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答案汇集()_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答案汇集()_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答案汇集()_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A正确1.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

B 错误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的观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A正确 3.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教学人员、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B错误4.微格教学系统有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受训者的技能技巧,要求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理论,在人为创设的情况中转化为含有技能技巧的行为。由于训练时间短、人数少,一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教学技能。

B错误5.纵观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错误6.按照“经验之塔”理论,角色扮演属于“观察的经验”。

A正确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故而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

A正确8.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来之于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B错误9. 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B错误10.教育传播理论是研究教育技术推广传播的理论。

A正确11.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A正确12.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传统教育技术发展时期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时期。

13. 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_ ___。C

A.系统论

B.“经验之塔”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教育传播学

14.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哪一阶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领域?D

A初级发展阶段B迅速发展阶段C系统发展阶段D网络发展阶段

15.教育技术的开发领域应包括_ _,其基础便是媒体制作。A

A视听技术B教学策略C媒体的利用D资源管理

16.教育技术利用领域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__ _,而这一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约点和教育技术的关键。B

A革新推广B政策和法规C实施和制度化D教学系统设计

17.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标志是__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C

A现代教学媒体B新课程标准C现代教学方法D信息技术

18._ __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的过程,而是信息加工过程。B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1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于___。C

A学习环境的设计B情感因素的作用C知识结构的建立D外部刺激的设计

20. ___学习理论提倡对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21.香农的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了_ ___。D

A反应原理B刺激原理C传播原理D反馈原理

22.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是指以下的哪一选项?A

A 信息源、信息、媒体、接受者、反馈B学生、教师、媒体、信道

C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 D 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

22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是哪种方式?C

A操作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试误学习

24.“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__。C

A理想化B所有条件下的最佳C教师在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D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有所进步

25.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_ _。D

A自己发现规律B有所创造发明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新的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26.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__。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6.系统科学理论不包括___D实践论

27.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__ _中得到了集中体现。C

A情境性教学B直接教学C程序教学D随机进入教学

28.教育技术发展时期的第三阶段,以_ _作为标志。C

A文字语言技术B印刷技术C计算机技术D网络技术

29.在戴尔的“经验之塔”中,“野外旅行”属于_ __。B

A做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D学习的经验

30.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_ _。C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1.同学们自己设计开发的课件作为一种教育媒体,是承载教学信息的载体。A正确

32.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各种设备。B错误

33.各类教育媒体尽管刺激接受者感官不同,但教学功能差异不大。B错误

34.广播电视具有无限接触传播力的教学特性。A正确

35.视频展示平台既可展示实物,又可展示透明或不透明的文字图表以及幻灯片。A正确

36.扩音机使用时最适合的音量位置通常为最大音量的2/3。A正确

37.使用电视机时,常常要对电视机进行对比度与亮度、彩色饱和度和音量的调节。A正确

38.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A 正确

39.教学媒体适合于四个方面的教学:动作技能的培训、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学习培训、决策能力的培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A正确

40.教育媒体的基本特性有:重现力、表现力、传播力、参与性和可控性等。A正确

41.计算机、PDA、视频会议系统、数字电视、CAI软件等属于交互型教育媒体。B错误

42.传声器通常称为话筒,它是一种将微弱电信号放大至一定电功率的音响设备。B错误

43.MP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损压缩编码的音频格式。B错误

44. 在电视技术中,把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称为“像素”。A正确

45.这个学期,本课程是按照_ _分类来介绍教育媒体的。C

A物理性能B传输方向C作用于人的感官D硬件或软件

46.下面的教育媒体中,_媒体的表现力最强。A

A录像B教科书C幻灯D投影

47.下列的___不属于多媒体教材编制所依据的传播效果原理。D

A共同经验原理B重复作用原理C最小代价原理D信息增值原理

48.台式投影器的基本结构可分为_、调焦系统和电路三部分。A

A光学系统B光源系统C光电系统D光谱系统

49.我们可以用_C_将课本中的图片在银幕上显示出来。C

A幻灯机B台式投影器C视频展示台D扫描仪

50.教学银幕至第一排学生的距离应大于银幕宽度的_B __倍。B

A1.0~1.3 B1.3~1.5 C1.6~1.8 D1.8~2.1

51.投影教学中最基本、最简便的教学方法是_ _。C

A书写教学法B实物投影法C图片教学法D导引教学法

52.传声器是把声波(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通常称为_ ____。C

A音箱B喇叭C话筒D对讲机

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必须_ __扩音机输出功率,以防扬声器过载而损坏。A

A等于或稍小于B大于或至少等于C不等于D接近

54.利用收录机为学生提供规范性的听觉材料,便于学生的模仿和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是_ 。A

A情境法B示范法C比较法D反馈法

55.选择多媒体投影机时,应考虑_ ____、明亮度、散热结构和灯泡的使用寿命等几项主要技术指标。C

A输出功率B重量C分辨率D尺寸

56.电视频道的选择应该注意节目的频段选择,其中的U频段是指_ _。B

A甚高频B特高频C超高频D增补频

57.采用数字光信号处理技术的投影机是_ ___。D

A . CRT投影机 B. 液晶光阀投影机 C. LCD液晶投影机 D. DLP投影机

58.如果投影的图像模糊不清,用哪些调试方法可以使图像清晰_ _。BD

A.调节投影仪竖杆上镜头的高低

B.改变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

C.改变反射镜的仰角

D.调整张挂银幕的向前倾斜角

5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 __。BD

A.尽量选择较多的媒体,以实现多感官刺激

B.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线性组合

C.多媒体肯定比单一媒体的效果好

D.尽管新媒体不断出现,功能不断扩大,但不可能完全代替老的媒体

60.录像机与监视器连接时,视频电缆的一端插入监视器的视频输入插孔上,另一端应插到录像机的_ 插孔上。C

A.VIDEO OUT

B.VIDEO IN

C.AUDIO OUT

D.AUDIO IN

61.中国大陆使用_ ___彩色电视制式。A

A.PAL制式

B.SECAM制式

C.NTSC制式

D.PAL-D 制式

62.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视类媒体?B

A.投影机

B.视频展示平台

C.幻灯机

D.影碟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3-1 传感器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如气体压力传感器。其内部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它的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 ,当p 发生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可变线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基本电路则是完成上述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2 请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例如,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等。 3-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答: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工作的;半导体应变片则是基于压阻效应工作的。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105),其灵敏度S 0=2,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με,问Δ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指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指示值;3)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由0dR R s ε = 得,0R R s ε?=??即,6012010001020.24R R s ε-?=??=???= ()1.5 12.5120 I mA = = 3-5 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测量电路有哪几种 答: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直流极化电路、调频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3-6 一个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圆形极板半径r=4mm ,工作初始间隙δ=0.3mm ,求: 图3-105 题3-4图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答案汇集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A正确1.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 B 错误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的观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A正确 3.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教学人员、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B错误4.微格教学系统有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受训者的技能技巧,要求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理论,在人为创设的情况中转化为含有技能技巧的行为。由于训练时间短、人数少,一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教学技能。 B错误5.纵观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错误6.按照“经验之塔”理论,角色扮演属于“观察的经验”。 A正确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故而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 A正确8.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来之于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B错误9. 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B错误10.教育传播理论是研究教育技术推广传播的理论。 A正确11.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A正确12.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传统教育技术发展时期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时期。 13. 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_ ___。C A.系统论 B.“经验之塔”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教育传播学 14.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哪一阶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领域?D A初级发展阶段B迅速发展阶段C系统发展阶段D网络发展阶段 15.教育技术的开发领域应包括_ _,其基础便是媒体制作。A A视听技术B教学策略C媒体的利用D资源管理 16.教育技术利用领域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__ _,而这一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约点和教育技术的关键。B A革新推广B政策和法规C实施和制度化D教学系统设计 17.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标志是__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C A现代教学媒体B新课程标准C现代教学方法D信息技术 18._ __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的过程,而是信息加工过程。B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1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于___。C A学习环境的设计B情感因素的作用C知识结构的建立D外部刺激的设计 20. ___学习理论提倡对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21.香农的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了_ ___。D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 习题答案-_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解: (1) 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 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 散性。 (3) 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有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 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解:x(t)=sin2t f 0π的有效值(均方根值): 2 /1)4sin 41(21)4sin 41(21)4cos 1(212sin 1)(1000 00 00 00 000 020 2 000=-= - = -== =? ? ? T f f T T t f f T T dt t f T dt t f T dt t x T x T T T T rms ππππππ 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

(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 ,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t n 0sin ω是奇函数,则t n t x 0sin )(ω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0。故 =n b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 其频谱如下图所示: ? ????????+≤ ≤-≤≤- +=) (2 02022)(0000 0nT t x T t t T A A t T t T A A t x 2 1)21(2)(12/0002/2/00000= -==??-T T T dt t T T dt t x T a ??-==-2/000 02 /2/00 000cos )21(4cos )(2T T T n dt t n t T T dt t n t x T a ωω?????==== ,6,4,20 ,5,3,14 2sin 422222n n n n n π ππ?-=2 /2 /00 00sin )(2T T n dt t n t x T b ω∑∞ =+=102 2 cos 1 4 21)(n t n n t x ωπ ∑∞ =++=102 2)2sin(1 421n t n n πωπ (n =1, 3, 5, …)

(完整版)测试技术课后题答案

1-3 求指数函数()(0,0)at x t Ae a t -=>≥的频谱。 (2)220 2 2 (2) ()()(2) 2(2)a j f t j f t at j f t e A A a j f X f x t e dt Ae e dt A a j f a j f a f -+∞ ∞ ---∞-∞-==== =-+++??πππππππ ()X f = Im ()2()arctan arctan Re ()X f f f X f a ==-π? 1-5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0cos ωt (见图1-26)的傅里叶变换。 0cos ()0 ωt t T x t t T ?≥的频谱密度函数为 1122 1()()j t at j t a j X f x t e dt e e dt a j a ∞ ∞ ----∞ -= == =++? ?ωωω ωω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1010222200222 000222222220000()()11()()()22()()[()]2[()][()][()][()] a j a j X X X j j a a a a j a a a a ??---+= --+=-??+-++?? --=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技术 3-1 传感器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其内部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它的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 ,当p 发生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可变线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基本电路则是完成上述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2 请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例如,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等。 3-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答: (1)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 即电阻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12dR R με=+; (2)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电阻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应力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dR d E R ρλερ == 。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105),其灵敏度S 0=2,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με,问Δ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指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指示值;3)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R =2100010-6120=0.24 1)I 1=1.5/R =1.5/120=0.0125A=12.5mA 2)I 2=1.5/(R +R )=1.5/(120+0.24)0.012475A=12.475mA 3)电流变化量太小,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则量程不够,无法测量12.5mA 的电流;如果采用毫安表,无法分辨0.025mA 的电流变化。一般需要电桥图3-105 题3-4图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 习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技术 3-1 传感器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其内部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它的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 ,当p 发生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可变线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基本电路则是完成上述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2 请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例如,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等。 3-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答: (1)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 即电阻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12dR R με=+; (2)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电阻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应力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dR d E R ρλερ == 。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105),其灵敏度S 0=2,R =120Ω,设工作时其 应变为1000με,问Δ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指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指示值;3)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R =2100010-6120=0.24 1)I 1=1.5/R =1.5/120=0.0125A=12.5mA 2)I 2=1.5/(R +R )=1.5/(120+0.24)0.012475A=12.475mA 图3-105 题3-4图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版)

复习提纲 第一章: ?教育技术94定义是什么?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04定义是什么?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利于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是什么?每一个范畴各包含哪些内容?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应该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设计: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分析;评论: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利用:媒体的利用、革新技术的推广实施并制度化、政策与法规;开发:文印技术、音响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综合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使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多样化、自主化、国际化成为可能。 ?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和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课程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方式 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2.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3.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4.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5.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7.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 8.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工具 9.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10.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11.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第二章: 1、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 媒体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籍、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的播放设备等。 当媒体承载的是教育信息时,被称为教育媒体,教育媒体是指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 现代教育媒体指直接介入教育活动,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信息工具,由硬件和软件两个要素组成。 2)教学媒体的类型有几种?如何划分? (一)按照作用于人的感官分类 (1)听觉型媒体:呈现听觉信息的媒体,如广播、录音。 (2)视觉型媒体:呈现视觉信息的媒体,如幻灯、投影。 (3)视听型媒体:呈现视听觉信息的媒体,如电影、电视。 (4)相互作用型媒体:使用者视听触觉可同时参与的媒体,如计算机课件。(二)按照媒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1)光学投影类媒体:主要通过光学放大元件,把透明或不透明的图片、标本、实物放大投射到银幕上,以呈现教学信息。如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器和投影片等。(2)电声类媒体:能将声音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和磁信号,并记录、传输、放大、播放的媒体。如扩音机、收音机、录音机、激光唱机和唱片、录音带等。 (3)电视类媒体:能将静止或活动的图像转化为视频电信号和磁信号,并记录、传

现代测试技术课后答案

现测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 直接的间接的 2. 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设备 3.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读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4. 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基准量具标准量具工作用量具 5. 接触电阻引线电阻 6. 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环境)认真分析、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7. 米(m) 秒(s) 千克(kg) 安培(A) 8. 准备测量数据处理 9. 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感标准电容 第2章 填空题 1. 系统随机粗大系统 2. 有界性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 3. 置信区间置信概率 4. 最大引用0.6% 5. 0.5×10-1[100.1Ω,100.3Ω] 6. ± 7.9670×10-4±0.04% 7.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 8. 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9. ±6Ω 10. [79.78V,79.88V]

计算题 2. 解: (1)该电阻的平均值计算如下: 1 28.504n i i x x n == =∑ 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 ?0.033σ == (2)用拉依达准则有,测量值28.40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 28.511?0.018x σ '='= 用格罗布斯准则,置信概率取0.99时有,n=15,a=0.01,查表得 0(,) 2.70g n a = 所以, 0?(,) 2.700.0330.09g n a σ =?= 可以看出测量值28.40为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值如上所示。 (3) 剔除粗大误差后,生于测量值中不再含粗大误差,被测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0.0048σσ ''== (4) 当置信概率为0.99时,K=2.58,则 ()0.012m K V σ'?=±=± 由于测量有效位数影响,测量结果表示为 28.510.01x x m U U V =±?=± 4. 解: (1) (2) 最大绝对误差?Um=0.4,则最大相对误差=0.4%<0.5% 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为0.5 (3) Ux=75.4,测量值的绝对误差:?Ux=0.5%× 100=0.5mV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参考答案09-10-2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三、填空题 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传播理论。 4.1946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这个理论为 视听教育提供了主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5.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光学透镜成像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 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放大倒立的幻灯片图像。 6.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1.5m~2.5m范围内。若投影仪与银幕的 距离太远,则会造成投影的图像太暗淡。 7.下图是投影器的结构与光路图,请把带标号的部件的名称填上。放映镜头;调焦旋钮;螺 纹透镜;聚光镜;光源 8.在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投影仪的调焦旋钮。 9.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_阻抗匹配、功率匹配两个条件。 10.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A V方式。 11.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表演型等四种。 12.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13.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4.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 15.学习结果可以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6.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应该从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学习能力、测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入手。 四、部分章节简答题参考答案 题1.简述教育技术的定义 答: 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题2. 试比较分析光学投影器与视频展示仪的工作原理。 答: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

西安理工研究生考试 传 感 器 与 智 能 检 测 技 术 课 后 习 题

1、对于实际的测量数据,应该如何选取判别准则去除粗大误差? 答:首先,粗大误差是指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的预期值的误差。去除粗大误差的准则主要有拉依达准则、格拉布准则、t检验准则三种方法。准则选取的判别主要看测量数据的多少。 对于拉依达准则,测量次数n尽可能多时,常选用此准则。当n过小时,会把正常值当成异常值,这是此准则的缺陷。 格拉布准则,观测次数在30—50时常选取此准则。 t检验准则,适用于观察次数较少的情况下。 2、系统误差有哪些类型?如何判别和修正? 答:系统误差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如果误差按照一定规律出现的误革。 系统误差可分为: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乂可以分为:线性系统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判定与修正: 对于系统误差的判定方法主要有: 1、对于定值系统误差一?般用实验对比检验法。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恒定系统误差。 2、对于变值系统误差:a、观察法:通过观察测量数据的各个残差大小和符号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这些判断准则实质上是检验误差的分布是否偏离正态分布。 b、残差统计法:常用的有马利科夫准则(和检验),阿贝-赫梅特准则(序差检验法)等。 c、组间数据检验正态检验法 修正方法: 1.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 2.引入更正值法 3.采用特殊测量方法消除系统误差。主要的测量方法有:1)标准量替代法2)交换法3)对称测量法4)半周期偶数测量法 4.实时反馈修正 5.在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 3、从理论上讲随机误差是永远存在的,当测量次数越多时,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越接近真值。因此,我们在设计自动检测系统时,计算机可以尽可能大量采集数据,例如每次采样数万个数据计算其平均值,这样做的结果合理否? 答:这种做法不合理。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符合正态分布。当次数n增大时,测量精度相应提高。但测量次数达到一定数Id后,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下降很慢。对于提高精度基本可忽略影响了。因此要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不能单靠无限的增加测量次数,而需要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选择仪器的精度及确定适当的次数等几方面共同考虑来使测量结果尽可能的接近真值。 4、以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为例,分析传感器时间常数对动态误差的影响。并说明热电阻传感器的哪些参数对有影响? 答:1、对于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来说,传感器常数对于温度动态影响如式子t2=t x-T (dtJdt)所示,7■决定了动态误差的波动幅度。了的大小决定了随着时间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带参考答案)word.doc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2016年12月20日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1.概念: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1994定义)P3 AECT 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从教师、环境、 资源、设计、过程等方面加以理解)P9 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素: (1)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师资队伍; (2)环境——建设多媒体和网络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3)资源——建设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能高度共享; (4)设计——对多媒体与网路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过程的策划; (5)过程——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根据刘雍潜提出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教师能力应包含哪些方面的能力(从学 科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应用能力三方面进行理解)P11 刘雍潜根据TPACK模型提出了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学科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是指教师的专业功底和与教学基本环节相对应 的教学能力,有“教学法—内容知识”(PCK)形成。具体包括:①……⑥。(P11 第5—9行) (2)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由“技术—教学法知识”(TPK)形成。(P11,第 13—14行) (3)资源应用能力资源应用能力是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由“技术 —内容知识”(TCK)形成,资源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则形成资源开发能力。…… 包括:①教学资源的收集与鉴别;②教学资源的加工与处理;③教学资源的设计 与开发。(P11,倒6—3行) 4.根据我国教育部2014年5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换学习方式)P13 包括两方面的能力: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 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该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 要求。(P13,倒5—3行) 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在应用信息技术转换学习方式方面,

测试技术课后题部分答案

1.1简述测量仪器的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感受件、中间件和效用件。感受件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中间件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处理后传给效用件,放大、变换、运算;效用件的功能是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 1.2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精确度、恒定度、灵敏度、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等。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恒定度为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表示;灵敏度阻滞又称感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做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指示滞后时间为从被测参数发生改变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时间,或称时滞。 2.3试述常用的一、二阶测量仪器的传递函数及它的实例 答:一阶测量仪器如热电偶;二阶测量仪器如测振仪。 2.4试述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的含义、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答: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是用来评价系统正确传递和显示输入信号的指标。研究方法是对系统输入简单的瞬变信号研究动态特性或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研究频率响应。评价指标为时间常数τ(一阶)、稳定时间t s和最大过冲量A d(二阶)等。 2.6试说明二阶测量系统通常取阻尼比ξ=0.6~0.8范围的原因 答:二阶测量系统在ξ=0.6~0.8时可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此时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ωn会使响应速率变得更快。 3.1测量误差有哪几类?各类误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系统误差是规律性的,影响程度由确定的因素引起的,在测量结果中可以被修正;随机误差是由许多未知的或微小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出现与否和影响程度难以确定,无法在测量中加以控制和排除,但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其算术平均值逐渐接近零;过失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 3.2试述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仪器误差,安装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操作误差(人为误差),动态误差。消除方法:交换抵消法,替代消除法,预检法等。 3.3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有何特点? 答: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 4.1什么是电阻式传感器?它主要分成哪几种? 答:电阻式传感器将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敏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电路处理之后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分为金属应变式、半导体压阻式、电位计式、气敏式、湿敏式。 4.2用应变片进行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偿?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几种? 答:在实际使用中,除了应变会导致应变片电阻变化之外,温度变化也会使应变片电阻发生误差,故需要采取温度补偿措施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种。 4.4什么是电感式传感器?简述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电感式传感器建立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 4.5什么是电容式传感器?它的变换原理如何 答:电容式传感器是把物理量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对于电容器,改变ε ,d和A都会 r 影响到电容量C,电容式传感器根据这一定律变换信号。 4.8说明磁电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它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在使用中各用于测量什么物理量?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完整版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C ) A“回收站”B“剪贴板”C“我的电脑” D“我的文档”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D )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C )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B )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D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 "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B )造 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C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A ) 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D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 A )

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1.4 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8 2.40、 82.43、82.50、82.48、82.45、82.38、82.42、82.46。试用3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 解: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 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 1)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0max x x δ=± 均值为 8 1 18 i x x = =∑82.44 因为最大测量值为82.50,最小测量值为82.38,所以本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为0.06。极限误差m ax δ取为最大误差的两倍,所以 082.4420.0682.440.12x =±?=± 2)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x t x x ∧ ±=σβ0 标准偏差为 s = =0.04 样本平均值x 的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为

?x σ ==0.014 自由度817ν=-=,置信概率0.95β=,查表得t 分布值 2.365t β=,所以 082.44 2.3650.01482.440.033x =±?=± 3)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 0x x x x σ ∧ =±=± 所以 082.440.014x =± 解题思路:1)给出公式;2)分别计算公式里面的各分项的值;3)将值代入公式,算出结果。 第2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 1 2ππ120ππ()4( cos sin )10 4 30 4 n n n n n y t t t ∞ ==+ + ∑ (t 的单位是秒) 求:1)基频0ω;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含有正弦项的形式。 解:基波分量为 12ππ120ππ()|cos sin 10 430 4n y t t t == + 所以:1)基频0π(/)4 rad s ω= 2)信号的周期0 2π 8()T s ω= =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练习题(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19世纪末 B,1922年 C.20世纪20年代 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 B.斯金纳 C. 克劳德 D.加涅 6.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 B.学习者 C。系统设计思想 D.教学实践 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 A.80年 B.70年 C.60年 D.50年 10.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测试技术课后题答案8力

习题8 8.2一等强度梁上、下表面贴有若干参数相同的应变片,如题图8.1 所示。 题图8.1 梁材料的泊松比为μ,在力P的作用下,梁的轴向应变为ε,用静态应变仪测量时,如何组桥方能实现下列读数? a)ε;b) (1+μ)ε;c) 4ε;d) 2(1+μ)ε;e) 0;f) 2ε 解: 本题有多种组桥方式,例如图所示。 8.2如题图8.2所示,在一受拉弯综合作用的构件上贴有四个电阻应变片。试分析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将其值填写在应变表中。并分析如何组桥才能进行下述测试:(1) 只测弯矩,消除拉应力的影响;(2) 只测拉力,消除弯矩的影响。电桥输出各为多少?

题图8.2 解 组桥如图。 设构件上表面因弯矩产生的应变为ε,材料的泊松比为μ,供桥电压为u0,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为K。 各应变片感受的弯应变如题表8.1-1。 题表8.1-1 R1R2R3R4 -μεε-εμε 可得输出电压 )] 1(2[ 4 1 ] ( ) ( [ 4 1 με με με ε ε+ = - - + - - =K u K u u y 其输出应变值为) 1(2με + (1)组桥如题图。 2

3 设构件上表面因拉力产生的应变为ε,其余变量同(1)的设定。 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如 题表8.1-2。 可得输出电压 )] 1(2[4 1 ]()([4100μεμεε μεε+=--+--= K u K u u y 输出应变值为 )1(2με+ 8.4 用YD -15型动态应变仪测量钢柱的动应力,测量系统如题图10.3所示,若R 1=R 2=120Ω,圆柱轴向应变为220με,μ=0.3,应变仪外接负载为R fz =16Ω,试选择应变仪衰减档,并计算其输出电流大小。(YD -15型动态应变仪的参数参见题表8.3-1和8.3-2。) 解 电桥输出应变 286220)3.011仪=?+=+=()(εμεμε 由题表8.3-1选衰减档3。

贾民平《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测试技术 第一章 习 题(P29) 解: (1) 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 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散 性。 (3) 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性、 谐波性和收敛性。 解:x(t)=sin2t f 0π的有效值(均方根值): 2 /1)4sin 41(21)4sin 41(21)4cos 1(212sin 1)(1000 00 00 00 000 020 2 000=-= - = -== =? ? ? T f f T T t f f T T dt t f T dt t f T dt t x T x T T T T rms ππππππ

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 (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 ,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t n 0sin ω是奇函数,则t n t x 0sin )(ω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0。故=n b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 ? ????????+≤ ≤-≤≤- +=) (2 02022)(0000 0nT t x T t t T A A t T t T A A t x 21)21(2)(12/0002/2/00000= -==??-T T T dt t T T dt t x T a ??-==-2/000 02 /2/00 000cos )21(4cos )(2T T T n dt t n t T T dt t n t x T a ωω?????====ΛΛ,6,4,20 ,5,3,14 2sin 422222n n n n n π ππ?-=2 /2 /00 00sin )(2T T n dt t n t x T b ω∑∞ =+=102 2 cos 1 4 21)(n t n n t x ωπ ∑∞ =++=102 2)2sin(1 421n t n n πωπ (n =1, 3, 5, …)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 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 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 20 世纪 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 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 A . 80 年 B .70 年 C .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 A . 1972 B . 1973 C . 1977 D . 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