术D:信息技术教育答案:B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B:开发、设计、建构、利用、评价C: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D: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答案:D5.教育技术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出现在哪个国家?()A:中国B:英国C:美国D:德国答案:C6.现代教育技术将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A:理论研究的深入化B:多媒体化C:网络化、智能化D:应用模式的多样化答案:ABCD7.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包括()。
A: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B: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任务C: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五个基本环节D: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答案:ABCD8.在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显示教学手段的先进。
()A:错B:对答案:A9.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两大类。
()A:错B:对答案:B10.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科学抽象方法B:直观方法C:理想化方法D:系统方法答案:D2.提出发展教学理论的是()。
A:布鲁姆B:赞可夫C:布鲁纳D:斯金纳答案:B3.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关键的变量是( )。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1994年美国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中明确的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 )。
参考答案:学习资源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视听教育、视觉传播和教育技术四个阶段参考答案:视觉教育3.程序教学论是由()提出来的参考答案:斯金纳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简称是()参考答案:AECT5.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
参考答案:知识6.教育技术起源于19世纪初期参考答案:错7.教学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参考答案:错8.我国的教育技术最早称之为电化教育参考答案:对9.2003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参考答案:错10.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教学评价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参考答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自身评价2.()评价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参考答案:定量评价3.()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
参考答案:绝对评价4.()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参考答案:诊断性评价5.按照()分类,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评价功能6.教学设计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参考答案:对7.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等因素参考答案:错8.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现代教育技术(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征是()。
A: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B: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C:信息技术的普及D:信息技术的更新答案:B2.传统教育过程包括哪些要素()?A:教育技术B:教育内容C:教师D:学生答案:BCD3.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以()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差异和实现教师指导的针对性的教学理念。
A:教师B:课堂C:学习者D:教材答案:C4.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强调,()是教育技术的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A:管理B:利用C:设计与开发D:评价答案:ABCD5.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05定义认为,05定义受()学习理论的影响,措辞上由“引起或控制学习”到“利于学习”,体现出人性化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A:认知主义B:建构主义C:后现代主义D:行为主义答案:BC6.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17定义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A:学习B:资源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答案:ABC7.截止2019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CSSCI期刊有()个?A:7B:8C:6D:5答案:A8.创新性学习的目标是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行为,以适应已知的、可预期的问题情境。
()A:错B:对答案:A9.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认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
()A:错B:对答案:B10.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
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斯金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其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的是()。
A:共同经验原理B:抽象层次原理C:信息来源原理D:重复作用原理答案:ABCD2.桑代克在总结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定律包括()。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重复练习答案:ABC3.下列选项中不是程序教学中最常用的强化方式的是()。
A:及时强化原则B:低错误率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D:小步子原则答案:BCD4.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为幻灯片添加编号,应使用( C)选项卡。
A. 编辑
B. 视图
C. 插入
D. 格式
2. 在PowerPoint 2010中,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是(C)。
A. 改变背景主题可不变化
B. 改变主题背景不一定变化
C. 设置背景时必须考虑主题的设置
D. 确定主题也就确定了背景
3. PowerPoint 2010中,有关设计模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它是控制演示文稿统一外观的最有力、最快捷的一种方法
B. 它是通用于各种演示文稿的模型,可直接应用于用户的演示文稿
C. 用户不可以修改
D. 模板有两种:设计模板和内容模板
4. 关于PowerPoint 2010的母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可以自定义幻灯片母版的版式
B. 可以对母版进行主题编辑
C. 可以对母版进行背景设置
D. 在母版中插入图片对象后,在幻灯片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辑
5. PowerPoint 2010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将图片插入到幻灯片中后,用户可以对这些图片进行必要的操作
B. 利用"图片"工具中的选项可裁剪图片、添加边框和调整图片亮度及对比度
C. 可删除图片的背景
D. 对图片进行修改后不能再恢复原状
6. PowerPoint 2010中,在(A )视图中,可以精确设置幻灯片的格式。
A. 备注页视图
B. 浏览视图
C. 幻灯片视图
D. 黑白视图
7.在PowerPoint 2010中,( B )选项可以用来改变某一幻灯片的布局。
A. 背景
B. 幻灯片版式
C. 幻灯片配色方案
D. 字体
8. PowerPoint 2010中,下列有关在应用程序间复制数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只能使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来实现信息共享
B. 可以将幻灯片复制到WORD 2010中
C. 可以将幻灯片移动到EXCEL 2010工作簿中
D. 可以将幻灯片拖动到WORD 2010中
9. 在PowerPoint 2010的 ( C)视图下,可以用拖动方法改变幻灯片的顺序。
A. 幻灯片
B. 备注页
C. 幻灯片浏览
D. 幻灯片放映
10. PowerPoint 2010中,有关幻灯片背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用户可以为幻灯片设置不同的颜色、阴影、图案或者纹理的背景
B. 也可以使用图片作为幻灯片背景
C. 可以为单张幻灯片进行背景设置
D. 不可以同时对多张幻灯片设置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